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645
-
645
-
645
-
644
2017-11-13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點名台灣是菲律賓毒品的來源國,讓台灣毒品氾濫的情況引起國際關切。根據法務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執行毒品案件裁判確定有罪人數總計22084人,比去年同一個時期增加11.6%。
更嚴重的是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報告指出,未成年者首次吸毒的平均年齡已降到12.5歲,首次碰毒場所23%在學校,非法藥物近四成來自同儕,我們的青少年幾乎被環繞在一個充滿毒品誘惑的環境中。
不管是什麼原因開始使用毒品,一旦染毒,幾乎像是踏上一條不歸路。政府各部門雖然大力反毒緝毒,但上癮容易,戒毒難。最近五年來,全台灣監獄裡頭的毒品受刑人比例高達45%,不少人因為吸毒反覆進出監獄。政府雖然大力反毒緝毒,但戒毒是多麼重要,卻又多麼不容易的挑戰。
我們要帶您看台灣民間的戒治機構,雖然沒有高額預算,但輔導人員從身心整合及重建關係耐心輔導,成功幫助不少人,為許多家庭帶來盼望。他們的照顧輔導和戒治所到底有什麼不同?
第520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643
-
643
2020-02-26 -
643
-
642
-
642
2018-12-11這幾年沖繩成為台灣人的觀光熱點,用幾個數據帶大家看看這股沖繩熱潮。去年沖繩旅遊總人數將近有958萬人,超越了美國夏威夷,而269萬的國際遊客中,又以台灣人最捧場。去年有81.3萬人次造訪沖繩,佔了近三成,其次是中國及韓國的遊客,約佔20%,再來是香港的遊客佔了9%。而在三成的台灣遊客中,有一半是家庭旅行,為什麼這麼多爸爸媽媽帶小孩去沖繩玩,他們衝著的是沖繩的公園。
沖繩的公園遊戲場,有超長溜滑梯,有巨大的彈跳床,高度更是台灣公園遊戲場的好幾倍樓高,而且各有造型與地方特色,吸引不少人一而再,再而三重複造訪。根據沖繩縣政府調查,台灣遊客平均一人消費超過8萬日幣,台灣人一年在沖繩的總消費額高達614億日圓,折合台幣也將近166億的觀光財。沖繩公園的魅力在哪?為什麼台灣的年輕父母特地帶小孩出國,去玩國外的公園?
第575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 -
641
-
640
-
640
2019-03-06西粟倉村95%都是豐富的森林,木材是主要產業,但後來因為人口減少,逐漸凋零。而同時日本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嚴重,每年有許多所公立學校因沒有新生入學面臨廢校,不過那些廢棄校舍後來都做些什麼用途呢?
岡山縣的西粟倉村有家公司為了吸引年輕人移居,將廢校轉型成為年輕人的新創基地,將體育館改成養鰻魚的地方,養殖全程完全不用藥。他們也提出百年森林的計畫,除了守護山林,也重新復興凋零的木材產業,例如利用山裡的木材燃燒加溫水池,打造森林裡的鰻魚品牌,同時也有想成為獵人的年輕人到這裡學習狩獵。
這家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協助這些年輕人在地方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他們像在地創投學校,不過資金不是給只會賺錢的人,而是提供給能協助地方解決問題的人,這些經費來自地方創生政策所設置的「交付金」制度。究竟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創生計畫?
第58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 -
640
-
639
-
639
2023-04-19俄烏戰爭後,長期保持中立國的芬蘭和瑞典決定加入北約組織,經過快一年的時間,芬蘭在4月4日正式成為北約第31個會員國。
芬蘭已經連續六年蟬聯世界最快樂國家的冠軍,不過芬蘭和台灣很像,都與軍事強權比鄰而居,芬蘭與俄羅斯有長達1300多公里的邊界,更和蘇聯有過兩次慘烈的戰爭。
芬蘭成為北約生力軍,象徵北約東擴,更讓北約深入北極圈,有更大的影響力。北約和芬蘭的這個抉擇會讓和平越來越近?還是漸行漸遠?
