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尹雯慧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去年底台中大甲鎮瀾宮,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重修慶成祈安清醮慶典,吸引了大批民眾參與。鎮瀾宮建廟已經有290多年歷史,上次建醮是在民國77年,也因為不定時舉行的特性,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一生中僅有的一次機會參與。這次一共設置7個醮壇,一起來認識這場難得的慶典。

鎮瀾宮祈安清醮 慶典睽違多年舉辦盛況空前

一艘華美精緻的王船,正被萬人簇擁前進,陸上行舟的熱鬧盛況,難得一見。這裡是靠海的大甲區,當地的鎮瀾宮在今年11月中旬開始,舉行為期一個月的重修慶成祈安清醮慶典,規模空前。

民俗學者溫宗翰說:「建醮這個活動是一個組合的祭典,這個建醮它可以是一個很簡單的祭典文化,它也可以參雜很多不同的祭典。所以有的地方的祈安清醮裡面,就還有水醮、火醮,它可以是一個組合的,這次大甲的作法就是組合王醮。」

建廟兩百九十餘年歷史的鎮瀾宮,距離上一次舉行建醮,已是36年前。為何今年要再度舉辦?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說:「我們七朝清醮,可以說我們民國25年做三朝,77年做五朝,這回做七朝,這個祈安清醮最主要就是因為我們的宮廟重建。」

這次整修主要是加強宮廟屋頂的剪黏,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表示,這一次剪黏修復由國寶級工藝大師陳三火負責,把所有大甲媽的屋頂細節做得很細緻。

信仰帶來地方的認同感 科技如何結合傳統文化?

建醮作為台灣民間信仰裡的重要活動,往往需要動員大量人力與物力。今年鎮瀾宮的七朝清醮,一共設置了玉皇壇、觀音壇、媽祖壇、三官壇、天師壇、北極壇與神農壇,共七個醮壇。

位在大安區的神農壇,是最接近台灣海峽的醮壇,如何抵禦冬天強勁的海風,挑戰籌辦人員的創意。神農壇今年迎接了一位歸鄉的貴客,神農壇總壇主

陳森法說:「貞潔媽是我們壇的特色,因為是我們在地人,老實說祂是我們台灣平民中,有皇帝聖旨冊封、唯一成為神明的人。」

信仰撫慰了看天討生活的村民,也形塑了對地方的認同感。在媽祖壇,有人想出了其他把信仰文化擴散出去的方法。文史工作者張慶宗說:「建醮本來就是大型的祭典,而這個祭典就是感恩,感恩裡面就有很嚴謹的科儀,有很多信眾來參觀,既然參觀了媽祖壇,那就要瞭解媽祖一生的故事。所以我們外面放了六十幾隻的旗幟,每個媽祖的底下會有一個QR code,掃進去會有詳細的解說。」

建醮慶典凝聚在地向心力 傳統文化如何留存?

這場大甲區幾乎全民總動員的盛事,所費不貲,但經費從哪來呢?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說:「我們要找的這些總壇主,都要找一些比較有實力、財力比較雄厚的,可以說現在算起來差不多要上億。」

廟方鎖定在地企業家募款,除了口袋要夠深,參與地方事務的榮譽感,是其中關鍵。媽祖壇總壇主林知世說:「當初我是很高興接到這個任務,一輩子只有一次,而且主任委員更是難得,只有六位有機會。」信仰難免會遇到考驗,但也因為信仰,驅使人們願意克服萬難付出。

時代的腳步不停往前,傳統的民間信仰,面臨什麼樣的影響呢?林知世說:「36年前是農業社會,現在工業社會,參與的人感覺上不像以前那麼熱衷。」

送彩船與放水燈儀式的進行,標誌著鎮瀾宮祈安清醮活動接近尾聲。溫寮漁港擠滿了不畏冷風,想要一睹為快的群眾。遠方的夜色攤平成一片簾幕,燃燒的水燈映照出一條無形的路。開香普渡,則是祈安清醮最後的重頭戲,設在大甲體育場的總壇玉皇壇,排滿各式供品,當中的巨型烏魚子龍,非常吸睛。

傳統與現代,並非相互排斥的存在。透過籌辦建醮這類大型公共慶典,不僅是重新認識鄰里,凝聚向心力、建立認同感的機會,更可以藉此思考,哪些才是真正值得保存流傳的文化價值。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