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減塑已成趨勢,無包裝商店的挑戰與未來!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再度聚焦減塑議題,主題是「多一塑不如少一塑」。除了生產源頭,販售端也有無包裝商店正為減少塑膠包裝而努力。不過台灣從2015年第一間無包裝商店開設以來,目前經營家數約略只有30間。一起來看看,無包裝商店主要的經營概念以及面對哪些經營挑戰。 無包裝商店 讓資源重複再利用 八年前,鳳嬌與拉拉以減塑為理念,開設了無包裝商店,也是台灣早期經營無包裝商店的商家之一。店裡販賣的雞蛋,是直接從養雞場送達,從進貨到售出,整個過程沒有使用一次性的包裝材料,所有的容器都經過回收重複使用。 店裡販售的方塊狀蠟磚,是用回收的蠟筆製作的,每一塊都是化零為整而來。(圖/獨立特派員) 雖然是無包裝商店,但部分生鮮商品還是會有塑膠包裝。拉拉說:「我們選擇用二手的袋子,而不是每次使用一個新的袋子。」冰箱內的生鮮商品,有些放在保鮮盒內,可以依照需要的數量購買,少部分則為了不影響食材,用二手袋子包裝。 2024年6月,國衛院及台北醫大學發表最新研究,台灣民眾體內塑化劑濃度,是其他先進國家的2到7倍,而用錯食品容器是其中關鍵,凸顯不當的包裝反而是另一種風險。而要降低包裝風險,生產源頭的倡議也不能避免。鳳嬌說:「我們跟生產者有一個很緊密的關聯,會去討論產品特性適合放在什麼地方保存,因此生產者也會去思考說,好像不是只有『有包裝販售』這個選項。」 不同於市售包裝,製作完成的米粉,被放置在小店提供的箱子裡,以無包裝方式讓消費者按照所需數量,以自備容器購買。(圖/獨立特派員) 無包裝商店走入校園 食品保存如何把關? 台灣第一家開設在校園內的無包裝商店,希望將減塑的概念往學生族群延伸。開設不到一年的小店,是無包裝商店界的新成員,劉瀞云回顧經營過程,食品保存最費心思。 除了以公克計價的零食、清潔劑等,連洗衣膠囊也可以單顆販售,將販售數量化整為零,也吸引只想少量購買的客群。(圖/獨立特派員) 無包裝的食品,大部分都要透過密封容器盛裝,有些甚至要在存放在冰箱裡面。由於大部分商品都沒有外包裝,購買後的標示就很重要,尤其是食品,除了會提供日期標籤,商品架上的名牌也會附註製造及有效日期讓消費者知道。同時,部分商品也會提供相關使用建議。 在無包裝商店,除了商品揭露方式與一般商品不同,購買流程也很不一樣。無包裝商店經營者劉瀞云說:「假如你有帶容器的話,就可以使用你的容器,沒有的話就可以使用業者的二手容器,我們都是秤重的。」 自備容器、以商品數量計價,是無包裝商店的交易方式,也提供回收的二手容器讓消費者使用。(圖/獨立特派員) 民眾在意商品外觀與售價 無包裝新概念新挑戰 綠色店家資訊平台經營者許雅婷經營了一個環保平台,平台上收錄了台灣各種綠色店家的資訊,其中無包裝商店也是綠色店家種類之一。他說:「大家還是在意商品的外觀、包裝,習慣去購買已經包裝完整的商品,也對無包裝這個概念不太熟悉。」 將近十年時間,扣除歇業的店家,無包裝商店在台灣的成長家數一年只有三家,反映無包裝商店拓展不易。許雅婷觀察,除了自備容器習慣尚未建立,對價格期望的落空也是原因之一。 許雅婷說:「消費者對於無包裝商店所販售的商品,有一些既定的想法,認為都已經少了包裝,應該價格可以再更低廉。」但他也提到,因為目前無包裝商店的規模都偏小,所以進貨成本較高,另外台灣氣候潮溼悶熱,也讓食品類商品的保存更為不易,這樣的壞損率也會導致成本提高。 不僅如此,目前部分法規也限縮無包裝商店的商品種類。許雅婷表示,《化妝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其實是把沐浴乳、洗髮精納為化妝品,所以不能像一般洗衣精、洗碗精可以做分裝銷售。另外像是《有機農業促進法》也規範了有機農產品的分裝銷售,需要有一定的規範。這些法規,限縮了無包裝商店可以銷售的產品。 根據統計,全球2023年每分鐘平均製造一百萬個塑膠袋,其中大部分只使用不到幾分鐘就被丟棄。今年的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多一塑不如少一塑」,凸顯減塑在環保及永續領域已經占有一席之地,而無包裝商店,或許就是你我減塑的新選擇。
專欄
3年減少15%公有零售市場,沒落原因為何?
