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AdminAdmin | 2020-02-05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2020台灣的抉擇
蔡英文總統成功連任,並拿下歷屆民選總統最高的817萬票,這顯示了台灣人民捍衛民主自由、抗拒中共文攻武嚇的決心極為堅定。
但不可諱言地,其他總統候選人總共也拿下了600萬票,蔡政府必須正視這背後的民意,謙卑開啟理性對話的空間。而在立法委員選舉方面,也有許多出人意表的結果。
區域立委雖然小黨空間被極度壓縮,但政黨票卻成為將小黨不分區立委送進立法院的管道,例如才成立幾個月的台灣民眾黨拿下了11%的政黨票,成為國會第三大黨。
從選舉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小黨們的第三勢力儼然成形;而世代價值的衝突,似乎也成為決定2020選情的重要因素。
投票之後,民主才開始。選舉結果我們該怎麼解讀?下一屆國會有哪些重大法案等著審議?有哪些改革已經迫在眉睫?而我們公民可以怎麼做,來進一步監督國會與政府?
第632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153 -
AdminAdmin | 2020-02-05司法人權
民主印記-香港的下一步
台灣剛經歷總統及立委大選的洗禮,這次來台採訪、觀選的國際媒體不只空前,更有不少來自香港的媒體及香港人,都親臨現場見證台灣民主的可貴。
反送中改變了許多香港人的生命及生活, 我們要關心幾位在台港人的現況,他們是反送中運動期間,站在最前線的勇武派,來台灣已經好幾個月,希望暫時留在台灣繼續完成學業,一方面申請學校,一方面繼續為香港向國際發聲,並協助後續來台的香港人進行安置。也有人希望可以取得居留權,開始在台灣工作,等待回香港的那一天。
不管他們的現況如何,對香港示威者充滿虧欠,想回去香港的心情沒有斷過。這幾個月來,他們在台灣怎麼度過?怎麼跟香港做情感的連結?
第632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許中熹x 104 -
AdminAdmin | 2020-01-22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卓越大賞】邊界異域-拉達克的戰爭與和平
邊界向來是國與國間的軍事敏感地帶,尤其在印度、中國、巴基斯坦地區,邊界衝突對峙時有所聞。今天我們要帶您到印度的最北邊拉達克,一個和中國及巴基斯坦都有邊境交界的地方。
過去很少人知道拉達克,因為它身處喜馬拉雅山脈,海拔高達三千到七千公尺,是世界最難抵達的化外之境。不過後來印度政府開放觀光,再加上寶萊塢電影三個傻瓜在拉達克取景,讓世人對印度和中國邊界的班公湖美景印象深刻,吸引許多全球旅客。
不過這個擁有班公湖美景的拉達克,卻也是軍事衝突一觸即發的熱點,印度和中國曾發生過一次印中戰爭,和巴基斯坦發生過三次印巴戰爭,夾在印度、中國、巴基斯坦等大國之間,拉達克註定了在戰爭與和平間擺盪的命運。
第63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148 -
AdminAdmin | 2020-01-22土地環境攝影:羅盛達
【卓越大賞】邊界異域-拉達克三個傻瓜之後
1974年以前,拉達克因為軍事地理位置被孤絕於世界之外,1974年開放觀光後,世人開始有機會親近這個最後的世外桃源。不過拉達克雖然美景壯麗,生態環境卻相對脆弱,全球暖化造成居民仰賴的冰川雪水減少,水源成為拉達克嚴重的困境。
另一個更致命的危機是電影《三個傻瓜》風靡全球後,拉達克湧進大量各國及印度本地的旅客,替拉達克的環境及發展帶來極大的壓力。從傳統文化的保存延續、生態保育的維護,到市容景觀的劇烈改變,《三個傻瓜》之後對拉達克帶來的衝擊與質變,恐怕是當初拉達克人遠遠想不到的。
環保生態與觀光發展間的角力與拉扯,是許多國家面對的兩難,拉達克也不例外,來看看拉達克的美麗與哀愁。
第63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159 -
