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13-01-18藝術系列報導: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字:婁雅君
設計 故宮
國寶與文創的邂逅,
掛一把翠玉白菜在身擋雨,
乾隆玩物成為茶桌座上賓,
看現代設計者如何將國寶變身。
如果說甚麼是台灣最夯的產業,觀光應該排第一!去年來臺旅客突破700萬人次,今年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加碼,準備推出四百項活動,可以說是每天都像過年,天天有活動!預計新的一年觀光產值上看八千億。其中最具代表性幾乎一定要到的觀光景點就是故宮,珍藏文物69萬件,你每次能看到的不過其中的一千七百件,包括最受歡迎的翠玉白菜、肉型石,如果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不重複的話,大約可以展出個100年。
國寶,其實就代表了歷史,要怎樣走出深宮大院得以讓民眾接近呢?故宮連著三年把國寶和文創結合,把乾隆皇帝把玩的瓶子變成泡茶的茶具,3C的喇叭,還有不銹鋼餐具,這些國寶你都可以帶回家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很棒吧!國寶變商品,故宮已經設計生產出了4300件,一年營業額六、七億。國寶結合設計,來看故宮是怎麼做這門生意的。
第27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x 158 -
SystemAdmin | 2013-01-10醫療公衛攝影:鄭仲宏
丹麥在地老化-失能重建
在丹麥政界與長照界,共同的政策價值觀,
就是大家要更活躍盡量照顧自己,
出現了不同於養老院的特殊中介住宅。
在地老化就地安養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台灣講了很久,現在陸陸續續有些社區會送餐、訪視,但還有很多老人家因為子女上班,不得不住進了安養院,其實有90%的人是可以在家生活的,只有10%是真正動不了,得臥床,丹麥有一種中介住宅,專門協助中風失能的老人家,教他們在癱瘓了一邊的手腳之後,怎麼靠自己穿衣服綁鞋帶到站起來這些生活細節,甚至可以做飯熱菜,不必老是要跑醫院,或是等著別人來幫忙,當然也省下很多醫療資源和外勞人力。
第27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44 -
SystemAdmin | 2013-01-10醫療公衛攝影:鄭仲宏
丹麥在地老化-預防訪視
二代健保上路,爭議不斷,
增加保費是為了永續經營?
看看丹麥怎麼做。
從元旦起實施二代健保新制,保險費費率從5.17%調降為4.91%,不過有另外六項特定所得,包括股利、租金收入、兼差賺的錢,超過五千塊將按2%加收補充保費。算起來好像可以增加兩百億入帳,可撐個五年保持現行費率,但是老化速度這麼快,老人醫療支出是年輕人的四倍,去年支出已經破五千億了,健保新制真的這麼樂觀嗎?獨立特派員長期關注老人議題,曾報導芬蘭鼓勵老人運動重視疾病預防,今天要繼續到丹麥,他們還有一項前瞻性政策:到社區做地毯性預防訪視,降低老人罹病風險,也節約醫療資源。
第27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50 -
SystemAdmin | 2013-01-10教育攝影:鄭仲宏
輪椅籃球
2013你的新年願望是什麼?
美國媒體的調查,最多人許下的新年願望,
就是要養成運動的習慣。
但對於身障者而言,運動卻沒有這麼容易。
102年一開始行政院組織再造,體委會青輔會併入教育部,最新統計我們規律的運動人口達到三成,部長蔣偉寧說未來要打造全民運動島!其實不只一般人包括身障者也應該有運動的機會,前陣子在高雄舉行國際輪椅籃球賽,就是給肢體障礙人士設計的籃球運動,球員分1到3個障礙等級,坐在特製的輪椅上比賽,他們一樣行動快速比賽精采,最早的隊伍已經成立20多年。
但值得注意的是,跟職籃職棒一樣,市場始終不完善也做不大,經營困難,從最多16支輪椅籃球隊到現在剩下6隊,而日本卻增加為86隊,他們拿下了冠軍,日本球隊為新一代經營模式做了很好示範。而這些身障球員更值得敬佩,球場如同人生,他們雖困坐輪椅卻一樣可以打出一場好球,開闢更大的空間。
第27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41 -
-
SystemAdmin | 2013-01-03教育攝影:鄭仲宏
北歐生活I.C.E
2012年台灣人選出憂是這一年的代表字,很多人抱怨找不到方向看不到未來,但真的如此嗎?我們過去只會羨慕人家生活水準有多高、教育有多好、競爭力有多強,一昧盲從copy人家的模式,到頭來甚麼都不是,搞得自己更加混亂!告別2012年迎接新的一年,我們是不是應該有新的看事情的態度?