萬真彣 黃政淵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即使在購物管道多元、生活型態改變的今日,不少人已經不去傳統市場,但它的功能除了購物,還有人情味、在地特色、階級對話,甚至安置長輩、穩定社會等價值。不過台灣的傳統市場正在沒落中,而購物環境不佳、攤商後繼無人、經營型態過時等問題,是當今傳統零售市場共同面臨的難題。 傳統市場沒落中 人情味依舊無法取代 清晨,傳統市場的活力,喚醒一個都市,人們穿梭在攤位之間,從小就愛跟著媽媽逛菜市場的楊環靜,也在其中。走過琳瑯滿目的攤位,市場內可以聞到蔬果、海鮮或熟食的氣味,但讓他最眷戀的,是其中的人情味。 菜販顧攤忙碌,但看到熟客楊環靜,卻放下手邊工作噓寒問暖。(圖/獨立特派員) 人情味,讓楊環靜對菜市場產生一種歸屬感,他說:「有時候我們都覺得,來菜市場買東西的人,就是強調是便宜,其實不是,而是那個人情,它會產生信任,反而會不斷來支持你。」 不僅如此,菜市場的購物空間開放,是一個能讓各種社經背景的人們對話交流的公共空間。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黃舒楣說:「政治立場、族群、背景都不一樣的人,可是你們可能喜歡吃同一攤食物,你會有機會去反思,有一些對立和分化,也許不是不能夠調整或改變的。」 而現今傳統市場的景氣,攤商最敏感,出身魚販之家的林楷倫,看到菜市場最新鮮、在地的價值,卻也同時看到攤商們的經營困境。林楷倫家裡的魚攤收入,在近二十多年來驟減了一半以上,他也說:「我們缺乏行銷,沒辦法印在DM上跟人家講說今天魚特價多少。」 連鎖超市瓜分客群 菜市場的競爭力在哪裡? 黃婉玲是台菜專家,以傳承為使命從事烹飪教學。黃婉玲走進了傳統市場,攤商特有的客製化服務,讓經手無數食材的他,專情於傳統市場。攤商同時還是料理顧問,會提醒顧客如何保存食材,黃婉玲說:「不懂部位是什麼,你可以告訴豬肉攤,我要做什麼菜、用哪個部位比較好?」 這個台南百年老市,還留有日治時代建築,至今雖然歷經多次改建,購物環境卻仍有些不便。(圖/獨立特派員) 人情味老攤即將走入歷史,購物環境不佳、攤商後繼無人、經營型態過時等問題,是當今傳統零售市場面臨的難題。尤其今日,多元購物通路瓜分傳統市場客群,而大型連鎖超市環境明亮、舒適、整齊,回頭看傳統市場,競爭力令人憂心。 台中北區五權路一帶的中央市場,沿著階梯走到地下一樓賣場,映入眼簾的是許多關門大吉的店面。(圖/獨立特派員) 消費環境轉變,加上業者經營方式沒轉型,讓中央市場失去活力,市府決定拆除。距離拆除倒數一個半月,賣百貨服飾的陳老闆感到不捨卻也無奈。他說:「從民國66年做到現在,當成強迫自己退休啦!現在都網購的比較多,沒有生意的,這個傳統市場都完了。」 翻轉對菜市場的印象 傳統市場拚轉型!  傳統市場的未來,真的那麼悲觀嗎?近3年,台灣收了91個公有零售市場,占全國總數超過15%。傳統市場迅速沒落中,攤商們會期待什麼呢?來到嘉義市百年東市場,每一攤都有獨一無二的好口味,想吃什麼,這裡都能吃飽喝足,熟食攤占一半面積的東市場,是在地人的廚房。 