主題分類
-
478
-
477
2018-04-092015年6月27日造成15死499人受傷的八仙塵爆意外,就快要滿三年了。這場意外翻天覆地改變了五百多個家庭的命運,他們現在的生活如何?
我們要帶您來看一位單親媽媽王鈺琇,如何陪伴在八仙塵爆意外中受傷的兒子張承騏。張承騏在八仙塵爆中全身受到55%的二三度燒燙傷,當時他再兩個禮拜就準備入伍當兵,服役前和朋友一起到八仙樂園,沒想到卻碰上這場意外。因為大面積燒燙傷,醫院三度發出病危通知,做了七次手術。
難過心痛的母親王鈺琇,決定辭掉職場工作,全心陪伴孩子。他一邊幫助張承騏挺過辛苦的復健路,更積極陪孩子圓夢,創業開餐廳,同時他還組織傷患和家屬挺身對抗公權力,要求司法還給受害者公道,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第540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 -
477
-
477
2017-03-23台灣偏鄉有很多弱勢孩子,根據兒福聯盟最新資料,有五成五的偏鄉老師,得幫孩子籌下學期的學費。超過三成六的偏鄉孩子放學後沒有直接回家,在外遊蕩成了「偏鄉遊童」。
「偏鄉遊童」中,有將近一半需要自理晚餐,有一餐沒一餐幾乎成了常態。偏鄉弱勢孩子除了生活貧窮,學習貧窮的狀況更令人擔心,有一成的孩子認為自己只能讀到國中畢業。
不過在東部地區有地方團體,看到孩子除了物質匱乏,長期缺乏關愛才是最大的問題,因此他們透過共食,課後輔導等不同的方式,幫助孩子的課業及生活,甚至讓孩子下課後有另一個溫暖的家,同時也教導孩子要懂得回饋,幫助他人,這份來自愛的生命教育,是偏鄉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第438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張智龍 -
477
2015-03-03今天我們要帶您來關心台灣農村老化的問題,我國農民的平均年齡為62歲,還能辛苦勞動多少年,我們的農業就快後繼無人!而為了紓解人力荒,政府就像當年開放外籍勞工一樣,準備在今年六月引進農業外勞,但是這樣的做法能夠有多少幫助?
獨立特派員最近走訪了好幾個農業縣市,觀察不同的農產項目,發現在農忙時節,缺工的情況的確非常嚴重。像是採冬茶,好的採收班就算高齡六七十歲,還是被搶著要,但現在他們開始擔心外勞進來會不會搶了他們的工作?也有茶農質疑,採收高山茶不是一年到頭,沒事做的時候誰來養這些外勞?看起來這項開放農業外勞的政策,受惠的是大農場和大企業,對大多數的小農來說,卻可能有害而無利。
第38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477
2014-11-17現在大家家裡有老人的都懂得可以向縣市政府申請長照服務,但每個地方人力缺口還是很大,取得證照能留下工作的不到四成,哪裡能因應未來直線上升的老年人口?
今天新在地老化系列報導再度來到丹麥,這裡長照制度建立於1947年,七十年來,一年365天全天候提供居家服務。他們的居服中心就像戰情中心 ,將每個要服務的老人狀況像病歷一樣,建檔完整,一天可能有兩三個居服員輪流去服務,因此他們都要排班、交接班,非常有秩序。
台灣居服員訓練110小時,丹麥卻要十四個月,受訓時也有薪水可領。他們有工會,保障權益之外,也很注意工作安全,避免照顧時候又抬又抱而受傷。因為受到尊重,待遇很好,在丹麥是就業人口數一數二的行業。獨立特派員像見習生一樣,跟著當地的居服員一起工作。
第374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476
-
476
2013-07-18一幅幅寫實的畫作
記錄獄中不為外人知的一面
林文蔚透過畫筆
繪出對監獄制度的反省與質疑
亦重啟對於人權與法治的省思
一般人對監獄的刻板印象,大多來自戲劇或是電影,不過逼真的情節多少帶著誇大的成份,至於真實的監獄是個甚麼樣?一般人是很難接觸到這個陌生的世界。在宜蘭監獄有一位管理員,林文蔚,兩年前他在值勤時看到服刑中的十大槍擊要犯詹龍欄,在他面前跑步,他隨手拿起筆,畫下了這個場景,開啟了他用畫畫紀錄不為人知的獄中人生。透過作品,也傳達他對監獄管理及人權教育的深刻省思。一起來看林文蔚眼中的監獄風雲。
林文蔚做了13年前的獄卒,畫起獄中人與物至今欲罷不能,他用一種不同的方式告訴大家,在高牆裡的真實世界。
第304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 -
476
2013-01-102013你的新年願望是什麼?
