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AdminAdmin | 2017-03-27青年世代文字:萬真彣攝影:羅盛達
我的廢工廠家人
台南市向來有台灣古都之稱,許多巷弄中仍存在年代悠久、跨越半個世紀以上的老舊建築,不少經過翻修或重建,掀起了老屋活化的風潮,也有的被列為歷史建物,但還有很多被廢棄的老屋,等待復甦。
因為活化廢棄老屋不但要耗費許多時間、精神,整修經費也可能相當驚人,需要很多的巧思與熱情支撐。 不過幾年前,一群來自四面八方、平均年齡不超過26歲的年輕人,他們因為一起參加許多社會運動,意氣相投,選中一間有八十年多歷史,荒廢了二十年的鐵工廠,開始過著同居共享的生活。他們不但一起經營社會議題,還把理念落實在生活當中,來看他們的故事。
第458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羅盛達x 240 -
-
Admin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緬甸‧民主之後
緬甸,這個充滿佛教意象的國度,近年來因為政策的開放,讓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這個充滿開發機會的地方。尤其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在民主選舉中大勝,取得中央的執政權後,外國企業更加看好它的未來發展。
國內的民眾,對於等待已久的民主終於到來,更是欣喜若狂。這個封閉已久的國家,被經濟敲開了大門,瞬間開放的政策,也造成土地價格和物價水漲船高。
雖然政府去年提高了每日的基本工資,一天3600緬幣,大約只有三塊美金,對大多數底層的人民來說,生活依舊相當艱困。經濟發展和貧窮問題,將是民選新政府上任後的首要挑戰。
我們所稱呼的緬甸,並不是單一國家民族的概念,而是一個聯邦體制。光是官方所承認的民族,就高達135個,他們有不同的語言、信仰和文化。英國殖民和軍政府統治超過一個世紀,不同民族之間,不但缺乏互信基礎,甚至彼此仇視。境內的武裝民族,長期與緬甸軍交戰,導致這些少數民族,逃往鄰近各國,成為難民。曾經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翁山蘇姬,如何處理難民議題,將是他無可迴避的責任。同樣值得觀察的是,全國民主聯盟雖然取得執政,但是國防、邊境和內政部門仍掌握在軍方手中,權力根基穩固,更左右著緬甸政局的發展。
新政府力推南向政策,緬甸自然也是重點之一。七月份,台灣三十幾所大學相繼在緬甸的仰光和第二大城曼德勒舉辦教育展,深化雙邊的文化交流。
這兩年,來台簽證手續簡化,緬甸學生來台更容易,而行政院也正準備開放緬甸民眾可以免簽證來台,更遑論產業界看準緬甸民主之後的商機,準備進軍新市場。不過緬甸是全球都爭相角力插旗的新興市場,南向政策面對的是一場全世界的競爭,需要更宏觀和細膩的操作與考量。
第457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239 -
Admin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張智龍
休時戰爭
6月24號凌晨,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展開台灣航空史上第一次的罷工行動,1700多位空服員,癱瘓了華航所有航線的運作,影響超過三萬名旅客;華航董事長、總經理都下台;新的經營團隊則在22小時內,答應工會提出的七項訴求。這次罷工行動雖短,卻被視為勞方大獲全勝,同時間也撼動了台灣的勞動環境,從國營事業到民間企業,工潮似乎蠢蠢欲動。
獨立特派員透過記錄空服員職業工會的行動,來看這場原本是三萬呎的高空革命,為什麼可以成為一場勞工爭取休息時間的戰爭,在地面上遍地開花,對於未來台灣的勞動環境,又將造成什麼影響?
第456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x 175 -
Admin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年金改革進行式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明日年金
年金改革大家著眼在財務面的改善,政府用破產的字眼,是在恫嚇民眾,並不恰當。然而,年金會面臨財務失衡,是不爭的事實,對於改革,各界也有一定共識。但是改革,是為了更好的明天,而台灣的明天,是一個老得太快,負擔過重的社會。因此年金改革,也應該納入長照等相關政策的思考。
不過,現行的年金制度種類多,不但造成同一制度內的不公平,不同制度之間也存在著極大的差異。要在不同的基礎上進行改革,不但複雜,也難以尋求公平的基礎。這次的年金改革,能改到什麼程度,攸關著下一個階段的台灣發展。
第45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170 -
-
Admin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年金改革進行式
年金制度之底層正義
在台灣現行保險中,最弱勢的族群,是國民年金承保的對象和農民。
台灣的農保,從民國74年開始實施,每個月繳交78元,有生育、殘廢、喪葬給付。年滿65歲可以請領老農津貼每月7285元。而國民年金保險,2008年10月起開辦,專為352萬名未投保勞、農、軍、公教等其他社會保險者,如家庭主婦和失業者保險,每月保費為878元。期間可享生育、喪葬給付。
繳費至65歲後,每月至少可領3628元的老年年金給付。然而不論是農民的七千多元,或是國民年金的三千多元,給付都達不到貧窮線的標準,無法提供這個族群安心的老年生活。他們是現行保險制度下,最需要被關注的一群。
第455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黃政淵x 134 -