在傳統市場沒落的趨勢中,嘉義東市場不僅屹立不搖,甚至異軍突起,活絡在地經濟。(圖/獨立特派員) 不過攤商仍有危機感,爭取經費改善環境,嘉義東市場自治會會長魏翠萍說:「美食區這邊很熱,一些民眾說通風設備不夠,我覺得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空汙。」通風不佳,不僅市場內的味道五味雜陳不好聞,天花板累積厚厚油垢,水泥地板汙漬也不少,影響觀感。 市場裡面有不少機車穿梭其中,也影響空氣品質和動線。嘉義東市場自治會副會長吳居穎說:「沒有辦法那麼容易能夠禁止機車騎到市場裡面,這附近沒有停車場,也沒什麼空位可以規劃機車停車格。」 為了提升競爭力,有些攤商因此特別翻新攤位門面來吸引消費者,新的廁所也正在建造中,一切的努力,只希望東市場能更美觀舒適。 傳統市場,是一個都市歷史、文化的縮影,也是地方基層經濟運作的核心,即使在購物管道多元的今日,它的存在仍有重要價值。想要能永續經營就必須要轉型,首先要面對的就是設備老舊、環境不佳的問題。因此,近年來政府編列了不少預算,想要協助傳統市場走出困境,究竟傳統市場能如何轉型?轉型過程又面臨那些挑戰?值得深入探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民間研擬融資業法草案,對抗新型債務風暴!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1999年,台灣發生一場由信用卡及現金卡引發的金融危機,許多欠債者還不起錢,進而逃債、自殺,演變成社會問題。20年過去,協助債務人的民間團體卻發現,以汽機車抵押或商品買賣為包裝,提供快速、高息超額貸款的新型債務已經隱然成形。新型債務有哪些樣貌特性,以及可能帶來哪些隱患? 台灣首張現金卡 引發嚴重金融風暴? 1999年,台灣發行了第一張現金卡,也是台灣個人消費金融市場的濫觴。在這之前,一般個人除非有不動產等高價且保值的物品作為擔保,否則很難向銀行取得貸款,不過這樣的放貸機制,在比信用卡更容易申辦的現金卡發行之後已經形同虛設。 申請門檻低、貸款簡單便利的特性,讓這張台灣第一張現金卡,成為當年的神卡,而高利息、高利潤的個人消費金融,也成為台灣金融業的業務藍海。為了鼓勵借貸,各家銀行紛紛投入消金業務,在美化及包裝下,2000年到2005年,台灣信用卡流通量從1830萬張,暴增到4580萬張,開卡使用的現金卡也有380萬張。 不過2005年7月,雙卡放款餘額超過8000億,雙卡欠債者逼近80萬人,其中有超過一半連每月最低應繳金額都無法償還。(圖/獨立特派員) 台北律師公會債務清理委員會主委林永頌說:「當時金管會銀行局有一個統計,六個月以上最低應繳金額都繳不起的人有52萬人,大概影響上百萬的家庭。」 雙卡風暴尚未完全解套 新型態債務緊追在後! 雙卡風暴期間,不時傳出因卡債燒炭的案件。種種社會問題,也迫使行政單位對雙卡業務進行各種管制,立法單位也針對雙卡債務訂定《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為卡債者解套。