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AdminAdmin | 2019-10-23政治經濟文字:李婕綾攝影:黃政淵
青銀共事練習曲
有部電影《高年級實習生》,描繪了退休的銀髮族和年輕的女主管在職場上互相交流,彼此扶持的故事,現在這樣的情節在台灣職場也會越來越常見。
今年7月,行政院宣布通過「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草案,希望提高台灣中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草案通過後,「青銀共事」成為各地職訓或就業服務單位的主推項目。
其實,五年前勞動部就成立了「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以媒合55歲以上民眾就業為主要任務。五年下來,中心有哪些成效?而在廠商眼中,中高齡者有哪些職場競爭優勢呢?一起看看「青銀共事」的職場,有沒有實現的可能。
第619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黃政淵x 347 -
-
-
AdminAdmin | 2019-10-16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
預立醫療兩相安
人的一生為求學、就業、成家做許多的準備,但是對於人生最後的那段路,卻很少好好做準備。108年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讓民眾有機會在意識清楚的時候,預立醫療決定。
不過要簽署這項內容,必須先和三人以上的醫療團隊進行諮商,時間約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對醫院來說人力成本過高。
目前全台灣有80多家醫院,可接受預約諮商。實施九個月以來,全台簽署大約7000多份,被認為成效不佳。這麼重要的事情,有必要在社會上大力推廣。不過生死大事,也需要更完善的諮商,才能落實病主法的精神。
第618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x 255 -
AdminAdmin | 2019-10-16社福弱勢文字:婁雅君攝影:黃政淵
社工‧拳擊‧夢
位於新北市的隆恩埔國宅,是一個原住民國宅,十多年前成立時,有一批社工進駐。除了傳統的生活協助、課輔、共餐等服務之外,因為看到社區內青少年打架、破壞公物等偏差行為,這群社工還成立了一支拳擊隊,透過拳擊教孩子如何不打架。十年來這支拳擊隊拿下許多獎項,也讓許多衝突少年找回自信與肯定。
不過去年組織調整,隆恩埔駐點被裁撤,四名駐點社工同時失業。面對失業,這群社工沒有像一般人一樣趕快另找工作。如同他們教孩子「堅持」、「面對」的拳擊精神,他們想辦法留在社區,繼續工作。來看看這群社工、他們的拳擊隊,以及他們的夢。
第618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黃政淵x 315 -
AdminAdmin | 2019-10-16醫療公衛攝影:張智龍
家是最好的病房
台北都蘭診所由醫師、護理長跟具有長照背景的專業人士一起組成,目的是為了發展出台灣在宅醫療的原形。
台北都蘭診所的所長張凱評曾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與一般診所投入在宅醫療,累積許多個案需求的照護經驗。透過這些實務累積知道:要做好在宅醫療,醫療、長照及社區其他資源的連結,必須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目前台北都蘭照顧個案中,有癌症患者,另外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屬於中風失能者,也包括罕見疾病患者,老人、年輕人、小孩各年齡層都有。診所還提供「在宅諮商」與「預立醫療諮商」。
由於台灣高齡化速度非常快,日本目前有所謂的在宅全時段管理費,台灣則是相關制度與給付尚未完備。為了儘早運作出都會型在宅醫療的模式,台北都蘭診所將成為全時段支援在宅個案的診所,專心發展在宅醫療。
第61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張智龍x 295 -
-
AdminAdmin | 2019-10-09人物故事
如果我有一艘船
台灣四面環海,漁村生活一度興盛,不過討海的日子辛苦又有風險,越來越少年輕人願意投入。
我們要帶您來看兩位年輕的漁民,彰化鹿港的林仕軒和雲林口湖的許秦源,他們分別在退伍和畢業後回到故鄉從事捕魚工作。懷抱著夢想打造自己的船隻,對海洋充滿憧憬,也希望傳承前輩的討海智慧。他們回鄉投入漁業,需要經歷什麼樣的磨練,又是如何看待這個產業?
同時我們也將深入年輕漁民的家庭生活,看到他們工作背後的情感牽絆。透過兩位年輕漁民的工作及生活,呈現討海人生的趣味與辛酸,也讓大家更認識漁村文化與漁民生活的日常。
第617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x 221 -
AdminAdmin | 2019-10-02土地環境文字:李婕綾攝影:黃政淵
文化景觀的難題
在有形文化資產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項目「文化景觀」,指的是人長期與自然或環境互動,而形成具有特殊意義的樣貌,其中人類的活動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今年新北市將轄內已經有130多年歷史的新店渡列為文化景觀,登錄理由主要為,新店渡是目前全台僅剩的人力擺渡,對台灣渡口及擺渡文化有相當重要意義。不過唯一的擺渡人卻傳出打算退休的消息,讓這樣文化景觀面臨可能缺少人文要素的困境。
我們將從新店渡以及另一個文化景觀「蟾蜍山」來看看,這項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的特殊文化資產,在保存上有哪些挑戰,又該如何克服?
