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
AdminAdmin | 2023-12-13政治經濟
台灣高車價 關鍵揭祕
在台灣買車,不管是要買進口或是國產車都會發現車價偏高。買車是大事,屬於高價商品的汽車,對很多人來說是最昂貴的動產,不過在國外賣一百萬的進口車,在台灣可能就要賣到兩百萬。同樣的車型在台灣的售價,跟國外差到一倍之多,究竟原因何在?
車價高,汽車的關稅、貨物稅經常成為民眾討論的焦點。原本用來保護汽車產業的稅制已經有六十年,但國產車價格卻一直無法壓低。對比進口車銷量連年成長,專家預測,台灣進口車的市占率在今年就會超越國產車。另外也有駕駛人認為,既然台灣車價高,那就買二手車來降低購車成本。不過買二手車,要注意哪些細節才能不踩雷?
第831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x 83 -
AdminAdmin | 2023-04-05公共安全文字:婁雅君
TNCAP幾顆星(上)
去年成立的TNCAP,也就是台灣新車安全評等制度,剛公布了受測車輛的評等結果,提供消費者在購車時可以參考各項安全星等。
2017年獨立特派員製作專題,探討國產車的安全問題,獲得消費者對這個議題的迴響,更有民眾以這部影片,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成立台灣的NCAP組織。這個提案不但很快就通過連署人數,也獲得了行政部門的正面回應,5年後TNCAP終於成立。這是消費者對車安議題的重視,所獲得的成就。
獨立特派員持續追蹤這個議題,獨家拍攝到不同的測試項目,一起來了解TNCAP如何運作,以及它的成立,是否真的能提升國產車安全呢?
第79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x 91 -
AdminAdmin | 2023-04-05公共安全文字:婁雅君
TNCAP幾顆星(下)
Global NCAP是全球新車評等計畫的平台,目的在提升各地的車輛安全,降低交通事故造成的重傷和死亡。各地NCAP的水準不盡相同,其實也反映了當地車輛安全的水準。
台灣的新車評等制度起步晚,鄰近的日本、韓國,比我們早了20年以上,就連東南亞、拉丁美洲也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成立。
在全世界13個NCAP組織,台灣可以排在什麼位階,還有待觀察。更重要的是,一個評鑑組織,能否獲得社會的信賴,和它的制度設計有關。剛起步的TNCAP,能否建立起公信力,制度設計上還有哪些討論的空間?
第79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劉建邦x 84 -
AdminAdmin | 2023-01-18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卓越大賞】車界帝寶專利戰 車主篇
日前,一場汽車零件專利侵權官司,恐怕會影響消費者權益和產業發展。車燈零件大廠帝寶工業,因為製造了一款副廠車燈,遭德國賓士汽車原廠提告侵權,二審宣判帝寶侵權認定,須賠償1812萬元。不少消費者和相關業者擔心,如果這個案件成為判例,不但會對台灣汽車零件產業帶來衝擊,還會讓消費者往後買不到副廠零件,必須得選擇比較昂貴的原廠零件。
消基會表示,保護原廠專利權雖然重要,但讓車主購買零件時有其他平價的選擇,才符合消費者權益,因此呼籲政府增訂維修免責條款,讓汽車維修市場更公平。到底,這場專利侵權官司會如何影響消費者的權益?原廠和副廠零件又有什麼不同?
第785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94 -
AdminAdmin | 2023-01-18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卓越大賞】車界帝寶專利戰 產業篇
賓士汽車原廠控告帝寶侵權一案,不但攸關消費者的權益,對產業也有極大衝擊。台灣的汽車售後維修零件業,通稱After Market,AM產業,也就是副廠零件生產,是台灣的隱形冠軍之一。AM產業每年出口額高達2000多億台幣,台灣許多龍頭供應商相當有競爭力,在全球市占率八成以上。
因此,賓士汽車原廠控告帝寶侵權一案,不但受到高度關注,更引發了台灣是否設立維修免責條款的爭議。而這個條文的修訂,涉及智慧財產權保護、國際經貿、產業發展與消費者保護等諸多面向。
目前有維修免責條款的國家,有奧地利、義大利、西班牙、英國、澳大利亞等十多國。究竟台灣需不需要維修免責條款?條款的修訂又存在哪些問題?
