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教育文字:邱惠恩攝影:鄭仲宏
滑掉學習力
低頭滑手機,似乎已經是日常生活風景。但如果孩子從小就是低頭族,帶來的副作用將超乎你我的想像。
獨立特派員走進南投縣人和國小,從學校望過去,群山環繞,一旁就是濁水溪,環境相當優美。但過去有很多學生對好山好水的大自然環境毫無興趣,他們沉迷在手機、平板或筆電的世界當中,學習的專注力就跟現在流行的短影音一樣短,因此成績全面倒退。
學校的老師告訴我們,國小一年級的新生,連五個字都很難跟著複述一遍。不只如此,孩子的體能日趨下降,親子關係衝突不斷、降至冰點。老師、家長以及學生自己本身都驚覺:學習能力就在滑手機的過程中也一併滑掉了。為了擺脫手機網路成癮,師生與家長展開了一場將近四年的長期抗戰!
第786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 -
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石斑王國的挑戰
-
-
醫療公衛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疫苗的難題
-
-
-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灣的抗疫之路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新國旅的逆襲
12月開始,國內防疫啟動秋冬專案,拉出邊境、社區及檢驗三大防線,希望能持續守住秋冬疫情。而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以來,旅遊產業停滯,尤其各國邊境的封鎖,更讓觀光相關產業,受到重擊。
在台灣,雖然出國旅遊,成為一個很難實現的願望,但有賴台灣防疫有成,國內觀光不但逆勢成長,湧現熱潮,還衍生了國旅的新旅遊型態。前所未有的郵輪環島,就是一個例子。原本航行海外的國際郵輪,現在改為載遊客繞行台灣,停靠在高雄、台南、花蓮等國內港口,乘客在享受船上設施之餘,還能深入地方旅遊,帶動地方經濟。
另外,類出國的台灣離島旅遊,也成為風潮。尤其澎湖縣,觀光客比往年成長了七成,縣政府舉辦的類出國海島婚禮,也意外成為當地旅遊亮點。
第675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
-
司法人權文字:萬真彣攝影:袁宏書
傾城之搏 - 香港反送中之路
香港,是全球金融重鎮與主要港口,充滿發展動能。1997年,從英國的殖民地回歸到中國之後,民眾和港府之間的衝突不斷、紛爭不息。
《傾城之搏-香港反送中之路》的紀錄片。帶您看看從2019年6月9日開始,百萬港人在金鐘一帶「反送中」遊行,反對港府修改,允許將嫌犯引渡至中國的《逃犯條例》。這也是香港自九七以來,最大規模的遊行,引發國際注目。自此之後,政治未爆彈,終於炸開;民眾遊行不斷,要求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下台。
為了爭取實現五大訴求,警察和示威者激烈互抗,警察甚至動用武力造成死傷,學生也罷課陳抗,衝突越演越烈。
除了記錄「反送中」歷程中的關鍵轉捩點,更邀請五位不同職業的港人,真實地貼近他們的生活,記錄他們在整場運動過程中參與的角色。
有來自上海定居香港的大學教師黎明,他為什麼要絕食抗議到送醫治療,也義無反顧?
參與社會運動十幾年的社運人士巫堃泰,為何終究對一國兩制感到失望,決定參選議員?
記錄過雨傘運動的攝影師Sam,為何在這次「反送中」的拍攝中,感到前所未有的茫然?
以及年過半百的廚師吳志輝,為何決定成立香港第一個廚師工會,走上街頭抗爭,又如何研發各式創意料理,諷刺港府?
還有面對來自各方恐嚇和威脅的學生彭家浩,為何毫不退縮,還積極舉辦活動,向國際學生表達香港困境?
這處在不同生活樣貌的五人,對香港的未來,是如何的期待跟擔憂?而香港未來的命運,將會何去何從呢?
第625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袁宏書 -
土地環境文字:李婕綾攝影:黃政淵
文化景觀的難題
-
社福弱勢系列報導:花蓮403地震特輯文字:尹雯慧
花蓮 你好嗎
403花蓮強震發生到現在,已經超過3個月。除了政府的賑災措施,許多外界的善款、物資也陸續湧入。其實除了受地震影響、房屋倒塌的直接受災戶之外,花蓮還有許多民眾,是因為地震之後觀光客不來,間接失業,甚至影響到家庭生計。
但這群人卻不見得是政府賑災的對象,為了協助這群隱形受災戶,有學校申請就業機會,幫助失業家長;社福團體也開出新職缺,招聘震後失業的人。他們也期待,未來能夠藉由重建家鄉,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第862集
文字:尹雯慧 / 攝影:鄭仲宏
深入瞭解除了受地震影響的直接受災戶之外,花蓮還有許多民眾,是因為地震之後觀光客不來,間接失業,影響到家庭生計。為了協助這群隱形受災戶,有學校申請就業機會,幫助失業家長;社福團體也開出新職缺,招聘震後失業的人。期待未來能夠藉由重建家鄉,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天災臨工措施啟動 能否轉為穩定人力資源?
