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
AdminAdmin | 2019-06-05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核廢何從-芬蘭永久處置場
天氣越來越熱,台灣的能源及用電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議題。台電核一廠的一號機,去年運轉執照已經到期,下個月二號機也到期,未來幾年核二及核三廠,運轉執照也都快要到期。不論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是否能夠達成,台灣核廢料要怎麼處置,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北歐的芬蘭,這個人口只有550萬的國家,現階段能源有25%來自核能發電,而且還要再增加兩個核電廠。芬蘭從1983年開始,計畫興建用過核燃料的永久處置場,這個核廢料的永久處置場就位於核電廠地下四百多公尺深的隧道中。從地表到這個四百多公尺深的隧道中得開車花上將近二十幾分鐘的時間,高階的核廢料也就是使用過的核燃料棒將會被放到這個用銅做的膠囊容器中,周圍再填充膨潤土。這個處置計畫將讓用過的核燃料長眠十萬年,目前已經進入最後施工,預計2024年開始處置核燃料。
第599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232 -
-
-
AdminAdmin | 2019-05-29政治經濟攝影:黃政淵
新課綱的AI難題
現今資訊科技發展迅速,隨著機器人、大數據以及物聯網高速發展,未來我們的孩子,這些從小就身處在數位環境的數位原住民,都必須具有透過運用科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現在美國、英國、澳洲及紐西蘭等國,都已經在國定課程將科技教育訂為關鍵學習領域,而台灣從下學年起國中生也要開始學程式設計。
即將上路的108新課綱,主要是將以往資訊與生活科技合併成新的科技領域,目的要培養孩子們設計思考以及運算思維的能力。不過什麼是運算思維?運算思維指的是透過電腦相關學習,培養邏輯與系統化思考,其中寫程式是最快的學習方式。而當世界各國紛紛將程式設計納入課綱之際,我們台灣所期待的資訊教育是什麼?在硬體與師資,我們又做了哪些準備?
第598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黃政淵x 221 -
AdminAdmin | 2019-05-29政治經濟攝影:張智龍
逃離香港
香港政府強行推動修正引渡條例,也就是所謂的逃犯條例。4月28日有13萬的香港人走上街頭,要求撤回條例,包括香港大律師公會以及各界團體也紛紛發表聲明反對,甚至前港督彭定康也表示,修訂逃犯條例是香港回歸以來發生「最壞的事」。
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的主角林榮基也因此申請來台居留,林榮基是2015年銅鑼灣書店五個被失蹤者其中一人,銅鑼灣書店事件不只引起全球關注,也讓許多香港人走上街頭聲援。後來林榮基雖然回到香港,但他的生活卻面對強大的壓力,處處受到監控。即使這樣,林榮基都未曾考慮馬上離開香港,不過這次他擔心修訂條例一旦通過後,會被引渡到中國受審,因此不得不離開。
他選擇來台灣,而不是到歐美國家,一來是他喜歡台灣,二來是希望可以讓銅鑼灣書店在台灣的土地上重生,對於經營書店,林榮基有自己的理念與使命。目前陸委會延長林榮基的來台居留時間到7月25日。一起從林榮基為什麼離開香港,來觀察香港人權與民主所面臨的重大挑戰。還有引渡條例一旦修正通過後,對台灣有什麼影響?
第59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張智龍x 205 -
AdminAdmin | 2019-05-22政治經濟文字:婁雅君
醫師好累
近年來勞工過勞的議題,從電子業的爆肝工程師、交通運輸業的疲勞駕駛,屢屢躍上新聞版面。哪個行業最過勞呢?一般勞工4週最高工時含加班不得超過206個小時,保全人員最高288個小時,可是醫院的住院醫師,4週工時上限卻高達320個小時。
如此過勞的狀況,一旦發生事故,沒有任何保障。今年九月私立醫院住院醫師及將納入勞基法,不過這只佔台灣醫師人數大約十分之一,不包含公立醫院的住院醫師及所有主治醫師。一起來關心住院醫師的現況,以及他們納入勞基法之後,有哪些需要持續關注的問題。
第597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x 223 -
AdminAdmin | 2019-05-22政治經濟攝影:黃政淵
搶救消逝中的光影
現在是一個影像充斥的年代,不過在快速累積影像的同時,台灣許多珍貴的電影文化資產卻也正在無聲無息地消逝。
南藝大的曾吉賢老師在田野調查時,偶然尋獲十幾盤鏽鐵嚴重的片盒,原來這是台灣第一部35毫米台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的放映拷貝。這部曾創下台灣電影史上最賣座紀錄的電影膠卷,消失了一甲子後,在南藝大的師生自發性募款,進行數位修復後,重新放映。
