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565
-
565
-
565
-
565
-
564
2020-10-14 -
564
-
564
2019-06-12最近半個月以來,幾乎每兩三天就有一個規模三以上的地震,雖然震度不是很大,但是每一次總是讓民眾提心吊膽。今年也正好是921地震屆滿二十週年,為了不讓921地震造成的傷亡與損失重演,從2000年開始,政府將每年9月21日這一天,訂為「國家防災日」,全國學校都要舉行地震演習。
去年獨立特派員報導了一般學校防震、防災演練,不過特教學校卻相對被忽略。為了協助特教學校辦理防災教育,教育部今年針對全國28所特教學校提出「補助特教學校防災校園建置計畫」,從今年三、四月開始進行第一次的輔導訪視,整個計畫到明年底。
除了增加學校的防災補助,也要把特教學校最基本的防災需求做一次全面的檢視。特教學校因為特教生的差異,做防災演練相對困難,全校師生避難疏散的時間也會拉長,因此老師與行政人員,比一般學校來得辛苦。如何協助他們?
第60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564
-
564
-
564
2018-04-18《身心障成年後-就業-台灣篇》
身心障的朋友們成年後,因為父母會老,離開學校又等於失去校園的照顧與保護。除了能找到適合永久居住的地方,來降低家屬照顧壓力外,如果還有就業潛能,鼓勵就業當然是另一項多贏的選擇。
不過,有些身體功能還好,障礙並不特別外顯的特教生,往往因為旁人不理解他的身心狀態,在密切的人際互動中一再造成衝突,甚至被排斥。像這樣的特教生,要如何發展適合的就業?獨立特派員帶您來看,原本困難重重的例子,在一群老師堅持不放棄的協助下,有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身心障成年後-就業-芬蘭篇》
其實身心障成年就業和輔導獨立自主,是所有國家共同追求的目標。但是各有不同做法。除了台灣案例,獨立特派員帶您到芬蘭,看看芬蘭的人才派遣中心如何幫助身心障礙者有尊嚴的安居樂業。
如何給予身心障朋友在成年後,從相處、照顧到輔導就業更多的資源與協助,其實是整個社會共同學習的過程。這個過程確實不容易,但卻也是身心障朋友們創造了一個讓大家能夠共同思考,更了解彼此,並學習創意及包容的交流平台。
第541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564
-
564
2014-05-27越南平陽暴動,勞工闖入224家台商工廠,能拿的拿走,要不就大肆破壞,其中18家甚至被縱火,幾百名台商像逃難似的逃回台灣。其實在全球化浪潮下,台灣很多人與貨物、資金自然而然在鄰近的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各國流動,哪裡有缺口就往哪裡去,來台灣打工的外勞和婚姻移民也是如此,兩者加起來已經多達八十萬,他們讓台灣呈現出更多元的面貌,也融入了台灣的生活和文化。
在布袋戲的故鄉雲林就有一個來自印尼的媳婦珊珊,不但台語說得呱呱叫,還會演布袋戲,他們一家三口經常開著小貨車穿梭在雲嘉地區的廟口,現在珊珊已經可以一個人主演一台戲,看這位印尼珊珊和布袋戲的故事。在全球化移動下,如果大家沒有設法跨越文化之間的代溝,消弭種族間的隔閡,就很容易造成衝突。近來各國的勞工權益抬頭,民族意識也在升高,獨立特派員將持續關注這個不只在台灣,而是影響國際間的重大議題。
第34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陳民紋 -
564
-
563
-
563
-
563
2019-07-31高雄的旗山早期擁有「香蕉王國」之稱,民國50-60年的時候,當地香蕉大量外銷日本,盛極一時,不過後來產業沒落,人口也大量外移。
然而從小在旗山長大的王繼維和王繼強兩兄弟和別人不同,他們找了幾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大家一起租地種香蕉,還在農村組了一個樂團取名「台青蕉」,甚至在香蕉園找蕉農開演唱會。從組團到現在他們經常在Live House或是音樂節參與演出,累積近六百場的演唱實力,今年他們推出了新的專輯「種下青春」。
除了愛唱歌,他們也在地方推社區小旅行,經常帶都市孩子到香蕉園採香蕉體驗農村生活,十分受到歡迎。後來王家兄弟還在旗山的老街裡開了一間香蕉專賣店,專門研發各種香蕉加工品。十年來,台青蕉用歌聲傳達對家鄉的情感,也用搖滾樂的熱情,展現他們對產業創新的堅持。
第60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黃政淵 -
563
-
563
-
562