Admin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年金改革進行式
年金改革第一箭
連續兩週我們要來檢視新政府的年金改革政策,辛苦工作半輩子後,能不能享有尊嚴自在的退休生活,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年金制度正是打造退休生活的社會安全網之一。
然而台灣的年金因為不同職業別的計算制度及複雜的歷史時空因素,現在面臨了從2020年開始就可能陸續破產的巨大財務危機。台灣的年金改革,過去兩任總統不曾缺席,只是被質疑肥大官、瘦小吏,肥貓、領雙薪等問題都沒有解決,改革只是局部,財務、資訊無法全部公開透明,以致於難以得到國人的信任,腳步無法前進。
年金改革是國家永續政策,也要照顧公民落實世代正義,因此新政府上台後,積極召開年金改革會議,然而不同族群,立場不同,年金改革委員會代表比例,外界也提出了些質疑,凝聚共識真的不容易,來看記者李瓊月、李金龍的報導。
第45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x 131 -
-
Admin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年金改革進行式文字:萬真彣攝影:羅盛達
公僕世代正義
年金改革中,軍公教年金從過去的18% 到退休後平均高達95%的所得替代率,一直被視為是主要的改革目標,而在改革過程中不少社會對立與衝突也因此產生,主計總處統計,目前軍公教年金,潛藏債務仍然高達8.14兆元,直逼勞保,但總人數卻不到勞工的十分之一,讓軍公教成為年金改革,最被關注的族群。
軍公教年金有其歷史背景和世代差異等結構性的問題,過去每一次啟動年金改革,就會爆發軍公教人員的退休潮,讓財務黑洞雪上加霜,多數軍公職人員不希望因此影響他們在工作上的尊嚴,希望政府遵守當初的工作契約。然而在財務困窘和世代正義間要如何取得平衡點呢?來看記者萬真彣、羅盛達的報導。
第454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羅盛達x 179 -
AdminAdmin | 2017-03-27土地環境攝影:周明文
飛過里山
目前人類面臨了氣候變遷等巨大挑戰,如何改變成了許多人引頸期盼的想望,但其實很多時候,改變可以從意想不到的角落發生。一隻來自西伯利亞的小白鶴,改變了新北市金山清水濕地的命運,因為小白鶴的駐足,農民們開始不灑農藥來保護小白鶴,讓金山溼地生態復育計畫能順利擴大。
而除了小白鶴這個意外的嬌客,生態工法基金會的副執行長邱銘源是背後的最大推手,除了金山清水濕地外,2008年開始,邱銘源和生態工法基金會在八煙積極推動水田復耕,八煙聚落原本是個快凋零的小農莊,但卻在2013年為台灣取得聯合國里山倡議會員的資格。如今更成為都市學童寒暑假體驗營最熱門的地方,究竟他們是怎麼讓小農村登上國際舞台呢?一起來看他們的故事。
第45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108 -
AdminAdmin | 2017-03-27司法人權食品安全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蜂蜜別混了
蜂蜜是天然的健康食品,不過摻偽假冒的狀況,不只在台灣是長久以來的問題,在歐盟的評選當中,蜂蜜也被列為第六名容易遭到摻偽假冒的食品。坊間流傳很多辨別真偽的方法,不過這些方法只能識別出全然的假蜜,如果是真偽混摻,就難以辨別。在食安議題特別受到重視的現在,消費者期待產品的認證,能讓他們安心。
不過,蜂蜜的國家標準,卻不能保證買到的產品是純蜂蜜,檢驗的項目顯然出了很大的問題。今年因為天候異常,蜂蜜的產量也銳減許多,市面上已經在喊蜂蜜價格上揚。在這樣的狀況下,消費者所買到的蜂蜜,到底純不純?有沒有摻假?需要特別關注。
第453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212 -
System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攝影:羅盛達
還我家園
同樣也是獨立特派員長期關注的苗栗大埔案,延宕6年,今年4月底更二審宣判,結果被強迫拆遷的張藥房、黃福記等三戶,所訴求的原地原貌返還,遭到駁回,讓居民至今等不到正義的到來,也不放棄為遭到公權力破壞的家園,討回公道。
大埔案成為近年來,政府浮濫徵收的象徵,而攸關土地正義的《國土規劃法》,也在此案的推波下,終於在去年底通過。
法案雖然釋出最大善意,來杜絕不當的區段徵收,但涉及重大公共建設的開發案,政府還是有特例變更程序的權限,為公權力繼續合法剝奪人民財產的狀況,埋下隱憂。來看記者萬真彣、羅盛達的報導。
第453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羅盛達x 195 -
Admin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攝影:黃政淵
生技工業革命
台灣生技產業,是新政府上任後的五大創新產業之一。在浩鼎案後,各界更是針對生技法令及技轉規定,有許多的反思。2007年之前,台灣生技產業上市櫃總市值不到千億,2015年才超過兆元,生技產業在台灣,目前仍在起步的階段。但生技產業是百年大計,與人類幸福息息相關。
個人化醫療、精準醫學、糧食生技、能源生技,被認為是開啟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火車頭,各國也將生物經濟列為發展重點。社團法人生策會預估,台灣今年生物經濟預期產值可達兩兆,明年達三兆,佔GDP14%左右。獨立特派員深入3D列印產業、癌症基因檢測、植物藥研發產業,檢視政府是否能搭上這班生技革命列車,提供資金挹注和獎勵措施,留住台灣最優秀的生技人才。
第452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黃政淵x 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