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575
2021-12-22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讓全球疫情再度升溫,為防堵Omicron變異病毒,台灣已經追加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相繼到貨,截至目前已累計到貨三千六百多萬劑。
這場世紀之疫中,對抗病毒,世界各國不只搶疫苗,另外在BNT和莫德納疫苗的冷鏈保存也是很大考驗。新冠疫苗的保存條件各有不同,除了AZ是在2-8°C可保存在一般疫苗冰箱,冷鏈不是問題。但其他像莫德納要-20°C,而BNT則是-70°C,之前台灣並沒有大規模極低溫的儲存配送經驗,這次疫情發生,也考驗台灣的醫藥冷鏈技術。
由於BNT和莫德納這種mRNA疫苗的穩定度低,需要在極低溫的冷凍下保存,一旦過程有任何溫度變化不符合標準,疫苗就會受破壞、失效。因此在過程中,從機場到物流中心,經保存 解凍 再到醫院,如何全程不斷鏈,就是一個很大挑戰。
第73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575
2020-05-27截至五月底,全球已經累計五百多萬武漢肺炎的確診病例。台灣因為超前部署,加上全民配合防疫,並沒有發生新的本土病例。
武漢肺炎對全球衝擊,不只改變一般人的生活方式,在醫療部分,國際上也出現兩種新的做法,第一是住院的病人,如果沒那麼嚴重,可以回家,由在宅醫療接手。第二,如果是輕症個案,讓他們回家裡進行追蹤,也同樣由在宅醫療團隊照護,以減輕醫院醫護人員的負擔。
面對這波前所未有的疫情衝擊,台灣的在宅醫療團隊不只開始行動建立模式,日前也在COVID-19在宅醫療線上世界大會,把台灣居家防疫的經驗分享給世界。
不過即使有在宅醫療接手,社區防疫才是根本。現在台灣成立「全國社區防疫行動聯盟」,嘉義新港鄉還率先全國成立「社區防疫行動委員會」,來整合警政、衛生、醫療、教育、宗教等一起分工合作。
第64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575
2020-04-15目前農委會提出來的農退儲金條例草案,是針對未滿65歲的實耕農,而且是農保被保險人,採自願方式,由農民根據勞工基本工資,選擇1%-6%的存繳比例,而政府則會拿出同額的比例,放進農民退儲金專戶。根據農委會的估算,農民如果以6%,存繳25年,65歲後可以月領的退儲金加上老農津貼,大約是1萬8千元;存繳35年則大約是2萬6千元左右。不過必須有參加的農民才能領這筆退儲金,沒有參加者的農民只能繼續領老農津貼。
至於維持了三十幾年的農保投保金額10200元,保費跟保障都過低的問題,並沒有隨著這次方案的提出進行調整。這個方案提出後,農民參加的意願夠不夠?對農民老後的保障是否足夠?而不讓老農福利津貼落日,未來的財政負擔是否可以長久等問題都需要思考。政府跨出第一步之後,考驗才要開始。
第642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575
-
575
-
575
-
574
-
574
-
574
-
574
-
574
2014-09-298月1日高雄氣爆事件,至今整整兩個月了,失蹤的兩名消防隊員上星期終於找到了他們的骨骸,算起來近十年因公殉職的消防員有28人,並沒有因為科技進步設備更新而減少傷亡,讓人非常遺憾。
要當一個人民的守護者,必須有相當的勇氣和正義,把自己暴露在危險中卻不退縮,但前提是必須讓他們清楚知道為何而戰?敵人是誰?危險在哪?而不是硬著頭皮不得不幹。前一陣子有消防員出來嗆聲、吐苦水,大家才注意到他們的工作困境。
我們的治安靠警察,防救災和緊急救護靠的是消防員,但是你知道嗎?日本一名消防員服務的民眾是935人、新加坡七百人、紐約五百人,台灣呢,以這次發生氣爆的高雄為例,一個消防員服務一千八百多人。算起來目前全台消防人員還缺一萬三千多名,近四成的分隊每天上班不到五人,怎麼應付得過來?
兩年前他們就有人挺身而出,要爭取合理的工作條件,高雄氣爆後,九月一號再度上凱道,但是很多人這天缺席了,因為當天他們同時被調動職務,這是怎麼回事?他們為什麼有這麼多怨氣?高雄氣爆殉職了六名隊員,一次又一次我們學到教訓了嗎?人民的守護天使─消防隊員不該白白犧牲。
第367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573
-
573
2021-08-11疫情期間吃得健康且安全,成了家庭重要大事,既然有時候買不到蔬菜箱,或有棄單或延遲的問題。傳統市場買菜,東挑西揀增加風險。超市賣場的包裝蔬菜供不應求。選擇外送餐食則還要外加成本,也未必一定安全。
這時,在家種植可食植物一舉數得,新鮮安全。種菜過程也對心情平靜大有幫助,採收時更有成就感。因爲疫情改變了大家的生活型態,「可食地景」再次在各國風行。不過在家種菜怎麼種得對、種得好、種得快樂?
