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
-
-
醫療公衛攝影:羅盛達
長照咖啡屋
-
-
-
人物故事攝影:羅盛達
烏克蘭 戰火邊緣的青春
以巴戰爭造成平民傷亡慘重,成為世界焦點;而已經持續一年多的烏俄戰爭至今還沒看到結束的曙光。戰火下,許多人的生命都因此改變。
烏克蘭紀錄片導演艾莉莎從2019年開始,在戰火邊緣的青春這部紀錄片中,記錄了烏克蘭東部頓巴斯戰區五名青少年的生活。三年多來,他和青少年們一起生活,並共同參與烏克蘭大冒險家瓦倫廷邀請孩子們探訪喜馬拉雅山的旅程。
沒想到紀錄片拍攝接近尾聲,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導演艾莉莎第一時間志願加入武裝部隊,在前線戰鬥四個月後,才回來剪接完成這部紀錄片。一起來看這部紀錄片捕捉的烏俄戰爭前珍貴影像,以及導演完成這部紀錄片複雜的心路歷程。
第825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
-
-
社福弱勢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走讀貧窮人的台北
-
-
2022-10-12科學新知
你VR了嗎?
虛擬實境VR,隨著網路頻寬、晶片、軟體等技術成熟,設備成本愈來愈低,加上搭了「元宇宙」概念列車,人們再度重視沉浸式體驗、虛實整合新契機,應用也越來越多元。
在台灣,除了大家熟悉的電玩、演唱會等休閒娛樂領域之外,也有不少大學裡的種子教師,正在開拓VR教案。戴上VR頭顯裝置,體驗穿梭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無限可能,例如透過電子顯微鏡、斷層掃描,製作3D影像,轉成VR,走進蜜蜂的家,觀察複雜的築巢行為,還能把螢火蟲的發光器、內部氣管叢都看得清清楚楚。
VR已經成為教學利器,同時還有些不需頭戴裝置的沉浸式體驗與跨域合作正在發生。到底VR對現代生活帶來哪些改變?VR對教學者帶來哪些挑戰?在全球競逐VR商機的同時,台灣的VR產業又是什麼樣貌?
第771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
土地環境攝影:羅盛達
百年祕境三貂嶺
全台唯一公路到不了的祕境–三貂嶺火車站,今年剛好一百歲了。沿著鐵道發展的三貂嶺曾經繁華,以往被稱為平溪線上的綠光寶盒,經歷過19世紀前人穿山越嶺墾拓,以及20世紀煤礦開採時的工業發展,21世紀的今天,山城間的聚落累積厚實的自然與人文風采。
當年礦場撤出後,人口減少,而今,聚落原居民多半年事已高,年輕一代則出走在城市生活。這個位於北台灣、典型的非都會區域,平時僅20多人在此生活,似乎是個快要被遺忘的小鎮,其實正有好幾股新的活力正在升起。美麗純樸的小鎮迎接著新舊住民交織的火花,也面臨著發展觀光帶來的種種挑戰。童話般的山林小鎮,該如何保留樸實風貌,兼顧觀光發展?
第759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羅盛達 -
科學新知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太空產業挑戰
太空產業成為新的科技商機,最近幾年馬斯克旗下的太空運輸公司SpaceX積極布署低軌衛星,英國、加拿大及美國亞馬遜公司,也都在搶食低軌衛星商機。低軌衛星是用於建置通訊網路的工具,未來產值甚至上看一兆美元。
台灣今年一月施行太空發展法,四月份國家太空中心也轉型為行政法人,直接隸屬於科技部,在位階及預算都大幅提升的狀況下,台灣的太空國家隊,預計要一年發射一顆衛星,幫台灣廠商練功、搶食太空經濟的大餅。
不過廠商們在競爭時,必須投入大量研發資金,面對的卻是國際廠商已經搶占先機的市場,往往只能做低利潤的零組件代工。到底搶進太空產業商機,台灣有哪些優勢跟潛在威脅?太空國家隊又能做些什麼?
