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的Logo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 最新報導
  • 主題分類
    • 議題
      • 政治經濟
      • 司法人權
      • 土地環境
      • 國防軍事
    • 民生
      • 食品安全
      • 醫療公衛
      • 公共安全
      • 能源問題
    • 觀察
      • 全球脈動
      • 社福弱勢
      • 青年世代
      • 科學新知
    • 人文
      • 教育
      • 藝術
      • 體育
      • 人物故事
  • 系列報導
  • 關於我們
  • AdminAdmin | 2025-06-18
    關鍵字:
    城市騎行 路在何方
    在台灣,交通設計以車為本,不只人行道普及率不足,自行車路網的建置率更低。我們常見的自行車道,其實並不是專用道。例如在人行道上劃設的車道,在法規上,屬於自行車優先道,一旦遇到行人,要以行人優先。

    這種人車共道的設計,容易導致人車衝突,不是行人走上自行車道,就是腳踏車騎在人行道上。倡議團體指出,自行車的基礎建設不足,降低民眾作為交通工具的意願。相較於台灣,丹麥的哥本哈根,不只專用道普及,甚至還有自行車高速公路,基礎建設完善並配合各項政策鼓勵民眾作為交通工具,丹麥的單車通勤率超過四成。

    第907集
    文字
    婁雅君 攝影 袁宏書
    HD x 373
  • AdminAdmin | 2025-05-14
    關鍵字:
    老戲院再會吧
    您上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是什麼時候呢?電影院有專業的音響設備,和沉浸式的大銀幕,讓人享受獨特的觀影樂趣。但隨著時代改變,人們休閒有越來越多元的選擇,電影院的生意已經大不如前。

    尤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人們不出門群聚,看電影幾乎都是上串流平台。人手一機時代,當串流平台訂閱人數大增,也影響到人們觀影習慣。上電影院的風氣,逐漸式微,台灣不少社區型的老電影院,甚至一天賣不到幾張票,面臨經營危機。半個月前,台北梅花數位電影院熄燈;而二個月前,台南全美戲院也歇業了。台灣的老戲院,面臨了什麼困境?該何去何從呢?
    第902集

    文字
    萬真彣  攝影 黃政淵
    HD x 529
  • AdminAdmin | 2025-04-23
    關鍵字:
    行人優先 行不行
    您知道全台第一個行人優先區在哪裡嗎?它就位在台北市信義區。在這段短短六十公尺的區域,路口地上有減速丘;車輛進入這裡,時速必須降到20公里以下,而且禁鳴喇叭;行人有優先路權,可以全寬通行,完全翻轉了行人得靠邊走的既有規定。

    行人友善區和優先區,在台灣仍是個相當陌生的概念,也不多見。相較於國外,在一些人車共享的街道、住宅區和風景區,卻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設置。從路口設計到鋪面,清楚地提醒用路人,這是一個需要減速慢行的地方。跟著獨立特派員的鏡頭,一起去看看。
     
    文字婁雅君  攝影袁宏書
    HD x 641
  • AdminAdmin | 2023-09-27
    關鍵字:
    大直工安事件之後
    基泰建設在台北大直街的新建案「基泰大直」,因為地下室開挖不慎,造成底層支撐的連續壁折斷破裂,民宅傾斜塌陷。雖然無人傷亡,但坍塌的民宅和工地周圍,已成斷垣殘壁,災情彷彿強震過後。

    就在各界推測這起事件發生原因的同時,監測報告數字曝光,顯示「部分監測儀器已超出警戒值」,但基泰卻沒有做任何積極處置,照常大規模開挖,才釀成這起重大工安事故。

    到底基泰建設施工過程,忽略了那些關鍵環節,才造成今天的後果?而工安事件頻傳的台灣,可以怎麼做,讓民眾減少暴露在風險之中呢?
    第820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黃政淵

     

    HD x 391
  • AdminAdmin | 2023-03-22
    關鍵字:
    台北地下水宮殿
    台灣最早期的自來水設施,在淡水和基隆,第三個就是位在公館的台北水道水源地。這項現代化的公共設施,在日治時代規劃完成,並一直沿用到1977年。當時會選在這裡,是因為鄰近新店溪水源,加上小觀音山的地勢,可以利用自然重力,供水到下方的台北市區。