AdminAdmin | 2020-01-22教育攝影:羅盛達
【卓越大賞】邊界異域-拉達克教育未來
拉達克雖然屬於印度,卻讓人覺得既熟悉又陌生,因為它雖然屬於印度卻一點都不像印度,物質條件和基礎建設相對質樸,但環境乾淨的令人心情舒爽。種族和文化是西藏和喀什米爾的多元融合,讓它非常獨特。
尤其女性在印度遭到的歧視和不平等待遇至今仍所在多有,但在拉達克人家裡,女人說了算。家中會把最好的資源留給女孩,甚至再窮困的家庭也會想辦法讓女孩去上學。現在拉達克的基礎教育正在急速起飛,獨立特派員深入拉達克的幾所學校,看看孩子們會怎樣改變拉達克的未來。
第63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147 -
SystemAdmin | 2020-01-15公共安全系列報導:回家路好難,交通資源分配的複雜課題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蘇花改返鄉路
蘇花改1月6日正式通車了,終結過去蘇花公路每逢大雨就坍塌的噩夢,花蓮人終於有了安全的返鄉路。這次很特別的是,通車同時也有北花客運上路,塗上象徵藍色大海跟綠色山巒的回遊號,每天將行駛在蘇花改,提供往返花蓮的另一項公共運輸選擇。
而蘇花公路全長38.8公里,一共有八座隧道,最長的隧道只比雪隧少三百公尺,未來通車後如何確保長隧道的行車安全?還有一條便捷公路的成形,帶來新的人潮與商機之外,也會帶來哪些新的挑戰?
第630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140 -
-
AdminAdmin | 2020-01-15社福弱勢攝影:周明文
公益變商機
農曆春節快到了,您是否為了安排過年期間的旅行傷透腦筋呢?
在宜蘭員山鄉的內城社區,這幾年經過社區協力,共同發展轉型,他們集結社區的鐵牛車,組成車隊,由村子裡的長者輪流排班,每天開著鐵牛車帶遊客走訪社區各個景點。一個原本只有1500多人的小村子,後來竟然創造出每個月高達一萬多人的遊客數。而且村民還達成共識,社區的經營所得,盈餘的20%必須回饋社區,用來照顧地方長輩,達成商業經營實現公益的理想。
另外還有一家原本從事醫療接送服務的公司,近幾年也跨足旅遊業,經營無障礙旅遊,讓身心障礙者可以和親友或自行出遊。
第63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128 -
AdminAdmin | 2020-01-08政治經濟文字:邱惠恩
政治人物開箱
網路時代,影響層面既深又廣。今年的總統立委大選,候選人打選戰的方式以及民眾檢驗及觀察政治人物的管道,也因此和過去完全不同。
根據調查,台灣上網人口約有2千萬,每人每天上社群網站的時間平均2小時,而且超過一半的人看的是影音內容。因此經營社群媒體成為政治人物的重點工作,嚴肅拘謹的政治人物透過逗趣的影片,甚至跟YouTuber網紅合作,展現可愛、搞笑的一面,一邊形塑親民形象,並藉此討論政見政策。
在這些社群影片中,政治人物搞笑親和的一面,大家都看到了,可是關乎國家民生的政策呢?有認真說明嗎? 獨立特派員要檢視政治人物的社群影片,是否真正對選民達到傳遞政見的效果,而政治人物網紅化,對台灣民主政治又有哪些影響?
第629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袁宏書x 131 -
AdminAdmin | 2020-01-08社福弱勢文字:邱惠恩
看不見 不受限
纏訟十多年的美國無線電公司RCA案,今年三月會宣判一批受害員工的求償結果。1969年來台設立子公司美國無線電公司RCA,裡頭工作的員工因長期暴露在有毒有機溶劑的環境中,罹患癌症等疾病。
法院相繼在2018年與2019年判決RCA等公司須賠償受害員工,而在協助RCA受害員工的義務律師團中,有一位叫李秉宏的律師,他是台灣首位盲人律師。
跟RCA受害者一樣,李秉宏要站在法庭上,是相當不容易的。因為大部分人對盲人的職業想像大概就是從事按摩跟音樂,很難想像視障者可以當律師,或是其他行業。但是看不見,真的處處受限嗎?