2020-04-08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升溫,剛結束的清明連假,台灣各個旅遊景點大爆滿。指揮中心指揮官表示,國人連假出遊聚集的情況比想像中嚴重,引發疫情疑慮。
而隨著確診及返台入境者增加,目前全台居家檢疫及隔離者近五萬人,最近更頻傳居家檢疫及隔離者違反規定外出的情形,有人出去買東西,也有人外出談生意,還有人跑到夜店,或是到網咖打電動。
目前很多縣市為了執行居家檢疫服務工作,都成立居家檢疫關懷中心,除了執行每日電訪,還設置了關懷專線,協助獨居的居家檢疫者送餐或是倒垃圾,每天四處來回奔波,相當辛苦。
而除了這些站在第一線的防疫人員,醫院裡的醫護人員,他們內心的壓力更大,不只工作,還有更多是來自家人的擔心。武漢肺炎疫情已經是全球大流行,台灣社區感染兵臨城下,防疫人力問題是我們接下來要面臨的最大挑戰。
第641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562
-
562
2014-09-29獨立特派員還實地跟著竹東消防隊,看看他們一天到底做些甚麼。抓蛇捕蜂救貓狗,還幫民眾開鎖尋人,平均一天有七件緊急救護與一件為民服務,救火救災反而是其次,只要打電話來服務就到,還做出了口碑。講起來消防員好像超人,萬能、無所不能,但實際上他們做得好累,因為人力時間都有限。三五年就該更新的裝備,卻穿戴了十年;多少次與死神擦身而過,回家都不敢告訴家人。
誰想做這樣的英雄? 消防員是公職,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還曾一度被當成猛男拍宣傳海報,但這都是表面,實際上他們需要紮實的訓練、專業的技能和無比的勇氣來面對隨時發生的災難。近幾年災害類型及規模越趨複雜,但服務性的消防工作有增無減,相對的讓專業訓練減少,或者得拖著疲累的身體去救災,如何在生死攸關之際做出正確判斷?他們真的不是超人。
第367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561
-
561
-
561
-
561
-
561
2017-03-27近期房屋稅調漲,引發多方熱議,前行政院長陳冲說房屋稅違憲違法,前任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緊接著也投書媒體,形容房屋稅的調漲,其實很謙卑。
相關業者不斷拋出稅額暴增的例子,像是有的酒店一年要上繳1.3億的稅,另一棟豪宅,房屋稅調漲了7倍,從原來的38萬,調高到270萬。因此有聲音說,房屋稅不利都更,更不利房市。一般民眾擔心,會收到上萬元的稅單。
其實一般民眾無須太過擔心,多數縣市只針對這幾年新建的房屋,調整稅額,舊屋根本沒有影響。影響最大的,其實是新成屋、豪宅等建築。30年沒有調漲的房屋稅,在引發多方討論的同時,也應該思考,除了調漲稅基之外,也應該適度修正房屋稅條例的公平性。
第46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
561
-
560
-
560
-
560
2018-07-02《高中生的抉擇》
大學指考剛結束,又有一批高中畢業的新鮮人即將進入大學,但台灣高等教育環境卻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除了少子化生源減少,這兩年中國大陸積極向學生、教授招手,甚至祭出惠台措施,鎖定最頂尖的高教人才。
獨立特派員推出高教西進選擇題的特別報導,走訪台灣、香港、廈門及上海,深入兩岸三地的大學,從升學、就業、以及師資爭戰的不同層面,來檢視這波高教西進造成的效應及影響。
獨立特派員記者跟著高中畢業生的腳步,實地採訪台生在廈門大學的面試現場,原本要招收20人的廈門大學,卻吸引128名台灣高中生,而且幾乎都是各縣市第一志願的高材生,自掏腰包、飄洋過海參加面試。
我們一起到現場看看學子們18歲的抉擇是什麼?同時聽聽家長的心聲,也探究這波連監察院都警告教育部必須正視的西進潮,將如何影響台灣。
《學業交叉點》
當越來越多優秀的高中畢業生選擇出國,台灣的高等教育素質難免受到影響,而這群學生未來有沒有機會回台貢獻所長,也攸關台灣未來的競爭力。這些出國念書的學生畢業後會選擇在哪裡就業發展呢?他們考量的因素有哪些?
獨立特派員透過兩岸三地,七個年輕人的故事,發現選擇出外求學,除了中國大陸的學費、就學環境都具有吸引力之外,最大的原因還是看好未來的就業市場。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年輕人就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甚至已經向下延伸到求學階段就得實習,才可能取得職場的入場券。
第552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