除了南藝大的學術基地,目前國家電影中心也已完成十餘部台語與華語經典影片的數位修復,並成立了專業的「數位修復實驗室」,自主修復老電影。今年剛完成數位修復的經典國片是侯孝賢導演拍攝於1981年,由鳳飛飛主演的《風兒踢踏踩》,修復後上映,讓影迷們重溫巨星風采,大呼過癮。來看看影像修復在文化保存的意義及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第597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黃政淵x 199 -
AdminAdmin | 2019-05-22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非洲豬瘟下一個破口
台灣口蹄疫拔針即將屆滿一年,到六月底如果沒有任何疫情發生,農委會預計七月將向OIE提交資料,最快明年七月,台灣就可以從口蹄疫區除名。從口蹄疫爆發到可望從疫區除名,花了22年的時間。不過台灣仍有一場硬仗要打,那就是非洲豬瘟。
去年八月中國爆發非洲豬瘟以來,已經全國淪陷。連帶波及蒙古、越南、柬埔寨等國家,5月10日香港也失守,讓各國無不繃緊神經提高戒備。像日本也對攜帶肉製品入境沒有申報的旅客,祭出重罰一百萬日圓,甚至可能處三年有期徒刑。而台灣除了早就針對東南亞國家實施百分之百行李檢查外,預防措施也不斷進化。
6月前,全國1400多輛包括活豬、屠體以及分切肉品的運輸車,必須裝設GPS,違者開罰。另外對於廚餘養豬可能帶來的風險,農委會畜產試驗所也研發類廚餘與新的飼料配方進行實驗,希望讓廚餘養豬戶有不同的選擇。面對非洲豬瘟的挑戰,政府及養豬業者要如何做到層層把關?
第597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176 -
AdminAdmin | 2019-05-15政治經濟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拜訪達蘭薩拉
1959年3月藏人領袖達賴喇嘛被迫離開西藏,在印度北邊的山城達蘭薩拉建立流亡政府。獨立特派員將從政治、文化以及社會三個面向,帶您一起了解西藏流亡政府以及流亡社會目前的概況及處境。
60年來,位於達蘭薩拉的西藏流亡政府,根據「流亡西藏憲章」的規定,幾經變革,目前已經是一個司法、立法、行政三權分立的政治體。這個在他國境內的小政府有自己的行政體系,公務員要經過選拔及考核,每五年也要進行議會議員及最高行政首長的民選投票,甚至流亡藏人每年也要繳稅。
許多研究西藏流亡政府的文獻指出,西藏流亡政府有兩大貢獻,一是建立了民主的體制,二是保存了西藏傳統文化。在流亡社會中,有一個名為「白色星期三」的特殊活動,在這一天藏人們要穿藏裝、吃藏菜、說藏語,學校裡甚至會進行許多傳統儀式,希望讓流亡中的下一代與西藏文化依然能夠緊密相依。
自己的文化自己救,西藏流亡社會為這句話做了最好的示範。然而隨著經濟發展,流亡藏人除了要積極保存文化、凝聚認同之外,也面對著族群四散的危機。流亡藏人不再只侷限在印度、尼泊爾、不丹等群居地,越來越多藏人前往西方國家,追求更好更穩定的生活。這一股移民潮對流亡社會帶來哪些衝擊?他們如何彼此互助、穩定族人的向心力?
第596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x 179 -
-
SystemAdmin | 2019-05-08政治經濟系列報導:逃離迫害,難民的漫漫流亡路攝影:羅盛達
大吉嶺的山城歲月
大部分的人對大吉嶺有印象是因為它是知名的紅茶故鄉。不過獨立特派員要帶您去看,在大吉嶺有一群流亡藏人等了一甲子,回家返鄉成了不堪回首的奢望,於是大吉嶺的西藏難民自助中心成了他們遠離家鄉的第二個家。
在這個西藏難民自助中心裡頭,住民們雖然是流亡的難民,但卻靠自己的力量自給自足。他們透過編織西藏傳統手工地毯及其他手工藝,讓這裡成為一個互助友愛的社區,六十年來有成千上萬的流亡藏人在這邊短暫或長期居留,也成了保存圖博傳統文化的重要據點。
第595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226 -
SystemAdmin | 2019-05-08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
政府採購法的盲點
現在中小企業經營不易,而政府單位在特定議題中的專業度不足,或需要有效完成計畫,就會委託民間機構,由專家、學者等參與,透過公開招標的方式,結合雙方的需求,完成政府採購。預算金額不高、過程瑣碎、要求卻很多,投標廠商往往叫苦連天。
實施了二十年的政府採購法,有哪些需要調整的部分呢?獨立特派員從民間的工程及勞務採購案來分析,看看採購案中的評分項目、評審保密、加值回饋等項目,究竟有哪些魔鬼藏在細節中?又有哪些鋩角要注意?一起檢視這個攸關公共利益的制度有哪些需要修改的地方。
第595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鄭凱文x 1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