遭逢突如其來的天災巨變,花蓮許多依靠太魯閣觀光產業為生的家長們,面臨失業困境,連帶引發其他隱憂。
花蓮崇德國小校長謝易成表示,地震之後,校方想到家長失業的問題,這是一個全面性的問題。如果沒有照顧好家長的經濟狀況,最大的受害者會是孩子,因為有時候父母親因為經濟的緣故吵架,孩子可能會目睹家暴,甚至受暴。所以校方一直在思考,怎麼樣以學校為主,去推動一些相關的政策。
震後兩週,勞動部提出專案就業補助計畫,啟動天災臨工措施。崇德國小將申請到的名額,全數聘用失業的學生家長。
謝易成校長觀察,很多家長臨時找不到工作,還好這份專案工作現在延長到十月底。可是萬一整體狀況沒辦法馬上復甦的話,是不是十月底以後又會出現一波失業潮。
震災補助雖立意良善,但也有挑戰。同樣為學校申請專案名額的花蓮富世國小校長鄭嘉毅,提出他的見解。花蓮富世國小校長鄭嘉毅分析,因為這次地震受影響的家長,他們以往都從事觀光服務業居多,所以校方雖然有這分美意,可是他們可能有自身的考量,比較不願意來申請這類暫時的工作機會。
「主動廚房」主動出擊 攜手花蓮家扶中心助弱勢
獨立特派員採訪團隊來到了花蓮的「主動廚房」,在廚房裡忙進忙出的陳守實,是主動廚房的創辦人,這個機構專為脊髓損傷的傷友提供就業機會。不靠募款,是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
地震後,主動廚房與家扶中心合作,捐助自家產品給受扶助家庭。除此之外,陳守實也決定開出職缺,招聘傷友以外的一般員工。
主動廚房創辦人陳守實認為,花蓮這次0403地震造成非常深度的影響,很多旅宿、餐飲業的從業人員失業了。所以既然主動廚房有這個空間,再加上目前傷友的產能不足,在這個狀況下,是不是可以提供5個工作名額,給因為地震失去工作的失業者。
透過工作養活自己,讓傷友重拾尊嚴。從受助者成為助人者,更讓他們長出自信。
主動廚房員工歐淳友坦言,經過這次地震,傷友不再只是接受幫助的那一方,也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
公民團體籲審慎評估重建方向 集中資源助復甦
東華大學美崙校區裡,一棟大樓空地整齊排放各種民生物資,並標出不同價碼。
好人會館創辦人黃榮墩說明,這些物資不是因為地震發生去募來的,是本來就有一個民間的防災系統在運作。其實受地震影響的不是只有受災戶,也有很多人收入減少。所以好人會館把這些物資進一步轉換成共同購買,像是花蓮的單親家庭、身障家庭,或者工作收入受到影響的人,都可以用比市價低廉許多的價格購買取得。
從事公民運動多年的黃榮墩,在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投入救災。面對目前以振興觀光產業為主流聲音的花蓮,他提出了另一種角度的思考。
好人會館創辦人黃榮墩認為,當這個地方受災那麼嚴重,大量的經費就會進來重建。全部的人力、技術、知識,都要從觀光、旅遊、服務的角度來導引和切入嗎?要重建家鄉的這些經費,哪是觀光規模能比的呢?
時至今日,花蓮餘震仍然頻繁,極端氣候下出現的強降雨,也為花蓮脆弱的地質環境,帶來不小衝擊。重建家園的路還很遙遠,重新評估災害規模,將資源導入需要的地方,將是嚴峻的下一步。 -
-
人物故事系列報導:極端氣候時代來臨,氣象預測的二三事!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來去彭佳嶼 看天氣
-
公共安全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抖音一響
TikTok抖音2016年發源於中國,2017年進軍國際市場後,發展迅速,2018年第一季,使用人數就超越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成為最火紅的自媒體與影音創作平台,而且主要用戶是24歲以下的年輕世代。
雖然抖音在年輕世代間掀起風潮,但是平台卻爭議不斷,資安問題以及中共統戰與文化滲透等考量,讓英國、荷蘭和法國等國都禁止公務員使用,台灣也不准公部門電腦使用抖音。但最讓人憂心的是抖音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青少年同儕的實際接觸變少,讓他們越來越習慣用抖音這個社群媒體互動;抖音平台上也出現不少傷害青少年身心的內容。但抖音母公司在中國,台灣無法可管,不良畫面就這樣一直流傳。甚至還有「抖音一響,父母白養」這句話,來凸顯抖音對青少年的嚴重影響。該如何保護孩子不受到抖音的傷害呢?
