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專欄
意見調查
主題網站
關於我們
議題
民生
觀察
人文
瀏覽
全部議題
全部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依
最新發佈
最多觀看
最多蒐藏
5K
08:39
政治經濟
8月19日 第160集
消費高捷
選舉支票,一定是多多益善嗎? 高雄捷運天天燒錢,還要繼續燒下去嗎? 每次一遇到到選舉,候選人和政黨,常常以爭取建設作為訴求。但是更多建設的結果,也可能造成樣樣都有, 卻都樣樣難以為繼。以高雄捷運最近的發展來說,不管是藍色還是綠色的政治人物都在爭取設岡山站,但是單單一個岡山車站就要花掉十一億。岡山如果能有捷運當然很好,但高雄的人口數不見成長,高雄捷運的運量不如預期 …
8月19日 第160集
消費高捷
29K
13:59
政治經濟
8月19日 第160集
當舖生意經
救急不救窮,萬物皆可當? M型社會有人連進當舖的資格都沒有? 金融海嘯後大家都很關心,景氣是不是已經復甦了,評估景氣的指標有很多種,當舖也是景氣好壞的觀測站之一。日前立法院認為民營當鋪利率高達百分之四十八,有如合法地下錢莊,提案修正當鋪法。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就扮演民眾融資中心的當鋪,為甚麼總被批上神秘的面紗呢?
8月19日 第160集
當舖生意經
4K
11:45
政治經濟
8月13日 第159集
遺忘319
全台灣319個鄉鎮,就是不可能讓你全台走透透! 因為金門縣烏坵鄉,你就是去不了...... 隸屬金門縣的烏坵鄉,是目前台灣唯一還在戒嚴的行政區域,一般百姓不得進出。而且烏坵距離台灣很遠,撘乘軍艦要八個小時,但烏坵卻距離中國很近,搭小漁船到湄洲島也不超過兩個鐘頭。這麼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地理位置,使得烏坵島幾乎和外界隔絕。島上的居民說,金門都可以小三通,希望烏坵也可以比照辦理…
8月13日 第159集
遺忘319
1K
08:34
司法人權
8月5日 第158集
看見被害人
一個不一樣的攝影展:日籍攝影師風間聰紀錄死囚的最後生命 ! 一位不一樣的被害人家屬:為什麼父親被謀殺了,瑞尼庫欣還堅持廢除死刑? 死刑該不該廢除,在台灣社會還是有很多的爭議,但是卻不見得有討論的空間。 一討論到死刑的存廢問題,馬上就是劍拔弩張,充滿了濃濃的煙硝味。今天獨立特派員雖然還要是要探討死刑的問題,但是今天,不一樣 …
8月5日 第158集
看見被害人
1K
06:50
土地環境
7月30日 第157集
開放生命線
新科技能不能克服通訊不良,解決村民對外聯繫的困難? 政府發放的衛星電話操作簡單,為什麼民眾卻不敢通話? 八八風災即將滿一年,政府規畫的一套「緊急防救災通報系統」,又花了八千多萬,添購了684具衛星電話。而這套依照行政劃分,層層分配的緊急通報體系,有哪些漏洞?這套攸關民眾生命安危的救災通報系統,真的動得起來嗎?站在強制撤離第一線的通報窗口,災區的村鄰長有什麼話想說?
7月30日 第157集
開放生命線
122
06:36
土地環境
7月22日 第156集
0.25保衛戰
台北縣永和市的人均綠地,已經少於半張報紙大小? 而永和市內仁愛公園的便道拓寬計畫,又要砍掉更多的樹? 在熱島效應的影響下,台北市凌晨的溫度已經比45年前升高了2.5度,而為了減緩都市熱島效應,成功國宅在去年被選為試驗社區,計畫耗資2200萬進行社區改造;反觀人口密集的台北縣永和市,面對人均綠地小於半張報紙的窘況,仁愛公園的便道拓寬計畫,市公所又被民眾質疑將會砍掉更多的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沒樹的地方花大錢改造,有樹的綠地卻屢屢面臨砍伐危機?
7月22日 第156集
0.25保衛戰
2K
06:42
政治經濟
7月22日 第156集
東大門進行曲
一年10兆韓元(2700億台幣)產值的東大門,擁有哪些成功的要素? 面對大環境的不斷改變,韓國政府和成衣業者如何攜手化危機為轉機? 不斷地更新設計花樣,快速完整的生產鏈,這是韓國東大門成功的因素。為什麼東大門可以做到呢?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韓國的經濟也受到衝擊。東大門的服裝業者,在完全沒有政府資助的情況之下,積極地以低廉的價格開拓外銷市場。東大門的成衣傳奇,就從這裡開始。
7月22日 第156集
東大門進行曲
2K
07:06
政治經濟
7月22日 第156集
競速東大門
韓國成衣,是如何迅速發展崛起? 24小時不停歇的東大門,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 從網路到實體店舖,大量韓國進口服飾開始攻佔台灣的成衣市場,台灣的賣家們甚至組成了批發團,大舉將韓國流行引進台灣,韓國成衣究竟蘊含了多少商機?而首爾的東大門,這個24小時不停歇的市場,又是如何大量供應鄰近國家的成衣需求?「傍晚下單,明天取貨」的供需服務,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7月22日 第156集
競速東大門
690
07:12
政治經濟
7月15日 第155集
六月圍城 - 大埔事件
怪手輾平了結穗的稻田,六月的大埔很不平靜。 從監察院到總統府,農民的心痛官員們感受到了嗎? 苗栗縣的後龍和大埔,最近都因為土地徵收案件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為了擴大竹南科學園區以及周邊地區特地區的開發,大埔里附近許多農地被劃入徵收範圍,苗栗縣政府採用地徵收條例,完成土地收購程序,但不願意賣地的農民怎麼辦呢?他們不懂,為什麼土地權狀不算數了?一次又一次北上抗議,官員聽到了嗎?
