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AdminAdmin | 2017-09-05全球脈動系列報導:策馬新南向攝影:羅盛達
策馬新南向-立足新加坡
這禮拜的策馬新南向特別報導,我們要帶您到新加坡,這個東協經濟圈人均所得最高,土地面積卻最小的國家。他們今年啟動了一個AI.SG的計畫,將在未來五年投入1.1億美元發展人工智慧及資料科學,鼓勵企業用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宣告迎接無人經濟時代的來臨。
新加坡人工貴、土地成本高,通常不是台商前進東協經濟圈的首選,不過只要思考翻轉一下,新加坡品牌價值和開放透明的金融法規制度,卻能將劣勢專為優勢。現在就有蘭花養殖和遠洋漁業利用新加坡適商的特性,將營運中心設在新加坡,前進東協甚至全球市場。一起來看看新加坡怎麼務實打造全球競爭力,以及台商如何在新加坡立足。
第51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105
-
AdminAdmin | 2017-08-29食品安全攝影:周明文
食在不安
立法院臨時會八月底繼續審理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案,裡面包括食安預算三億元左右。不過現在全台正深陷芬普尼毒雞蛋的食安風暴中,過去一年過期食品、雞蛋驗出戴奧辛、芬普尼等食安事件層出不窮,都讓行政院所推動的食安五環、落實源頭管理等破了功。
源頭管理或成品出現漏洞,事後的法律救濟,就有辦法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嗎?還記得幾年前混油、劣質油、黑心油連環爆的食安事件,不只消費者,連學校的團膳、營養午餐也被波及。在這一連串食用油食安事件,法律救濟成為爭取食安正義最後一道防線,包括台灣消保會與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兩大消保團體,也分別為學校與消費者提出團體訴訟。
其中,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除了針對大統提起團訟之外,104年更接受全國九十多所學校,二萬多名的師生教職員委託,向頂新、正義、強冠跟北海四家公司等提告,創下有史以來,最多消費者求償人數紀錄。而台北的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也為八百多位消費者提起團訟,官司一打就是二、三年,結果如何呢?
第51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118
-
AdminAdmin | 2017-08-29全球脈動系列報導:策馬新南向
策馬新南向-萬島之國 印尼
印尼是萬島之國,擁有近2.6億人口,是全球第四大,光中產階級就超過8千萬人,也是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當然就吸引全球廠商,前進印尼投資。不過,印尼有近九成人口信仰回教,而穆斯林基本教義,主張不吃豬、不喝酒,因此要搶占印尼商機,門檻不少,清真認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台商在印尼經營的小籠包、泡麵、面膜等產品,想站穩印尼市場,得更小心周全,尤其印尼政府將在2019年推出更嚴格的清真認證,一旦業者誤踩紅線,商品將面臨下架、停售命運!投資印尼有哪些挑戰?
第510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x 103
-
AdminAdmin | 2017-08-29全球脈動系列報導:策馬新南向攝影:羅盛達
策馬新南向-大馬新賽局
獨立特派員記者走訪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越南等四個國家,觀察蔡英文總統去年上任後力推的新南向政策成效如何。首先我們要帶您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人均所得站上一萬美元,是東協經濟圈人均所得僅次於新加坡、汶萊的國家。
這股消費實力我們要帶您透過新興的電競產業來一窺究竟,過去愛打電動玩具的孩子都會被老師家長罵荒廢課業,不過現在打電玩不再沒出息。根據分析,2017全球電競人口數達到1.9億,有6.69億美金的經濟產值,電競也將成為2022年中國杭州亞運的比賽項目。這麼大的商機台商豈能缺席,馬來西亞電競市場正在火熱起飛,而台灣的電腦廠商居功厥偉,我們就從電競產業開始,來看馬來西亞在東協經濟圈的商機與挑戰。
第510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125
-
SystemAdmin | 2017-08-14人物故事系列報導:閱讀習慣改變,出版業面臨巨大挑戰!攝影:黃政淵
慢慢畫漫畫