第802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台灣進入百年強震週期!如何防災與因攝影:袁宏書
慢快地震之謎
-
公共安全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交通戰爭–行人地獄
-
社福弱勢土地環境文字:萬真彣攝影:袁宏書
地調所變革之憂
土耳其上個月連續發生芮氏規模7.8跟7.5兩個強震,這個世紀強震提醒大家地震地質調查的重要性。以美國的地質調查局USGS為例,除了編制人力具相當規模之外,也有許多重量級學者進駐,針對美國進行詳細的地質調查,這次USGS對土耳其地震所發表的調查,被各國地科界廣泛引用,證明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
反觀台灣的地質調查所,目前只有七十幾位人力編制,現在還面臨要和礦務局整併的命運。目前經濟部已經將組織改造方案,送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等待審議,也引發台灣地質、地科界關切與憂心,擔心兩單位一旦整併之後,未來的定位與功能如果不清楚,可能產生扞格。
台灣雖然幅員不大,但是地質、地層構造的複雜程度,卻是全球數一數二。加上台灣地震、天然災害多,所有調查都必須隨著環境變化與災害發生不斷更新。地質、地科學者他們擔心的是什麼?把地調所與礦務局整併,對台灣未來發展真的可長可久嗎?
第791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逆轉糖尿病之島
台灣的洗腎率高居世界第一,洗腎者有一半都是因爲糖尿病引起。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資料顯示,全球有5.37億人患有糖尿病,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在台灣罹患糖尿病的患者有250萬人,如果再加上屬於糖尿病前期的500萬人,等於全台灣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體內血糖都高於正常值。
有研究發現,亞洲人因爲基因關係,罹患糖尿病的機率的確比歐美還要高,最令人擔憂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沒能控制好血糖,就像身體大小血管長期泡在糖水裡,很容易產生許多併發症。
很多人都以為高血糖是因爲甜食吃太多,其實現代人飲食多偏向高熱量,容易造成體內囤積過多脂肪,也是造成糖尿病的主因。如何從飲食及生活型態來翻轉台灣人的糖尿病危機?
第79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政治經濟文字:婁雅君
房價跌不跌
-
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卓越大賞】醫院財報下的祕密
醫院財報下的祕密特別報導,深入探討在台灣健保制度下,醫院必須在醫德與營運的兩難中找到平衡的困境。一般人都會以為醫院賺的錢應該都來自醫務收入,但其實在台灣很特別,醫院最主要的盈餘是來自業外收入,像是醫院委外經營美食街和停車場所收的租金收入。
台灣的健保便宜,給付給醫護人員專業技術的費用並不高,醫院在醫療本業經營困難,於是醫院買藥賺藥價差,而自費項目更是很大的重要財源。
醫院營利以藥養醫、以醫材養醫,這些都因為健保目前還是以論件計酬為主,醫院盈餘則必須要靠醫師多做業績,或者是為病人創造更多自費需求來維持。造成大醫院靠美食街、停車場和自費項目賺錢,而偏鄉醫院經營則越來越辛苦的現象。
醫院的設立除了私立醫院以及社團法人醫院具營利性質,其他像公立醫院,還有財團法人醫院都是屬於非營利性質。醫療財團法人是由捐助人,捐助一筆財產,而其在捐贈以及醫院營運時已享有很多稅賦減免,因此必須具有公益性。
台灣醫療財團法人目前有53家,全台19間醫學中心,有14間是財團法人醫院。但是,醫改團體根據醫院歷年財報分析發現,台灣一些財團法人醫院與母企業集團的關係交易十分密切,有的透過承租的方式,有的是利用捐款,還有是去購買並持有母企業的股票,使一些財團法人醫院儼然成為財團的小金庫。
第78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
-
社福弱勢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寵物保險 不保險?
-
醫療公衛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春節返鄉Omicron大作戰
快過農曆春節了,很多海外遊子都想返鄉跟家人、朋友團聚,不過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隨著民眾搭機返台,迅速入侵台灣社區。上週境外移入及本土Omicron個案已經超過三百例,而從桃園機場延伸到中壢聯邦銀行、西堤餐廳、校園及職場的本土個案,也已經超過五十例,目前還在繼續延燒。
國外返台的春節返鄉潮為何會帶來社區傳播?這次春節專案原本就有14+0、10+4、7+7三種方案,讓民眾選擇,基層民政、衛生及交通體系因應複雜的檢疫方式,原本就已經大動員,但還是抵擋不了Omicron傳播迅速、潛伏期短的特性。指揮中心也迅速修改檢疫政策,甚至提前開放施打第三劑疫苗,展開對抗Omicron的春節防疫大作戰。
第734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