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離岸風電正如火如荼進行,依據規劃,2025年台灣外海將會有近700支離岸風機,不過現在只達到4.2%。為達淨零碳排,光電目標從2025年20GW,繼續朝極大化,預計2050年要達40至80GW;離岸風電也從5.6GW成長到40至55GW。但能源轉型不光是目標值,能否以綠能共好,更是轉型政策是否成功的關鍵。
從濱海到陸域 風機設置與居民生活空間如何平衡?
沿海地區風大,雲林麥寮長期以來揚塵問題相當嚴重,8年前吳明宜從北部回鄉,成立文化協會就積極參與,和政府一起進行揚塵防制計畫。
雲林麥仔簝文化協會理事長吳明宜表示,在過去,一年的揚塵日都超過60天以上,去年應該不到6天。
環境變好,出海口生態也越來越豐富,吳明宜調查發現這裡有超過兩百種鳥類,但近期有民營電廠正打算在河口附近蓋風機。
吳明宜觀察,風電跟綠電大量在沼地設置的過程,近兩年內在沿海地區不斷出現。
台灣東北季風強勁,風力資源相當豐富,而且平均年滿發時數2500小時,發電效率高。政府極力推動再生能源,民營業者也看好潛力,不過之前風機設置都靠近濱海,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風機進入村子。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說明,台灣人口密度很高,如果陸域風機越來越多的話,它會跟民眾的生活空間產生相互的影響。所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推廣的重點應該是在離岸風電。
再生能源漸成國際趨勢 台灣力拚離岸風電發展
台灣力拚離岸風電,如果以一支風機8MW裝置容量計算,估計3年後台灣海面將會有700支離岸風機。外商也很看好台灣的離岸風電結合氫能生產,從大自然中取得綠色燃料已是目前先進國家能源重點發展。
能源企業財務長徐正穎說明,透過離岸風電生產出來的綠色電力,加上海水淡化的水,把它電解之後產生氫,這個氫就是一個很多元的用途,用來替代傳統的化石燃料。整個氫的生產過程是無碳的,所以這個新燃料是一個無碳燃料。
離岸風場工程建設從風力發電機、水下基礎、海底電纜、到陸上變電站,整個工程期比較長。而目前因新冠疫情,台灣離岸風機的裝設進度只達成2025年目標的4.2%。
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解釋,這兩年因為COVID-19的關係,有一些技術人員的進駐受到阻礙。更嚴重的是,有一些設備是在國外製造,但是國外封城,工廠不生產。所以這兩年進度是有點落後,不過目前也都慢慢恢復起來了。
公民電廠賣電創雙贏 開啟綠能發展新模式
2015年,嘉義大林的明華社區利用比賽獎金,在活動中心屋頂蓋了一座9瓩的太陽能板,每一年都可為社區賺進8萬多元。2019年他們又成立公民電廠生產合作社,以每人認股10萬元共同集資,一起賣電找案場。
嘉義縣大林鎮居民田肇國分享,自己做是還要拿本錢出來,而且風險比較大,因為要是遇到颱風,設備壞了還要修理,所以他租給別人,這樣比較好算。
大林公民電廠生產合作社監事主席江志弘說明,每年賣電收入的10%當作租金,回饋給住戶。有些住戶後來也加入合作社,因為看到賣電的狀況還不錯,不只可以收到10%的租金,也可以收到紅利。
大林公民電廠生產合作社找加油站和社區住戶加入,目前已有10個案場。賣電收入除了利益共享,並且將每年盈餘5%回饋給社區。
台灣再生能源開發,之前常常引發爭議,像是農地種電問題或是反風機抗爭,要解決難題,必須擴大民眾參與。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分析,國外發展再生能源的經驗就是透過發展再生能源,去協助提升社區的生活品質。
目前綠能發展,除了有越來越多風機以及面積越來越大的光電場,似乎少了在地的參與以及能夠協助地方發展的想像。能否以綠能共好,是轉型政策是否成功的關鍵。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