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霹靂舞登上奧運殿堂,台灣Bboy陳柏均幕後操刀
邱惠恩 周明文 / 採訪報導 邱惠恩  / 整理報導 霹靂舞(Breaking)首次登上奧運殿堂。籌辦2024巴黎奧運霹靂舞賽事的主席是台灣人、B Boy陳柏均。從混堂口的歹囝仔,到成為奧運霹靂舞賽事的總舵手,陳柏均將霹靂舞視為不斷突破(break)未知人生的解藥。初識霹靂舞 一手操辦巴黎奧運霹靂舞的賽事主席陳柏均,來自台灣。奧運結束,卸下重擔,終於在9月能接受媒體採訪。 採訪當日安排的第一個拍攝行程是陳柏均平日的訓練菜單之一:象山跑山。沒錯,不是「爬」山,是「跑」山!從永春捷運站開始一路慢跑,穿越騎樓、馬路、學校、廟宇,中途兩度停下來打太極跟練武術,跑到六巨石瞭望101大樓後跑下山,喝一碗愛玉冰暢快一下,再一路跑回家。 「不管是舞蹈的舞,還是武術的武,其實一輩子一直在做就是不斷的訓練。」陳柏均目前是舞團老闆、WDSF世界舞蹈總會霹靂舞項目全球負責人,同時也是人夫與人父,再怎麼因為這些身分忙碌,他總不忘記舞者的身分,自律地管理身體,日復一日,「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喜歡這些,那我每天做這些練習是很理所當然的」。 陳柏均與霹靂舞的第一次接觸在11歲,「我爸那時買了L.A. Boyz的錄音帶給我,他希望我學英文。」但反而是嘻哈文化、服飾穿搭與霹靂舞走進陳柏均的生命。 90年代的台灣剛解嚴沒多久,學校鮮少有街舞社團跟民間舞蹈教室,「那時候跳舞就是標新立異、就是壞小孩,會被學校老師跟父母罵,覺得你難道要去當舞男舞女嗎?」但陳柏均還是自己看錄影帶練舞。 陳柏均國中時期曾被年長的大哥哥欺負,嚥不下這口氣的他,跟朋友在MTV看完古惑仔電影後,直接結拜,自己當老大,「我國中是帶頭的(台語),很壞,跳八家將、混堂口,」這段時期他不再跳舞,考過全校前三、也當過全校最後一名的他,直到國三升學時,為了想跟當時的女友、現在的太太進同所高中而開始唸書,最終計畫失敗,但卻再度開啟跳舞契機。 陳柏均進入和平高中熱舞社後,跟著同儕揮汗練舞、準備社團成果發表,有了歸屬感,也沒時間再去街頭混,正式告別放蕩不羈的歲月。為了繼續跳舞,陳柏均高中與朋友創舞團,大學正式成立舞蹈工作室。 喜愛李小龍的陳柏均,工作室擺放李小龍的畫、雙節棍、木人樁、健身器材,2014年還學習太極。他的霹靂舞風格因此混合了格鬥武術和有動有靜的太極,「霹靂舞是很剛強的,動作很有爆發力、很硬;可是我練了太極之後發現我身體會有以柔克剛的感覺,這些方式讓我的舞蹈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獨樹一格的霹靂舞風格讓陳柏均奪下2016年BIS世界總決賽冠軍,常年到世界各地的霹靂舞賽事表演跟擔任評審,也是第11屆總統文化獎青年創意獎得主。在霹靂舞圈越來越有知名度後,陳柏均被邀請擔任巴黎霹靂舞賽事主席。 籌備奧運霹靂舞 2024年巴黎奧運首次納入霹靂舞成為競賽項目。辦過大大小小國內外霹靂舞賽事的陳柏均,深知操辦賽事的艱辛,再加上自己「中華台北」的身分,奧運賽事主席一職於他而言絕對吃力不討好。 「我一開始沒有要接,但這件事還是得有人去做。」最終,陳柏均因著一份對霹靂舞的熱情與責任,2022年接下巴黎奧運霹靂舞賽事主席一職,「已經跳舞跳了30年,大家都叫我老師,那老師不應該有點責任嗎?不應該有點社會責任?對世界不應該有點責任嗎?」呼應了他最喜愛的英雄人物蜘蛛人的座右銘: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籌備一項新興的奧運競賽項目,一切從零開始。尤其霹靂舞來自街頭孕育出的嘻哈文化,「它有很強烈的娛樂效果、藝術性很高,也很極限運動,」陳柏均表示,籌備過程時的決策原則是要符合運動家的精神,但又不能在街頭文化上「走味」。 陳柏均舉例,霹靂舞尬舞時,常見有舞者朝著對方手掌朝上,比出握住某個東西的手勢(圖3),「這個動作就是請對手吃我的生殖器官,」陳柏均解釋,此動作是強烈挑戰、甚至挑釁對手的意味。「這個我不認為是不敬,這真的是視情況而定,有些人他很敏感。」因此,此手勢一旦出現在奧運場上,就會被認定為不當行為,失去參賽資格。另外,原本規定身為奧運選手不能擔任其它文化賽事的評審,但陳柏均認為,霹靂舞在運動領域中方興未艾,此規定會斷了很多舞者的生計,「大部分的選手,他們可以拿到的收入是什麼?當評審。因為一場評審可能是新台幣一萬五到三萬不等,或者更多。你真的定了這個規定,請問你我吃什麼?