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AdminAdmin | 2017-03-28青年世代攝影:黃政淵
硬地裡眾聲喧嘩
今年的台灣音樂圈出現了一個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他們在三月發行第一張專輯,寫下一萬張的銷售成績,這個數字遠遠勝過時下當紅的流行藝人。尤其在實體CD市場已被網路音樂逐步取代的今日,他們的竄紅,更讓許多音樂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實早在十年前,政府為了挽救瀕臨存亡的音樂市場,陸續砸下近一億元經費,補助創作樂團錄製專輯,有期待培植人才的目標,也有挽救市場危機的意味。雖然出現了像「草東沒有派對」這個打敗主流音樂市場的奇蹟,但現行的補助政策問題百出,獨立音樂仍舊在危機關頭。
第474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x 171 -
-
AdminAdmin | 2017-03-28司法人權系列報導:航空爭議題文字:林珍汝攝影:張智龍
興航解散記
65年歷史的復興航空,上週無預警停飛,董事會後更直接宣布解散,引發各界譁然。一時之間旅客無機可搭、旅行社更是手忙腳亂緊急更改行程,消費端的問題不斷。而一千七百多名員工面臨失業,要得到多少遣散費,現在也充滿變數。
復興航空2012年開始,大舉購買廣體噴射機、投入國際航線,就種下財務的隱憂。而內部管理出問題,導致2014及2015年,連續發生兩次空難,更讓載客率一蹶不振。在這一連串停飛到宣布解散的過程中,政府在其中監督管理的角色有沒有改進空間?而台灣民航業從這起事件又可以學到什麼教訓?
第473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x 158 -
AdminAdmin | 2017-03-28醫療公衛
我家就是你家
長照2.0強調社區化,「家庭托顧」就符合這樣的特性。也就是白天將家中需要照顧的失能老人,送到照顧服務員的家裡,讓他們在就近的社區裡接受照顧,晚上又可以回到自己的家裡,是一種介於居家與社區照顧間的服務模式。
基於小而美的社區化原則,一個家托站,規定只能照顧四位老人。除了主要照服員之外,還需要有一位替代照服員,就照顧人力來看,等於是二個人照顧四位老人。這樣的人力配置,以及他們的照顧方式與服務內容,其實都比老人一個人獨居在家,或者接受移工照顧,有更多人際互動與社區活動的參與。
目前台灣整體家庭托顧的規模並不大,但都會區跟原鄉都陸續在推動,未來應該有更多成長的空間。
第473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x 140 -
AdminAdmin | 2017-03-28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告別約束 老而自立
多數人對於安養院的觀感偏向負面,認為照護品質不佳,甚至揶揄住在裡頭猶如三等公民,天天就是等吃飯、等睡覺、等著上天堂。現存的照護現場,的確存在一些令人不忍的畫面,很多老人因為躁動、或是因為容易拔除身上的管路,而遭到綑綁。這種約束行為,不但行之有年,甚至被認為是避免老人發生危險的必要之惡。
但是在日本等國家,早已明文禁止這種約束行為,台灣在照護觀念上還遙遙落後。幾年前,有機構開始引進日本的零約束和自立支援的照護觀念,讓機構裡的老人,不再只能淪為三等公民。當一個臥床的老人,還有重新站起來的機會,不只讓老人家重拾自信,也讓其他照護機構開始思考,照護模式應該要翻轉了。
第473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219 -
-
-
-
AdminAdmin | 2017-03-28全球脈動文字:林珍汝攝影:張智龍
直播效應
在臉書開放直播之後,形成一股直播狂潮。這種透過網路,直接跟觀眾互動的新形態溝通方式,讓藝人、名人到素人,都在瘋直播,也造就了一波網紅經濟。
直播商機更讓網購業者爭相投入。不過台灣相對特殊,因為台灣是從太陽花學運這樣的政治社會運動開啟直播風潮,之後網路直播迅速發展。
目前台灣擁有最多直播觀眾的族群是遊戲類,每個月可以吸引450萬人觀看,在全球甚至排行第五,其次是體育及政治類的直播。
到底直播有什麼魅力,可以在短時間內風靡全球?而直播又可能帶來什麼新的問題?