確保國家安全的同時,芬蘭也不忘在科技發展與人性服務間繼續前進,距離北極圈最近的城市奧盧,成為6G科技城的火車頭,這股創新能量更帶動服務設計的蓬勃發展,讓芬蘭人享受科技的同時,人性需求也能被細膩的照顧。
第797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639
-
639
-
638
-
638
2018-12-26《非洲豬瘟風暴何時了》
非洲豬瘟在中國持續失控,台灣現在防堵非洲豬瘟可說是全面繃緊神經,防疫工作也進入新的分水嶺,不只全國民眾收到警報簡訊,政府更祭出重罰。從12月18日開始,只要從疫區例如中國或近三年有發生非洲豬瘟的國家帶豬肉製品入境,第一次罰款就高達二十萬元,再犯更是重罰一百萬,第三次也是一百萬,以此類推。
台灣養豬產業曾經因為口蹄疫重重摔了一跤,非洲豬瘟更是第一次進入亞洲國家,沒有疫苗可打,致死率百分之百,病毒又可以藏匿好幾年,等於是世紀黑死病。其實從元月開始,也就是口蹄疫拔針半年,全國豬隻體內已經沒有抗體,考驗期正式開始。偏偏又遇上非洲豬瘟虎視眈眈,面對雙重壓力,農委會已經開始盤點中央到地方防疫人力不足時,要如何補齊。
還有廚餘養豬如果不禁,要怎麼萬全準備?獨立特派員記者要帶我們到兩岸民眾往來頻繁的最前線金門,看金門這個高風險區的重點區,要怎麼防疫才不會失守。一起從進入金門開始,看中央到地方如何持續打這場防疫戰。
《那一年,口蹄疫最前線》
防疫如作戰,是現在各界努力防堵非洲豬瘟的心情。然而在21年前台灣爆發口蹄疫情時,第一線執行口蹄疫撲殺工作的國軍弟兄們,口蹄疫卻是他們心中永遠的最痛,許多人更因為撲殺過多病死豬得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獨立特派員攝影記者鄭仲宏退伍前就經歷了這場風暴,他現身說法當年沈重的回憶,也希望不要讓21年前的災難再來一次。
第577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638
-
637
2019-04-241974年以前,拉達克因為軍事地理位置被孤絕於世界之外,1974年開放觀光後,世人開始有機會親近這個最後的世外桃源。不過拉達克雖然美景壯麗,生態環境卻相對脆弱,全球暖化造成居民仰賴的冰川雪水減少,水源成為拉達克嚴重的困境。
另一個更致命的危機是電影《三個傻瓜》風靡全球後,拉達克湧進大量各國及印度本地的旅客,替拉達克的環境及發展帶來極大的壓力。從傳統文化的保存延續、生態保育的維護,到市容景觀的劇烈改變,《三個傻瓜》之後對拉達克帶來的衝擊與質變,恐怕是當初拉達克人遠遠想不到的。環保生態與觀光發展間的角力與拉扯,是許多國家面對的兩難,拉達克也不例外,來看看拉達克的美麗與哀愁。
第59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637
-
636
2023-03-01台灣的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洗腎者有一半都是因爲糖尿病引起。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資料顯示,全球有5.37億人患有糖尿病,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在台灣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有250萬人,如果再加上屬於糖尿病前期的500萬人,等於全台灣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體內血糖都高於正常值。
有研究發現,亞洲人因爲基因關係,罹患糖尿病的機率的確比歐美還要高,最令人擔憂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沒能控制好血糖,就像身體大小血管長期泡在糖水裡,很容易產生許多併發症。
很多人都以為高血糖是因爲甜食吃太多,其實現代人飲食多偏向高熱量,容易造成體內囤積過多脂肪,也是造成糖尿病的主因。如何從飲食及生活型態來翻轉台灣人的糖尿病危機?
第79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636
2023-02-22土耳其強震已經超過2週,建築物全倒或震毀約30幾萬棟,連世界文化遺產「加濟安泰普城堡」也無法倖免。目前有四萬多的土敘民眾罹難,百萬災民無家可歸,比日本311東北大地震傷亡還要嚴重。根據日本的地質調查單位透過衛星觀測分析,土耳其因為受到這次世紀地震影響,國土平均位移三公尺。
土耳其大地震不斷,主要是它位處三大板塊地震交界處,境內有東安納托利亞跟北安納托利亞兩條大的斷層系統,分別超過500-1000公里長。這次重創土耳其的兩個強震,就發生東安納托利亞斷層分支系統斷層上。
回顧土耳其地震歷史,這兩大斷層系統都曾經有大地震發生的紀錄,加上又是屬於非常大型的滑移斷層,破壞集中在斷層兩側的建築物,才造成這次慘重的災情。強震之後,土耳其未來還有哪些挑戰?漫長的重建之路如何開始?