今天獨立特派員就要帶您到人人羨慕的北歐,看他們為什麼始終保持與眾不同的競爭力?生活態度和商品設計都自有風格?甚麼是北歐生活?有一本書用ICE三個字來形容intelligence(智慧)、creativity(創造)、elegance(風格)。
來到這裡與其說是想學甚麼新科技新觀念,不如說是學到了一種新的生活態度,原來我們很多從小到大被灌輸的觀念,不見得都是唯一或正確的;原來除了美國與日本的我們以為的普世價值之外,還有很多別的價值存在!他們不超時工作、小孩子在雪地懸崖邊亂跑、老闆辦公室比員工還破爛…但人民生活愜意、國家富有。台灣為了仿效國外節能環保花了百億台幣,來到北歐卻有你想像不到務實的做法,而且就落實在每個人的生活裡。
第277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x 115 -
-
SystemAdmin | 2013-01-03社福弱勢系列報導:精障者易受歧視,各方支援就業之路!文字:張筱瑩攝影:張智龍
瘋子‧奇夢子
現代人生活真不容易,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都好大,這一年上精神科求診的人數超過210萬,真正屬於精神疾病的有11萬,十年內增加了一倍!您對精障者的印象是什麼呢?很可怕?像不定時炸彈?覺得是一種見不得人的病?一輩子都不會好?這些都是因為不了解產生的負面印象,甚至可以說是歧視。
幾年前,台北市衛生局曾想為精障者正名,透過票選取了「奇夢子」這個名字,可是辦了兩年活動後就無疾而終。兩個月前,11月,精神醫學年會再度呼籲,要去污名化,建議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不管叫奇夢子還是思覺失調症,重要的是要改變社會對精障者的負面印象,因為他們在康復的過程中除了靠吃藥和醫生的幫助,更需要周遭朋友的包容和關懷。
第27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x 195 -
SystemAdmin | 2012-12-27食品安全文字:婁雅君
籠子外的牧草雞
吃牧草的不是牛羊而是雞,
你有聽過牧草雞嗎?
特別的放牧形式,還有真正的「飛雞跑道」。
前陣子,大陸踢爆速成雞事件,中央電視台記者在山東青島調查一年發現,有養雞場違規使用抗生素和生長激素,一隻肉雞從孵出到端上桌只要四十幾天,至少吃了18種抗生素,賣給肯德雞麥當勞等速食業者。台灣每人每年吃掉32公斤的雞肉或鴨肉,我們呢,是不是也有類似情形?
現在大家不再只講究營養,更要健康,不要說人了,每天不能只吃肉,還要五蔬果,雞也一樣,完全餵牠吃飼料,裡面配方是高蛋白高脂肪,生長快速但纖維不夠,這樣的食物吃進人體怎麼健康?因此食品源頭很重要。現在有養雞場改變飼養方式,讓雞吃牧草,而且活動空間加大,飼養時間當然比較長,價格也會貴些,這也是消費者要學習的。
第27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x 99 -
SystemAdmin | 2012-12-27土地環境攝影:羅盛達
種子教我的事
印度系列最終章,不一樣的全球化,
再度跟著帶種的女人席娃和九種基金會,見證種子的影響力。
印度是一個新舊並陳的國家,南邊有最發達先進的高科技電子產業,北邊卻擁有最多貧窮人口,維持著傳統的農業和靈修聖地,這兩者都對世界有很大的影響力。由范達娜席娃創立的九種基金會不只改變了60幾萬印度小農的生活,每年也有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到種子學院上課,從種子保存、有機農耕技巧到全球農業政策,都有,並且串起了全球網絡,席娃說這是另類的全球化,透過種子學院的教育要教人類尊重土地和地上的種子,最好可以自耕自食永續社區。你可能想不到,一粒小小種子教我們很多你該知道卻不知道的生命的意義。
第276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140 -
SystemAdmin | 2012-12-27政治經濟文字:李婕綾
無上限的被告名單
一個家族有31人列入被告,牽連四代,
最小的只有國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2012年馬上就要過去了,這一年台灣發生了好多勞工抗爭事件,一直到現在,問題還沒有解決,其中包括桃園的聯福製衣廠四百多名勞工。80年代包括聯福製衣、東菱電子,好幾家大企業惡性倒閉,工廠無預警歇業,有些不但積欠員工薪資,甚至不付資遣費跟退休金,當年聯福女工甚至臥軌抗爭,最後勞委會動用就業安定基金暫時平息風波,但事情並沒有真的過去。16年後,今年有人收到法院發出的支付命令,要求還錢,這群勞工都已經老了哪有能力償還?
