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系列報導
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SystemAdmin | 2025-04-17
政治經濟
攝影:鄭仲宏
高雄催生新國際機場
疫後旅遊潮爆發,高雄小港機場運量回升,再加上半導體大廠紛紛進駐南部科學園區,航空貨運需求增加。但高雄機場長期面臨宵禁,成為發展的一大限制。高雄市長陳其邁就多次呼籲中央,在小港區大林蒲海岸,也就是南星計畫區填海造陸,規劃一座24小時起降的國際機場。
不過行政院其實2023年已經規劃投入880億,在現有的高雄小港機場建新航廈,目前也已經在進行第一期工程。到底兩個計畫有哪些差異?如何滿足高雄未來的客貨運需求?南星填海造陸蓋機場又可能面臨什麼難題?
第898集
文字:
王皓民
/ 攝影:
鄭仲宏
x 259
AdminAdmin | 2023-07-05
科學新知
文字:林珍汝
攝影:賴振元
智慧物流進行式
疫情期間,零接觸送餐、送貨的需求,引發智慧物流的革命。疫情過後,這場革命仍因為缺工問題,持續在進行著。
工研院跟物流業者合作,已經在新竹市進行為期一年的無人駕駛貨運試驗。裝上無人駕駛系統的貨車,在夜間取代部分貨運司機,擔綱點對點的貨運工作。而在高雄軟體園區也有超商跟工研院合作,推出機器人外送服務。機器人可以從超商出發,自己坐電梯上樓,將商品送到客戶手上。這場智慧物流革命將會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樣態。
第808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賴振元
x 114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