第750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
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夜市生存戰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多,重創台灣觀光還有餐飲業,許多商店關門,很多市場更是重新洗牌。
今年台北燈節選在士林舉辦,讓整個士林商圈和夜市又湧現滿滿人潮。其實這次台北市政府首次將燈節移到士林,就是希望透過每年燈節所帶來的四百萬人潮,能夠藉此活絡、帶動已經出現嚴重倒店潮的士林商圈。
燈前節獨立特派員記者實際走訪發現,在沒有國際觀光客之後,整個士林商圈嚴重衰退,一整排店面招租,就算假日,街上也非常冷清。
士林夜市之前有部分業者為了搶快錢,不顧品質,惡意提高價錢,鬧出不少消費糾紛。北市府希望能透過舉辦燈節活動提振商圈,不過是否能藉此扭轉民眾對士林夜市的負面形象呢?
第738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
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鳳梨外銷啟示錄
台灣鳳梨從今年三月被中國禁止進口,原本農民很擔心鳳梨價格會因此崩盤,不過在海外台商大力支持下,包括日本、新加坡、韓國甚至澳洲都很積極進口台灣鳳梨,累計今年出口的鳳梨已經超過五千多噸。
不過同時,我們外銷到新加坡和澳洲的鳳梨卻陸續發生變質變色的問題,農委會盤點這一波品質不佳的鳳梨總共有166公噸,很多問題都出在冷鏈上。過去台灣鳳梨外銷95%都輸往檢疫寬鬆、通貨快速的中國,外銷到別的國家,缺乏SOP、溫控沒有做好,果品就發生問題。
不只鳳梨,台灣農產品外銷過去過度仰賴單一市場,經過鳳梨事件,我們終於正視問題。不過外銷除了產品品質,還有通路以及行銷策略等需要努力。
第69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
-
醫療公衛攝影:袁宏書
翻轉病房–回家的難題
台灣透過不斷到日本取經,引進在宅醫療之後,在國內開花結果,讓民眾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權。根據健保署統計,108年13000位新收的在宅醫療個案中,比較前後半年就醫情形,急診少了34%、住院次數少了50%、住院天數下降60%。至於醫療費用部分,急診減少46%、住院減少61%、門診則增加30%,減少的部分當然也受到疫情的影響,不過從大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宅醫療的績效。
目前的居家整合計畫是團隊概念,有不同醫療院所加入,收案數以原始收案照顧的院所來計算,目前有收案的是一千三百多家,登記的則有二千多家。不過要病人回家,或民眾選擇接受在宅醫療,現行的給付、相關制度配套設計,甚至保險是否都已完備呢?
目前登記加入在宅醫療的收案院所明顯偏低,獨立特派員實際採訪第一線的在宅醫療醫師,他們正面臨「用藥整合有難度」、「給付太低」、「每天每月看診人次限制」等問題。相關的給付與制度,讓在宅醫療團隊相當吃力,許多情況都是靠個別醫師不計成本熱情投入,在這樣的挑戰和困境下,為何還有人堅持?
第665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
社福弱勢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體檢520-長照2.0的難題
從長照1.0到2.0,政策邁出一大步,不過長照2.0自上路以來,每一個關卡,都引發不少討論。其中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錢的問題。回顧長照1.0,執行經費每年不到40億;但長照2.0開始之後,政府編列的經費,就以倍數激增,到2020年,已經衝破1.0時期的10倍,來到每年500多億元。究竟這些錢從哪裡來?有沒有花在刀口上?以及,會不會破產呢?都有待檢視。
而另一個令人擔心的問題是人力資源,長照2.0的服務對象,把原本的4個族群,調增為8大族群;同時也將8種服務項目,擴大為17項。在這種服務版圖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台灣長照的人力和機構,能否在品質上,跟上時代的腳步呢?
