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創產業面臨哪些挑戰?
-
SystemAdmin | 2017-08-07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前瞻的代價系列報導:體檢交通文字:林珍汝攝影:張智龍
前瞻的代價-我們要捷運
前瞻建設8824億的計畫中,最遭到質疑的就是軌道建設,八年總經費就佔了四千多億,甚至被外界形容是輕軌遍地開花。所謂的輕軌就是像高雄市目前在路面上運行中的系統一樣,低底盤、低耗能,它的建設經費也比捷運系統低得多。
這次前瞻建設中,新竹市也提出環線輕軌的計畫,而在基隆到台北之間,還計畫引進國外結合傳統鐵路既有路線的Train-Tram系統,到底這些系統要怎麼蓋?可不可行?還有蓋了之後養不養得起恐怕才是最需要關心的重點。
第508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x 234 -
AdminAdmin | 2017-08-01人物故事
光腳的愛麗絲
今年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頒布施行滿二十年,二十年來性侵通報被害人累計超過十三萬。但性侵是一個非常隱諱的話題,社會的異樣眼光加上各種壓力,使得大部分被害人不敢開口求救,因此性侵存在許多犯罪黑數。
甚至很多曾經在童年受到性創傷的受害者,隱藏這個祕密到了中年或老年,因為創傷的長年壓力,身心都出現狀況。前陣子作家林奕含輕生事件之後,許多受害者更願意說出過往經驗和傷痛,和尋求治療的管道。
勵馨基金會創立的「光腳的愛麗絲劇團」,團員們透過戲劇找到面對傷痛的勇氣。他們是如何從童年的性創傷中復原?
第507集
文字:文字:韓瑩 / 攝影:李金龍x 171 -
SystemAdmin | 2017-08-01能源問題系列報導:前瞻的代價
前瞻的代價-綠能本色
最近天氣熱,在夏日的用電高峰,核電廠一有狀況,就出現用電吃緊。不過要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再生能源是唯一的出路,因此政府全力發展再生能源,規劃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要佔總發電量20%,一年得達到生產500億度電的目標。
根據台灣的條件,太陽光電和離岸風力是最主要的兩大方向,其中太陽光電要達到20GW,而離岸風力要達3GW,綠能可說是前瞻基礎建設的重要工程。不過,行政院通過前瞻計畫第一期特別預算綠能經費81億,其中要在台南高鐵特定區蓋一座沙崙綠能科學城,就佔了綠能經費的四成。
究竟這座綠能科學城最主要是做什麼?台灣要發展綠能重要關鍵在哪裡?前瞻綠能計畫著重綠能開發,不管是太陽能或是離岸風電,大部分都是國外廠商投資,賣電賺的錢都來自我們的電費。前瞻綠能計畫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問題呢?