第785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98 -
AdminAdmin | 2022-08-31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車界帝寶專利戰 產業篇
賓士汽車原廠控告帝寶侵權一案,不但攸關消費者的權益,對產業也有極大衝擊。台灣的汽車售後維修零件業,通稱After Market,AM產業,也就是副廠零件生產,是台灣的隱形冠軍之一。AM產業每年出口額高達2000多億台幣,台灣許多龍頭供應商相當有競爭力,在全球市占率八成以上。
因此,賓士汽車原廠控告帝寶侵權一案,不但受到高度關注,更引發了台灣是否設立維修免責條款的爭議。而這個條文的修訂,涉及智慧財產權保護、國際經貿、產業發展與消費者保護等諸多面向。
目前有維修免責條款的國家,有奧地利、義大利、西班牙、英國、澳大利亞等十多國。究竟台灣需不需要維修免責條款?條款的修訂又存在哪些問題?
第765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102 -
AdminAdmin | 2022-08-24政治經濟文字:萬真彣攝影:黃政淵
車界帝寶專利戰 車主篇
日前,一場汽車零件專利侵權官司,恐怕會影響消費者權益和產業發展。車燈零件大廠帝寶工業,因為製造了一款副廠車燈,遭德國賓士汽車原廠提告侵權,二審宣判帝寶侵權認定,須賠償1812萬元。不少消費者和相關業者擔心,如果這個案件成為判例,不但會對台灣汽車零件產業帶來衝擊,還會讓消費者往後買不到副廠零件,必須得選擇比較昂貴的原廠零件。
消基會表示,保護原廠專利權雖然重要,但讓車主購買零件時有其他平價的選擇,才符合消費者權益,因此呼籲政府增訂維修免責條款,讓汽車維修市場更公平。到底,這場專利侵權官司會如何影響消費者的權益?原廠和副廠零件又有什麼不同?
第764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x 103 -
-
AdminAdmin | 2021-03-17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外送怎麼了
美食外送平台興起,加上武漢肺炎疫情推波助瀾,不想出門、不敢出門的消費者,讓過去一整年各都會區,都掀起了美食外送風。
外送雖然方便,不過隨之而來的消費糾紛也非常可觀。去年一整年,台灣各地消保官接獲的申訴案,就高達1977件,由於申訴的金額都不高,消保官推估,背後的黑數恐怕更驚人。而餐廳及外送員也有話要說,餐廳每一筆訂單要被平台抽取高達35%的金額,外送員的勞動條件也尚未明朗。
消費者訂餐時該怎麼避免糾紛?為什麼美食外送平台有這麼多消費糾紛?哪些環節出了問題?消費者保護機制該怎麼修正?
第690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80 -
SystemAdmin | 2017-06-13公共安全系列報導:體檢交通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國產車安嗎
一直以來,國產車因為售價和後端維修具有銷售優勢,但是安全性如何,向來也是消費者心中的疑慮。國外因為有NCAP,也就是新車評鑑制度,透過非營利組織,公開車輛的碰撞資訊,讓消費者在選購時,有一定的參考值。反觀台灣只有強制性的碰撞法規,測試結果不公開,消費者無法得知各產品的差異性。
對台灣的駕駛人來說,購買國產車後,當遇上強烈撞擊的意外事故時,自己和乘客的安全到底有沒有辦法確保,並沒有公開透明的科學資訊有所依循。因此有民眾發起公開碰撞結果的要求,繼而有立法委員要求交通部研擬設置NCAP制度。這項制度,不只是提供消費者選車指南,其中許多安全指標,也正面引領車廠和消費者對於安全意識的提升。台灣有設立的可能嗎?
第500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89 -
SystemAdmin | 2013-11-28食品安全
破功的微笑
GMP微笑標章
優良廠商認證破功? 消費者還能信誰?
一連串食安問題搞得人心惶惶,好像甚麼都有問題甚麼都有毒,這幾天最新狀況是媒體自行找一名學者做市售牛奶的檢驗,跟衛福部槓上了,甚至要把產品送到國外做檢驗,要求台灣應該比照歐盟做到80分。但是到底這80分到底怎麼算? 有毒無毒標準如何訂定?
過去為了取得消費者信賴,政府陸續推出各種食品認證制度,包含這次大統油出包的GMP微笑標章,但是結果發現它們出產數十種油品,其中17項拿到GMP,卻全面冠上優良廠商的頭銜,而且這17項產品竟然十年來混摻了劣質油還是照樣過關,負責推行GMP的是業者組成的民間協會,球員兼裁判,工業局評核小組去工廠查核的時候,都由廠方帶著,例行公事,市面上也有很多由農委會、民間團體或學術單位自行開發的認證方法,打出各種有機無毒字樣,消費者到底該相信誰呢?
第323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陳宇範x 13 -
SystemAdmin | 2013-11-21食品安全攝影:周明文
肥牛的瘦身計畫
食安風暴持續延燒
模範生王品也出事
政府保證 結果是消費者吃虧?