所以我把它改掉。」陳柏均認為,可以先把餅做大後再嚴格規定。制定或更改規範勢必影響他人利益,作為賽事主席,有時陳柏均為了公正性也必須拒絕朋友好意,因而常招致罵名,「我為霹靂舞做事,可是會被霹靂舞人認為,我變成穿西裝、然後站著、很ego (自負)很臭屁」,「我做一場奧運其實真的是看清人生跟人性。其實也好。」回首來時路,困難重重,但就像霹靂舞的英文名字break一樣,陳柏均用舞者跟武者的身分,突破一關又一關未知的人生,「其實你問我對我來說霹靂舞是什麼?我覺得它就是一個我不斷突破人生的一個解藥。」奧運霹靂舞不走味 來自街頭文化的霹靂舞首次踏入巴黎奧運。觀看賽場設計,圓形尬舞場地,再加上背後大大的Boombox(手提式收錄音機),讓人聯想到70年代嘻哈起源地美國布朗克斯區街頭,音樂一下群起尬舞的氛圍。Boombox下方是兩位播放音樂DJ,選手跟裁判事先不知道DJ會放什麼音樂,舞者比賽當下得即興起舞。兩位MC(microphone controller)主持人掌握賽事流程,炒熱現場氣氛。滿滿的嘻哈元素,融入進奧運賽場中。甚至正式比賽前,賽事主席跟9位裁判先輪番上陣尬舞,來一場賽前裁判秀。「如果沒有judge solo(裁判跳舞),我們該怎麼去respect(尊重)這些人給我們的評價呢?因為輸跟贏的決定權交給他們嘛,所以他們必須得break、得跳舞,」台灣巴黎奧運霹靂舞參賽選手孫振認為,此次奧運「真的把一個很文化性的街舞活動發生在這個體育最高殿堂裡」。此次霹靂舞進入奧運不是沒有批評聲。部分人士認為,嘻哈文化是一種生活風格與方式,不是競技,不應該被評分。其實,奧運委員會也曾針對「霹靂舞是運動還是藝術」一題詢問B Boy跟B Girl,並製作成影片,結果各種答案都有。「我覺得霹靂舞可以是表演、可以是藝術、可以是運動,全看你把它放在什麼樣的平台上,」陳柏均表示,霹靂舞原本是次文化,但因為奧運進入普羅大眾的視野,「大家對霹靂舞的觀點完全改變,政府企業支持的資源相繼進來,媒體爭相報導,」他正面看待奧運隊霹靂舞領域的影響。鑑賞霹靂舞 奧運競賽過後,競賽影片留言區相當精采。有的人表示雖看不懂仍覺得精彩、有的則認為看不懂讓人困擾,還有質疑裁判結果有問題、評分太主觀等等。尤其澳洲B Gril RayGun的袋鼠動作引起廣大討論,被做成各種迷因成為茶餘飯後的揶揄話題,還有人認為這根本不是在跳霹靂舞。到底裁判的評分標準是什麼?我們該怎麼鑑賞霹靂舞呢?「運動裡保留了藝術性,所以客觀中會有主觀。」陳柏均解釋,霹靂舞有音樂與舞蹈美學,不是單純翻好高、轉好多圈、大地板動作好屌而已,「如果要完全客觀,叫機器人來跳舞就好。」本屆奧運霹靂舞國手教練蘇志鵬建議,可用奧運評判的五個標準來入手:舞蹈技術(Technique)、執行力(Execution)、舞蹈詞彙量(Vocabulary)、原創性(Originality)與音樂性(Musicality)。首先,以舞蹈技術來說,霹靂舞常見極限的肢體動作,例如頭轉等大地板動作。通常難度越高,現場氣氛越嗨。不過,「看起來」很厲害,不一定真的技術厲害。「因為霹靂舞沒有難度係數分數,它不像體操、跳水已經做了難度係數判斷,有3.2難度或7點多難度, 所以即使是技術難度,我覺得它還是存在大量的主觀在裡面。」第二,執行力(Execution)。舞者有沒有失誤動作,以及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連貫性」好不好。蘇志鵬解釋,執行力與技術有高度相關,「因為你要做很困難的動作,就要冒很大的失誤風險。」第三,舞蹈詞彙量(Vocabulary)。霹靂舞有四個基礎舞步:搖滾步 (Top Rock)、排腿(Footwork)、大地板(Power Moves)、定點(Freezes),所有的霹靂舞都是立基在這四個基礎舞步上做創新。「舞者的身體語彙能不能全面地使用這四個基礎舞步,所衍生出來的所有的動作,」蘇志鵬解釋。第四,原創性(Originality)。像是有沒有跳出新的動作,「我認為原創是最難追求的,但是也是這個運動中最特別的,」蘇志鵬舉例,體操發表原創動作必須經過世界體總認證,難度分數才能夠算分數。但是霹靂舞不用,因此,「發表一個沒有人做過的動作可能就會很獵奇,但這個沒有人做過的動作有沒有難度又是一件事。」舞蹈動作若能展現自身風格品味更好,「霹靂舞是很講就風格的,」孫振以滷肉飯為例,有人加筍乾、有人變成麻辣滷肉飯,「舞蹈加入你的個性、你的品味,以及動作設計上的小巧思,那都會讓動作更豐富。」第五,音樂性(Musicality)。「當你在鑒賞街舞比賽的時候,你一定都要邊聽音樂邊看,你才會知道他在跳什麼、他為何舞動。」孫振表示,如果一方技術極好卻沒跳在拍子上,對上一個技術不難,「但能夠把音樂轉換成實體畫面,基本上這個舞者會贏。」蘇志鵬解釋,一首歌的節奏、歌詞、編曲、樂器,甚至歷史脈絡要傳達什麼,都關乎舞者有沒有辦法用身體、「用所有的技術原創、執行力跟語彙力去把音樂表達出來。」最後,蘇志鵬分析,技術性跟執行力偏運動判斷,原創性跟音樂性偏藝術判斷,詞彙量則是串聯運動跟藝術的橋樑,「建議民眾可以將霹靂舞理解成帶有藝術性的運動項目。」