第50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x 203 -
SystemAdmin | 2017-08-01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前瞻的代價文字:林珍汝攝影:張智龍
前瞻的代價-八千億博未來
立法院第二次臨時會上個月結束,在打打鬧鬧中,通過了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也初審完成行政院所提的第一期1089億預算。根據朝野角力後的版本,前瞻建設一共有七大項目,包含城鄉建設、水環境、軌道、數位建設、綠能、改善少子化及食安建設,不過這七大領域到底有沒有前瞻性?能不能改變台灣人民的生活都倍受外界質疑。
從這個禮拜開始,獨立特派員要推出《前瞻的代價特別報導》,從各個領域實際檢視這個攸關全台未來的法案,首先就從這八年八千億的特別預算看起。
第507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x 250 -
AdminAdmin | 2017-07-25政治經濟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老後‧在社區
許多人一旦退休,生活頓時失去重心,加上子女忙碌甚至不在身邊,不知道如何度日的寂寞感,常常是很多老人家的心聲。
近年來提倡的在地老化,最主要就是讓長輩在熟悉的環境中,度過晚年生活。但是健康、亞健康到失能的長輩,需求各有不同,社區能不能提供足夠的資源,就是一大問題。
鄰近松山機場的精忠里,在社區裡頭,針對健康和輕度失智症的長輩,開設了不同的課程。對長輩來說,不但多了一個社交學習的地方,也是熟悉的場域。對社區來說,透過這樣的互動,也可以了解到長輩的情況,甚至提供即時的協助。
第50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x 266 -
-
AdminAdmin | 2017-07-25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口蹄疫大作戰
端午節以來豬肉供不應求,豬價雖然上漲,但最高價格也受到限制。不過您記得曾經有一段時間大家不敢買也不敢吃豬肉嗎?民國86年3月,台灣爆發口蹄疫,豬價一夕崩盤,短短的時間就有五分之四的縣市被波及,豬肉賣不出去,豬農叫苦連天。
口蹄疫是屬於微小核醣核酸病毒科的一種,看起來有點像高爾夫球,只會感染偶蹄類的動物,病毒在豬隻的潛伏期從一天到一兩個禮拜不等,一旦發病,每天以排四億顆的病毒量,隨風及空氣傳播,吸了感染的母乳,會造成小豬急性死亡。感染的豬隻會在口、鼻、蹄冠和趾間產生水泡、脫蹄等症狀。
現在口蹄疫二十年了,台灣卻還沒有從疫區除名,為了了解這段歷史,我們找到了二十年前發生口蹄疫的源頭,也採訪了當年參與防疫與檢驗口蹄疫的第一線人員,以及深受其害的豬農。透過他們的回憶,讓口蹄疫風暴的輪廓愈來愈清楚。
第50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208 -
AdminAdmin | 2017-07-18體育攝影:周明文
舉起金牌路
第29屆世界大學運動會8月中即將在北台灣舉行,國內許多具有潛力的新生代舉重選手,也將在這裡見真章。台灣的舉重,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蔡溫義拿到第一面銅牌,佔有一席之地後,開始有更多的女性選手投入舉重世界,並在國際比賽上展露光芒。
在舉重界有超人之稱的陳葦綾,他身高只有150公分,體重不到50公斤。國中時期由田徑轉進舉重,靠著苦練、愈挫愈勇及永不放棄的信念,在舉重世界舉起一片天。今年3月,國際舉重總會傳來好消息,2008年北京奧運48公斤級的舉重金、銀牌得主,藥檢呈陽性反應,將由銅牌得主陳葦綾遞補金牌。
對於這個遲來八年的北京奧運金牌肯定,陳葦綾一如以往的低調,以平常心看待。他除了持續自我訓練,還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培訓學生及年輕選手,甚至走入原鄉。過去因為自己土法煉鋼,多次受傷,膝蓋還開過幾次刀。如今他要把從舉重學到的功夫跟體悟到的心得,用來幫助學生避免重蹈覆轍,希望年輕選手的運動生命可以長長久久。
第505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x 227 -
AdminAdmin | 2017-07-18政治經濟
桌遊玩政治
年輕世代如何對政治與歷史產生連結與興趣?我們在今年2月份製作《白色返校日》專題,介紹《返校》這款遊戲,如何運用戒嚴時期和台灣味元素,引起年輕世代對歷史的認同感與反思。今年適逢解嚴30週年,我們追蹤引起青年們熱潮的桌遊。
所謂「桌遊」其實就是指不用插電的桌上遊戲,原本都由歐美產製進到台灣,但近幾年台灣自製桌遊也受到矚目,尤其是關於台灣政治歷史的題材,更是引發許多熱烈迴響。桌遊以帶點趣味惡搞的方式,翻轉嚴肅的政治歷史事件,像是黨國教育或是選舉制度,讓年輕族群藉由玩遊戲產生更多對自己所生活土地的高度興趣。
第505集
文字:文字:韓瑩 / 攝影:其他x 197 -
AdminAdmin | 2017-07-18科學新知文字:林珍汝攝影:張智龍
無人巴士在台灣
人工智慧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最近台大水源校區,一項無人巴士接駁試乘的計畫,吸引不少民眾注意。這輛來自法國的無人小巴,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次露面,6月也曾經在高雄市的駁二碼頭亮相,未來在台北市及高雄市的街頭,甚至還有實際道路的試營運計畫。
到底無人巴士利用的是什麼技術?無人巴士安全嗎?坐起來感覺如何?相信不少人都很有興趣。這輛無人小巴有六個座位、六個站位,以固定的速度及路線行駛,如果出現障礙,車上配備像眼睛般的3D光達,就會讓車子自動停止。這個無人巴士會為台灣的運輸系統帶來哪些改變?甚至在無人車的產業鏈中,台灣有什麼切入角度呢?