美國媒體的調查,最多人許下的新年願望,
就是要養成運動的習慣。
但對於身障者而言,運動卻沒有這麼容易。
102年一開始行政院組織再造,體委會青輔會併入教育部,最新統計我們規律的運動人口達到三成,部長蔣偉寧說未來要打造全民運動島!其實不只一般人包括身障者也應該有運動的機會,前陣子在高雄舉行國際輪椅籃球賽,就是給肢體障礙人士設計的籃球運動,球員分1到3個障礙等級,坐在特製的輪椅上比賽,他們一樣行動快速比賽精采,最早的隊伍已經成立20多年。
但值得注意的是,跟職籃職棒一樣,市場始終不完善也做不大,經營困難,從最多16支輪椅籃球隊到現在剩下6隊,而日本卻增加為86隊,他們拿下了冠軍,日本球隊為新一代經營模式做了很好示範。而這些身障球員更值得敬佩,球場如同人生,他們雖困坐輪椅卻一樣可以打出一場好球,開闢更大的空間。
第27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476
-
476
-
476
2009-11-20從桃園縣大漢溪畔的撒烏瓦知部落,認識河岸阿美獨特的文化。
獨立特派員這兩年陸續報導了從東部遷徙到西部城市工作,並且居住在河岸或者海岸地區求生存的阿美族人,爭取居住權,並且建立部落文化的故事。我們特別彙整了2008年和2009年的這些報導,製作成「河岸阿美」的網頁,希望大家對於這群同胞,以及他們為台灣社會帶來更豐富的文化景觀,有更清楚的認識和理解,歡迎您上網點閱。
今天我們要帶您來看的是,曾經因為桃園縣政府要興建自行車道而遭到強制拆遷的撒烏瓦知部落,現在已經靠著族人的雙手,完成重建工作,並且在上個月底,才舉辦了部落的ilisin豐年祭。一起來看看,這個位在大漢溪畔的「河岸阿美」。
第124集
文字:許儒安 / 攝影:劉士湘 -
475
-
475
2017-12-19《并:控制》觀察中國崛起後在言論、人權、網路、民主及思想等層面上的控制效應。不久前李明哲才剛被以顛覆國家政權罪遭中國判刑五年,而最近中華文化總會副祕書長,也是知名文化人張鐵志,則發生被香港拒絕入境的事件。台灣很多人喜歡去香港旅遊,買張機票,週末去去就回來。其實張鐵志的情況也不稀奇,台灣的確有一批人就是去不了香港,他們沒有作奸犯科,也不是經濟罪犯,他們為什麼去不了?紀錄片導演李惠仁,也是被香港拒絕入境的其中之一。他認為可能和他正在拍攝的紀錄片「并:控制」有關。在這部片子裡面,他訪問了一些香港人,反映了九七之後,香港的變化。
《并:控制》香港篇的其中一位主角吳梓銘,原本是福建人。讀中學的時候來到香港,從此變成香港人,卻再也無法接受處處被管制的生活。九七之後,吳梓銘很不滿圖書館的禁書政策,很難想像的是,一位盲人,竟然因為四年來堅持不斷投訴,打破了圖書館禁書的限制。吳梓銘勝利的一小步,會是香港言論自由勝利的一大步嗎?現實,並不如此美好。香港,已經太多自我審查。
第524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李惠仁 -
475
-
475
2017-03-28 -
475
2017-03-27這幾個月來,因為中國官方限縮來台的陸客團配額,讓台灣旅遊業者感受不小的壓力,業者寄望總統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說能釋出善意,讓陸客人數可以回溫。
陸客到底來不來這個問題,雖然困擾著台灣的旅遊業,讓他們很著急,不過對馬祖來說,這幾個月來陸客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多開了一扇門,去年十二月下旬,讓馬祖人盼了十幾年的北竿白沙港與福州黃岐港的直航,終於跨出歷史性的第一步,成為兩岸第四條小三通。
白沙與黃岐是馬祖跟對岸最短的一條航線,只有8.78海里的距離,大約25分鐘的航程,因而被定位為一日生活圈的航線,開放之後,果然陸客一團一團的來。連江縣政府設定的近程目標,是希望第一年陸客人次可以成長到十萬,這個目標容易達成嗎?