專欄
馬祖的記憶與重生,漁業文化與戰地歷史再造【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劉建邦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馬祖依靠漁業維生,1956到1992年實施戰地政務,漁民出海捕魚或是到海邊撿拾螺貝,開始受到重重限制。軍方在海岸線多處設置雷區,也為當地居民帶來危險與不便,對老一輩的馬祖人而言,這些都是不能言說的記憶。雖然近年來,馬祖漁業逐漸式微,但海洋文化也是馬祖轉型不可忽視的一環。依海而生 海與馬祖人密不可分的關係 天剛亮,南竿的海邊,出現了一個勞動的身影。公務員職涯退休,喜歡捕魚的林長貴正準備出海。早年,馬祖居民多從事漁業,林長貴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漁伕,在海上討生活危險又辛苦,如今漁獲減少、產業式微,島上年輕人紛紛另謀出路。 馬祖漁民林長貴說:「到了我們這一代以後,就業的機會也多了。我覺得最大的區別來自於漁獲量變少了,你看像有幾個馬祖地區原先有的東西都消失了,蝦皮是馬祖在漁業上面的一塊產業,但是現在沒有蝦皮這個行業了。」馬港的沙灘上,遍佈各式各樣隨著海流飄上岸的廢棄物,海漂垃圾逐年變多,漁獲卻減少了。 依海而生的馬祖居民,與海的關係緊密。掌握潮汐時間,在礁岩細縫中尋找、鑿撿螺貝與淡菜,是當地居民習以為常的生活。不過,在長達36年的戰地政務時期,海對馬祖人而言,代表著禁忌。林長貴說:「如果說以前偷偷跑到海邊去撿海螺的話,都會被驅趕。那後來就讓你可以去海邊撿海螺,所以就發明了『蚵民證』,希望讓阿兵哥可以非常容易的識別你是我們國家的人。」除此之外,戰地時期的海岸線,深埋許多地雷。為了居民安全,國防部2007年開始,在馬祖實施兩階段的雷區排除作業,至2011年為止,共清除三萬多枚地雷。故事館展示文化特色 淡菜養殖卻遇危機?遠眺芙蓉澳口的海面,整齊排列許多浮球,是辨認養殖海域的標記。此處近鄰中國的閩江口,淡水海水交匯的水域,蘊含大量有機物質,是馬祖著名的淡菜養殖區。 馬祖漁民池瑞銀已經從事淡菜養殖將近十年,颱風、高溫、體力勞動,都是海上養殖面臨的挑戰,近年來還多了另一個難題。池瑞銀說:「現在因為大陸因為慢慢繁榮起來以後,因為西南風的關係,就會把垃圾帶到馬祖這邊來,那我們養殖區裡面就會卡很多垃圾、卡在繩索裡面,經過多天的摩擦以後,繩索就會斷掉。」 長達數十年,整個島嶼處於備戰狀態,草木皆兵的緊張氛圍瀰漫日常。馬祖雖從未真正發生地面戰爭,不過,1958年至1979年間的「單打雙不打」造成的傷亡,對親歷者而言,非常真實。年輕人尋訪馬祖記憶 理解文化根源來到鐵板聚落的活動中心裡,幾位婦女正在為一群台灣來的年輕創作者,示範傳統食物地瓜餃以及潤飯米時的製作方法。這群創作者中,來自暨大東南亞研究所的研究生鄭瑋萱和馬祖的血緣關係緊密。 鄭瑋萱的記憶裡,她的姑姑身為大時代下的馬祖女性,很剽悍也很無助。童年味蕾的餘韻,促使她開始從事在台馬祖女性的故事採集,並出版成冊。為了探索更多上一代諱莫如深的沈默原因,鄭瑋萱決定跨海來到祖父成長的故鄉。鄭瑋萱說:「阿公以前是蛙人,我想要就是透過身體來感受阿公經歷的那一段日子,剛剛跑的這一條是蛙人每天訓練一定會跑的路徑。」她也提到,長輩可能會覺得年輕人對這些東西沒有興趣,所以也不會特別說很多以前的故事,她很希望透過開始尋找歷史的行動,再帶回去分享給長輩。年輕的藝術家,透過尋訪家族記憶的行動,理解自身的文化根源,正好回應了帶領藝穗行動聚落走讀的建築師陳宣誠的提醒。陳宣誠說:「不要急著馬上要把自己的創作脈絡放進來,去強調說我要做什麼,而是當我透過自己的技術進來之後,我看到什麼東西。」透過中央政府的資源經費挹注,馬祖持續展開多項歷史再造和空間轉譯計畫。可見的硬體改建雖爲島嶼帶來新風貌,然而,如何避免淪於曇花一現的創生嘉年華,不僅空間維護需要更完善的配套措施,對於文化記憶的保存,也有待更多的對話和努力。
專欄
戰地文化再造與轉譯,說出馬祖的故事【獨立特派員】
