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新策科技 | 2017-03-27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最後的築地?
日本前防衛大臣小池百合子,今年7月脫離自民黨參選,成為東京都首任女知事。一上任立即展現改革魄力,宣布原本預定在11月初要進行搬遷的築地市場,因新的豐洲市場還有土壤汙染問題,決定延後搬遷。
但是都政府已經投入龐大經費興建完工,水產業者也投資了高額的冷凍設備,每延一天,對都政府以及業者來說,都是鉅額損失。小池百合子每天受到來自各方壓力,築地魚市最後的命運如何?搬與不搬都是很大的難題。
築地市場除了海鮮的魚貨買賣,還有一處壽司美食區,原本是市場工作人員用餐的地方,因為漁獲非常新鮮,成了各國美食饕客嚮往朝聖的地方。築地壽司有名最主要是因為這裡是美食競逐的地方,客人能夠在這裡吃到並且親身感受日本壽司職人專業的技術,像米飯、芥末和魚片的黃金比例,每家不同。以及捏飯的力道,如何讓醋飯裡含著輕微的空氣感,每位師傅的手感也不一樣。
築地壽司與場內魚貨市場八十幾年來一起成長,命運也息息相關。然而現在是網路時代,很多漁獲都是產地直送,築地批發市場的交易量已經逐年下滑,再加上新的豐洲市場存在很多問題,築地的壽司業者與水產業要如何延續八十幾年的金字招牌,未來是很大的挑戰。
第46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x 344 -
-
-
新策科技 | 2017-03-27國防軍事
書寫二戰
去年《獨立特派員》在製作二戰七十週年專題時,發現不少年輕世代投入記錄台灣人參與二戰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在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工作的陳柏棕,從研究所開始就投入。他訪問過的台籍日本兵差有五十位左右,也包括了他的家族成員。
二戰期間,台灣有20萬7183人投入戰場,以當時的台灣人口來說,平均每五戶,就有一戶人家的子弟,不是被招募、徵召就是志願出征。陳柏棕的家族也不例外,有多位長輩都參其中,甚至在一次的家族祭祖中,發現自己的叔公祖是海軍特別志願兵,還是1944年11月,被美國軍艦擊沉的護國丸船難事件的生還者。後來他經過長輩的牽線,訪問了叔公祖的戰友,把護國丸船難事件記錄下來。
當年參與二戰的台灣人已經超過九十歲,對陳柏棕來說每一位受訪者參與二戰的故事,都是一部活歷史。如何將他們的生命拼圖,透過口述歷史完全記錄下來,陳柏棕不只要跟時間賽跑,也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交待。
第46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x 356 -
新策科技 | 2017-03-27土地環境文字:萬真彣攝影:羅盛達
返鄉築夢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一隻母雞呢?是廚房裡的食材,還是下蛋的工具?67年次的楊環靜在澳洲打工換宿時,發現雞原來也可以是寵物。當她返鄉,便以寵物的態度來對待她所放牧的雞。雖然成本高昂,但楊環靜希望透過一顆雞蛋表達人和動物彼此應該互相尊重的理念。
同樣是返鄉青年,攝影記者鍾士為因為長年牽掛逐漸凋零的美濃老家,在接收了爺爺奶奶的老三合院與菸樓後,請來老師傅以古法修復。兩年之間南北奔波,才終於打造出以黑膠唱片收藏為特色的文創風格民宿。讓我們來看看這兩位年輕人,如何兼顧夢想與現實?