2008年消債條例上路後,長期協助卡債者的法界及學界也組織債務人成立卡債受害人自救會,持續推動修法,同時提供個案服務。 自2010年卡債受害人自救會成立以來,固定的諮詢服務仍然沒有間斷,甚至還有一半以上的人是逃債了一、二十年,到現在才來解決。(圖/獨立特派員) 而從債務人的諮詢中,自救會也發現,債務類型正在轉變,債權人從銀行轉為租賃業者或融資公司。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吳宗昇說:「2021到2022年,每個月來自救會諮詢的人,都會有一、兩個是商品貸或是車貸。」 而吳宗昇也提到,這樣的新型態債務有四項特點。首先是「以買賣為包裝」,從原來的無擔保債務變成擔保債務,擔保品通常是汽車或是商品貸;再來是「超額貸款」,原本市價只有一萬元的商品,卻可以借到三十萬,導致嚴重的超貸;不只這樣,便利快速的形式也很吸引人,隨時隨地、一通電話就可以借錢;但同時,這樣的債務隱形成本也非常高,不只利率高,還要負擔各式各樣的手續費。 新型債務遊走灰色地帶 有法可管嗎? 民眾在借貸的過程中,也常遇到不合理的條件,經營養雞場的黃大姐就是一個案例。因為要籌措農場開設初期的資金,黃大姐成為當鋪、融資公司的往來客戶,而他的第一筆借貸,擔保品只有一台車。 黃大姐說:「融資公司還講說,你這台車價值就不只四萬!你可以借十萬、十二萬,我們都可以借你,不要借那麼少啦!」即使融資業者鼓勵提高借貸金額,然而初期費用卻令黃大姐卻步,而後續的利息更是驚人。 隨著養雞場收入逐漸穩定,黃大姐的債務也開始減輕,然而回顧借貸過程中的種種不對等,黃大姐卻有無法分說的矛盾。他說:「這些條件是在借錢的時候就知道的,但是當你在親戚朋友之間,找不到可以協助你的人的時候,最後的選擇就只剩下融資、當鋪、地下錢莊。」 車貸不需要財力證明、不管車子狀況,只要有車就能借。而商品貸,借貸門檻更低,是一種以購買商品的名義進行貸款的行為。(圖/獨立特派員) 新型態的借貸,遊走在經濟行為與放款行為的灰色地帶,不但難以界定法律管轄權,也不適用為減緩債務而設立的消債條例。輔仁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吳宗昇說:「有擔保債務就不能進到《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所以也就不能用現在卡債的方式處理,這時候資產管理公司就可以用壓力很強的方式去討債。」為了避免重演20年前的雙卡風暴,法界人士集結起來研擬草案,逐條討論法條內容。這部研擬中的《融資業法》,是要讓處在灰色地帶的新型態借貸行為可以被清楚規範。 在新型債務形成風暴前,透過立法進行規範也更刻不容緩,法界指出,希望民間版草案完成後,行政或立法單位也能提出相關版本,以公聽會的形式凝聚共識,同時期待今年年底可以三讀,讓新型借貸有法可管。 黃郁婷/編輯
專欄
台灣車價高,真的只因「萬萬稅」嗎?