尹雯慧 劉建邦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馬祖這座長期處於備戰狀態的離島,因為獨特的戰地文化景觀,2010年入選為台灣世界遺產的潛力點。沿岸海防據點遍布,光是南竿就有95座,很多人熟知的北海坑道就是其中之一。其他閒置的海防據點,譬如26據點、53據點,也正在轉型活化再利用,但過程卻面臨不少挑戰。藝穗行動 馬祖真正的樣貌是什麼? 這天,一群從台灣前來馬祖南竿參加「馬祖藝穗行動」的創作者,正在參觀改建中的梅石特約茶室。此處尚未正式開放,只有在2022年第一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活動時,曾經作為展場短暫亮相。國際藝術島是馬祖歷來最盛大的藝術祭,已舉辦過兩屆,此次的藝穗行動,被視為明年第三屆開跑前的暖身。 2018年起,透過文化部歷史再造現場專案的支持,昔日的梅石營區,目前正走向轉變的過程。空間,因為記憶的填充,而產生不同的意義。資深文史工作者王花俤,長年投入馬祖地方文化資產保存與研究工作,提出了他的觀察。 王花俤說:「我們有一個很強烈的世代記憶的斷裂,我們這一輩、上一輩,他經歷過這樣一個整個過程,戰地背景的流程,但是在1992年後出生的這一些孩子,對他來講那個年代是非常遙遠。」 而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則說:「我非常希望從戰地轉譯下來是一個藝術島,我們一直被環境、被政策、被政治而產生一個樣子,那個樣子其實從來都不是馬祖自己,那麼什麼才是真的馬祖呢?」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戰地文化如何轉型活化? 來到馬祖,隨處可見軍事標語及設施,島嶼沿岸海防據點遍佈,依照順時針方向一一編號,光是南竿,就有95座。 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自2002年開始評選以來,至今有18處入選。馬祖戰地文化景觀以其獨特性,在2010年獲得青睞。成大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說:「馬祖目前是台灣甚至是整個全世界,見證冷戰時期的戰爭設施最好的一個地方。」 連江縣政府文化處處長吳曉雲說:「在1999年馬祖國家風景區成立了之後,有非常多為觀光而活化的場域,比如說北海坑道、大漢據點、鐵堡等。那到了第二階段,像12據點這種咖啡廳就開始出現,01據點以軍事為主的博物館形式的呈現。」 過去被活化利用的空間,有些歷經經營團隊更迭,有些再度閒置;與在地民眾生活需求脫節,也可能是問題。然而,以觀光為導向的發展政策,更面臨環境變遷帶來的考驗。吳曉雲說:「很多人可能認為北海坑道就是一個看藍眼淚的地方,而忘記了重要的過去。我覺得賦予這些變成棄巢的空間,一個新時代的意義,而跟我們的下一代有所連結,是我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當然也是我們的局限跟課題。」 當藝術走進馬祖 與在地文化的磨合及挑戰 建築師張正瑜,2017年第一次登島。他受邀參與軍事據點轉譯計畫,負責26據點的改造,歷時數年完工,並拿下2024年國家卓越建設獎。 張正瑜說:「它是帶著某種未知、害怕,甚至有一點點你走久了你會開始覺得恐懼,可是當你開始覺得那個恐慌症要發作的時候,你就到了下面有光線的那個射口。對於不熟悉海防據點的居民,在他們過去的經驗裡面,可能無法接近這個地方,我們就覺得這個感覺好像可以好好的被保留下來。」身為外來團隊,與在地文化的磨合及環境適應,是不小的挑戰。在人際關係高度緊密的馬祖生活,有助力,也有阻力。台灣團隊與在地居民的關係,隨著相處,開始有了變化。另一位建築師陳宣誠,則是透過走讀,讓年輕的創作者們,在有限時間裡認識在地文化。馬祖除了戰地文化景觀,閩東聚落傳統建築,也是重點。正在為藝穗行動成員解說的陳宣誠,曾是參與兩屆國際藝術島的策展人,對於藝術介入行動,有許多反思。陳宣誠說:「其實他們(居民)其實根本不太需要藝術這件事情,因為離他們非常的遙遠,他們在意的可能是東西有沒有人買,或是觀光上的問題。我覺得比較希望的是說,跟他們一起去轉變那個視角,來看一看原來我們有什麼。」矗立在馬港海邊的藝術裝置,是第二屆國際藝術島留下來的作品,當地居民已習慣它的存在。當日常生活持續前進,時間會為馬祖以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留下什麼?
專欄
簡靜惠文化播種半世紀,致力推廣台灣閱讀活動!