第616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黃政淵x 310 -
AdminAdmin | 2019-10-02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純網銀哪裡好
金管會7月底正式核發三張純網銀執照,台灣數位金融發展再向前邁進。不過有不少人對「純網銀執照」一知半解,什麼是純網銀呢?簡單來說,就是傳統銀行能做的它都能做,不過最大差別在於它的業務,全由網路跟行動裝置包辦,沒有實體分行。
目前這些網路銀行、數位銀行、純網銀,在政策下的限制與功能各有不同。台灣去年的數位帳戶增加了111.7萬戶,銀行的實體分行也逐年漸少。
明年純網銀加入後,擁有龐大客戶群的傳統銀行業者該如何因應?2019純網銀元年啟動,未來又會幫大家創造哪些福利?
第616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羅盛達x 262 -
AdminAdmin | 2019-10-02司法人權攝影:周明文
白色恐怖下的香港之路
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進行,香港網友發起的929反極權大遊行,全世界包含台灣在內有24國,65個城市響應。
而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外交委員會更在9月25日口頭表決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這項法案預期在十月進行投票,由總統川普簽字後生效。這個法案將能授權美國總統,對侵害香港人權、民主與自治的中共及港府官員施以制裁,包括凍結他們在美的資產,以及禁止入境美國等。
反送中抗爭持續到現在,香港人已經進一步發展為積極尋求外國政府的支持,因為目前香港正在面臨白色恐怖的壓迫。民眾參加遊行集會隨時都有可能被拍照,影像被監控傳到中國,甚至有些公司鼓勵員工舉報彼此對相關政治的發言,很多人現在通訊和談話都得非常小心。香港過去引以為傲,創造自由經濟環境的民主自由與獨立性正受到嚴重挑戰。
第616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314 -
AdminAdmin | 2019-09-25人物故事文字:婁雅君
老礦工的願望
北台灣的基隆、新北市一帶,是早期煤礦的產地。民國七十幾年,陸續發生重大災變,造成礦工死亡,政府全面停止煤礦的開採。如今這些煤鄉,像是平溪、猴硐,都成了觀光區。昔日的運煤車,也成了遊客體驗礦坑的小火車。但是礦工們的故事,卻越來越少人知道。
礦工在能源危機的年代,撐起了台灣經濟的一片天。但是惡劣的工作環境,和無數人的犧牲,卻隨著礦坑的關閉,也跟著塵封。在猴硐地區,幾位老礦工用他們的老人年金,合力打造自己的文史館,親自擔任解說員,訴說那段黑金歲月,也期盼相關單位能延續這份文化和歷史。
第61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x 252 -
AdminAdmin | 2019-09-25司法人權攝影:周明文
撤回之後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撤回逃犯條例草案後,香港反送中運動是否產生任何化學變化呢?
受到英國殖民統治影響,香港人一向十分重視法治,過去即使進行抗爭也非常反對暴力。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是過去香港人集會遊行、示威抗議時所秉持的原則。
不過這次反送中運動卻使他們已經無法再信任政府,當示威民眾覺得退無可退,抗爭行動也越來越激烈。即使現在特首林鄭月娥已經宣布撤回逃犯條例草案,但每週末還是有許多抗爭衝突活動。
政治不穩定,進而影響商業環境與活力,目前已有資金逐漸撤離香港。加上不少香港人對日後香港是否還能保有獨立性失去信心,越來越多人開始思考想轉往其它地方發展。面對香港未來種種不確定因素,也令香港人內心有很大的矛盾與糾結。
第615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267 -
AdminAdmin | 2019-09-18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賴振元
震後二十年‧傷痛的力量
再過幾天,921大地震就滿20週年了,儘管時間流逝,這場地震依然是台灣許多人心中難以抹去的傷痕。這場芮氏地震規模7.3,天搖地動持續102秒的921大地震相信許多人至今餘悸猶存。全台有2415人死亡、29人失蹤,慘痛的傷亡也讓許多家庭因此破碎,但也有人將失去親人及劫後重生的傷痛,轉化為希望與力量。
20年前才高二的李進德,在大地震中失去母親,後來因為外界的援助才完成學業,他決心成為一名特教老師,希望用一己之力回饋社會。還有原本已經離開部落的泰雅族青年林建治,在大地震劫後餘生才決定重返故鄉,二十年來,他在部落開起共食廚房、推動友善耕作,要讓部落災民透過自己的力量重生。
第614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賴振元x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