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AdminAdmin | 2017-04-05政治經濟攝影:黃政淵
民主休止符
兩週前,香港的特首選舉產生了第一位女特首林鄭月娥,寫下歷史新頁。香港人對這個結果不意外也不滿意:他們認為一個低民望的候選人能夠勝出,明顯是中國政府介入操作,一錘定音。1997至今香港回歸二十年,中港之間不斷在一國兩制的落實狀態彼此角力。
除了政治參與,是檢驗民主的指標之一,言論自由也能看出,中國讓香港能自治到哪個程度。兩年前,中國政府主動警示香港人,民主不能越界,特別不能碰這幾年越來越從思想昇華為行動的港獨。但是眼見民主即將畫下休止符,走向一國一制。
香港年輕一代逐漸發出本土、自決甚至獨立的聲音,從「我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這個問題,思考香港的前途未來。
第490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x 97
-
AdminAdmin | 2017-03-28司法人權攝影:羅盛達
助你好孕
很多家庭都期待新生命的來臨,不過有時候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完成心願。 而台灣在2007年就通過人工生殖法,讓不孕症或重大遺傳性疾病的夫妻能夠實施人工生殖。
而近幾年晚婚的趨勢加上現代人生活作息的不正常,也使得夫妻無法自然受孕的比例增加,需要藉由人工協助,像是透過捐贈的卵或是精子來孕育生命,或是尋找代理孕母成為新的趨勢。
不過代理孕母在台灣尚未合法,而相對捐精,捐卵可以獲得九萬九千的營養費,更成為女大學生假期打工的新選項。但是透過捐卵助人好孕究竟有什麼樣的風險?
第489集
文字:文字:韓瑩 / 攝影:羅盛達x 82
-
AdminAdmin | 2017-03-28醫療公衛攝影:鄭仲宏
留住護理師
台灣的醫療品質因為許多結構性問題引發各界憂心,其中護理人員嚴重不足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因為人手不夠導致護理人才斷層,一個護理人員得照顧許多病人的沉重負荷,更使許多護理人員寧願轉業離開,也不願意留在這個令他們身心俱疲的職場。
怎麼留住新進護理師對醫院來說,一直是個挑戰。不過現在有醫院用心找出問題,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透過模擬教學,讓資深的護理人員帶著新進學弟妹體驗在醫院工作的各種狀況。透過模擬教室裡的傳承和經驗,讓醫院裡壓力指數最大的急診室,離職率大幅降低。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第489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95
-
-
AdminAdmin | 2017-03-28政治經濟攝影:黃政淵
無聲的民主
3月26日香港將選出第五任行政特首,這也是香港自回歸二十年來,最具爭議的一次民主考驗。十年前中國曾承諾,讓香港循序漸進,在十年後也就是今年,可以一人一票選出特區行政長官。
但在2014年的8月31日,中國政府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2017年特首選舉,將繼續以1200個選委,少數人的小圈子,代表370多萬多數香港選民,行使選舉權。
眾所周知,也因為「831框架」,引發了79天的雨傘運動。透過這場社會運動累積的能量,香港的政治板塊開始鬆動:先是去年9月的立法會議會選舉民主派大勝,緊接著12月負責選特首的選委選舉,也搶下了超過四分之一的席次,這是香港自從有選舉以來,民主派最大的勝利。
中國精心設計的小圈子選舉,裡應外合,看似給了香港人參與民主的機會,實際上卻是透過不完全民主的機制,掌握選舉結果。從過去兩屆的經驗,民主派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無論他們推舉誰出來競選,制度就是不可能讓香港人選出一個擁護民主的特首。
於是雖然他們今年握有三百多張選票,是史上最多的一次,但是他們放棄提名,提出「Lesser Evil」兩害取其輕的口號,拿選票跟魔鬼交易。打算把三百多張選票全數押在某一個比較有勝算,比較可能推動普選的候選人身上,他們想賭一把,看看能不能,讓中國輸了這場選舉。中國政府又是怎麼想呢?