在台灣買車,不管是要買進口或是國產車都會發現車價偏高。在國外賣一百萬的進口車,台灣可能就要賣到兩百萬,同樣的車型在台灣的售價,跟國外差到一倍之多,究竟原因何在?也有駕駛人認為,既然台灣車價高,就買二手車來降低購車成本,不過要注意哪些細節才能不踩雷? 買車好貴!汽車賦稅比重最大的竟不是關稅? 現代社會的生活型態中,汽機車是許多人的日常通勤工具,雖是成熟的市場,但與他國相較的高車價,總是引人熱議。車價稅制中關稅、貨物稅、營業稅,三者是經由累乘法計算,如何降低汽車成本,經常是討論的焦點。 一台2000c.c.以下的國產車,有貨物稅及營業稅,要被課31%的稅;進口車還有關稅,要被課54%的稅;車價超過300萬,再加收10%奢侈稅。(圖/獨立特派員) 為了符合WTO規定,政府逐漸調降汽車關稅到現在的17.5%,關稅在總賦稅收入的占比持續下降,汽車稅賦中比重最大的,其實是不分進口或國產車,都必須要課徵的貨物稅。 負責貨物稅的財政部賦稅署表示,車輛類貨物稅稅收是我國貨物稅主要稅收來源。近三年車輛貨物稅占整體稅收分別為7.1%、6.3%及4.7%。(圖/獨立特派員) 市占率將被超越!國產車價格為何壓不低? 受政策扶植、保護六十年的國產車,曾經是台灣車市的主流。國產車市占率從八成以上降到五成,而今年即將要被進口車超越,國產車與進口車的價差,為什麼越來越小? 汽車線上總編輯羅焜平說:「國產車越來越貴,價格一直在高,當然配備也比以前好很多,以前買的車子連氣囊、ABS(防鎖死煞車系統)都沒有,現在配備越來越多,成本疊高是必然的。」 除此之外,台灣車市的規模,更是國產車成本無法降低的重要因素。國產車的製造、生產、研發雖然皆於境內完成,但國產車的靈魂如引擎、變速箱,大多仰賴國外製造研發,一樣會被課徵進口關稅。前車廠營業部長陳俊亮表示,這些沒有辦法國產化,那是數量、技術或是材料的問題。 汽車工業向來是工業的火車頭,而本地生產的汽車副廠零件,是台灣的隱形冠軍之一。汽車線上總編輯羅焜平說:「台灣雖然沒有辦法建立一個很強大的汽車工業品牌,但其實我們的工業很強,台灣做的零組件,賣給全世界的汽車零部件市場。」\ 台灣新車平均售價全球第六!影響車價的主因不是關稅? 一份2021年的網友調查顯示,台灣新車平均售價高居全球第六名,但我們的薪資水平卻與前五大國家有著極大的差距。 全世界車價前五高的那些國家,也就是挪威、瑞士、丹麥、以色列、德國,這些國家汽車的關稅稅率其實都比台灣低。(圖/獨立特派員) 深入比較各國關稅稅率,發現關稅並非影響車價的主因,財政部關務署稅則法制組簡任稽核李成致說:「還有一些國家也是汽車的生產大國,但是比較沒有自己著名的品牌,比方像墨西哥、印度、泰國……等,這些國家關稅稅率是35%-125%,台灣目前的汽車關稅稅率是17.5%。」 相較於主要汽車製造國家,台灣汽車關稅並不算高,為何車價還是這麼貴?前車廠營業部長陳俊亮說:「其實車輛或是任何商品的價格,不能單獨只看它的最終售價,還有人均GDP購買力。」 美國人均GDP幾乎是台灣兩倍,休旅車售價則為96萬左右,換句話說,購買力高的國家例如美國,車子是生活必需品,車價反而比人均低購買力差的國家低。(圖/獨立特派員) 買車學問大!二手車怎麼挑? 有些人買車不只為代步,更是夢想的實踐。價格太高就只能從二手車下手,可以降低購車成本。不過汽車網站編輯Wayne也提醒要記得預留整備費用。 除了維修,最擔心的就是資訊不透明。有23年的銷售經驗的車商蔡豐儩不諱言,二手車市不乏黑心業者,里程數遭賣家竄改也是常見的事。對於如何挑到好的二手車,他也有一套方法。 