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
-
-
-
-
-
-
2022-11-16政治經濟
決戰九合一 讓銀彈飛
-
-
全球脈動文字:婁雅君
緬甸政變一年
-
-
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2020台灣的抉擇
蔡英文總統成功連任,並拿下歷屆民選總統最高的817萬票,這顯示了台灣人民捍衛民主自由、抗拒中共文攻武嚇的決心極為堅定。
但不可諱言地,其他總統候選人總共也拿下了600萬票,蔡政府必須正視這背後的民意,謙卑開啟理性對話的空間。而在立法委員選舉方面,也有許多出人意表的結果。
區域立委雖然小黨空間被極度壓縮,但政黨票卻成為將小黨不分區立委送進立法院的管道,例如才成立幾個月的台灣民眾黨拿下了11%的政黨票,成為國會第三大黨。
從選舉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小黨們的第三勢力儼然成形;而世代價值的衝突,似乎也成為決定2020選情的重要因素。
投票之後,民主才開始。選舉結果我們該怎麼解讀?下一屆國會有哪些重大法案等著審議?有哪些改革已經迫在眉睫?而我們公民可以怎麼做,來進一步監督國會與政府?
第632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
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2020小黨關鍵力量
距離2020年總統與立委選舉剩下不到一個月,這次選舉非常特別,共有19個政黨登記,總共提出217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政黨數與參選人總數都創下歷史新高,不過政黨參選想要得到不分區立委的分配席次,必須跨過政黨票5%的門檻,以2016年立委選舉為例,只有國民黨、 民進黨、親民黨和時代力量四個政黨能跨過門檻獲得席次。
這次在歷經國民兩黨的不分區之亂,很多人質疑現今兩大黨是不是嫌自己的政黨票太多,令選民感到很失望。相較之下,一些小黨在力拼第三勢力的搶攻中,對提名人選比較著重在體現政黨的理念與價值,小黨參選雖然沒有資源,但小黨沒有財團,地方勢力的箝制,以及派系包袱,反而容易吸引很多以往從事社會運動的政治素人投入,但要如何在選舉中得到選民支持,對他們來說可是很大的挑戰。
第62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金門的抉擇
激情的九合一選舉結束了,大家最關切的六都及全台縣市長版圖也出現了劇烈的變化,再加上公投結果,勢必影響未來政府的決策及立法走向。原本全面執政的民進黨,在這次六都及縣市長選舉中,原本的13 席只保住六席,國民黨則從原本的六席增加為十五席,無黨籍則由三席減為一席。當全台灣都聚焦在台北及高雄高潮迭起的選戰時,我們要關心孤懸海外的幾個離島發展。
一度把博弈視為發展選項之一的金門、澎湖、馬祖等離島,在博弈公投爭議後不斷思考翻轉的可能性。在這次縣市長選舉中,金門縣也出現了令人驚訝的結果,選前一致被看好的無黨籍現任縣長陳福海,以678票的差距,輸給了國民黨籍的楊鎮浯。楊鎮浯的勝選,除了韓流帶動國民黨的氣勢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就是金門的金雞母-金門高粱,五月間爆發酒麴被拿去中國東北試釀尋求擴廠的事件。金門高粱應該追求量少質高的稀缺市場,還是到中國設廠擴大市場?整件事情的背景,呈現出金門未來發展的路線思考。
也就是說,金門是要高速營造建設,還是以獨特的戰地史蹟生態景觀,吸引台灣與中國的觀光客?獨立特派員在選前走訪金門,有人希望加強與對岸的聯繫,包括以金廈大橋連結廈門興建中的翔安國際機場,快速發展經濟;也有人認為,金門如果沒有找出自己的市場區隔,那麼幾年之後,現在的榮景也將泡沫化。
第573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羅盛達 -
2018-11-21政治經濟
亮不亮?有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