第629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許中熹x 138 -
AdminAdmin | 2020-01-08社福弱勢文字:婁雅君
打造高齡友善社區
在地老化是近年來提倡的觀點,如何打造一個適合老後的生活圈,不只是單一的日照據點可以達成。
屏東的西勢村,半徑五百公尺內,包含宮廟、市場、學校,符合內政部對高齡友善社區所訂定的條件。縣政府在這裡進行高齡友善社區的實驗計畫,找來友善商店、改造學校環境、和智慧裝置公司合作,推出智慧平安符。只要長輩走出安全範圍外,智慧平安符就會發通知給家人,緊急狀況也可以讓長輩呼救,共同守護長輩的安全。
而在屏東市的另一側,前進國小是全台唯一一個設置在校園內的失智日照據點,還進行老幼共學。
第62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x 129 -
AdminAdmin | 2020-01-01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卓越大賞】核廢何從-芬蘭永久處置場
天氣越來越熱,台灣的能源及用電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議題。台電核一廠的一號機,去年運轉執照已經到期,下個月二號機也到期,未來幾年核二及核三廠,運轉執照也都快要到期。不論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是否能夠達成,台灣核廢料要怎麼處置,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北歐的芬蘭,這個人口只有550萬的國家,現階段能源有25%來自核能發電,而且還要再增加兩個核電廠。芬蘭從1983年開始,計畫興建用過核燃料的永久處置場,這個核廢料的永久處置場就位於核電廠地下四百多公尺深的隧道中。從地表到這個四百多公尺深的隧道中得開車花上將近二十幾分鐘的時間,高階的核廢料也就是使用過的核燃料棒將會被放到這個用銅做的膠囊容器中,周圍再填充膨潤土。這個處置計畫將讓用過的核燃料長眠十萬年,目前已經進入最後施工,預計2024年開始處置核燃料。
第628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154 -
AdminAdmin | 2020-01-01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卓越大賞】核廢何從-芬蘭的挑戰
芬蘭的核燃料處置場,吸引全球關注。到底核廢公司如何說服當地居民,接受核廢料長眠在地下十萬年?獨立特派員實地走訪處置庫所在的Eurajoki市,這是一個只有九千多人的小城市,雖然沒有直接公投,但市議會對核電的支持,一直高達七成以上。
獨立特派員走訪地方政府、詢問當地的民眾發現,公開透明的資訊及獨立第三方機構的監督,才建立了民眾四十年來的信任。不過即使芬蘭的核燃料處置場已經接近完工,學界及反對勢力還是一直在質疑這項設施的安全性。
第628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128 -
AdminAdmin | 2020-01-01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卓越大賞】核廢何從-瑞典核燃料的旅程
瑞典從近半世紀前,就開始研發的多重障蔽處置法。核電廠裡用過的核燃料,必須透過船運,經過中途處置,然後將經過冷卻的燃料棒,裝進一格一格的鑄鋼裡面,再用厚達五公分,可以長期耐腐蝕的純銅封裝起來,這樣一個罐子的成本大約是一千萬台幣。瑞典估計他們用過的核燃料有一萬兩千噸,大概需要六千個銅罐才能將所有用過的燃料棒封裝,封裝後再以海運送到位於地下450公尺的永久處置庫。這一連串的技術,目前正在瑞典的實驗室進行一連串嚴格的試驗。
第628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120 -
AdminAdmin | 2019-12-25政治經濟文字:邱惠恩
你還好嗎?外送員
點餐平台近一年蓬勃發展,據估計,現在全台灣至少有八萬人投入外送員的行列。不過今年10月份在4天內,連續發生三起外送員車禍,這一撞,也將隱藏的風險撞了出來。
因為平台業者宣稱跟外送員是承攬關係,所以外送員沒有勞健保與勞退。而且在今年九月以前,也沒有點餐平台外送員專屬的職業工會,換句話說,如果有個萬一,外送員只能自求多福。
點餐平台業者還宣稱,外送員工時彈性且片段,不適用雇傭關係。不管你同不同意這種說法,點餐平台外送員的工作型態,的確在全球各地及台灣,對既有的勞基法帶來重大的挑戰。
第627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凱文x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