第44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475
-
475
2015-06-22台灣近幾年瘋文創,台北、台中、嘉義、花蓮、台南陸續把過去的酒廠、倉庫改造,成立五大文創園區,台南文創上週開園。這讓我們想起今年年初,被柯市府點名假文創的台北松菸,和市府簽下BOT案的富邦與承租的誠品,三方關係吵了好一陣子,現在看來好像已經偃兵熄鼓,但確實一把火照亮了文創的假象,究竟什麼是文創?有文藝氣息的包裝、創新的設計就是文創嗎?
回顧誠品25年,確實為台灣文創開出了一朵奇葩,2012年在香港開第一間海外分店,今年八月蘇州店也即將開幕,在台灣文創產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創作者都視它為指標,只要能進入誠品,代表受肯定,但是得付出相當代價,租金比一般高,還要有業績,誠品會抽成,一個月沒有十萬塊很難登堂入室。
再看看華山,也是政府委託給業者經營,但除了創意商店、特色餐廳,有多少真正被扶植的本地創作者?台灣的文創除了賺錢還是賺錢,美麗的外表如果缺乏靈魂,沒有跟在地有任何連結,恐怕徒具空殼。
第40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475
-
475
2014-12-09人年紀大了,身體不比年輕時,很多長輩往往擔心自己哪裡病了,沒事就找醫生看看,而且不吃藥不安心。
根據健保局統計,國內有兩萬個老人家每年至少到六家醫院看病,就診超過一百次,每天吃十顆藥以上。其中有些人不知道每家醫院診所開的藥可能重複,或者中藥混著西藥吃,再加上保健食品,造成用藥過量,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每年新增加的洗腎病人,數量全球第一。
現在有地方衛生局推動整合醫療到宅服務,獨立特派員也跟著到民眾家裡訪視,發現一些老人家的桌上跟櫥子裡,滿滿都是大大小小的藥瓶,有的來源是地下電台,根本不知道成份是什麼,而照顧他們的外籍看護也看不懂中文,這樣子的吃藥法,還真令人捏一把冷汗。
第377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475
2014-10-06風車、木鞋是典型的荷蘭印象,很多人去荷蘭玩必定帶回來當伴手禮,但是大家也許不知道風車木鞋到底是做甚麼用的,這正是低地國與大海抗爭的工具。荷蘭半數以上的國土低於海平面,很多形成了濕地,隨處可見,荷蘭人因此造陸,排水、圍堤、填海、開採泥炭,曾經讓世人十分崇拜,但是濕地也因此被破碎分割,卻從來沒人提到這是破壞自然。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荷蘭人如今大大逆轉他們的觀念和做法,由過去從人的角度、被動做環保,變成今天極度尊崇自然,積極保育,除了撤除人為設施,還引進野馬野牛等大型動物,讓整個生態系統自行運作,就如同非洲大草原般,獨立特派員親身看到了濕地上的奇蹟。
荷蘭人造陸,過去再怎麼自豪,卻很快的從自然中學到教訓,學會謙卑,台灣人不知上了多少堂大自然的課,卻還一再犯錯。面對大自然,人真的很渺小, 應該試著與萬物共生,但是在人的社會,卻依舊有強弱之分,其中部分就顯示在居住問題上,要不分階級的平權,是個理想,怎麼落實?
