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AdminAdmin | 2022-12-14土地環境攝影:周明文
烏金的未來
一波波東北季風南下,每年11月到隔年1月是台灣烏魚子產季,由於野生烏魚捕獲量日漸減少,養殖的烏魚已經成為烏魚子加工主要來源。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烏魚子的品質和大小,除了養殖技術,也和氣溫有關,今年因為暖冬的影響,魚卵的結卵率低,產量不夠,市場供不應求,烏魚子價格平均漲幅超過2成,創下歷年新高。不過現在烏魚養殖因為氣候異常、飼料上漲,養殖成本越來越高,很多漁民選擇將魚塭轉作光電,這也是讓今年烏魚子價格創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然政府為了避免假養殖、真種電,訂出漁電共生必須維持原有產量七成的規定,希望確保承租的漁民可以維持原有養殖的權利。但實際的狀況是漁村很多地主都受到高額租金吸引,寧願把魚塭收回轉租給光電業者,導致地方漁民已經越來越租不到魚塭。
第780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225 -
AdminAdmin | 2022-12-14科學新知文字:婁雅君
當AI走入田間
台灣農業面臨人口老化、缺工等問題。雖然近年來鼓吹青農返鄉,但是務農不但辛苦,還得靠天吃飯。如何提高生產效率,智慧系統可以為農業的未來指條明路。
獨立特派員走訪不同的農場,了解有哪些設備,可以作為農人的得力幫手。有了智慧系統,農業不再只是憑藉個人經驗,而是能夠藉由科學數據,精準地輔助田間工作,甚至得到降低成本,節省人力的效果,有助於青農,甚至沒有經驗的人投入這個行業。
智慧化已經是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一環,或許有一天,電腦的演算學習,可以發展出真正屬於AI的生產模式。
第780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鄭凱文x 300 -
-
AdminAdmin | 2022-12-07政治經濟文字:邱惠恩攝影:鄭仲宏
村里長新形象
九合一大選剛結束,您知道您的居住所在地,這次當選的村里長是誰嗎?很多人對村里長的認識,大概就是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伯,在一個堆滿雜物的里長辦公室空間裡,泡泡茶、聊聊天,偶爾接受里民的陳情案件。年節到了,就送送小禮物,或者舉辦卡拉OK、以及旅遊活動。
事實上,目前台灣村里長面臨平均年齡接近60歲的年齡瓶頸,以及承擔事務角色不明確的困境。於是,以進行村里長改革為主要倡議的獨立村里長學院,就喊出美國靠隊長,台灣靠里長的口號,要重新定位村里長的任務及形象。他們提出哪些想法與做法?
第779集
文字:邱惠恩 / 攝影:鄭仲宏x 247 -
AdminAdmin | 2022-12-07社福弱勢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走讀貧窮人的台北
關於貧窮,政府是以收入來界定,但是到今年第三季為止,全國低收入戶有28萬多人、只占總人口1.24%,即使加上中低收入,也只占總人口不到3%,遠低於歐美及日韓的10-20%,台灣的窮人真的這麼少嗎?
台北幾個關懷青年、社區、無家者的非營利團體共同組成窮學盟,就希望能重新定義貧窮,讓社會各種面臨無法選擇生活困境的行業及角落,都能更被民眾理解。
他們舉辦貧窮人的台北活動已經進入第七年,不但帶領參與者進入貧窮的社區、體驗無家者的生活,今年還首度加入走讀林森北路酒店公關的世界,希望透過更多的溝通,進而產生理解。
第779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231 -
AdminAdmin | 2022-12-07醫療公衛攝影:袁宏書
舉足輕重的護理師
我們的腳被稱為人類的第二顆心臟,尤其在心血管醫師眼裡,腳的健康狀況常反映身體潛在的警訊。獨立特派員曾經報導過居家護理所的護理師,他們在社區照護及在宅醫療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其中就有居護所透過到宅照護的經驗,發現有八成的居家個案,他們的腳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臥床。
因此,一群有心的護理師,透過引進國外足部護理課程的訓練,開始投入「足部護理」上的照護工作,希望透過足部護理的預防照護,讓高齡及獨居長者可以生活自理,也及早解決身體上的相關問題。
第77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223 -
-
SystemAdmin | 2022-11-30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台灣進入百年強震週期!如何防災與因攝影:袁宏書
中央山脈斷層之謎
今年台東917、918兩次大地震,不但全台有感,也讓地質及地科界紛紛投入調查,試圖印證台灣是否真的有一條地科界討論且懷疑已久的中央山脈斷層存在?
根據經濟部地調所的調查,917、918強震造成池上斷層地表除了出現新的破裂點外,破裂長約67公里,918地震也讓玉里斷層破裂延伸約14公里,其中大約有3公里是這次地震新露出地表。到底有沒有中央山脈斷層存在?917、918地震跟中央山脈斷層是否相關?誰又是地底下的推手呢?
第77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x 269 -
-
-
-
-
AdminAdmin | 2022-11-16政治經濟
決戰九合一 讓銀彈飛
九合一大選倒數計時,全台議員候選人卯足全力辦活動、花錢掛競選看板,加上今年通貨膨脹墊高物價成本,有嘉義的青年候選人擔心,100萬元左右的預算,打一場議員選戰根本不夠。
回顧2018年九合一選舉,政治獻金公開查閱平臺顯示,全台申報政治獻金花費最高額的是高雄市前副議長蔡昌達,斥資2千多萬元參選。台北市甚至有人花了快一千萬,還是沒有選上,他是醫師,也是松山信義區議員候選人洪士奇,他當時政治獻金募款收入大約500多萬,開支卻超過1000萬,赤字將近500萬元,為台北之最,但他今年打算第6度參選,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執著?台灣民主化超過30年,銀彈仍是參政門檻嗎?
第776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x 1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