第488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x 77
-
AdminAdmin | 2017-03-28藝術攝影:黃政淵
家在電影裡
去年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頒給了年僅34歲的年輕導演趙德胤。其實趙德胤是來自緬甸邊境的僑生,他十六歲來台念書,從為三餐煩惱求生存的異鄉人,短短六年內,他以出生地,長年內戰的滇緬異域為背景,以家庭成員販毒、挖礦、偷渡打工的真實人生為腳本。
在難以取得拍攝許可的緬甸打游擊,以接近一年一部的速度,完成了四部劇情片及兩部紀錄片,而後接連在威尼斯坎城等國際影展大放異彩。有趣的是,來自緬甸的趙德胤說自己籌錢拍電影的方式是土法煉鋼,仿效早期台灣商人帶著一只皮箱走天下,只不過他賣的是故事是劇本。來看趙德胤,如何在艱困的台灣電影環境中,特立獨行,找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第488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x 88
-
AdminAdmin | 2017-03-28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例休2.0
勞基法「一例一休」上路,不少業者因為人事成本增加提高產品售價,服務業調漲,但製造業可慘了。這次很多製造業從原料開始,每個上游廠商都因為人事成本提高,醞釀要漲價。上游喊漲,但又不能對國外客戶調高價錢,對外銷業者來說,苦不堪言。
現在勞工每七天要休兩天,一例一休,例假不能加班,而另一天休息日如果要員工上班,則要比以前多付一天工資。小企業負擔不起,寧願把訂單往後延,也不要員工假日加班。當初修法目的是為了那些還沒有達到週休二日的勞工,而現在最先面對衝擊的就是那些必須靠加班費才能維持生活的人。一例一休立意良好,但不同產業有各種不同的情況,一例一休後續出現很大問題。
第48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86
-
AdminAdmin | 2017-03-28政治經濟
為了未來而記憶
德國去納粹化,是由美英盟軍發起的紐倫堡大審開始,但只持續到1948年,後來因為冷戰開始,轉型正義工作因此中斷。一直到1963年黑森邦檢察總長弗利茨.包爾推動「法克蘭大審」,這是德國首次審理奧許維茲集中營裡的納粹戰犯。
包爾認為,德國要成為正常法治的國家,必須從自己的土地推動轉型正義。緊接是1970年12月的華沙之跪,這一跪代表德國政府面對過去錯誤的決心。不過儘管如此,60-70年代德國社會對於加害者、共謀者仍然避而不談,於是六八學運世代開始追問自己的父母,二戰期間德國到底發生什麼事情?為何上一代選擇沉默?轉型正義也從這時候開始,成為公共論述的議題。
至於東德,因為處於四十年的共產專政,面對納粹這段歷史,一直到兩德統一之後,納粹轉型正義問題才又掀起另一波高峰。除了把過去的歷史記憶之地一個一個保留下來,處理納粹部分也更細緻化,不只對加害者進行研究,而是開始兼顧其他受害族群。
1996年起,每年1月27日是德國國定的受難者紀念日,2005年聯合國通過,改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再以「萬湖會議紀念館」為例,這裡是1942年討論召開猶太人最後解決方案的開會場所,成立紀念館的目的是「為了未來而記憶」。這是什麼意思呢?