第一聽聲音,從排檔頭、方向盤、車子關門的聲音,都可以感覺出來;第二看螺絲周邊烤漆,可以初步判斷是不是事故車;第三比對車燈年份;第四目視車身稜線,找到角度就可以分辨出因事故換過的車門及車身有所落差;再來檢視分向盤、辨別按鍵觸感、坐椅子感受凹陷程度;最後則是委託機構鑑定。 消費者有自由選擇的權利,選擇國產車或是進口車,新車或二手車,皆應回歸自由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打造對民眾最有利的購車環境。 (※鄭淑文 劉建邦/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TNCAP正式上路 部分執行細節仍待完善
Global NCAP是全球新車評等計畫的平台,各地NCAP的水準不盡相同,其實也反映了當地車輛安全的水準。台灣的新車評等制度起步晚,日本、韓國比台灣早了20年以上,東南亞、拉丁美洲也早在10年前就已成立。剛起步的TNCAP,能否建立起公信力,制度設計上還有哪些討論的空間? 如何決定測試車輛?TNCAP選車方式引發討論 TNCAP受測車輛,由消基會各地志工祕密購買。領車當日,會同車安中心,與車商換約。取車之前,車安中心會進行相關的核對與註記。 TNCAP執行機構車安中心執行長周維果表示,車子送到之後,車安中心還另外委託德國萊因公司,協助確認車輛的規格,有沒有被車商改裝或變更,必須跟原來新車出廠的狀態完全相同。 歐洲和中國同樣是匿名購買選手車,但車輛在送進實驗室前,外界不會知道哪些車輛將接受測試。台灣以前一年的銷售量作為依據,受測車款在購車前就已經公開,這樣的制度設計缺乏保密與時效性,能否建立起公信力,有待社會檢驗。 另外,已經在其他地區測試過的進口車,還需要重複撞擊嗎?車商發言人劉松山說,同一款車會有亞洲版、美洲版或是歐規等,設計上不太一樣,但安全部分應該是一樣的。所以在歐洲測試得過,在台灣應該也可以通過。 TNCAP執行機構車安中心執行長周維果則認為,第一個前提是「考生」必須相同,賣到台灣市場來的規格配置會有所不同;第二個是考題也不一樣,「Euro NCAP現在已經到了2022年、2023年了,我們現在可能還沒有辦法追上,所以考題也不同。」 根據2022年的銷售量,將選出下一個年度的測試車款,其中有一半都是進口車,它們在配備上有一定的水準,車價也高出許多。TNCAP創立之初,是否應優先測試國產車,才符合民眾催生這個組織的期待? 消基會志工貼上受驗車輛封條。(圖/獨立特派員) TNCAP新車安全評等 要經過哪些檢測步驟? 車輛進入實驗室之後,大概需要8到10天的前置作業,每一項測試的整備工作,像是從定位到人偶擺放,相當耗時。而撞擊之後,人偶各處的感應器記錄了傷害情形,車安中心還要將這些資料,換算成分數評等。 TNCAP執行機構車安中心專員賴浩民說明,確認完駕駛和乘客人偶的傷害情形之後,要確認有沒有扣分的情況。扣分包含車內乘員運動的姿態及車輛結構的性能。計算方式則取駕駛跟乘客分數較低者,來當作這一項評等的分數。 「緊急煞車輔助之弱勢道路使用者系統測試」,是由駕駛機器人偕同人員共同進行。一旦發生事故,緊急煞車輔助系統可以降低對行人造成的傷害,但只有這個系統,無法獲得評分,還必須在行人腿部、頭部衝擊試驗,獲得一定的分數。 台灣的交通事故中,以頭部和腿部的傷害最多,可能導致行人重傷和死亡。這一系列的試驗,是為了評估車頭的結構設計,在事故中能夠對行人提供的保護程度。 每款車總共有17項安全測試,因此會先進行破壞性較小的項目,最後才是撞擊測試。TNCAP檢測機構車輛中心經理陳偉霖解釋,若前擋玻璃被破壞,就要修復完才會繼續執行測試。 車輛中心進行緊急煞車輔助系統測試,檢測車輛的減速量。