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張智龍
攝影記者
報導
張智龍
12
醫療公衛
攝影:張智龍
2017-03-23
科技人的健康學分
科技業優渥的高薪,過去總是新鮮人最羨慕想要投入的行業,不過近兩年科技圈失去好幾位菁英,包括國碩董事長陳繼仁,世界先進前董事長章青駒和華碩財務長張偉明等人,他們相繼在盛年病逝或輕生,算算一年內就走了五位科技業高層,其實科技人長時間工作,身心健康付出極高的代價。
不少人形容他們是爆肝賣命,而兩年前,語音辨識領域,開創性的大師李開復,發現罹患淋巴癌第四期。他說:「生命有限,癌症面前,人人平等。」李開復的生命,被迫做了一個大轉彎。來看看科技人他們要補修的健康學分是甚麼?
第440集
文字:
王惠敏
/ 攝影:
張智龍
16
教育
攝影:張智龍
2017-03-23
七個習慣改變孩子未來
偏鄉小學不一定是位於山邊或水旁,有些小學在縣市交界處,學生人數正逐年減少。家長為生計忙碌,孩子對未來感到茫然,這種情況的小學,為數不少。新北市汐止的保長國小,也面臨這樣的狀況。
不過兩年前保長國小做了一個嘗試,引進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自我領導力的七個習慣,短短一年,孩子的自我管理大幅增進,連帶學業成績也大幅進步,甚至國文、英文、數學成績超過全市平均值。證明企業界自我領導力的管理原則,運用在孩子身上,也完全可行。
第439集
文字:
王惠敏
/ 攝影:
張智龍
20
政治經濟
攝影:張智龍
2017-03-23
那一夜,查房
在極度管制的國家機器中,中國的人權問題,幾十年來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有一群獨立紀錄片導演,冒著生命危險,用影像記錄現在的中國人權現況,以及55年前的大饑荒。
沒有金錢奧援、沒有播映管道、很少人關心,這群獨立紀錄片導演,生活困頓,甚至有些被歸類為遊民。中國紀錄片導演朱日坤與胡杰是有理想的知識菁英,主動記錄中國國家體制的問題,以《查房》與《星火》這兩部影片,用鏡頭替人權發聲
第439集
文字:
王惠敏
/ 攝影:
張智龍
53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在勞動之外,更清晰的移工面貌!
攝影:張智龍
2017-03-22
Tantri 媽媽的辦學夢
跨國工作本來是人們勇於挑戰自我的夢想之路,但是許多移工卻迫於貧窮及自身能力的限制,必須終生在外國流浪打工。但就算在這麼艱困的環境下,仍有人願意無私的付出自己的時間和關愛來幫助他人。
印尼籍移工Tantri ,兩年前來到基隆當看護,靠著看台灣連續劇學會中文,並且利用中、印雙語優勢,利用空檔義務為印尼移工解決勞資糾紛,甚至他還設立了一間印尼圖書館,利用電腦遠距授課,讓這些移工們能夠學習增加未來回國後的就業能力,一位來台工作的印尼看護,卻以無私的心守護這些和她一樣到異國打拼的同胞,也難怪所有印尼移工都叫他一聲,Tantri媽媽。
第416集
文字:
錢志偉
/ 攝影:
張智龍
最前
8
9
10
11
12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
Share
T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