7月15日 第155集
六月圍城 - 大埔事件
1K
08:07
土地環境
7月1日 第154集
不能說的順向坡
內政部說,全台灣有18個社區位於A級危險邊坡,但卻不能公佈是哪些地區?民眾該如何得知住家的安全性呢? 國道三號的走山事件,又重新喚起政府對山坡地住宅安全檢測的重視,但內政部六月一號公布的18處A級危險社區,卻不能明講是哪些確切的地點,為什麼?而延宕12年的地質法,雖然曾在民國九十三年三讀通過,卻在重新復議後沒有下文,這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7月1日 第154集
不能說的順向坡
474
06:53
政治經濟
7月1日 第154集
誰管慶修院
花蓮慶修院,是一百年前日本政府移民村中的信仰中心,最近的換約招標風波,造成官民互搶三級古蹟經營權的局面。 在國民政府遷台後,慶修院改奉台灣民間神祇,但在政府接管後又邁入荒蕪將近二十年,而後透過民間搶救,被指定為國家三級古蹟,每年吸引十多萬人造訪。今年的第三次招標,花蓮縣議員擔任總幹事的民間團體,參與了慶修院委外經營爭奪戰,標案於是臨時喊卡,移交縣府政風處調查。監督縣政的縣議員,旗下的民間組織,參與縣政府的委外競標案究竟合不合法,或者合不合理呢?
7月1日 第154集
誰管慶修院
186
06:04
政治經濟
6月24日 第153集
老農的好宅夢
開發科技園區,就必須大量徵收老農民的地。 農民夢想田地變建地一夕致富,但到底受益的是誰? 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的開發案中,政府利用「區段徵收」得到人民的土地,這群被迫搬家的老農民,有沒有得到應有的權利?政府承諾蓋市民住宅,強調農民有居住優先權,但卻得自己出錢購買單一規格的住宅,合理嗎?夢想著農地換建地的老農民們,這筆交易到底划不划算?
6月24日 第153集
老農的好宅夢
536
07:10
土地環境
6月24日 第153集
消失的台北綠腎
台北除了202兵工廠的綠肺外?還有顆綠腎? 不過這顆綠腎卻要被科技園區和超級隄防取代了?這是怎麼回事? 在台北市士林承德路六段一帶,最近圍上一大片綠色布條,公告台北將出現第三座科技園區—北投士林科技園區。這塊屬於大關渡平原的土地,過去因為地勢低漥經常淹水而限制開發,但也因為它的地理位置,被稱為台北市的「綠腎」,讓流經基隆河的水,從此排出。科技園區的建設,究竟會對當地的水文生態和都市排水,造成什麼影響?
6月24日 第153集
消失的台北綠腎
741
06:32
政治經濟
6月10日 第151集
來去阿里山(下)
八八風災重創阿里山,當地觀光大受影響,但難道只有蓋大飯店、蓋纜車,才是拯救觀光的唯一救星? 原本一到假日,奮起湖商店街就擠滿觀光人潮,但去年八八風災後,人潮就一去不回。嘉義縣長張花冠提議比照日月潭,興建纜車配合森林鐵路,控制遊客總量,同時提供另一項遊樂交通系統的選擇,但這真的是重現阿里山風華的唯一方式嗎?在瑞里,有一群年輕人出錢出力,期望透過改造民宿,打造阿里山觀光的另一種風貌。
6月10日 第151集
來去阿里山(下)
1K
06:53
政治經濟
6月10日 第151集
來去阿里山(上)
從高鐵到高捷,台灣的BOT建設大案頻頻出包,而阿里山鐵路的BOT案,又是如何走到破局的場面? 兩年前,在反對聲浪中,官方與民間各自懷抱期望、熱烈展開合作情誼,最後為何卻發展成不但破局,甚至還可能對簿公堂?三合一方式的BOT案,命運乖舛,前後碰到多次天災,不但修復責任和費用談不攏,雙方對合約的解讀也不同,一起聽聽合約簽訂的兩造─宏都公司和嘉義林管處,是怎麼看這次的合作破局?
6月10日 第151集
來去阿里山(上)
7K
06:46
土地環境
6月3日 第150集
芬蘭環保
在家自製廚餘肥料?什麼是自動回收機? 一起看看芬蘭有什麼樣令人驚豔的環保政策,讓人人願意做環保。 芬蘭人口五百萬,不算人口大國,但仍舊製造了可觀的廚餘,加上使用便利生產的大小包裝,都是早年沒有的環境負擔。而且若對大自然造成汙染,容易造成難以回復的傷害,於是芬蘭政府特別重視環保政策,長年發展下來,已經有相當可觀的成績,一起來看看值得台灣借鏡的芬蘭環保經驗。
6月3日 第150集
芬蘭環保
1
...
56
...
60
Email:ptsinnews@gmail.com
客服專線:02-2633-2000
傳真電話:02-2633-8124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50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隱私政策
Power by
Copyright © 公視 獨立特派員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