第505集
文字:林珍汝 / 攝影:張智龍x 255 -
SystemAdmin | 2017-07-11醫療公衛系列報導:精障者易受歧視,各方支援就業之路!
精障解碼
台灣的精神醫療雖然進步,但由於健保給付的問題,使精神科醫療大樓越蓋越多,都偏重住院治療,而不願積極投入病人的社區復健,更別說協助就業。因此即使病人的病情好轉,大部分精障者還是退縮在家,長期憂鬱病情一再復發。
而有的家庭甚至把照顧責任推給醫院,有些人在精神科慢性病房一住就是十幾年。在國外先進國家,他們對精障病友是以個案為中心,從病人發病、復健,甚至於就業,透過長期陪伴與支持系統,一步步協助他們重新回到社會上。而唯有這樣,精障病友才不會被他們家庭和社會一直視為沉重的負擔。現在台灣也有機構和醫院朝這樣的目標努力,希望協助精障病友有機會走出被禁錮的人生。
第504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x 188 -
SystemAdmin | 2017-07-11政治經濟系列報導:逃離迫害,難民的漫漫流亡路系列報導:無聲香港攝影:黃政淵
香港回歸20年-香港遺民
英國殖民香港156年,在佔領初期,英國人利用在亞洲另一塊殖民地-印度,以殖民地管殖民地的方式,派駐印度人到香港擔任軍人及警察維護治安。後期香港經濟起飛,大興土木的階段,又有大批巴基斯坦人湧入香港,從事勞力工作並落地生根。
當中國接管香港,推動全面中文化政策時,這些只會講廣東話卻看不懂中文的南亞族裔,不僅更難謀生,他們的下一代透過教育翻身的機會也更加渺茫。
另外,外來人口多元的香港也因為免簽證措施,目前有一萬多名難民滯留香港。但是申請庇護程序冗長,平均要等待十年才能順利到第三國生活,他們的存在也成了香港政府的難題。
第504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x 302 -
-
-
SystemAdmin | 2017-07-04政治經濟系列報導:無聲香港攝影:黃政淵
香港回歸20年-拆那邊界
中國與香港,透過深圳河這道地理防線區隔,遙遙相望。過去香港是繁榮進步的代名詞,但二十年來,反倒由深圳逐步佔上風,高樓林立,成為摩天大樓最多的中國城市。反觀另一側的香港,因為禁區開發限制,保留濕地漁塘,放眼望去,仍是一方綠地。
隨著中港融合,邊界範圍從殖民時期的2800公頃縮減至400公頃。而且從2003年開始,深港37公里的防線,陸續開放了6個關口。路通財通,大批水貨客進香港搬貨,文化差異擾民舉動,引發香港人的不滿。
另外,「跨境就學」這個特殊群體也持續增加,在今年攀升到最高峰,每天有近三萬名學童進出深港兩地,關口像是校門口。當制度促使兩邊越靠近時,人的衝突也越多。而對香港人來說,他們視中國如遠親也如近鄰,心中始終有道警戒線。
第503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黃政淵x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