(圖/獨立特派員) TNCAP新上路 能否獲取信任待觀察 測試過程,車廠人員也在現場。車安中心表示,歐洲和中國的測試也開放觀看,但不得干預。其實在TNCAP成立的過程中,交通部就邀請業者針對試驗規章等內容,進行討論。 TNCAP執行機構車安中心執行長周維果表示,考試的題庫一定會事先讓大家知道,做必要的準備,也可以間接讓車廠知道明、後年可能要做什麼樣的考試,技術上也可以提早對應,讓更安全的車輛早點進入市場。 至於法規部分,車商發言人劉松山說,會把法規提供給在台灣的生產工廠,以及日本的品牌汽車的相關單位。所以在車子要生產之前,就必須符合這些規範。 業者的參與,會不會影響評鑑組織的公正性?TNCAP執行機構車安中心執行長周維果回應,在機制設計上是不可能發生這種情形的。因為基本上所有的測試規範,短期內都還是依照Euro NCAP的內容來處理。 TNCAP並不是常設性單位,到今(2023)年底公布完8款車之後,下一年度的經費還沒有著落。車安中心提報了下一個五年計畫,等待交通部與行政院核定。 剛起步的台灣新車評鑑可以走多遠?能否獲得社會的信任?還有待制度的完善。TNCAP在今年3月發布了第一個測試評等,消費者對於這個評鑑組織,會給予幾顆星呢? (※婁雅君 劉建邦/採訪報導)
專欄
台灣新車安全評等上路,TNCAP如何運作?
去(2022)年成立的TNCAP,也就是台灣新車安全評等制度,於2023年第一季公布了受測車輛的評等結果,提供消費者在購車時可以參考的各項安全星等。TNCAP究竟如何運作?以及它的成立,是否真的能提升國產車安全呢? 民間催生TNCAP 如何測試車輛安全? TNCAP,也就是台灣新車安全評等制度,是由關心國產車安全的消費者所催生的組織。回顧當時的背景,部分車款來到台灣生產,不但價格貴,主、被動安全還不足,引發民眾不滿。 2016年,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國產車上市前必須公開撞擊結果,未獲得相關部門正面回應。隔年,民眾繼續提案要求成立NCAP以提升國產車安全,這次提案獲得立法與行政部門的重視,舉辦數場公聽會,2022年TNCAP落成啟用。 每款受測車輛要進行4大類,共17項安全測試,最後給予星級評等。每個年度測試8款車型,每一款需要採購4台,因應4次撞擊測試。相關的檢測設備,以現有的車輛中心擴充量能,並打造一棟全新的行人安全防護檢測實驗室。 「它是在模擬。比如說開車的時候發生側滑,去撞到路邊的路樹或者是電線杆,對駕駛會有造成什麼樣的傷害?」TNCAP檢測機構車輛中心經理陳偉霖解釋,這是側方立柱撞擊的測試。 陳偉霖進一步說明,人偶的頭部、胸部,甚至到大腿,都會張貼一些顏色的條塊,主要讓檢測人員方便觀察,在撞擊之後,人會碰撞到車門或是車窗玻璃的哪個部位,並作為後續的影像紀錄與分析。 側方立柱撞擊後,檢測人員拍照記錄人偶的傷害狀況。(圖/獨立特派員) 各國NCAP標準不一 台灣又是如何評等? TNCAP是由交通部主導,車安中心和車輛中心,分別為執行與檢測單位。TNCAP執行機構車安中心執行長周維果表示,TNCAP試驗規章內容參考Euro NCAP的體制,包括成人的保護、行人的保護、兒童保護以及安全輔助4個領域,大體上跟歐洲的較接近。 全世界目前有13個NCAP組織,目的在提高當地的車輛安全,但是沒有一定的規範與標準,因此會出現某些地區評價出5顆星,在標準更高的地區,卻可能只獲得0顆星的窘境。 消費者關心的是,台灣比照歐洲的試驗規章,那麼評等結果會一樣嗎?TNCAP與Euro NCAP存在幾顆星的距離呢? 雖然台灣比照歐洲的測試規章,但是在前方偏置撞擊,Euro NCAP目前採取的是更為嚴格的車對車撞擊。