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廖怡芬 鄭仲宏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桃園有一群人,以廢棄的木棧板、木製家具,和回收牛仔衣物做為原料,加工處理再製,搖身一變,成為全新的家具、木製品,或是服裝、包包。他們除了善用回收原料,工作人員也是雇用社會弱勢、失業、或是需要幫助的人,齊心幫助物品重生。

報廢品變身實用手機座 木工師傅如何賦予新生?

在桃園市木匠的家工作室裡,一邊是經驗豐富的木工師傅、一邊是年輕的設計師,兩代經驗互相激盪、傳承,呈現出既有創意又兼具實用性的作品。而讓他們陷入激烈討論的,是一個看起來小巧可愛又實用的機器人手機座,它可是利用廢棄的海運集裝箱,經過師傅巧手塑造而成的。

木工師傅李世淼表示,廢棄海運集裝箱送來的時候,上面會有很多用來釘報關文件的釘子。因此,工作人員第一個動作就是先把釘子拔掉,再進行後續處理。

接著進入刨光,讓木頭的表面變得潔淨如新。然後分別裁切成實際體積要用的大小,才能進入打磨。原本是要被廢棄的木頭材質,不一會兒工夫,有個機器人的頭型出現了。而組合後就像變魔術一樣,廢棄木料或舊木作家具,在即將進入焚化爐前,被賦予新的任務。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副總幹事許筱婷指出,木匠的家一直以「人休習、物修惜」為所有服務的核心宗旨。希望人可以休養而學習,物可以修復而珍惜,讓人與物都可以在木匠的家找到一次重生的機會。

協會大量雇用社會弱勢、失業、或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讓人和物都找到了新生命。

大熱天下,大家揮汗如雨,從貨車上搬下來的,是一件一件的希望。因為家裡有舊的木作家具想要淘汰,協會就會去回收,載回來細心整理。(圖/獨立特派員)

環保就從設計開始 再生衣物也能引領潮流

再生木作團隊,其實都是企管相關科系的背景,因著自己的興趣,也因著一起為地球盡一分心力的濃濃人情味,聚集到這裡。他們堅持不砍一棵樹,成就木作品,串起人與物的溫度,創造循環經濟。

木作設計師鍾麗芳坦言,會接觸到木匠的家,是因為自己身體出了一點狀況,沒有辦法像以前那麼大量接案。但是對於木工,仍抱持獨特的情懷,甚至秉持著「好的環保就是從設計開始」這樣的創作理念。

同樣讓物品重生的,還有這裡的衣作坊。再生衣作坊的年輕組長,原本連剪刀都不會拿,但因為對服飾有興趣,現在也加入了設計製作的行列。

再生衣作坊組長黃謙柔說明,再生衣物通常會有兩極的評價,像是以牛仔布、西裝褲材質拼接而成的夾克。有些人會覺得這件衣服破破爛爛,怎麼能穿;但有些人認為視覺效果很好,穿出去會很「潮」。

衣作坊裡還有另一項挑戰,因為一般成衣是先設計,但在這裡的步驟則是完全相反。(圖/獨立特派員)

拓及教育領域 「木匠的家」建立善循環

在地的大學教授,也希望把學校裡沒辦法教的,在一個真實的環境裡面去落實。不只修學分、參加創作比賽,還能讓學生有親身的感受,也彌補協會的人力不足。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陳歷渝解釋,當初跟教育部提案—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畫,就是以木匠的家做為基地,目標是要成立一座環保公益博物館。

 而且,年輕人的創意無限,再生衣作坊的風格設計,甚至也參與過臺北時裝週。快時尚崛起,木匠的家每年可以收到一萬多包的二手衣,不到一個月已經堆積出「捐衣山」。因為觀察到成衣業是全球第二大汙染產業的事實,協會希望再生衣作不只每件都獨一無二,還能傳遞永續循環的新價值。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總幹事劉修榮 觀察,有很多民眾除了捐物也購物。另一方面,在網路平台也買得到協會的產品,而這就也形成了善的循環。

他也認為,正常的物品是生產了以後被使用,最後被丟到垃圾堆,進焚化爐,但是木匠的家把所有的物品變成一個循環。也透過這樣的工作,讓工作者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許他在木工坊,也許他在家具部,也許他在二手店裡面整理東西。

在這裡,人與物都得到重生。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默默為環境的永續,持續努力付出!

黃郁婷/編輯


最新專欄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