第368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475
2014-09-01 -
475
2014-02-11你知道台灣當前甚麼活動最夯嗎? 路跑!
它取代了單車,成為最火紅的全民運動。去年一整年,台灣各地大大小小的路跑就有256場,算算平均兩天就有一場,逢周末假日,一天甚至有五六場同時登場,五花八門,像彩色路跑、紅酒路跑、Hello Kitty、殭屍路跑..遍地開花,吸引許多人因為好奇好玩陸續加入。
和五年前相較,路跑人口成長百分百,竄升為台灣人最愛的運動前三名,有四分之一的運動人口選擇慢跑做為平日的休閒興趣,有人甚至上了癮,每周都問人: 你要去哪路跑? 為什麼短短兩三年台灣人瘋路跑? 以舉辦場次來算,我們已躋身全球舉辦馬拉松總數前十名,以密度來算全球第一,但我們是否具備了成熟的馬拉松文化? 獨立特派員在過去半年參加了不下十場路跑活動,有最深刻的觀察和分析報導!
第334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 -
475
2013-12-05美國核能發電商業運轉六十週年
毀滅性的武器轉變為和平用途
獨立特派員特地走訪美國
看看他們如何面對下一個六十年
今年是美國核能發電商業運轉六十週年,從二次世界大戰核能被當成毀滅性的武器轉變為和平用途,今年,有重大意義。但是碰上了日本311核災,核能科技也面臨許多新的挑戰,雖然包含台灣美國都考慮不再新建核電機組,但是怎麼應付未來電力需求? 最新態勢是: 將原本屆齡退休的老電廠延役,美國104部機組,半數以上都快到40年使用期限,已經申請延役到60年,但是安全嗎?
台灣核一二三廠也勢必面臨這樣的抉擇,沒有替代能源就得延長運轉,因此獨立特派員特地走訪美國,看看他們如何面對下一個六十年。 即使現階段美國正努力開發新能源頁岩氣,也有人主張用再生能源、風力發電,但這些需要政府的補貼無法市場化。台灣更小資源更少,我們要怎樣借力使力,順應自然?
第324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475
-
474
-
474
-
474
2017-03-27有時候只要腦袋轉個彎,加點巧思和執行力,在公共政策上也可以有雙贏甚至多贏的成果,就像政府每年都花無數經費來推廣健康促進,但成效不一。
以糖尿病為例,台灣現在的糖尿病患者已經超過百萬人。家裡有糖尿病患者的觀眾朋友們,對於糖尿病患飲食禁忌之多恐怕都不陌生,一般外食也很難買到合適的食物。再加上知識不足,患者常常飽受糖尿病之苦,甚至導致失明、截肢也時有所聞,是非常可觀的社會成本。
而隨著老年人口增加以及飲食西化,糖尿病引發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早找到對策,很可能成為台灣長期照護的重要挑戰。在丹麥,為了維持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品質和控制未來醫療支出,近年來在各地廣設健康預防教育中心,重視培養講解人才和提供實作機會。
與其只是告知糖尿病患者飲食禁忌,他們主動安排糖尿病患者參與烹飪課程,教導糖尿病患者如何選擇並正確烹煮適合自己的食物,才能控制病情也享受美食。
第462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474
2015-07-20為了培養年輕人利他關懷社會的素養,教育部推廣服務學習,希望孩子們能多參與社會志工服務, 並從中學習,而大學推甄入學也會參考學生的志工參與,沒想到這樣的美意卻造成服務學習的本質變了調,之前有醫學中心釋出志工名額,卻有許多家長為了替孩子升學加分,漏夜拿睡袋排隊來搶志工名額,也讓大家應該重新思考,究竟服務學習是為了升學加分還是讓孩子體驗真心幫助他人的熱情及動力 。
獨立特派員的記者到中東的以色列,發現他們光一個組織 就有六千名志工,這些不分年齡不分職業的充沛志工力成了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後盾,而當志工也早已融入以色列人的生活風格中,究竟他們是如何從小培養孩子們志願服務的精神呢?來看看他們志工力的管道及方法。
第407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