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鎮瀾宮睽違36年醮典,大甲53庄盛大參與!
尹雯慧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去年底台中大甲鎮瀾宮,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重修慶成祈安清醮慶典,吸引了大批民眾參與。鎮瀾宮建廟已經有290多年歷史,上次建醮是在民國77年,也因為不定時舉行的特性,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一生中僅有的一次機會參與。這次一共設置7個醮壇,一起來認識這場難得的慶典。鎮瀾宮祈安清醮 慶典睽違多年舉辦盛況空前 一艘華美精緻的王船,正被萬人簇擁前進,陸上行舟的熱鬧盛況,難得一見。這裡是靠海的大甲區,當地的鎮瀾宮在今年11月中旬開始,舉行為期一個月的重修慶成祈安清醮慶典,規模空前。民俗學者溫宗翰說:「建醮這個活動是一個組合的祭典,這個建醮它可以是一個很簡單的祭典文化,它也可以參雜很多不同的祭典。所以有的地方的祈安清醮裡面,就還有水醮、火醮,它可以是一個組合的,這次大甲的作法就是組合王醮。」 建廟兩百九十餘年歷史的鎮瀾宮,距離上一次舉行建醮,已是36年前。為何今年要再度舉辦?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說:「我們七朝清醮,可以說我們民國25年做三朝,77年做五朝,這回做七朝,這個祈安清醮最主要就是因為我們的宮廟重建。」 這次整修主要是加強宮廟屋頂的剪黏,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表示,這一次剪黏修復由國寶級工藝大師陳三火負責,把所有大甲媽的屋頂細節做得很細緻。 信仰帶來地方的認同感 科技如何結合傳統文化? 建醮作為台灣民間信仰裡的重要活動,往往需要動員大量人力與物力。今年鎮瀾宮的七朝清醮,一共設置了玉皇壇、觀音壇、媽祖壇、三官壇、天師壇、北極壇與神農壇,共七個醮壇。 位在大安區的神農壇,是最接近台灣海峽的醮壇,如何抵禦冬天強勁的海風,挑戰籌辦人員的創意。神農壇今年迎接了一位歸鄉的貴客,神農壇總壇主陳森法說:「貞潔媽是我們壇的特色,因為是我們在地人,老實說祂是我們台灣平民中,有皇帝聖旨冊封、唯一成為神明的人。」信仰撫慰了看天討生活的村民,也形塑了對地方的認同感。在媽祖壇,有人想出了其他把信仰文化擴散出去的方法。文史工作者張慶宗說:「建醮本來就是大型的祭典,而這個祭典就是感恩,感恩裡面就有很嚴謹的科儀,有很多信眾來參觀,既然參觀了媽祖壇,那就要瞭解媽祖一生的故事。所以我們外面放了六十幾隻的旗幟,每個媽祖的底下會有一個QR code,掃進去會有詳細的解說。」 建醮慶典凝聚在地向心力 傳統文化如何留存?這場大甲區幾乎全民總動員的盛事,所費不貲,但經費從哪來呢?鎮瀾宮副董事長鄭銘坤說:「我們要找的這些總壇主,都要找一些比較有實力、財力比較雄厚的,可以說現在算起來差不多要上億。」廟方鎖定在地企業家募款,除了口袋要夠深,參與地方事務的榮譽感,是其中關鍵。媽祖壇總壇主林知世說:「當初我是很高興接到這個任務,一輩子只有一次,而且主任委員更是難得,只有六位有機會。」信仰難免會遇到考驗,但也因為信仰,驅使人們願意克服萬難付出。時代的腳步不停往前,傳統的民間信仰,面臨什麼樣的影響呢?林知世說:「36年前是農業社會,現在工業社會,參與的人感覺上不像以前那麼熱衷。」 送彩船與放水燈儀式的進行,標誌著鎮瀾宮祈安清醮活動接近尾聲。溫寮漁港擠滿了不畏冷風,想要一睹為快的群眾。遠方的夜色攤平成一片簾幕,燃燒的水燈映照出一條無形的路。開香普渡,則是祈安清醮最後的重頭戲,設在大甲體育場的總壇玉皇壇,排滿各式供品,當中的巨型烏魚子龍,非常吸睛。傳統與現代,並非相互排斥的存在。透過籌辦建醮這類大型公共慶典,不僅是重新認識鄰里,凝聚向心力、建立認同感的機會,更可以藉此思考,哪些才是真正值得保存流傳的文化價值。
專欄