第78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636
2021-09-15中秋節快到了,又是品嚐月餅和烤肉的好時節,不過最近來自非洲豬瘟疫區國家的豬肉製品,長驅直入,嚴重影響食安。
第一個破口是,農委會8月22日公布,從越南走私肉品中,檢驗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反應,而且不查則已,一查下去,警方從紀錄上來看,來自疫區的走私肉品,恐怕從今年三月開始,已經用偷渡的方式慢慢進入台灣。
而且破口不只越南走私肉品,也有民眾透過網路電商平台購買台灣月餅,結果發現是含有中國豬肉成分的月餅。對台灣來說,現在是危機四起的一個月,也是最關鍵的一個月,必須戰戰兢兢。
除了全國提高警覺,獨立特派員也走訪非洲豬瘟初篩實驗室,看看台灣現在對非洲豬瘟病毒的檢驗量,能否因應現在及未來的挑戰。
第71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636
-
636
2014-03-25318學生佔領立法院事件到今天已經一個星期了,學生從最早先反服貿在立院強行通過審查過程,打破了立法院玻璃門佔據議場,到前幾天號召大家包圍國民黨各地黨部,周日更有人在總統記者會後衝進行政院,抗爭節節升高也漸漸脫序,最終被強力水柱驅離,造成近百人流血受傷。這場染血的太陽花學運,原本單純而善意,會被註記在台灣近代民主運動上的一頁,但最後卻發生這樣的失控狀況,令人遺憾。
其實群眾運動本來就有高度風險,學生的訴求在各界支持下已經擴及全台甚至國際,要怎麼拿捏分寸、完滿收場需要很大的智慧。僵持到今天,學生提出的訴求包括召開公民憲政會議、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等,終究需要有人接招與回應,得回歸到朝野協商,府院共同解決。公視新聞這一週來守在學運最前線,首先就來還原這場風暴的導火線,以及不同於過去野百合世代,這群年輕人如何串連起這場太陽花學運。
第34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636
-
635
2021-07-07近日台灣確診的病例數頻頻創新低,疫情持續往下,除了是因為民眾戴口罩,勤洗手之外,政府的全面擴大篩檢,也才使得原本蔓延擴散的疫情漸漸獲得控制,快篩站政策發揮很大功能。
不過疫情剛升溫時,雙北地區的篩檢人力嚴重不足,各大醫院都已經調不出人力,後來都是靠一群基層診所醫師,他們在台灣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自願投入支援社區篩檢工作。
過去,政府的防疫策略太偏重在醫院,大醫院既要照顧病人,又要負責民眾的篩檢以及疫苗接種的工作,負荷量當然大。
在全世界高度關注,新一波Delta印度變種病毒的挑戰時,台灣也需要採取不一樣的防疫策略,為了加速找出社區隱藏感染源,台灣也已經開放居家快篩,民眾可以在藥局或超商購買快篩試劑,不過家用與醫用快篩有什麼不同?要怎麼用?以及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第70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635
2021-05-05最近地震頻傳,幾乎沒幾天就有地震,尤其是4月18日發生在花蓮壽豐鄉的規模6.2地震,連台北都感受到它的威力。
台灣過去每三十至四十年,就會發生一次災害型的地震。我們要帶您特別注意的是梅山斷層,梅山分別在1792及1906年發生過兩次大地震,兩個地震相隔114年,而且都是規模7以上的地震。而今年距離上一次1906年的梅山地震已經屆滿115週年,是否有百年再現週期,開始進入警戒期,學者跟相關單位,都在密切關注梅山地震的發展。
梅山斷層早期叫梅子坑斷層,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花了大概三十年的時間,透過不同的調查,確定梅山活動斷層長度,並劃定它的地質敏感區範圍,最寬部分就有三百公尺。
而梅山斷層經過的中正大學,除了創校之初成立全國唯一地震研究所,最近地球環科系老師,又在雲林古坑到嘉義竹崎之間的麓山帶,擺了密集的地震儀,用來收集地震資料,並找出地震可能活動模式,以了解孕震帶在哪裡,好做地震防災、減災的準備。
第697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