一個到法國學美術的女生黃珮珊,在房東老奶奶家,看到伊朗動畫電影《茉莉人生》的原創漫畫。《茉莉人生》是改編自伊朗漫畫家瑪嘉莎塔碧的自傳性作品《我在伊朗長大》,從回溯一個九歲小女孩長大的過程,娓娓道盡伊朗幾十年來的政治社會變遷。這部動畫電影讓黃珮珊起心動念,回台後創辦一間專門出漫畫的出版社。
不過他的野心不小,出版的作品,必須取材個人生命經驗,或是真實發生過的社會事件。要找到能創作這種漫畫的作家,非常不容易。於是她用等量的敬意,對待辛苦取得手繪畫作。這位是社長也是總編輯的女生,用人工製版,調墨絹印,再以一針一線親手縫製,裝幀如藝術品,因此慢工出細活,一年只出一冊作品。來看這個在出版業不景氣的年代,一人出版社的故事。
第509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x 101
-
SystemAdmin | 2017-08-14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台灣缺水如何解?系列報導:前瞻的代價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前瞻的代價-汪洋中的未來
台灣每次颱風或豪大雨來襲,淹水就成了許多縣市的最痛。都市水患已經是近年來全世界的治水難題。城市中的不透水鋪面也就是柏油路面,一旦遇到強降雨,短時間內會產生大量的地表逕流,等到排水設施也無法負擔時,這些所謂的內水,就是造成都市淹水的主因。
不過近年來有一種海綿城市的概念,不斷被提及,而透水性鋪面,就是海綿城市其中重要的一環。在汐止有一條一百多公尺,被稱為會呼吸的道路。道路上的孔洞,能將雨水排到道路下的礫石層,再進入土壤層,儲存起來。
整條路沒有排水溝,卻安然度過了今年6月2號的強降雨,完全沒有淹水。近年來豪大雨越來越頻繁,該如何與遽變的年代共處,前瞻計畫的治水思維,需要納入更多彈性的思考。
第50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119
-
SystemAdmin | 2017-08-14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台灣缺水如何解?系列報導:前瞻的代價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前瞻的代價-水的明天
在前瞻計畫中的水環境建設,總共超過2500億的經費,包含水與發展、水與安全、水與環境三個大項。目前送進立法院的第一期預算有256億,不過仔細檢視這些項目,大多仍屬於基礎建設,社會所期待的前瞻性項目,反而編列的不多。
像是水與發展項目中,再生水工程只有2000萬的預算。再生水是一個相當穩定的水源,如果能善加利用,甚至不需要另外開發新的水資源。不過現有的再生水價過高,影響使用意願。如何透過政策鼓勵再生水發展,將為下一個世代的水資源找到解答。
第50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128
-
AdminAdmin | 2017-08-07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GOOD-BYE口蹄疫
台灣在民國86年3月曾經爆發口蹄疫風暴,養豬業走過最黑暗的一段時間。台灣的養豬產業規模只剩下過去的一半,也因為這個教訓太慘痛,許多養豬業者開始改弦更張,捨棄過去傳統養豬模式,開始執行生物安全管理計畫,避免重蹈覆轍。
台灣是島國,理論上口蹄疫應該很好根除,甚至過去二十年來,農委會喊了好幾次要拔針,也就是不再施打口蹄疫苗,不過台灣本島及離島卻總是有零星案例發生。台灣的養豬技術愈來愈先進,二十年拔一針,真有這麼難嗎?原因到底在哪裡?
今年5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通過認定台灣、澎湖、馬祖為「口蹄疫施打疫苗非疫區」,明年只要連口蹄疫疫苗都不打,而且一年沒有傳出疫情,台灣就能進一步從口蹄疫疫區除名。現在還有一年的時間衝刺,許多豬農也在期待有拔針的一天,台灣做得到嗎?台灣的豬肉要重新回到國際市場可能嗎?
第50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96
-
SystemAdmin | 2017-08-07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前瞻的代價系列報導:體檢交通攝影:鄭仲宏
前瞻的代價-高雄軌道
前瞻計畫通過後,高雄將有更多軌道建設推動。總體來說,高雄已經有兩條捷運。正在施工的有輕軌,未來還有捷運往北延伸與黃線。這些經費有沒有必要?錢從哪裡來?一直是外界質疑的焦點。
不過實際生活在高雄,這些建設怎樣降低生活風險、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可能更為重要。高雄市是一個有近兩百萬輛機車的城市,街上滿是摩托車,除了造成汙染外,意外事故頻傳,肇事者往往又是最有生產力的青壯年,這些都付出重大社會成本的代價。因此怎樣運輸謀職就學的人,讓他們選擇新的方式。軌道建設可以是選項之一。究竟高雄現在如何規劃?已經營運的高捷又帶來哪些啟示?