最近食安風暴持續延燒,讓政府疲於應付之際,餐飲業的模範生王品,旗下的原燒餐廳竟也被查出牛肉含齊帕特羅瘦肉精,毒性比一年前大家聽到的萊克多巴胺這種瘦肉精還嚴重,毒性強12倍,這究竟怎麼回事?2011年1月台灣首次發現美國牛有瘦肉精問題,去年吵了一整年,美國以FTA為先決條件,要求我們要開放美牛,談判結果,政府允許含10ppb以下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牛進口,但其他瘦肉精成分均不得檢出。
當時政府向民眾保證有三管五卡,絕對不會讓問題肉品上桌,但顯然這一層層查驗關卡徒具形式。台灣醫界、公衛跟許多的民間監督就曾一再要求政府跟美方談判時,應該採取歐盟模式,保證台灣人跟歐洲人一樣不會吃到含瘦肉精、抗生素的牛肉。美國境內有7成的養牛場不用瘦肉精,售價高,為了國人健康,政府應該要有所堅持,消費者也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接受高價安全的進口肉品。
台灣問題食品一籮筐,不只進口的美國牛管不住,就連本地產品也頻頻發現偽造作假,只求口味翻新只想賺人潮錢潮的台灣美食,好像失去了食物原始的美味和真誠。大品牌不見得可靠,政府保證的也破功了,那麼消費者該怎麼辦?
第322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15 -
SystemAdmin | 2013-11-07食品安全攝影:張智龍
米 別再混了
國產米沒有一粒台灣米
知名泉順山水米
兩年十八次違規紀錄
標示不實? 摻偽假冒? 傻傻分不清楚
國外有沒有類似事件,有,但是以美國來看,他們可以重罰到業者倒閉破產,台灣卻是以幾十萬元罰款輕輕放過,相對於黑心獲利的數十億元,簡直不成比例。
就在大統棉籽油被人踢爆之前,還有混米事件,也存在我們周圍很久了,情況也很類似: 廠商標榜賣的是國產米,裏頭卻一粒台灣米都沒有,而是道道地地的越南米,成本足足便宜4成。翻開歷年稽查報告,台灣前幾大糧商: 山水米、中興米、三好米、金墩米,都有標示不合格、品質不合格的紀錄,他們的米被用到了連鎖超商的便當裡,麥當勞、摩斯漢堡、吉野家、鬍鬚張也是山水米的長期愛用者。每次被查到,農委會就要求業者限期改善,短短兩年內山水米就曾有18次違規紀錄,為什麼這些前科累累的商人都被輕輕放過? 這就是因為主管機關採用了標示不實,比較輕的罰則來認定,讓廠商有灰色地帶可以閃躲。那麼我們也來問問消費者,你認為越南米混充台灣米是標示不實還是摻偽假冒? 獨立特派員繼續追蹤報導!
在台灣,市場很小,食品業者為了拚業績拚上市,每年寧可花大把鈔票20%以上的預算做廣告,對檢測和研發卻投資不到1%。還有,很多食品上都貼著金牌獎、GMP、CAS、HACCP這些政府認證的標章,大統就擁有17張微笑標章GMP,簡直是一大諷刺。這些標章怎麼來的?以後還能相信嗎?獨立特派員將持續進行追蹤報導。
第320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張智龍x 16 -
SystemAdmin | 2013-11-07食品安全文字:婁雅君
食在要革命
以低價棉籽油混充高價橄欖油,是摻偽假冒(最高處罰3000萬)?
還是標示不實(最高處罰20萬)?其中的解釋空間差很大。
從十月中旬以來,問題油品連環爆,全台展開油安行動,大規模稽查,最新發現是,大統的棉籽油流入了福懋和頂新味全這兩家大廠,業者說,在台灣混油早就是常態,他們經常互相調貨。各地陸續也發現問題油,還真多,包括號稱橄欖油葵花油,結果裏頭是大豆成分,還有在包裝上強調低油煙、耐高溫,是健康油,但其實都是調和油。消費者所買的,不是你在包裝上看到名稱,甚至連內容成分都不符合。
為什麼多年來這些標示不實,甚至成分有問題的食品到處都是?根據食品衛生法,如果違法添加、以摻偽假冒來處罰,罰金最高3000萬,但如果被認定是標示不實,卻只被罰20萬。以低價棉籽油冒充高價橄欖油,是摻偽假冒還是標示不實,其中的解釋空間差很大! 另外,衛福部在第一時間公布棉籽油的檢驗結果不含棉酚,為業者混充的棉籽油掛保證,檢驗是否專業?作為是否適當?恐怕會影響未來司法對消費者賠償方面的認定。在大家對食品安全信心幾乎崩盤之下,公部門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檢視。獨立特派員追蹤這一連串的問題!
第320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x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