在家種菜,也有不少細節,否則農民不會有靠天吃飯的挑戰與無奈,農業生產因為氣候變遷難度增加時,在家種植可食植物成為疫情下的社會趨勢。許多國家更積極推廣,發現在家種菜有多重好處,從個人療癒身心,到增進親子家人關係,還有學習生活新知,甚至到裝備環境,與農業經濟政策的公民素養,都和在家種菜有關。
獨立特派員以大家都認為容易種植的地瓜葉為例,來做一個基礎栽培實驗,看看在家種菜是不是像大家想像般那麼簡單。
第711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573
-
573
2017-07-18 -
573
-
572
2021-08-18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場認識自己的追尋,今天要帶您來看看兩位作家尹雯慧與Asha的故事。
尹雯慧在完成為期一年的環球旅行前夕,發現自己的父親得了癌症,一直遺憾自己沒有好好跟父親告別的她,在父親過世後,從印度的大吉嶺到邊界的拉達克,踏上一場又一場追尋流亡藏人腳步的旅程。
而原本在法國巴黎學習表演藝術的Asha,則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通靈,她有幾位高靈相伴,成為專職的通靈管道,傳遞高靈的訊息來服務需要幫助的人。不過她的心中對法國,對自己曾經擁有的表演藝術領域難以忘懷,在巴黎聖母院大火後,Asha再次重回她的第二故鄉巴黎,這次高靈們也陪伴著她。
尹雯慧與Asha兩人分別展開的旅程,會對他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衝擊與火花?一起和他們踏上這場心靈的追尋之旅。
第712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572
-
572
2019-08-14在台灣農村,年輕人口大量外移,鄉村人口老化問題已經非常嚴重。為了解決長期以來城鄉差距日益擴大,行政院將今年訂為地方創生元年。很多人都很疑惑,地方創生究竟和社區總體營造有何不同。事實上,目前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所執行的地方創生政策比較著重在產業面,更期待在過程中能引入企業投資,促進地方振興。
兩年前,宜蘭縣政府爭取國發會「設計翻轉 地方創生」計畫,這是一項先導示範計畫,在壯圍鄉以「設計力」的角度切入,為地方打造特色產業。
壯圍以前養殖九孔非常興盛,2001年卻因為一場病毒感染,使整個產業漸漸沒落。輔導團隊協助二代養殖業,透過體驗經濟以及直售所的方式,進行營運創新輔導,找尋地方創新的能量 。
第60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 -
572
2018-04-24 -
572
2017-05-22 -
572
-
571
-
571
2020-04-08怎麼照顧看天吃飯的農民,常被各界關切,目前軍公教、勞工都有可以支領退休金的保險制度,但農民卻只有每逢大選就被拿來當選舉支票的「老農福利津貼暫行條例」可以依循。
農民的收入來源,不像一般職業,有固定的薪水,農業更常受到天候影響,收入變得不穩定,加上沒有完善的退休金保障,沒有離農架構設計,讓年輕人從農意願受到影響。
根據農委會統計,未滿65歲的農保被保險人數,近十年來,平均以3.62%逐年遞減,以此推估,15年後,大概只剩下約35萬人。
今年3月農委會已經提出「農民退休儲金條例」草案,這項制度主要針對65歲以下參加農保的農民。但是一般青農、即將屆滿65歲農民、及學者們對退休金制度又有什麼意見呢?
第641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571
-
570
-
570
-
570
-
570
2014-05-06主計處最新公布的一項數字讓人很難過:隨著人口結構高齡化,老人當自強,近半數貧窮家庭主要經濟來源是65歲以上的老人,勞動參與率8.6%逐年走高,也顯示愈來愈多人退而不休,或退了不能休,沒法享清福。
這種現象在中南部與東部最多,印證了年輕人口流失,往北部移動的事實。上週獨立特派員長照台灣系列報導就披露屏東和花蓮山地鄉以及高雄內門等等地區的老人家,很多獨居,得靠社工甚至志工去照顧,而偏鄉的人力資源缺乏,訓練不足,台灣並不大,但為什麼長照喊了十年還缺口這麼大?
回想過去地方上以健康促進之名的活動還真是不少,甚麼老人運動會、社區健康活動、老人健檢,有的民眾還是衝著禮物而來,政治人物也藉此沾光說是做到了里民服務,最重要的是消化了預算,政績多一筆,但真的有用嗎?一次辦完以後就沒下文,要等第二年!政府不是喊窮嗎?到底要怎麼做,錢才能花在刀口上?
獨立特派員今天就繼續到各鄉鎮體檢我們的長照政策和地方政績。
第346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570
2011-07-29您,還記得兩年前的八八水災嗎?
因為莫拉克颱風肆境,重創南台灣,
小林村遭滅村的畫面似乎還歷歷在目。
但如今兩年後,卻有專家學者擔心,
有「天下第一泉」之稱的盧山,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小林村。
八八風災位在小林村上方的獻肚山,在關鍵的110秒內,以每秒50米的速度向下崩塌位移,造成了令人遺憾的滅村悲劇。風災之後,國內幾個地質團隊聯手調查發現,小林滅村,豪大雨是外力,造成崩塌的主要原因,是這裡的地質破碎。
廬山溫泉也恐怕有同樣的命運:北側的母安山,追蹤研究將近四年的時間,專家發現它破碎範圍達100公尺,高於獻肚山的80公尺。更令人擔心的是,歷年來幾次豪大雨之後,母安山持續往下位移。這裡成了滑動次數最頻繁,規模最大的地區。是暑假也是颱風季節,獨立特派員深入廬山溫泉,給您最新消息。
第20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張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