鄭淑文 劉建邦 / 採訪報導黃郁婷 / 整理報導在台北,洪建全基金會為大眾舉辦讀書會,歷時三十年,持續不懈、聚集人群,透過閱讀與世界連結,幕後推手就是七○年代台灣十大企業家之一洪建全先生的長媳簡靜惠。而不只民間推廣閱讀,文化部也推動創新書市、市集,一起來深入了解,官方與民間如何推廣閱讀。 講者「比武過招」愛書人齊聚分享經典書目 求知若渴的人們相聚於週五夜晚的「敏隆講堂」,室內一張張課桌椅早已坐滿。 坐在台下聆聽的作家焦元溥表示,他喜歡這種演講是因為敏隆講堂找到非常好的策劃人–詹偉雄,身為演講者,就會知道自己需要全力以赴。這類型的演講,像是一場比武大會,同一個題目,大家從不同角度切入。 台上資料豐富,侃侃而談;台下聚精會神,聽得津津有味。社會觀察家詹偉雄擔任策劃,邀請10位名家共讀經典小說,也擔任第一講的講者。 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簡靜惠分享,她很佩服詹偉雄講《燈塔行》,怎麼有人讀得那麼細。還有最近聽他講《安娜‧卡列尼娜》跟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她坦言自己很喜歡村上春樹,但仍不禁讚嘆,詹偉雄的分享內容怎麼那麼豐富、看到的切入點那麼多! 身為台灣松下電器創辦人洪建全的長媳,當年新婚的簡靜惠很快就發現關心社會教育、文化是她一生志業所在。 簡靜惠回憶當時,夫家認為取之於社會、回饋社會,她的公公洪建全很有這個觀念。因此她提議何不來成立一個基金會,可以把對社會關懷的心,好好地實踐。 投身社會教育推廣50年。3年前退休、交棒的簡靜惠,去年小中風,認真休養、復健,重出江湖受訪,只因推廣閱讀。(圖/獨立特派員) 藝術家的啟蒙地之一 名導演李安也曾到訪! 簡靜惠以1971年創立的基金會為平台,以非營利組織的本質,積極回應時代所需,影響了各領域才華橫溢的藝術家。 洪建全基金會研發長曾文娟透露,早期李安、李宗盛都會來洪建全視聽圖書館,曾經借用那邊的場地、機器來聽音樂。 支持台灣眾多文化活動,也自己辦雜誌,台灣第一本閱讀指南《書評書目》,開啟了文學評論的先聲。爾後,1995年成立敏隆講堂,對大眾舉辦一系列免費名家講座,推動人文通識教育,也紀念早逝的丈夫洪敏隆。簡靜惠把丈夫留下的遺產,大半捐給基金會,讓基金會運作源遠流長,不受募款壓力影響,不受單一企業贊助,限制走向。 當年拉風時髦的家電,頻繁在台灣第一本書評專業雜誌上刊登廣告,支持運作。(圖/獨立特派員) 深化大眾閱讀習慣 公部門如何挹注資源支持? 有人說網路是閱讀的殺手,但網路也提供多種便利,可以開闊地看待閱讀的載體、空間與取得書籍的管道。 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司長楊婷媜觀察,進圖書館閱讀的人還是很多,印象中有一億多人次進入圖書館,紙本書、電子書的閱讀量也都持續成長。而文化部這幾年推出創新書市,也一直在鼓勵創作,或是鼓勵閱讀。 文化部自2013年起,為了創造大眾與實體書店相遇的機會,提升閱讀的習慣,獎勵實體書店串聯,辦理創新書市計畫。 楊婷媜司長表示,今年文化部主要是增加了實體書店推廣活動的經費,希望實體書店可以成為地方的微型文化中心。微型文化中心可以辦任何與閱讀有關的活動,成為人潮聚集的地方。因為文化中心不見得每一個地方都有,可是小型的、有特色的書店,是在地都可以去做的。 有人說一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在這個時代閱讀,不需拘泥於傳統的讀書。 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簡靜惠認為,大眾潛在的觀念裡,把閱讀跟讀書弄得太嚴肅了。閱讀的層面不需要侷限於教室裡、書本裡,他希望把閱讀當做是對人生的學習,來擴大它。 閱讀社群與同溫層是推動閱讀活動最大的力量,民間與官方齊力播下文化種子,希望更多人主動翻開一本書,展開屬於自己在字裡行間的豐富旅程。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書市經營不易,愛書人仍齊聚分享閱讀美好!
鄭淑文 劉建邦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台灣的出版現況嚴峻,有人認為紙本書已屆臨黃昏末日,但還是有一群人致力於推動閱讀的樂趣。資深文化人詹宏志從2021年起,就持續為愛書人創造對話的空間,在台中的中央書局舉辦讀書會,邀請各領域名家為讀者說書,不只帶動閱讀風氣,也讓許多經典書籍重返暢銷作品之列。 愛書人齊聚中央書局 參與週三讀書會 每週三晚上,入夜的台中老城區,有一個發光的閱讀所在,愛書人齊聚一堂,用90分鐘深入剖析經典文本。黃金講師陣容涵蓋各式範疇,經歷大疫之年,實體讀書活動擴及線上直播,虛實並進之外,還成為跨年盛會,用閱讀迎接新年。 讀書會的跨年活動,由十位愛書人四個小時接力上台,分享自己與推薦書的相遇,引導讀者打開閱讀的框架。(圖/獨立特派員) 這場歲末的盛會緣起於2021年資深文化人詹宏志發起的《週三讀書會》,當初會舉辦這樣的活動,其實是為了「中央書局」。從小喜愛閱讀的詹宏志,從南投來到台中唸書,1927年創立的中央書局,是他年少流連忘返的啟蒙之地,不僅提供大量書籍,也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演講。 詹宏志說:「現代的生活環境,人和書店的關係沒有像我小時候那麼緊密了。也許需要更主動創造一些活動來提醒大家,書局它還在我們生活周邊。」 文化人詹宏志打頭陣 各領域名家共襄盛舉 身為作家及廣播人的馬世芳,談到參與讀書會的經驗,他說:「這是一個滿大膽的實驗,跨年場找大家輪流來講,一個人講一本書,我覺得閱讀這件事情本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週三讀書會》是讀書人的盛事,邀請了眾多名家共襄盛舉。(圖/獨立特派員) 同時身為古典音樂評論者、廣播主持人、作家的焦元溥,也是講者之一,他說:「因為要講給別人聽,有些時候是自己找問題,自己來解答,解答的過程中,會發現更多的問題。如果自己找到解答的時候,那個快樂是遠遠勝過其他事情。」 資深文化人詹宏志說:「講者的各種背景跟他們對某些議題的關注,共同把這個讀書會的面向變得更廣,也引起更多不同人的興趣。