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AdminAdmin | 2023-04-12教育
退潮
少子化衝擊全國私校生存,尤其私立高中職首當其衝。目前已經有十幾所停招、停辦。而根據教育部統計,全國共有19所私立高中職學生人數不到一百人,面臨退場危機!
教育部制定的「私校退場條例」去年上路,希望能為私校退場建立完整機制。直到今年2月,已經有11所私立高中職,因為財政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學務運作,列入「專案輔導學校」,限期兩年改善,否則將強制停招、停辦。
而從已經停招、停辦或列入專輔的學校名單來看,多數位處於偏鄉地區,凸顯少子化浪潮,讓偏鄉私校更加陷入辦學困境。獨立特派員深入一所被列為專案輔導學校的嘉義縣私立中學,來看他們如何面對生存危機?校長和老師該怎麼找到解方,繼續走下去?
第796集
文字:賴麗君 / 攝影:彭家如x 215 -
AdminAdmin | 2023-04-12藝術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春仔花
結合剪紙、纏繞等技術的春仔花,又稱為纏花。它在台灣早年盛行一時,成為婚嫁節慶時,不可缺少的吉祥飾品。
春仔花的形式不只是花卉,還可以做成像動物等許多花樣,栩栩如生,相當受到人們的喜愛。台灣早期,許多婦女把它當成閒暇之餘的女紅技藝,甚至是貼補家用的手工副業。但隨著時代轉變,春仔花的用途式微,工藝也逐漸失傳。
被文化部公告尊稱為人間國寶的陳惠美,致力春仔花工藝二十餘年,他傳承這個台灣早期女性的智慧與美學,希望和大家分享春仔花精巧工藝背後的文化意涵與心意。
第796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309 -
AdminAdmin | 2023-04-05公共安全文字:婁雅君
TNCAP幾顆星(上)
去年成立的TNCAP,也就是台灣新車安全評等制度,剛公布了受測車輛的評等結果,提供消費者在購車時可以參考各項安全星等。
2017年獨立特派員製作專題,探討國產車的安全問題,獲得消費者對這個議題的迴響,更有民眾以這部影片,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成立台灣的NCAP組織。這個提案不但很快就通過連署人數,也獲得了行政部門的正面回應,5年後TNCAP終於成立。這是消費者對車安議題的重視,所獲得的成就。
獨立特派員持續追蹤這個議題,獨家拍攝到不同的測試項目,一起來了解TNCAP如何運作,以及它的成立,是否真的能提升國產車安全呢?
第79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x 251 -
AdminAdmin | 2023-04-05公共安全文字:婁雅君
TNCAP幾顆星(下)
Global NCAP是全球新車評等計畫的平台,目的在提升各地的車輛安全,降低交通事故造成的重傷和死亡。各地NCAP的水準不盡相同,其實也反映了當地車輛安全的水準。
台灣的新車評等制度起步晚,鄰近的日本、韓國,比我們早了20年以上,就連東南亞、拉丁美洲也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成立。
在全世界13個NCAP組織,台灣可以排在什麼位階,還有待觀察。更重要的是,一個評鑑組織,能否獲得社會的信賴,和它的制度設計有關。剛起步的TNCAP,能否建立起公信力,制度設計上還有哪些討論的空間?
第79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x 238 -
-
AdminAdmin | 2023-03-29公共安全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交通戰爭–行人地獄
台灣真的是行人地獄嗎?2022年交通事故造成3085人死亡,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高,CNN甚至報導台灣交通問題,形容台灣是行人地獄。
台灣行人走在路上到底有多危險?從統計數字來看,去年一整年有394位行人因為交通事故死亡、1萬6千多人受傷,平均下來每天有將近47位行人,在台灣道路上非死即傷。跟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OECD國家相比,每十萬人因為交通事故的死亡數字,更超過先進國家的八倍。
我們的行人為什麼行不安?台灣的道路設計以車為本、人行道不足、長期被占用,甚至駕駛習慣都被詬病,這些問題的背後有哪些法律及社會因素?又該如何改變長期以來的交通問題?
第794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284 -
AdminAdmin | 2023-03-29公共安全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交通戰爭-機車危途
如果說台灣是行人地獄,那對機車族來講,馬路更是生命安全的煉獄。因為台灣交通事故的死亡者,有超過六成是機車騎士,去年就有1954位機車騎士因為車禍意外死亡,如果加上受傷人數,幾乎是每一分半鐘,就有一起機車的車禍事故。
台灣長久以來,以汽車本位思考的道路設計,機車騎士被迫得穿梭在大小車陣中。另一方面太寬鬆的駕訓及考照制度、以及違規記點不夠落實,汽機車駕駛人經常不遵守交通規則,都使得機車族每天上路就像在搏命。還有高齡駕駛的問題,都因為城鄉差距越來越嚴重。
第794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267 -
-
SystemAdmin | 2023-03-22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文字:張筱瑩攝影:周明文
不能再等的海洋
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現在在市場買到的魚越來越小,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與海洋生物博物館針對漁港常見六種魚類體長調查發現,這些常見的魚大部分都還沒性成熟就被捕撈上岸,也就是魚都還來不及長大,無法繁衍下一代,嚴重影響海洋資源。
依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有90%魚類都面臨過度捕撈的危機,今年3月聯合國更通過公海條約,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
反觀台灣,我們的海洋三法,從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到現在早都已經過法定期限,卻還沒立法完成。今年2月2日,行政院會好不容易才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還有兩部草案尚未核定,更別說要送到立法院審議。
第79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301 -
-
-
AdminAdmin | 2023-03-15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體檢移工久留政策
缺工成為台灣許多產業的困境,移工可以補足這個缺口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調查,2010年台灣勞動力年齡集中在25-34歲,但10年後的2020年,已經提高10歲成為35-44歲。根據台灣高齡化的趨勢,未來核心勞動力年齡還會再往後遞延。台灣勞動力即將出現龐大的缺口,尤其缺乏年輕人口的投入是一個很大的危機。
勞動部推出「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希望移工能補充部分勞動力。原本,移工在台服務滿12年或14年,就得依規定回國,有了這個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符合資格的移工,將取消在台工作年限的上限,也能有較高薪資的保障。
勞動部近日也修正放寬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的規定,新增中階技術屠宰工作,將製造業及屠宰業企業自辦訓練課程80小時列為技術資格之一,同時也放寬三親等雇主可聘中階看護,並從3月15日生效。這個即將滿一年的方案還有哪些挑戰?
第792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296 -
-
SystemAdmin | 2023-03-15藝術文字:張筱瑩攝影:周明文
馬戲人生
以前大家對馬戲團的印象,就是會有許多珍稀動物的表演,不過在動保意識抬頭後,現在的馬戲已經沒有動物,而是以人的特技表演為主。
在台灣也有專業的馬戲表演,像成立十多年的福爾摩沙馬戲團,一開始從街頭表演起家,後來受到矚目,登上國際舞台。一路走來歷經許多辛苦過程,為了馬戲團經營,團長還曾經負債七八百萬,為的就是希望能和團隊站上世界舞台。
馬戲團從事特技表演工作很不容易,訓練過程辛苦、嚴格,台灣也有學校融合傳統與創新,培育這些特技表演的專業人才,為台灣馬戲帶進多元發展。
第79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