第471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x 180 -
AdminAdmin | 2017-03-28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2.0新照顧時代
行政院推動長照十年計畫2.0明年即將上路,並且通過以調高遺贈稅與菸稅為指定財源。長照2.0從11月起全國有9個地區開始試辦,推動社區整體照顧模式。
以往台灣發展長照,習慣將不同的服務切割由不同機構來負責。而未來,台灣也希望像日本發展的小規模多機能,來整合所有服務,以人為中心。
像雲林老人長照協會,在民國91年,當時大家還不曉得什麼是長照服務的時候,他們就成立台灣第一個鄉村型的日照中心。之後結合送餐、居家服務,以社區在地人力服務地方長輩,讓長輩們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終老,一起來看看他們的經驗。
第471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173 -
AdminAdmin | 2017-03-28青年世代攝影:鄭仲宏
技職新面貌-看見需求
教改是近年台灣重要議題。如何讓因為廣開大學之門一度斷裂的技職教育,再次像往年般紮實,重新成為培育人才的搖籃,技職教育的內容能夠真正回應社會需求,是其中關鍵的一環。
本週開始,獨立特派員推出的技職教育系列報導,將帶您檢視不同國家的技職教育,如何面對這個挑戰。
新一代技職教育除了學技術,更重視看見社會需求。同時強化溝通和行銷素養,並且讓學制更彈性,來創造學校、學生和社會的多贏。這個禮拜我們要帶您看丹麥和土耳其的足部照顧學程,去看看他們如何細膩的將人們的需求轉化到技職教育的課程及訓練中。
第471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80 -
Admin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張智龍
那一堂勞動課
勞基法一例一休修法爭議未解,勞工的權益懸而未解。不過卻有一群人連勞工的基本權益都沾不上邊,他們是校園裡的學習型助理,所謂學習型助理就是學生兼任的研究助理或教學助理。今年七月,全國學生勞動組合前往教育部,抗議實施一年的學習型助理制度,嚴重侵害兼任助理的勞動權益。
當時政大社會所的學生高若想,在教育部女性官員頭上,捏爆了一顆雞蛋,激烈的抗爭手段引起社會討論。但其實這群學生爭取兼任助理的勞工身分,已經有好幾年,教育部甚至還創設所謂學習型助理的名義,也被批評是讓違法學校就地合法。
而即使在七月激烈的抗議過後,新學期開始,半數以上兼任助理還是不具有勞工身分,更無法享有勞工應有的勞保與健保,不但在工作過程發生職業災害無法理賠,也直接影響未來的勞保年金及勞退金。
第470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x 186 -
AdminAdmin | 2017-03-27土地環境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建築綠風水
今年夏天的高溫,讓全台灣很有感,氣候越來越熱,大家對空調的依賴越來越重。住在都市的人一定有這樣的經驗,夏天一到了晚上,屋子裡比室外還熱。這是因為現有的水泥建築,室外貼著磁磚,讓吸了一整天的熱能,到晚上仍難以釋放。
加上建築設計如果阻斷了通風路徑,造成住宅悶熱不通風,自然導致耗能的結果。傳統住宅講究坐北朝南的方位,其實就是迎夏風,隔絕東北季風的設計。許多人搬新家,喜歡請命理師,但是一個好的建築,一定要順應環境風水來設計,讓居住空間更舒適更節能。
第470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179 -
AdminAdmin | 2017-03-27青年世代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集資時代
說到創業,對多數人,尤其年輕人來說,是個很高的門檻。沒有資金,也找不到投資者。不過,這可能即將成為上個世紀的事情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很多舊有的模式,也逐漸被改變。一百萬的創業門檻說高不高,但是有可能就是跨不過去。但是如果有一千個人來支持,每個人只要負擔一千元,就相對容易很多。群眾集資,就是這樣的模式。
它的內容五花八門,有人出書、創業,也有隊伍出國比賽,只要有足夠的支持者,再奇怪的提案,都有成功的可能。在這些集資專案的背後,一個新的產業模式,正在建立。群眾集資在台灣才剛起步,它可能是一片新藍海,也有一些改變正在發生。
第470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140 -
AdminAdmin | 2017-03-27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最後的築地?
日本前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今年7月脫離自民黨參選,成為東京都首任女知事。一上任立即展現改革魄力,宣布原本預定在11月初要進行搬遷的築地市場,因新的豐洲市場還有土壤汙染問題,決定延後搬遷。
但是都政府已經投入龐大經費興建完工,水產業者也投資了高額的冷凍設備,每延一天,對都政府以及業者來說,都是鉅額損失。小池百合子每天受到來自各方壓力,築地魚市最後的命運如何?搬與不搬都是很大的難題。
築地市場除了海鮮的魚貨買賣,還有一處壽司美食區,原本是市場工作人員用餐的地方,因為漁獲非常新鮮,成了各國美食饕客嚮往朝聖的地方。築地壽司有名最主要是因為這裡是美食競逐的地方,客人能夠在這裡吃到並且親身感受日本壽司職人專業的技術,像米飯、芥末和魚片的黃金比例,每家不同。以及捏飯的力道,如何讓醋飯裡含著輕微的空氣感,每位師傅的手感也不一樣。
築地壽司與場內魚貨市場八十幾年來一起成長,命運也息息相關。然而現在是網路時代,很多漁獲都是產地直送,築地批發市場的交易量已經逐年下滑,再加上新的豐洲市場存在很多問題,築地的壽司業者與水產業要如何延續八十幾年的金字招牌,未來是很大的挑戰。
第46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