於是8月份再度發動抗爭,當時獨立特派員也做了記錄與報導。在勞工抗爭壓力下,勞委會做出暫停訴訟的決議,但暫停並不表示事件落幕,獨立特派員持續追蹤,發現勞委會明年度的預算編列了一筆訴訟費,將所有保證人都列入名單,於是這個案子的被告名單越來越長,年紀最小的還在念國小。
第276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x 155 -
SystemAdmin | 2012-12-20教育攝影:羅盛達
種子婆婆的方舟
一個叫種子的阿嬤,守護印度種子銀行,
回復自然農法,就從女性開始。
12月21日真的是世界末日嗎?科學上已經駁斥這樣的說法,但是人類的確面臨包含氣候變遷、核子戰爭輻射污染等等的生存之戰。連續幾個禮拜,我們深入印度農村,那裡有位帶種的女人范達娜席娃,四分之一世紀以來捍衛種子自由權,她強調要恢復以女性為中心的傳統農耕模式,這和我們認知的傳統農村社會男尊女卑很不一樣。女人都是扮演大地之母的角色,不誕生養孩子,還守護種子,將保存種子的智慧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范達娜席娃背後也有個偉大的女人種子婆婆,她的名字真的就叫做種子,印度話Bija ,在她手上,一顆顆種子如同人類延續生命的方舟。
第275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x 126 -
-
SystemAdmin | 2012-12-20司法人權文字:李婕綾
櫸木死亡記事
地方要發展,付出的代價往往是徵收農地或民宅,開馬路、蓋大樓、蓋停車場,
但這真的有必要嗎?
苗栗市中山路南苗市場附近就有四戶人家,因為都市計畫被徵收,持續抗爭了20年,一個月前終於來了怪手把房子給拆了。其中一戶劉先生原來不懂法律,但為了上訴,寫了幾十年的狀子,直到怪手來的那天他還在寫。獨立特派員實地瞭解情況,住戶說,他們不是不願配合,但過程中發生很多溝通上的問題,公務員往往為了好辦事,當時努力說服民眾接受拆遷補償,民眾不懂法律就糊塗接受了,卻因此成為必須執行的理由。
第275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李金龍x 138 -
SystemAdmin | 2012-12-13青年世代攝影:周明文
小小農夫在萌芽
台北近郊山上,陳琦俊教導現代農夫有機種植,
台灣米倉,苗栗苑裡人的迷你小學,化身農村。
最近幾年,台灣的農業有不同的翻轉,包括農地被佔用、徵收的事件,時常成為全國的新聞焦點,但好的一方面,有愈來愈多的小農、微農,讓台灣農業有新的一片天,甚至吸引愈來愈多的年輕人投入這一塊。但是怎麼體驗做農夫的辛苦,怎樣讓台灣農業有新一代接棒呢?
跟著獨立特派員一起到苗栗苑裡,這裡有米倉之稱,也有著名的磚廠,還有一所迷你小學,學生才55人,卻有八成的家庭務農。學校從今年開始,安排一個禮拜兩堂農事課,讓學生從除草、澆水、抓蟲、施肥到種菜、做生產履歷,潛移默化學習無毒,台灣未來的機會就在這裡。
第27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