第648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司法人權攝影:袁宏書
重啟銅鑼灣書店
歷經一年的籌備,香港銅鑼灣書店在台灣重生了,開幕日期4月 25日,正是林榮基離開香港,流亡到台灣一週年的日子,別具意義。
發生在2015年的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震驚兩岸三地,書店的股東、經理、店長、員工等五人被失蹤,林榮基還因此在中國被關了八個月,罪名是「違法經營書籍銷售」,回到香港之後處處受到監控。銅鑼灣書店事件不只讓香港人年輕人擔心出版、言論自由被剝奪,還間接影響了去年的香港反送中運動,更讓一輩子賣書、看書的林榮基,成為香港反共人物的代表、台灣人認識香港的重要窗口。
去年九月,林榮基透過募資平台,籌募到開書店的基金之後,從找房子、設計書店、到拜訪出版社、書商,幾乎都是自己一手包辦,獨立完成。
銅鑼灣書店重啟的這一天,六四運動學生領袖,也是華人民主書院創會董事會主席王丹,特別請人寫「自由」兩個字,致贈給林榮基。銅鑼灣書店在台灣重新開幕,林榮基想說些什麼?又將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第64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卓越大賞】邊界異域-拉達克的戰爭與和平
邊界向來是國與國間的軍事敏感地帶,尤其在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地區,邊界衝突對峙時有所聞。今天我們要帶您到印度的最北邊拉達克,一個和中國及巴基斯坦都有邊境交界的地方。
過去很少人知道拉達克,因為它身處喜馬拉雅山脈,海拔高達三千到七千公尺,是世界最難抵達的化外之境。不過後來印度政府開放觀光,再加上寶萊塢電影三個傻瓜在拉達克取景,讓世人對印度和中國邊界的班公湖美景印象深刻,吸引許多全球旅客。
不過這個擁有班公湖美景的拉達克,卻也是軍事衝突一觸即發的熱點,印度和中國曾發生過一次印中戰爭,和巴基斯坦發生過三次印巴戰爭,夾在印度、中國、巴基斯坦等大國之間,拉達克註定了在戰爭與和平間擺盪的命運。
第63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司法人權攝影:周明文
白色恐怖下的香港之路
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進行,香港網友發起的929反極權大遊行,全世界包含台灣在內有24國,65個城市響應。
而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外交委員會更在9月25日口頭表決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這項法案預期在十月進行投票,由總統川普簽字後生效。這個法案將能授權美國總統,對侵害香港人權、民主與自治的中共及港府官員施以制裁,包括凍結他們在美的資產,以及禁止入境美國等。
反送中抗爭持續到現在,香港人已經進一步發展為積極尋求外國政府的支持,因為目前香港正在面臨白色恐怖的壓迫。民眾參加遊行集會隨時都有可能被拍照,影像被監控傳到中國,甚至有些公司鼓勵員工舉報彼此對相關政治的發言,很多人現在通訊和談話都得非常小心。香港過去引以為傲,創造自由經濟環境的民主自由與獨立性正受到嚴重挑戰。
第61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
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非洲豬瘟來敲門
農曆春節快到了,中國非洲豬瘟疫情,不僅沒有降溫,還繼續蔓延。台灣除了做好邊境管制之外,另一個防疫重鎮是兩岸旅客往來頻繁的金門。每年來自中國的海漂垃圾高達五百公噸,但現在從中國海漂到金門的垃圾中,一個禮拜內連續出現兩隻病死豬。一隻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現陽性,一隻雖然排除。但中國海漂的病死豬加上旅客非法攜帶的肉製品,檢驗出含有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金門就佔全國的三成多,也因此讓金門的風險升高。
防疫真的一刻都不能停,行政院長蘇貞昌上任的第一天,就直奔桃園機場視察非洲豬瘟的防疫措施,嚴格要求防堵漏洞。台灣經歷22年前的口蹄疫風暴之後,當時參與口蹄疫的防疫人員所剩不多,非洲豬瘟又比口蹄疫的防疫難度更高。除了限令各縣市災害應變中心開設完成,並盡速提出演習計畫,以做好事前練兵外,學者專家也點出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防疫工作,好步步為營?
第58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社福弱勢系列報導:送愛到遠方,台灣國際援助足跡攝影:周明文
愛在他們成長時
柬埔寨偏鄉孩子走過的路,台灣也曾有過,回到四、五○年代台灣經濟匱乏的時期,許多遭逢變故、失親貧困的孩子,也都接受過國外機構的扶助與認養。後來台灣成立了家扶中心,開始承接國內貧童的認養,更在1987年開始邁向國際,援助、認養國外的貧童,30年來累計有35個國家、20幾萬名孩子透過家扶有了不同的人生。
而許多過去接受家扶幫助的孩子,等到他們長大有能力時,也開始回饋,參與了國外貧童的認養,將這份愛持續傳遞下去。甚至曾經是低收入戶的七十幾歲夫婦,一認養就是十六位孩子,今年春天,他們第一次出遠門,從台灣飛到柬埔寨金邊,跟素未謀面的孩子有一場既期待又陌生的探親之旅。
第543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公共安全攝影:周明文
防震練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