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1672017-03-27獨立特派員和天下雜誌合作的台灣未來式特別報導,體檢台灣在AI人工智慧,物聯網,小農經濟及生技工業革命的產業競爭力,首先來看近年中國紅色供應鏈快速崛起,台灣外銷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市場急速萎縮,出口不振,導致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只有0.75%,創6年新低,保1破滅!新政府上任後,各界高喊產業轉型升級,無奈的是,關鍵技術研發與突破,並非喊口號就能做到!
然而下波全球產業革命,正如火如荼的發生著,包括物聯網、AI人工智慧等商機可說是蓬勃發展。根據國際知名市調組織預估,2020年全球物聯網相關設備與應用,產值將超過1兆美元,全球各大廠商,都提前布局搶商機,台灣產業卡好位置了嗎?
第452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 -
1432017-03-27就在今年二月,有一群承接父母養豬事業的第二代、第三代年輕人,成立「台灣養豬青年聯盟」。
瘦肉精對他們來說只是過渡性議題,他們關切的是怎麼讓台灣養豬產業回到國際競爭舞台,首要目標是希望農委會盡早讓台灣從口蹄疫國家除名。而對於新政府一心一意要加入的TPP,真的是自由貿易嗎?對台灣競爭力有幫助嗎?有學者提出質疑,強調TPP並非自由貿易,它設定的投資保障機制對公平、環境傷害很大。
但是農委會強調,在未做風險評估之前,沒有開不開放的問題,他們會設立獨立性的「風險評估委員」,也選定高雄試辦屠體評鑑,還要針對傳統市場肉攤發放「國產生鮮豬肉追溯標示牌」,但這些就能解決民眾對要不要開放含瘦肉精美豬的疑慮嗎?
第451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153
-
166
-
146
-
2202017-03-27這幾年韓版服飾在台灣可說大軍壓境,創造許多驚人的業績,而韓版服飾的源頭東大門,曾經是個40年的老舊商圈,當時以內需市場為主,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受到重創,東大門商圈並未因此而沒落,反而改採低價外銷策略,打出一片商機。
這樣的努力,吸引了首爾市政府的目光,先後祭出相關的政策。2000年,市政府頒布服裝為重點發展產業,在東大門設立了首爾時尚中心。兩年後,更進一步規劃為觀光特區,大家所熟知的清溪川經驗,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對照韓國成衣開始佔據台灣市場的時間點,也就是在2000年之後,配合韓劇的文化攻勢,2005年邁入第一波高峰,一直到現在,這波韓流風潮未減。
第450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羅盛達 -
205
-
1292017-03-27這一兩年來馬祖推動的閒置軍事空間的活化再利用,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位於南竿牛角的「刺鳥獨立書店」,還有剛剛完工,將成為年輕背包客旅館的「55據點」。
馬祖擁有全世界最密集的碉堡與坑道,總共有兩百多個,每座碉堡又有它不同的風格與魅力,其中坐落在牛角聚落的刺鳥獨立書店,就是由12據點打造出來的,不僅成為馬祖第一家獨立書店,也是新的文化據點。
至於設定為年輕背包客新據點的「55據點」,三面環海,旁邊有馬祖四大聚落保存區的津沙聚落,希望藉此把世界各國的年輕人帶進來馬祖,了解馬祖豐富的戰地文化特色。在博弈停擺後,這些文化人堅持馬祖的核心價值,讓馬祖風華走出自己的路。
第44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99
-
149
-
113
-
1662017-03-27這幾個月來,因為中國官方限縮來台的陸客團配額,讓台灣旅遊業者感受不小的壓力,業者寄望總統蔡英文的520就職演說能釋出善意,讓陸客人數可以回溫。
陸客到底來不來這個問題,雖然困擾著台灣的旅遊業,讓他們很著急,不過對馬祖來說,這幾個月來陸客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多開了一扇門,去年十二月下旬,讓馬祖人盼了十幾年的北竿白沙港與福州黃岐港的直航,終於跨出歷史性的第一步,成為兩岸第四條小三通。
白沙與黃岐是馬祖跟對岸最短的一條航線,只有8.78海里的距離,大約25分鐘的航程,因而被定位為一日生活圈的航線,開放之後,果然陸客一團一團的來。連江縣政府設定的近程目標,是希望第一年陸客人次可以成長到十萬,這個目標容易達成嗎?
第44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156
-
184
-
1832017-03-27高齡化世代來臨,銀髮族的需求,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輔具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傳統觀念,認為輔具是到了不得已的情況才開始使用,其實不然,如果輔具能改善長輩的生活,就應該使用。現在的輔具也越來越多樣性,最新的科技已經運用在銀髮族的各式產品上。
不過台灣的輔具使用率只有0.5%,遠遠低於日本的14.7%。原因是許多的輔具仍然相當昂貴,如果沒有相關的制度來支撐,動輒上萬,甚至數十萬元的輔具,民眾就算有意願使用,也負擔不起。
日本的輔具使用率能這麼高,有賴於介護保險制度的支持。目前看來,台灣的長照制度,在輔具這塊著墨甚少,如何提升銀髮族的生活品質,值得我們在政策上多加思考。
第447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
244
-
157
-
166
-
163
-
197
-
244
-
166
-
131
-
165
-
1862017-03-27最近全球強震不斷,鄰近的日本熊本發生7.3強震,南美厄瓜多、緬甸和阿富汗都發生了七級以上的強震,地質學家指出,環太平洋地震帶已經進入了活躍期。日本幾天內連續兩次強震,造成嚴重災情。但專家們指出,日本為了防震發展出的精密地震預警系統,嚴格的建築法規,其實已經大大減緩地震的傷亡。而台灣呢?根據國家地震研究中心估算,台北只要發生了6.2級以上的地震,將有1850棟的房子會倒塌。
內政部統計,全台超過三十年以上的老屋,有370萬戶,它們的耐震係數都不足。為確保民眾住的安全,營建署決議對民國88年底前興建的住宅,給予健檢補助。未來政府要如何輔導耐震力不足的住宅進行補強或拆除重建,是520即將上任的新政府所要做好防震減災的重要課題。
第44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189
-
204
-
180
-
192
-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