    這些供水設施,不是冰冷生硬的機房,水道水源地古蹟群,包含數棟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其中自來水博物館,更是台北地區第一棟鋼筋水泥的建築。另外位在小觀音山上的蓄水池,媲美土耳其地下水宮殿,有著更為現代化的公衛設計。
    第793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

     

    HD x 391
  • AdminAdmin | 2022-03-23
    關鍵字:
    基隆捷運開去哪
    行政院拍板基隆捷運,將投入425億,興建從南港到八堵的中運量捷運,全長16.5公里,設置13個車站,目標要在2032年4月完工。

    等了20年,基隆人終於等到一條捷運,不過我們實際走訪基隆,每天通勤台北的民眾,對於新捷運的搭乘意願都很低。主要原因是捷運第一期路網只蓋到八堵,要到基隆市區還得轉車,轉乘路線也問題重重。而學者更預估,沿線的人口、經濟規模都不足以支撐一條捷運。在大部分路線都跟台鐵平行的狀況下,未來不但給跟台鐵搶旅客、還將面臨嚴重虧損的命運。
    第742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

     

    HD x 304
  • AdminAdmin | 2018-11-27
    關鍵字:
    眷村的想像
    近年來,歷史空間的保存與再利用已經逐漸受到重視。之前台灣有近千個眷村因爲改建而被拆除,有大約50處被以文化資產的方式保留下來。不過眷村再利用的方式,經常都是以文創園區為名,由地方政府委外經營,招商再利用。

    地方文化資產的保存,政府花了龐大經費進行整修,然而我們再利用的方式常常偏重商業發展,忽略文化教育意義以及與當地社區的連結。其實不管是文化傳承或是發展文創,都應該落實在生活面,如何讓文化資產與社區情感得以延續,仍舊屬於社區的一分子?
    第573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HD x 292
  • AdminAdmin | 2018-03-20
    關鍵字:
    城市蜂行
    在城市中種植蔬菜、享受田園樂,是多年來的風潮。在國外,又開始興起另一項流行,那就是在城市中飼養蜜蜂,台灣這兩年也開始有越來越多人加入這個行列。

    城市養蜂,聽起來很吸引人,因為有蜂蜜可以採收。不過,在這個風潮的背後,環境議題是更值得大家關注的。有越來越多的專業養蜂人發現,他們的蜂群大量消失,農藥的威脅被認為是主要原因。

    蜜蜂作為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授粉傳播者,牠們與農作的生長更是息息相關。另一方面,牠的生存狀態,也是評估環境的重要指標。都市適合蜜蜂討生活嗎?一起去看看,城市養蜂的現況。
    第537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HD x 311
  • AdminAdmin | 2018-03-13
    關鍵字:
    老屋‧巷弄‧新文化
    興建於1936年的舊廈門街派出所,是日治時代的警察局,現在由台北市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然而年久失修,滿地碎玻璃,環境髒亂,廢棄的派出所就曾被台北市議員以「鬼屋」來形容它的現狀。

    在台北市超過400處的文化資產中約有120處是古蹟,歷史建築數量龐大,類似舊廈門派出所的建物維護修繕,所需的人力與預算成了一大難題。

    102年起文化局推出「老房子文化運動」,媒合建物所有權人與民間廠商,用承租使用的方式,讓民間修繕經營。陽明山美軍宿舍俱樂部就是老房子文化運動的媒合物件之一。經營者除了盡力恢復建築原貌,以黑膠唱片起家的業者,也用音樂來結合俱樂部的歷史背景,並改造舊泳池,重現美軍駐台時期的酒吧文化。

    在宜蘭冬山鄉也有老屋活用的計畫,他們又是怎麼做的?一起來看看宜蘭冬山鄉與台北市的例子。
    第53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HD x 317
Line icon Share
Tweet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這是一張圖片
 

隱私政策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5

奧博科技造訪人次 : 55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