第487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x 74
-
-
AdminAdmin | 2017-03-28食品安全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不明防疫
台灣今年首次傳入H5N6禽流感病毒。和往年不同,農委會在首例確診後,不到兩週就祭出七天禁宰禁運的高規格防疫政策。消息一公布,引發禽農的抗議和不滿。然而H5N6在中國大陸不但有禽傳人的案例,而且高致死率,因此在防疫的觀點上,必須讓這個新病毒消失。
但是在禁宰禁運令解除之後,立即傳出兩起H5N6的確診場,除了時間上的巧合之外,這兩起案例的檢驗時間過長,也引起解禁後才公布的猜測。台灣每年都有禽流感的發生,而且有不同的病毒出現,防疫資訊是否透明,攸關著防疫的決策和成效。
第48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104
-
AdminAdmin | 2017-03-28政治經濟
誰的轉型正義
德國在統一後的第二年,除了立法著手開放祕密檔案,對於清查東德黨產,也沒有延遲。在東德末期就成立委員會,透過東德政黨法規定,對黨國不分時期產生的龐大黨產進行列冊、列管。
兩德統之一後,更確立獨立委員會運作與原則,委員會的委員相當於獨立檢察官。追回來的黨產,除了有一部分給轉型正義基金會做為創立基金之外,更用來處理東德所留下來的各種轉型正義問題,包括推動社福、醫療與教育工作等等。
另外德國國會還制定「共產時期非正義補償法」,東德四十年期間有二十幾萬的政治犯,其中有十萬五千人因為政治因素在職場上受到不平等待遇。1992年國會頒布補償法之後,到2005年有大約17萬人得到恢復平反,一次性的補償金支出就超過10億美元。
之後還針對政治入獄者,一個月給予430美元的補償金,2007年再放寬入獄六個月以上且為低收入戶者,每個月給予340美金的補償。這些實際的行動都經過相當多的努力,不過受難者被毀壞的人生,卻再也無法逆轉。
第48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x 73
-
AdminAdmin | 2017-03-28青年世代攝影:周明文
揪團共學
在台灣有很多體制外的實驗小學,而近十年來有更多家長申請自學由自己教孩子,或是由一群具有相同理念的家長組成共學團,讓孩子們一起上課。像2012年成立的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他們有幼兒團還有小學共學團,估計全台有800個家庭,1200多名孩子。
他們經常到全台各地走讀,帶著孩子深入探訪當地的歷史與文化,藉由實地走訪來認識台灣這塊土地。他們打破傳統分科上課,將數學、語文和自然融合在各地的走讀當中,以多元、整合的方式呈現課程,讓孩子們擁有源源不絕的學習熱情,這些家長認為,學校沒有辦法做到的事,他們可以自己來。
第48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85
-
AdminAdmin | 2017-03-28政治經濟
打開檔案
在東德獨裁專制時期,許多人民長期被監控,生活在白色恐怖中,甚至可能因為一個線民的密告就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而「我們要把被偷走的人生要回來」這是東德人民的訴求,他們發起和平革命,要求拿回改變他們一生的祕密檔案。
於是兩德統一之後的第二年,德國國會就通過「東德祕密警察檔案法」,也就是史塔西檔案法,並成立史塔西檔案局,為德國處理前東德獨裁政權轉型正義問題,跨出最關鍵的一步。根據史塔西檔案法的規定,民眾可以申請調閱自己的檔案,知道當年的告密者是誰,而這些檔案資料也可以協助被害人進行司法訴訟爭取平反。
二十幾年來已經有三百萬人看過檔案,而從1991年到2015年,德國全國各行政機關為了進行公務人員人事審查,向史塔西檔案局申請調閱檔案更多達175萬件。值得一提的是史塔西檔案局預算雖然來自聯邦政府,但是它是獨立單位,三位局長都來自民間。
第一任高克是人權牧師,第二任畢特納也是東德人權鬥士,第三任楊恩局長,是前東德異議人士,當過記者,三位局長反應史塔西檔案局不同階段的任務。現任局長楊恩積極推動加害者與被害者和解,還主動邀請史塔西軍官一起來參加檔案局的座談會。
第485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x 52
-
-
AdminAdmin | 2017-03-28藝術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台灣老花磚
百年前的三合大院,除了精細的雕工書畫之外,做為屋頂和牆面裝飾的花磚,鮮少為人所知。在19世紀,它們是日本生產進口的舶來品,建築上有花磚的人家,非富即貴。嘉義市一棟檜木建築裡,展示著上千片的台灣老花磚,這些花磚有將近百年的歷史。從歷史的縱深來看,一個世紀,在古文物的世界裡,還相當年輕。
但是這些花磚之所以珍貴,在於它們只出現在西元大約1915到1930年代,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它們的生產,隨著日本在戰事上的需求,相繼停產。這幾十年隨著花磚老屋的拆除,年代限定的花磚,拆掉一片就少一片。全台灣收藏最豐富的愛好者,收藏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他不只收藏,也致力於花磚的保存和老屋的修復工作。讓這些消失中的老花磚,重新在世人面前展現它的美麗。
第48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