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760
-
760
-
759
-
759
-
758
-
758
-
758
-
757
-
757
2009-10-29已經花了2億的澎湖望將橋宣佈停建後,如果要復舊善後,竟然還要再砸1.9億元?台灣不只有蚊子館,還有兩億元蓋不好的「奈何」橋!在台灣有許多閒置的公共建設,政府花大錢蓋好了,卻沒有妥善的利用,我們說那是「蚊子館」。不過今天我們要看的不是閒置的蚊子館,而是一座蓋了六七年沒完工,現在卻連要蓋要拆都不知如何是好的「奈何橋」。 在澎湖有兩座小離島望安和將軍澳,兩島之間相距大約三百公尺,開船只要五分鐘就能到達對岸。
在1995年,政府喊出「一日生活圈」的口號,希望為澎湖群島規劃出一個完善的交通網絡,連結望安和將軍的「望將大橋」也在這個計畫當中,到了2002年,終於開始興建。不過蓋了六、七年,最後卻宣佈停建。預計六億的工程款,已經花了兩億元。兩億元成就了一組無法便利交通、反而妨害行船的障礙物,更教人進退維谷的是,現在兩座小島、海上陸上已經都被橋梁工程弄得一團糟,政府沒錢繼續蓋橋也就罷了,如果要復舊善後、裝作沒這回事,也竟然還要再砸一點九億元,到底要怎麼辦呢?
現在政府似乎可以有三個選擇:
1. 兩億元認賠殺出,只見橋墩、沒有橋身的望將橋,以及岸上的廢土堆繼續存在,管他居民罵到臭頭
2. 再花一點九億元,清除所有的障礙。就當是用三點九億元蓋了座「國王的新橋」
3. 再花四億元或者更多,重新發包工程,蓋出一座居民不見得很需要的橋
這三個選項好像都不是很優。
只好說,這還真是一座讓人莫可奈何的「奈何」橋!台灣是政治人物的天堂嗎? 難道也要套句最近幾年很夯的話來說嘴,說這也是「歷史共業」嗎?請和我們一起來關心,莫可奈何望將橋。
第121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755
-
755
-
755
-
755
-
754
-
754
-
753
2023-08-02少子化的衝擊,加速私校的退場,退場私校的校地,該怎麼利用?根據《私校法》第71條,可變更為其他教育、文化或社會福利事業範圍中,社會住宅也是選項之一。
教育部選定彰化中州科技大學、台南台灣首府大學以及高雄和春技術學院,納入第一波的評估學校名單。日前行政院各部會,更組成考察團,前往學校了解,能否有符合各部會需要的相關用地,未來將回到行政院的平台進行討論。
不過根據營建署公布的資訊顯示,大部分集中在雙北,顯示雙北與都會區需求較大,而且社宅的區位、產業、交通、人口都是重要考量因素。而教育部選定的幾所學校,它們的區位恰巧都不是在都會區裡面,這些退場校地規劃轉型的社會住宅真的能吸引年輕人嗎?
第812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753
-
752
2021-02-17【機會與挑戰】
聯合國曾預測,2050年,全球將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約是五十億人,會居住在城市裡。而大量人口群聚的地方,代表的是地球資源會被大量消耗。為了避免地球資源耗竭,2015年,聯合國正式啟動了「永續發展目標」,確保現存人口的環境、社會、經濟方面,健康發展的同時也不犧牲未來世代的環境,這樣的目標,已經成為各國都市發展的趨勢。
反觀台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是地區高度都會化的結果,我們也正走入資源枯竭的窘境。面對永續城市這個大議題,台灣的現況如何?又有什麼樣的優勢和挑戰呢?
【親水迷思】
受到永續城市的影響,台灣不少沒落的角落,經過重整,得以重生成為都市新亮點。台南的河樂廣場就是個例子。它的原址是過時的商圈,經過市府重新規劃,鹹魚翻身,成為觀光客的打卡熱點。只是,號稱親水公園的河樂廣場,卻和國際間討論的親水公園概念,相去甚遠;台中的綠川也有類似的盲點,原因在哪裡?
【循環與再生】
在台灣,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少大都市或小地方,正在朝永續城市精神的方向發展。即便只是一件小的事情,或一個小改變,就可以讓整個地區變得不一樣。
就像台南官田區,有全台最多的菱角產量,本來農業廢棄物菱角殼,成為頭痛的地方垃圾,後來透過區公所的巧思,將菱角殼燒製成可以賣錢的生物炭–菱殼炭。不但解決了汙染,還帶動了當地的經濟。
還有桃園中壢的老街溪,原本惡臭惱人,人見人嫌,後來縣政府依循自然的生態工法,整治有成,恢復了老街溪原有的生命力。現在的老街溪,成為帶動當地人文文化的母親之河。
第686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752
2019-01-21 -
750
-
749
-
749
2023-03-22 -
749
2022-08-03長期以來,蜂蜜摻偽情形嚴重,坊間流傳各式各樣辨別真偽的方法,例如加水搖晃看起泡狀況,或是螞蟻吃不吃。專家說,這些都無法辨別蜂蜜的真假,甚至沒有一套科學方法可以完全檢測各種摻假的樣態。也因此,蜂蜜摻偽的情形在全世界皆然。
台灣一年約有1.2萬公噸蜂蜜的需求,但是產量卻逐年減少。2019年產量甚至不到3千公噸,進口的泰國龍眼蜜大部分補足了這個缺口。但是其中有多少誠實標示,又有多少混充台灣蜜,以比較高的價格販售呢?
農委會公告明年七月開始,只有100%的蜂蜜才能標示為純蜂蜜,為食品標示跨出了一大步,但是,相關的檢測機制卻無法因應,產地混摻的問題也難以檢驗。
第76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 -
747
2024-06-26 -
745
-
745
-
745
-
745
2021-06-23 -
744
-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