第50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29
-
SystemAdmin | 2017-08-07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前瞻的代價系列報導:體檢交通文字:林珍汝攝影:張智龍
前瞻的代價-我們要捷運
前瞻建設8824億的計畫中,最遭到質疑的就是軌道建設,八年總經費就佔了四千多億,甚至被外界形容是輕軌遍地開花。所謂的輕軌就是像高雄市目前在路面上運行中的系統一樣,低底盤、低耗能,它的建設經費也比捷運系統低得多。
這次前瞻建設中,新竹市也提出環線輕軌的計畫,而在基隆到台北之間,還計畫引進國外結合傳統鐵路既有路線的Train-Tram系統,到底這些系統要怎麼蓋?可不可行?還有蓋了之後養不養得起恐怕才是最需要關心的重點。
第508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x 108
-
AdminAdmin | 2017-08-01人物故事
光腳的愛麗絲
今年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頒布施行滿二十年,二十年來性侵通報被害人累計超過十三萬。但性侵是一個非常隱諱的話題,社會的異樣眼光加上各種壓力,使得大部分被害人不敢開口求救,因此性侵存在許多犯罪黑數。
甚至很多曾經在童年受到性創傷的受害者,隱藏這個祕密到了中年或老年,因為創傷的長年壓力,身心都出現狀況。前陣子作家林奕含輕生事件之後,許多受害者更願意說出過往經驗和傷痛,和尋求治療的管道。
勵馨基金會創立的「光腳的愛麗絲劇團」,團員們透過戲劇找到面對傷痛的勇氣。他們是如何從童年的性創傷中復原?
第507集
文字:文字:韓瑩 / 攝影:李金龍x 80
-
SystemAdmin | 2017-08-01能源問題系列報導:前瞻的代價
前瞻的代價-綠能本色
最近天氣熱,在夏日的用電高峰,核電廠一有狀況,就出現用電吃緊。不過要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再生能源是唯一的出路,因此政府全力發展再生能源,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要佔總發電量20%,一年得達到生產500億度電的目標。
根據台灣的條件,太陽光電和離岸風力是最主要的兩大方向,其中太陽光電要達到20GW,而離岸風力要達3GW,綠能可說是前瞻基礎建設的重要工程。不過,行政院通過前瞻計畫第一期特別預算綠能經費81億,其中要在台南高鐵特定區蓋一座沙崙綠能科學城,就佔了綠能經費的四成。
究竟這座綠能科學城最主要是做什麼?台灣要發展綠能重要關鍵在哪裡?前瞻綠能計畫著重綠能開發,不管是太陽能或是離岸風電,大部分都是國外廠商投資,賣電賺的錢都來自我們的電費。前瞻綠能計畫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問題呢?
第50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x 96
-
SystemAdmin | 2017-08-01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前瞻的代價文字:林珍汝攝影:張智龍
前瞻的代價-八千億博未來
立法院第二次臨時會上個月結束,在打打鬧鬧中,通過了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也初審完成行政院所提的第一期1089億預算。根據朝野角力後的版本,前瞻建設一共有七大項目,包含城鄉建設、水環境、軌道、數位建設、綠能、改善少子化及食安建設,不過這七大領域到底有沒有前瞻性?能不能改變台灣人民的生活都倍受外界質疑。
從這個禮拜開始,獨立特派員要推出《前瞻的代價特別報導》,從各個領域實際檢視這個攸關全台未來的法案,首先就從這八年八千億的特別預算看起。
第507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x 113
-
AdminAdmin | 2017-07-25政治經濟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老後‧在社區
許多人一旦退休,生活頓時失去重心,加上子女忙碌甚至不在身邊,不知道如何度日的寂寞感,常常是很多老人家的心聲。
近年來提倡的在地老化,最主要就是讓長輩在熟悉的環境中,度過晚年生活。但是健康、亞健康到失能的長輩,需求各有不同,社區能不能提供足夠的資源,就是一大問題。
鄰近松山機場的精忠里,在社區裡頭,針對健康和輕度失智症的長輩,開設了不同的課程。對長輩來說,不但多了一個社交學習的地方,也是熟悉的場域。對社區來說,透過這樣的互動,也可以了解到長輩的情況,甚至提供即時的協助。
第50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