第468集
文字:萬真彣 / 攝影:羅盛達x 402 -
新策科技 | 2017-03-27政治經濟文字:林珍汝攝影:張智龍
再見台北西站
搭過國光客運的民眾,一定對台北西站不陌生,這個位於忠孝西路、台北火車站旁的客運站,已經有62年歷史,歷經多次改建。從金馬號、金龍號到國光號,都是從這裡發車,也承載著許多台北人及異鄉遊子的回憶。
而台北市政府為了打造西區門戶計畫,預計11月1號,就要拆除台北西站,而從9月28號起,也已經將最有歷史的B棟路線,都移往台北轉運站。這棟空蕩蕩的建築,最近卻引來許多民眾拍照留念,甚至有來自香港的巴士迷,呼籲搶救這座客運站。 而告別台北西站的背後,除了許多不捨及惋惜,也隱藏著未來路線遷移的交通問題,還有市府恐怕面臨高達三億的巨額賠款。
第467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x 376 -
-
SystemAdmin | 2017-03-27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將面臨什麼挑戰?攝影:黃政淵
極端氣候之海洋爭戰
連續幾個颱風帶給全台灣的震撼,再次提醒我們氣候變遷下所面臨的挑戰。極端氣候及全球暖化,造成海洋溫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影響效應和層面相當廣大。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預測,2025年之前,平均氣溫將上升1度。依此推算,2030年之前,海平面水位會比現在多20公分。低海拔國家及城市要面臨土地被淹沒及氣候難民遷徙的困境。
而海水的變化包括溫度、酸度及洋流改變等,也為海洋及養殖漁業帶來浩劫,台灣的漁民這幾年感受最深。漁獲量大幅減少,極端氣候帶來的傷害又快又猛,漁民幾乎連調適的時間都沒有。
第467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黃政淵x 418 -
新策科技 | 2017-03-27醫療公衛攝影:黃政淵
聽見夢想的聲音
在台灣,先天性聽力損失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三,以台灣每年平均20萬名新生兒來計算,每年有將近600名孩童出生時,聽不見媽媽第一聲的呼喚。造成聽損的原因,有先天性的病毒感染、懷孕時用藥不當等因素,後天性的原因有孩子罹患中耳炎或是腦膜炎。
其實,聽損的孩子,透過聽能訓練以及儀器的配戴,可以跟一般人一樣正常聽說。但是國內聽覺口語師的缺乏,以及小學後的教育銜接,一直是個大問題,這些問題,在偏鄉更顯匱乏。偏鄉路途遙遠、交通費高、早療資源缺乏,讓許多孩子失去了回復聽能的能力,未來的人生大不相同。
第466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黃政淵x 208 -
SystemAdmin | 2017-03-27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將面臨什麼挑戰?攝影:黃政淵
極端氣候之糧食戰爭
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傳,像是乾旱、熱浪、暴雨、洪水,從1950~1960年間的13次,增加到1990~1998年間的72次。全球溫度不斷升高,造成生態系統嚴重破壞,動物遷徙、植物開花季節改變、植物病蟲害和傳染病疫情頻傳,和人類生存切身相關的糧食短缺更是嚴重,各國都開始應戰。
農委會今年將啟動四年四億元計畫,提供農民SOP,改良地區性氣象資料,來降低極端氣候對農業的傷害。例如在高溫缺水的氣候下,台灣水稻耕作要如何因應挑戰,而農改場的人員發現,原住民部落裡,可能有著台灣因應氣候變遷的糧食解方。
第466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黃政淵x 404 -
-
-
新策科技 | 2017-03-27政治經濟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房屋稅炒很大
近期房屋稅調漲,引發多方熱議,前行政院長陳冲說房屋稅違憲違法,前任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緊接著也投書媒體,形容房屋稅的調漲,其實很謙卑。
相關業者不斷拋出稅額暴增的例子,像是有的酒店一年要上繳1.3億的稅,另一棟豪宅,房屋稅調漲了7倍,從原來的38萬,調高到270萬。因此有聲音說,房屋稅不利都更,更不利房市。一般民眾擔心,會收到上萬元的稅單。
其實一般民眾無須太過擔心,多數縣市只針對這幾年新建的房屋,調整稅額,舊屋根本沒有影響。影響最大的,其實是新成屋、豪宅等建築。30年沒有調漲的房屋稅,在引發多方討論的同時,也應該思考,除了調漲稅基之外,也應該適度修正房屋稅條例的公平性。
第46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419 -
-
新策科技 | 2017-03-27能源問題攝影:黃政淵
綠能藍天
新政府2025非核家園的政策,喊出綠色能源 2025年達到20%。之前我們為您報導過,高雄市政府以修法通過《綠建築自治條例》的方式,讓違建的鐵皮屋架設太陽能板後變合法,達成雙贏。 而目前在中南部,一座一座的太陽能板,也正在改變農業的地景。
現在農業最夯的產業是光電農棚,也就是在太陽能板下,種植作物果樹。同時還有光電畜牧業也在大力發展。多管齊下推廣綠能,行政院宣示太陽能屋頂每年要興建500MW(百萬瓦),預計六年就可以種出一座核電廠。但是綠色能源佔總發電量的比例,目前勉強達到10%,如何在九年後的2025年達到20%,仍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第464集
文字:王惠敏 / 攝影:黃政淵x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