側方撞擊項目也有不同,Euro NCAP以台車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撞擊,TNCAP則是每小時50公里。 TNCAP執行機構車安中心執行長周維果說明,第一階段是跟隨Euro NCAP 2017年的版本,不過在國內預計只會執行2至3年,接下來會追到Euro NCAP 2022年的版本。歐洲大概每2年就會更新測試版本,剛起步的台灣何時能拉近兩者間的距離,還有待觀察。 周維果也說,會增加屬於台灣交通事故樣態的在地化項目。「比如說在車上更容易看到旁邊有機車騎士,這方面的安全輔助。」台灣的交通亂象無奇不有,可以在地化的項目應該有相當大的空間。 TNCAP的前方偏置撞擊測試現場。(圖/獨立特派員) 評等結果須有公信力 TNCAP如何選定測試車型? 評等結果能否取得民眾的信賴,和它的制度設計與運作方式有關。Euro NCAP是由成員選擇各國市場重要的車款,車廠也可以自費進行測試;台灣則是以年度銷售前8名作為選車依據。TNCAP執行機構車安中心執行長周維果提到,這樣選擇的原因是,希望能在5年內達到覆蓋率超過70%。 不論哪種選車標準,都無法盡如人意。車安中心表示,未來在選車依據上也可能做些調整。周維果就說,初期電動車還不夠熱銷,但消費者希望能看到主管機關對電動車安全的重視,這一塊就有可能被納入考慮。 TNCAP的存在,也發揮了「類淘汰」的功能。其實在2017年底確定要建置TNCAP之後,就已經讓各車廠紛紛主動提升了各項安全配備。當消費意識展現,業者與政府部門,就必須給予回應。 車商發言人劉松山表示,早期就是2顆氣囊,現在有6顆的、8顆的,越來越多。另外包括主動式的跟車系統等等,其實也是因應消費者的需要而推出。 TNCAP成立之後,能否加速淘汰安全性不足的車輛,並降低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生命和財產的損失,將是往後數年觀察的重點。 (※婁雅君 張智龍 劉建邦/採訪報導)
食品安全
主題
卓越大賞 胖的整型術
台灣爆發一連串食安問題讓消費者如同驚弓之鳥,食安法修法就要求必須公布所有添加物,但這樣可行嗎? 可口可樂因為配方是全球機密,一度傳出考慮退出台灣市場。泰山、義美、統一等大廠也表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他們舉出以咖哩粉為例,混合二十幾種原物料,怎麼可能全部公開標示? 消費者雖然有知的權利,但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要求業者得把香料等複方全部公布,到底商業機密和食品安全要怎麼兩全? 獨立特派員去年在胖達人麵包事件當時做了一系列深度追蹤報導,探討好吃的真相,今天來回顧這則報導! 要東西好吃,就要添加原本食物之外的東西,才能保鮮又兼具色香味,這對於從事食品化工業的人來說,原本是必要的,而且是人類發明的一大驕傲,但為什麼從澱粉到香精都有問題呢? 現行法令允許總共18類、近九百種食品添加物可以被吃進肚子,它們多數來自化學合成,在一般人的認知中少碰為妙,但是獨立特派員調查發現,這些食品的配角現在不僅廣泛被用在食品中,甚至反客為主成了主角。 首先,帶您從逐漸成為國人主食的麵包來看,很多人一定吃過韓國麵包,表皮酥脆,咬起來又Q又軟,像麻糬,放兩三天也不會硬,你知道嗎? 它50%以上是食品添加物中的化製澱粉做的。跟著獨立特派員來看看食物究竟怎麼經過人工整型變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