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落實居住正義,讓人人都租得起房子,政府這幾年積極推動社會住宅政策。雖然社會住宅本意是為了照顧最有需要的人,但以往將低收入戶集中的做法,使社會住宅常常被汙名化或視為貧民窟,要推展政策十分不容易。為了打破民眾對社宅的刻板印象,現在的社會住宅已經不單只限低收入戶,而是以多元混合居住的方式,去除標籤化。
不過,多元混合居住要怎麼分配比例,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今年監察院提出調查發現,目前台北、新北還有桃園以及台中各地方政府所蓋的社宅都保留了5%-30%的敦親睦鄰戶給當地居民。像以台北市在今年招租的兩處公宅來說,敦親睦鄰戶的比例高達30%,加上保留給弱勢30%,以及台北市民23%,再加上青年創新及原住民等,最後只有剩下5%的戶數是留給外縣市在台北就學就業的人。在現實與理想的情況下,社會住宅該如何做最有效的運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