台灣是一個非常豐富、臥虎藏龍的地方,要找好的講者,當然是要花點力氣說服他們出來。」 能夠號召各領域專家投入、參與,是因為詹宏志自己打頭陣,以12本經典小說,擔任12場的導讀人。而出版人葉美瑤,則是後續行動的關鍵推手。他說:「講者要能閱讀、能說,所以難度在這裡。而且就算百中選一挑出了這些厲害的人,他還要克服種種困難,每個禮拜三到台中來」 週三讀書會除了講座,還有作家晚餐,招牌菜是詹宏志復刻「宣一宴」的紅燒牛肉,用閱讀與美味安定身心。(圖/獨立特派員)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讀書會帶動閱讀風氣 詹宏志重返年少時啟蒙他的書店,親力親為帶領讀者閱讀,近百年的老書店有了新生命,讀者也有了依歸。醫師賴永章的診所,每週三下午起休診,他與妻子鄭嘉珮相偕前來,樂此不疲。他們表示,很希望能夠藉由參加讀書會,多讀一點書,也多認識一些人。 現代生活高速運轉,閱讀經典並不輕鬆,讀者楊士賢連續參與四年,告訴我們他堅持下來的原因。他說:「這個讀書會各個講者都很厲害,而且因為週三讀書會已經是一個品牌,每位講者有良性競爭,知道不能講得太差,所以受惠的就是來參加讀書會的同學們。」 讀書會帶動閱讀風氣,也對困頓的書市,產生推波助瀾之效。用心閱讀,與眾人分享,有更多人讀,就是書的機會。詹宏志說:「很多次我們講到的書,要不是台灣還沒有出版,或者是已經絕版了,可是講完之後,這些書都復活了、重新回來。」 三年累積超過百場,不少舊書重返暢銷作品之列,觀察今年2月的國際書展,閱讀風氣亦有顯著提升。Openbook閱讀誌理事長莫昭平說:「台北國際書展的熱絡程度讓他非常的振奮,顯示這個社會的確是有愛書人的,我們要做的是鞏固並且擴大這個基本盤。」他也表示,現在早已不是大眾閱讀的時代,而是分眾和小眾的閱讀時代,只要抓到目標讀者,就是成功了。 閱讀是一切學習的主要基礎,帶著我們前往難以到達的時空,置身一個全然不同的世界。台灣一年出版書籍有三萬種,出版的美好自由,透過讀書會這個自柏拉圖、孔子以降的古老分享形式,也許小眾,但有極大的影響力。
專欄
泰國將文創融入都市設計,帶動觀光發展!
1997年的亞洲曾爆發金融危機,當時泰國一度瀕臨破產,之後泰國前總理他信上台,決心要發展觀光和文創產業帶領泰國擺脫經濟困境。而現在,泰國時尚設計已經在國際嶄露頭角,文化創意融入都市設計與生活,將曼谷一步步推向全球化舞台。泰國在觀光和文創的軟實力,有哪些值得台灣借鏡? 觀光產業蓬勃發展 泰國怎麼做到的? 2019年,曼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設計創意城市。泰國透過文創推升國家的競爭力,而觀光產業更是驚人,每年約有三、四千萬名觀光客,位居世界旅遊排名前十大,觀光收入占GDP20%。值得注意的是,泰國的文創和觀光和台灣發展的方式不同,他們擅長以在地文化和生活經驗,帶給人們不同體驗。 泰國之所以能以觀光聞名,就在他們能為每位遊客創造絕無僅有的旅遊體驗。這間特別的泰國商場,它的外觀就是泰國傳統「水燈」文化的設計,藉由這間商場帶動周邊發展,也是這個水燈設計所象徵的意義。 不只外觀,商場的規劃設計也別具特色。泰國華文新媒體共同創辦人李致德說:「他們將泰國傳統的水上市場整個搬到室內,有點像是地區創生的方式,因為昭披耶河西岸,周邊本來就是一些小吃攤販,賣一些零售的,它在這邊開發的時候,也沒有地方可以去了,所以就把它收到水上市場裡面。」 這座特別的商場不僅把傳統水上市場搬進室內,也讓具有地方特色、文創屬性的小吃商品進駐,隨時都可以來觀光採買。(圖/獨立特派員) 想了解泰國文創?台灣人成立新媒體整合產業資訊! 泰國華文新媒體共同創辦人陳韋如、李致德,這對夫妻在泰國從事網路媒體,對泰國觀光及文創產業有深入觀察,他們認為泰國文化創意蓬勃發展,是源自政府和企業的大力支持。 李致德說:「泰國的一些商場或者是民間的機構,他們都會有自己的計畫,像商場可能設一些特別店,把這些文創商品拉進來、辦一些市集。他們也很樂意找一些文創或者是藝術工作者,把他們的產品落實在自己的企業文化價值上面。」 李致德在台灣原本是位軟體工程師,被公司外派至泰國拓展業務,期間他發覺雖然台灣和泰國經貿往來頻繁,但卻不了解彼此文化,於是他決定創業,在泰國成立華文新媒體,希望讓更多人看見泰國。李致德說:「我們承接的內容,是把文創產業的資訊帶給華人讀者,大家想要看、想要了解泰國文創,我們的流量就會起來。」 提供年輕藝術家舞台!藝術如何走進生活? 而另一位同樣也來自台灣的鄭紹敏,他則是透過文化藝術,將一間原本沒落的古董商場改頭換面,打造成一處展演不斷、非常受年輕人喜愛的藝文中心。鄭紹敏在藝文中心經常舉辦免費展演和音樂會,他認為生活的藝術可以培養,結合古董拍賣、藝廊及購物商場,藉由氛圍以及空間營造,將藝術帶進一般人生活。 為了給年輕畫家展出機會,藝文中心還免費提供空間給他們使用。(圖/獨立特派員) 古董藝文中心常務董事鄭紹敏說:「其實我覺得最驕傲的,就是這附近現在開了很多的畫廊。文創其實可以帶動地方的繁榮,讓年輕人、大眾可以進來這邊享受。」 文化創意融入生活 累積泰國軟實力 在泰國北部清萊一處稻田出現三隻可愛貓咪的圖案,這可不是畫上去的,而是結合農業、科技與藝術,利用泰國農業大學所培育的彩虹米,再透過衛星定位所栽種出的成果。 泰國農夫凱克漢說:「以前稻米主要被認為是消費的東西,但現在其他作物,譬如花卉或彩色蔬菜的特色,也可以應用到水稻上,這種方法使我們能夠同時發展旅遊業和農業。」 準確定位秧苗,隨著時間的推移,水稻植株會逐漸改變顏色,最後到了收穫階段,稻草的顏色將與原先設定的草圖顏色相近。(圖/獨立特派員) 泰國建築設計師庫爾蒂達 宋基蒂帕迪認為,唯有融入在地文化與生活經驗,才能彰顯文創的魅力。他說:「我們要做什麼建築出來,就要先看一下周圍有什麼元素,有什麼歷史也要考慮,包括有什麼材料跟當地的材料。」 建築設計師浪漫的裝置藝術,在觀海平台利用簡單的魚線融入巧思,以不同高度的鋼板作主材料,去感受光影的變化。(圖/獨立特派員) 泰國人天性樂觀,特殊文化與創意並非是為商業,而是在生活。泰國的經濟實力儘管不如台灣,但在觀光和文創的軟實力,的確有許多地方值得台灣借鏡。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泰國政府力推,文創產業成發展重點!
