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AdminAdmin | 2022-09-28土地環境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台灣好久不見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世界各國紛紛開放邊境,行政院也宣布,分兩階段開放國境。9月29日起,入境台灣恢復免簽,機場PCR採檢也將改成發放四劑快篩。如果實施順利,最快10月13日開始,就會進一步取消原本入境後居家隔離3天、加上4天自主防疫的3+4規定,可望放寬到0+7,等於是入境不用再居家隔離了。
因應國境開放,桃園機場已經開始模擬,未來旅客大增之後的動線。而從9月12日開始,從美、加、紐、澳、歐洲入境台灣的遊客,都已經可以免簽證,雖然來台還是得先隔離三天,但有不少旅遊玩家已經提早來台灣踩點。他們發現經歷兩年疫情的台灣有那些改變?疫情過後台灣又應該如何吸引更多觀光客?
第769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79 -
-
-
AdminAdmin | 2021-12-01醫療公衛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邊境開放的難題
上個月初,南非出現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它命名為Omicron,並列為高關注變異株,接著許多國家都對南非及周邊國家發布旅遊禁令,變種病毒的出現為疫情發展投下許多變數,也讓各個剛開放邊境的國家突然手忙腳亂。
而因應春節返鄉潮,12月14日開始,入境台灣也將展開春節專案,除了一律隔離14天之外,如果家裡同住者有打滿兩劑疫苗,或者入境者本身也打了疫苗,就可以選擇10+4或者7+7方案,住完防疫旅館後回家隔離,不過同住者也必須快篩,並且加強自主健康管理,不能到人潮聚集處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這項新措施不但考驗入境者跟同住者能不能遵守規定,也是台灣邊境政策的試金石。到底面對多變的疫情,台灣要打開國門必須有哪些條件?又該如何降低社區感染風險?
第727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97 -
AdminAdmin | 2020-03-25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
全球大流行之後
武漢肺炎全球大流行,全球有超過九億人宅在家。根據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的預估,若各國防疫不積極作為,本週將新增近51萬名案例。
疫情爆發以來,台灣的確診病例一直維持在相對平穩的曲線,但是三月開始,隨著全球大流行,境外回台的案例急遽上升,造成國內民眾恐慌。這兩週是重要觀察期,只要確診案例能侷限在境外移入,醫療體系足以承載的狀況下,大家無須過度恐慌。
但是要注意的是,這幾週回國民眾數以萬計,會不會因此而爆發社區感染,是防疫重點。而第一線的醫療單位,如何因應升溫的疫情,獨立特派員帶您一起瞭解。
第63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x 88 -
SystemAdmin | 2014-10-21政治經濟攝影:賴振元
無良 ‧ 滅頂
頂新集團混油案,彰化地檢署出動十餘名檢察官,包括辦過大統長基跟富味鄉混油案、瘦肉精案的幾位,經驗豐富,短短八天起訴收押魏應充,可說是破了紀錄。
全台滅頂行動連馬總統也響應,當然最主要因為頂新從去年起,接連三次混油、餿水油事件都榜上有名,以台灣數一數二的食品大廠,年營業額在兩兆以上,卻一再出錯,牽連中下游廠商、消費者無數,尤其讓人氣憤。在一片撻伐聲中,不管是不是豬油,只要味全的產品都被抵制,味全鮮奶原本市占率第一,消費者拒買後,滯銷三分之一。生產線停擺、庫存暴增,最無辜的是員工。
這幾天最新的調查發現是: 頂新不是唯一從越南進口不明油品的廠商,過去三年半,最少四千三百萬公斤的越南飼料油流入台灣十五家工廠。在全球化物流四通八達的今天,顯然我們的邊境管制太寬鬆、有問題,即使南僑從澳洲進口非食用牛油最後檢驗過關,沒有毒害,但為什麼明明要給人吃的,報關單上卻寫著: industry use,industry這個字究竟是工業還是南僑解讀的產業?但不管怎麼說都絕非正規食用油,而是便宜的回收油,這樣的原料各式各樣來到台灣,還得加工添加各種化學成分,你說有多複雜,怎麼查?找誰查?食安形同國安,看似報關合法卻目的在法之外的邊境管制得趕快落實。
第370集
文字:劉伯姬 / 攝影:賴振元x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