從苗栗店仔藝穗節,探討地方藝術節的挑戰【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羅盛達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今年十月,苗栗舉辦了第四屆店仔藝穗節。演出地點不在正式場館,而是與在地店家合作,近距離的演出形式,是苗栗少有的嘗試。不過根據獨立特派員的觀察,這次活動很可惜,跟在地居民互動非常低。台灣近年來,各縣市的藝術節百花齊放,這樣的活動形式如何跟在地連結?又有何侷限?苗栗店仔藝穗節 打破劇場觀影體驗 這一天,是第四屆苗栗店仔藝穗節開幕首週,好家在劇團此次推出的劇碼,門票在啟售後不久,便全數售罄。練習走位、背誦台詞,幾位演員表情專注,他們正把握時間,進行演出前的最後彩排。 場域的特殊氛圍,帶來創作的想像與刺激,也引起迴響。好家在劇團藝術總監楊閔皓說:「覺得很像進入另外一個空間,一到這邊就很像一個歷史迴廊,觀眾或站或坐或走都可以,其實就是把觀影打破,讓觀眾也成為這齣戲的一份子。」散場時,許多觀眾徘徊在旅社門口,討論熱烈。成立七十四年的新興大旅社,距離火車站步行不到五分鐘,早年經常聚集南來北往的旅客通勤人潮。經營超過一甲子,新興大旅社乘載許多當地人的回憶,也見證地方發展的興衰。與在地店家合作 在苗栗遇見藝術老牌旅社搖身成為表演空間,不是偶然。身為店仔藝穗節前三屆策展人的彭怡雲,一開始就瞄準了在地店家,展開合作遊說。主要以餐飲空間為相關的背景,這些空間大部分在苗栗都有40年到60年的歷史,甚至有到100年以上的空間。在苗栗出生成長的彭怡雲,疫情期間選擇在家鄉籌辦藝穗節,他從表演策展的角度,與深耕當地多年的亞洲劇團,一起試圖找出苗栗藝術發展的其他可能。EX-亞洲劇團行政總監林浿安說:「那時候剛好苗栗有很多在地的返鄉青年,所以苗栗也很多各式的店家產生了。如果我們可以在非制式空間,符合原來藝穗的精神,又可以讓在地店家發揮他們自己的一個空間的特色、結合表演,我們的初衷其實是很明確的,希望讓藝術變成日常,而且是全民的運動。」 媒合表演者與店家,是店仔藝穗節策展團隊的重要任務。西楊黎咖啡負責人楊竣閎說:「策展團隊要怎麼跟表演團隊去溝通協調,這方面滿重要的,因為畢竟我們是第一次,我們也不知道表演團隊他們到底需要什麼,那他們也會給我們建議。」彭怡雲說:「我們會希望,苗栗的店家在中間的過程,他知道如何接待來自不同地方的團體,不只是單純的場地租借。」藝穗節該徵選嗎?如何將藝文活動發揚光大?藝穗的原意是邊緣。非典型場館的形式是一大特色,這個概念源自1947年愛丁堡藝術節,8個劇團因未能入選,自發性地尋找場地演出,而催生第一屆愛丁堡藝穗節,不審核的自由創作精神,是愛丁堡藝穗節的核心理念。在苗栗異地生根後,長出了不同的樣貌。苗栗縣文化觀光局展演藝術科科長郭靜芳說:「藝穗節一開始的精神就是不審核、自由,但是畢竟我們現在苗栗的藝穗節,進入了一個官方的體制,為了求公平,還是會有一個徵選的機制。」篩選,是更公平的機制嗎?永續節慶活動策畫黃心怡說:「藝穗節存在的一個很大的理由,他不應該被審查,讓民眾或者是讓創作者,可以自由的表現自己想要表現的。」由政府補助的藝術節活動,可能會帶來什麼影響?郭靜芳說:「有時候在某一個架構下,我們可以獲得的資源更多,然後反而可以再把這樣的精神延續下去。」面對審核機制,創作者又是怎麼看的呢?劇場工作者李祐緯說:「我覺得早點習慣這件事情也是一件好事,在這條路上,你就是不斷的被人挑,也許真的有一天可以不用被挑,而是人家會來找你的時候,好像就是進到了下一個階段了。」實際走訪苗栗人重要的生活場域,發現許多人對藝穗節仍然陌生。與藝穗節合作的店家,也有自己的心得。More café負責人范雯鈺說:「藝文活動在這種苗栗文化沙漠這種地方,要得到很大的迴響,我覺得在短時間之內不太可能,但是我覺得這是慢慢累積的。」邁入第四年的店仔藝穗節,本屆參與店家,範圍首度擴及造橋與頭屋,可惜的是,在地表演團隊不見蹤影、居民參與度也不如預期。近年,台灣各縣市節慶活動,方興未艾,除了政府的資源分配,需要審慎盤點,創生地方作為青年返鄉的途徑,或許也需要更關注跨世代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