泰國電影和電視劇這幾年在國際知名度不斷提升,已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並喜愛泰國影視作品。除了泰劇之外,時尚、新穎的泰式美學也相當受矚目,迷人的泰式料理更是紅遍全世界。這些發展的背後來自於泰國政府強而有力的支持,運用豐富的文化,創造獨特的美學魅力,帶起國家競爭力。 泰國政府大力推廣 泰劇掀起風潮 2003年,泰國為振興經濟,選定文創當成驅動經濟的火車頭。泰國政府將創意經濟列為國家發展優先項目,分為文化遺產、藝術、媒體與創意,甚至設立了經濟創意部門,來發展泰國創意產業的所有元素。 泰國政府去年還成立國家軟實力戰略委員會,要大力推動包含節慶、觀光、美食、影視、時尚設計等十一項重要軟實力。(圖/獨立特派員) 泰國創意經濟局副執行董事皮吉 維蘭卡布特拉說:「我們努力讓企業能夠相互連接,讓這些文創企業能夠持續發展。我們的目標是讓他們能夠獲取資金、取得專業和知識,並能與產業鏈對接,最後一個部分是如何進入市場。」 以電影而言,政府除了積極推動國片、健全完整的產業生態鏈,並制訂各項優惠政策,吸引外資至泰國拍片以及從事後製工作。逼真的虛擬場景、專業製作、虛擬攝影棚,顛覆傳統製片手法。然而不光專業科技,繼日劇、韓劇,近幾年泰劇在亞洲也掀起風潮,除了同樣有俊男美女,泰劇強烈的戲劇風格,讓許多劇迷大開眼界。 泰國公共電視副總經理索米奧斯 基塔拉姆庫爾說:「可能有兩個重要的要素,第一是泰國影視或泰國連續劇,它具有泰國文化的特點,這反映了泰國式的思維方式,也展現了亞洲式思維的一面。第二是我認為泰國影片,通常最受歡迎的泰劇是反映泰國文化和遺產的作品,不論是飲食、表演藝術、民間藝術甚至各種學術藝術,這些具有泰國特色,我們稱之為泰國的軟實力。」 泰劇異軍突起,除了劇情重口味,擁有多元文化是泰劇最大特色。泰國包容性強不僅表現在作品風格,泰國人的溫和、好相處、學習力強,也是造就其嶄露頭角的主要因素。 獨一無二的泰式美學曼谷成為亞洲時尚之都 精緻、時尚、新穎的泰式美學,近幾年在國際備受矚目,也令曼谷成為亞洲時尚之都,而其大放異采的背後源自政府強而有力的支持。 泰國創意經濟局副執行董事皮吉 維蘭卡布特拉說:「我們有各種不同平台,例如我們透過舉辦設計週等活動來推動戰略性發展。這是一種可以快速取得合作共贏的捷徑,因為我們能夠連結不同人的各種知識,並將它測試以及實際應用。在過去的3年中,我們估計從舉辦展覽活動中,產生的經濟影響約為300億泰銖。」 金碧輝煌的佛寺與皇宮,充滿活力、樂天知命的生活哲學,泰國文創來自生活,擅長運用自身豐富的文化底蘊,創造獨一無二、高識別度的泰式美學魅力。(圖/獨立特派員) 泰國設計師艾克 通巴塞說:「對我來說,時尚是使人有一種新的風格,穿了屬於自己的風格就會與人有所不同,它描述了每個人穿著不同服飾所散發出的個性。」 前衛、誇張的造型設計,利用矽膠製成各式華麗圖案,顛覆傳統對珠寶的定義。設計師艾克喜歡用生活中的材料做設計,因為他認為珠寶最重要是展現個性。(圖/獨立特派員) 泰式料理紅遍 政府積極宣傳功不可沒 除此之外,美味的泰國料理也是泰國政府大力推廣的其中一個重點項目。泰國創意經濟局副執行董事皮吉 維蘭卡布特拉說:「我認為泰國料理在口味的獨特性上已經是獨一無二的,它的風味獨特,我們正在努力確保泰國料理能在全球市場獲得品質的肯定。我們要從掌握生態系統開始,從食材來源以及種植方式,我們都在努力掌控品質、確保好的口味。」 泰國觀光盛行,很多餐廳都有烹飪體驗課程,學員早上跟著廚師上市場採買,再回餐廳感受自己動手做料理的樂趣。不僅如此,政府也經常邀請名廚擔任美食大使,到世界各國宣傳推廣泰國菜。 泰國餐廳主廚諾羅·索梅妮說:「我受泰國政府的邀請,跑遍全球將近一半的國家去旅行,感謝他們推廣泰國美食,如同他們一直所做的,泰國旅遊局、國際貿易促進局、外交部都在推廣泰國美食,這就是泰國美食為什麼現在這麼有名。」 泰國以文化底蘊為基礎,形塑自己的風格與價值,經多年發展,泰國展現超強軟實力備受矚目,也打造出自己的東方美學。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專欄
工藝作品背後故事,一探職人的異想世界
