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張智龍
攝影記者
報導
張智龍
82
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4-09-11
60元的難題
說起台灣西南邊的小琉球,許多人會想到海龜、珊瑚以及潮間帶。其中,潮間帶被喻為小琉球觀光的起點,也很早就被納入管理。進入幾個特定潮間帶,需要有解說員帶領、每個時段不能超過300人,而且要走導覽線,其中還有3個潮間帶,從今年7月開始,收取每人60元的觀光保育費。小琉球成為台灣第一個收取保育費的離島鄉鎮,但大批的遊客卻也因此改去免費的潮間帶遊玩。收費兩個月來,60元帶來了哪些難題?
第86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3
土地環境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09-27
來去鎌倉 地方創生篇
鎌倉雖然每年吸引觀光人口超過常住人口130倍以上,不過也面臨少子高齡化困擾。為了緩解人口減少,鎌倉市從2015年起推出就業、居住在鎌倉的相關政策,吸引不少團體或企業入駐鎌倉,其中有不少具有地方創生色彩。
例如,有些人協助解決觀光區的企業員工用餐難題、有些人進行空屋活用、也有些人致力發展鎌倉品牌。透過鏡頭,看看這群人如何為鎌倉古都增添新氣象。
第820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4
土地環境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09-20
來去鎌倉 江之電篇
日本鎌倉的江之電,許多人會直覺想到動漫裡湘南海岸的經典畫面。事實上,江之電除了廣為人知的鎌倉高校前站之外,本身在鎌倉地區也深具意義。
1910年全線開通的江之電,全長只有10公里,目前有15個站點。由於江之電沿線緊鄰民宅,有些路段甚至有鐵、公路併用的情況,加上串聯了鎌倉地區的許多古蹟景點,豐富多元的風景,不但吸引許多搭乘者,江之電本身也成為鎌倉地區特殊地景的一部分。江之電在鎌倉地區肩負了哪些任務?又如何與地方共存共榮?
第819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7
政治經濟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3-01-04
旅宿缺工潮
2022年10月13日台灣邊境解封後,沉寂已久的觀光旅遊業也正式踏上復甦之路,不過業界除了對商機的期待,其實也有憂慮。
根據人力銀行業者觀察,國境解封以來,國內就業市場結構出現巨大變化,2022年年底提供工作數最多的產業不再是電子、資訊、半導體,而是飯店、餐飲服務業,其中又以旅宿業缺工最嚴重,平均一個求職者可以有9.4個工作機會。目前旅宿業缺工的情況有多嚴重?獨立特派員從房務員的工作現場,解析這場旅宿業缺工浪潮的成因。
第783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52
社福弱勢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21-02-24
無障礙旅途的挑戰
疫情因素帶動國旅熱潮,各種型態的旅遊方式更加蓬勃發展,其中就包含了無障礙旅遊。跟一般旅遊不太一樣的是,無障礙旅遊從出發前的規劃、服務人員的配置以及活動過程中的應變,都相當考驗從業人員,成本也會比一般旅遊來得高。一起看看目前業者如何經營台灣的無障礙旅遊?以及整體無障礙旅遊的環境到底如何?
第687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16
公共安全
系列報導:血淚巴士
文字:林珍汝
攝影:張智龍
2017-03-27
危險遊覽車
觀光產業因為陸客團減少面臨的挑戰與轉型還沒解決,七月十九號,國道二號發生陸客團火燒車意外,更讓許多旅遊業者覺得雪上加霜,這場陸客火燒車意外造成26人死亡,事發至今,檢方還在釐清事故原因,不過從車體安全到駕駛的身心狀態,都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到底在陸客團的產業生態下,遊覽車駕駛的工作出了甚麼問題。
獨立特派員實際跟著一位遊覽車駕駛,了解運將們載團體客工作的實況,以及他們面對的困境,除了運將的工作狀態,遊覽車本身的安全如何把關,我們也要帶您一探從進口底盤,到打造出遊覽車的過程,來看看產業及政府,如何從車的安全及駕駛的工作狀態著手,來降低遊覽車意外。
第463集
文字:
林珍汝
/ 攝影:
張智龍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