藝術的花苞正在綻放,不同世代的工藝職人創作各具特色,有80年製作花燈資歷的燈藝師蕭在淦,匠心獨具的作品極具歷史及文化價值,獲獎無數;年輕陶藝家林時植則以陶土、木頭、金屬鐵件等複合媒材,碰撞出富有創意的成品。 國寶級燈藝師匠心獨具 蕭在淦的花燈人生 「功夫就是,別人在糊的時候,骨幹像鳥籠一樣,方方正正;我的作品看不到骨幹。」蕭在淦是國寶級的燈藝師,花燈從未離開他的生活。 蕭在淦不曾拜師學藝,學生時代接觸花燈時,就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他回憶,附近會這項工藝的人很多,而他平常看別人操作,馬上就學得起來;學校的勞作,他看了之後馬上可以學會一半。 17歲那年,蕭在淦被日本政府徵召到神奈川縣大和市的高座海軍工廠,接受飛機維修員的訓練,當時他以為要去讀書。蕭在淦提到,去2年多就回來了,「回來之後,台灣很熱鬧,四處都在張燈結綵、演戲。我會糊花燈,人家叫我做,我就做。」 蕭在淦也分享,如果只幫宮廟做花燈,其實賺不到什麼錢,因為初一、十五才有。後來兼做百貨生意,從化妝品到皮包,什麼都賣。 蕭在淦已經97歲,仍不停創作花燈。(圖/獨立特派員) 花燈要與眾不同,功夫都藏在細節裡,做花燈之前,他不預先構圖,但是造型與圖案早在他的腦海中,每一個作品都慢工出細活。匠心獨具的創作,更讓他在1991到1993年,連續3年拿下新竹都城隍廟花燈競賽首獎。 蕭在淦不只是精通傳統手藝,還會與時俱進。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系講師林時植說道,「不要看他年紀大,他的腦袋非常的清晰,以他這個年紀來說,竟然還有做一些突破。」 龍、鳳、麒麟是廟會中是不可或缺的重頭戲,也是蕭在淦重要的代表作,尤其是龍,經過他的巧手之後有著千變萬化的造型;現在他更打造出孔雀花燈,更是維妙維肖。 蕭在淦打造的孔雀花燈。(圖/獨立特派員) 結合陶、木、金屬媒材 新一代工藝家林時植創意無限 林時植是新竹市年輕的工藝師,也擔任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系講師,2010年獲得「台灣工藝之家」的頭銜。他的作品有陶土、木頭與鐵件,3個重要的創作元素。 林時植說明,「使用鐵件,是因為創作空間本來是爸爸的鐵工廠,是我最早期創作時很重要的素材,所以可以看到我的作品,常常會有陶、金屬跟木頭的複合媒材。」 2000年是林時植的創作起點,他為自己訂下一個5年停損點,開始放手一搏,「那時候是在摸索的階段,大概第3年、第4年開始,有一個叫《找自己》的系列,這也是讓我決定要以『陶』來當終身志業的起點。」 《找自己》系列不只拿到台南「南灜獎」首獎,2004年完成的孕三態作品,被法國一位私人收藏家典藏,還有阿根廷馬賽克美術館收藏他的《歲月之歌》。林時植介紹,《歲月》系列是以磚塊來成形,因為自己成家了,聯想到成家之後,會希望有一個家庭,並有個堡壘來守護,堡壘就是用磚塊去堆疊。 陶藝開啟林時植的工藝家之路。(圖/獨立特派員) 接下來的《異域》系列,則是針對環境的控訴。林時植解釋,很多孩子都面臨環境賀爾蒙、空氣汙染等相同的問題,他便以此做為發想起點。這個系列是由陶、鐵及電路板組成的創作,林時植還特地去回收場收集廢棄金屬來完成。 現今林時植正在打造的是《真實色彩》系列作品,也是他的第4階段創作,源於2019年新冠疫情發生之後,希望可以回溯到純真時期,用雙眼看到的美麗新世界。 林時植說明創作理念:「它是一個小女孩,但其實並不是人類,而是人類延續下來,機器人AI的產物。我希望在未來的世界,由AI來守護我們這顆地球。我認為我來這個地球上,有一個使命必須要去完成,這也是我在創作到十幾年之後,突然間有這個體認。」 林時植《真實色彩》系列作品之一。(圖/獨立特派員) 他們一位是台灣工藝之家,新竹市最資深的國寶級燈藝師;一位是年輕的創作者,兩人年紀相差兩個世代,卻在各自專業領域上不斷超越自己,創作源源不絕,走在工藝道路的腳步永不停止。 (※李瓊月 袁宏書/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