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賦予廢棄材料新生命,還能創造弱勢族群就業機會!
廖怡芬 鄭仲宏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桃園有一群人,以廢棄的木棧板、木製家具,和回收牛仔衣物做為原料,加工處理再製,搖身一變,成為全新的家具、木製品,或是服裝、包包。他們除了善用回收原料,工作人員也是雇用社會弱勢、失業、或是需要幫助的人,齊心幫助物品重生。 報廢品變身實用手機座 木工師傅如何賦予新生? 在桃園市木匠的家工作室裡,一邊是經驗豐富的木工師傅、一邊是年輕的設計師,兩代經驗互相激盪、傳承,呈現出既有創意又兼具實用性的作品。而讓他們陷入激烈討論的,是一個看起來小巧可愛又實用的機器人手機座,它可是利用廢棄的海運集裝箱,經過師傅巧手塑造而成的。 木工師傅李世淼表示,廢棄海運集裝箱送來的時候,上面會有很多用來釘報關文件的釘子。因此,工作人員第一個動作就是先把釘子拔掉,再進行後續處理。 接著進入刨光,讓木頭的表面變得潔淨如新。然後分別裁切成實際體積要用的大小,才能進入打磨。原本是要被廢棄的木頭材質,不一會兒工夫,有個機器人的頭型出現了。而組合後就像變魔術一樣,廢棄木料或舊木作家具,在即將進入焚化爐前,被賦予新的任務。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副總幹事許筱婷指出,木匠的家一直以「人休習、物修惜」為所有服務的核心宗旨。希望人可以休養而學習,物可以修復而珍惜,讓人與物都可以在木匠的家找到一次重生的機會。 協會大量雇用社會弱勢、失業、或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讓人和物都找到了新生命。 大熱天下,大家揮汗如雨,從貨車上搬下來的,是一件一件的希望。因為家裡有舊的木作家具想要淘汰,協會就會去回收,載回來細心整理。(圖/獨立特派員) 環保就從設計開始 再生衣物也能引領潮流 再生木作團隊,其實都是企管相關科系的背景,因著自己的興趣,也因著一起為地球盡一分心力的濃濃人情味,聚集到這裡。他們堅持不砍一棵樹,成就木作品,串起人與物的溫度,創造循環經濟。 木作設計師鍾麗芳坦言,會接觸到木匠的家,是因為自己身體出了一點狀況,沒有辦法像以前那麼大量接案。但是對於木工,仍抱持獨特的情懷,甚至秉持著「好的環保就是從設計開始」這樣的創作理念。 同樣讓物品重生的,還有這裡的衣作坊。再生衣作坊的年輕組長,原本連剪刀都不會拿,但因為對服飾有興趣,現在也加入了設計製作的行列。 再生衣作坊組長黃謙柔說明,再生衣物通常會有兩極的評價,像是以牛仔布、西裝褲材質拼接而成的夾克。有些人會覺得這件衣服破破爛爛,怎麼能穿;但有些人認為視覺效果很好,穿出去會很「潮」。 衣作坊裡還有另一項挑戰,因為一般成衣是先設計,但在這裡的步驟則是完全相反。(圖/獨立特派員) 拓及教育領域 「木匠的家」建立善循環 在地的大學教授,也希望把學校裡沒辦法教的,在一個真實的環境裡面去落實。不只修學分、參加創作比賽,還能讓學生有親身的感受,也彌補協會的人力不足。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陳歷渝解釋,當初跟教育部提案—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畫,就是以木匠的家做為基地,目標是要成立一座環保公益博物館。  而且,年輕人的創意無限,再生衣作坊的風格設計,甚至也參與過臺北時裝週。快時尚崛起,木匠的家每年可以收到一萬多包的二手衣,不到一個月已經堆積出「捐衣山」。因為觀察到成衣業是全球第二大汙染產業的事實,協會希望再生衣作不只每件都獨一無二,還能傳遞永續循環的新價值。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總幹事劉修榮 觀察,有很多民眾除了捐物也購物。另一方面,在網路平台也買得到協會的產品,而這就也形成了善的循環。 他也認為,正常的物品是生產了以後被使用,最後被丟到垃圾堆,進焚化爐,但是木匠的家把所有的物品變成一個循環。也透過這樣的工作,讓工作者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許他在木工坊,也許他在家具部,也許他在二手店裡面整理東西。 在這裡,人與物都得到重生。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默默為環境的永續,持續努力付出! 黃郁婷/編輯
專欄
憂鬱世代中,從黑暗走向光亮的故事
現代人的生活挑戰及環境壓力,讓不少人苦於憂鬱症及各種身心疾病,不過同時也有一群人,在困境中展現旺盛的生命力。45度角畫家金根鴻,車禍後癱瘓,原本憂鬱喪志,卻決定咬起畫筆,戰勝命運;另一位是幫助許多偏鄉孩子的老師王李成雲。他們是如何逆轉黑暗、照亮他人和自己的生命? 從車禍中歷劫重生 「45度角畫家」找到人生方向 布農族生命鬥士金根鴻,頸部以下幾乎全部癱瘓,已經蜷曲變形的雙手、孱弱的雙腿,令人不忍直視。但畫畫改變了他的生命,也因為作畫時的極大角度是45度,被稱為「45度角畫家」。 生命的驟變,就在15歲國中剛畢業時,人生許多夢想正要起飛的那一年,金根鴻發生了一場嚴重車禍,雖然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卻也從此頸部以下癱瘓。 從小就活潑好動的他,乖巧孝順,車禍後頓時墜入無盡的黑暗漩渦,不只父母一時無法接受,知道自己不可能好起來之後,也曾想過就此解脫,一走了之。不過,在回家休養的日子裡,他無意間看到電視裡有人咬筆畫圖,在堅信「他能我也能」的信念下,慢慢地畫出興趣,也被發現有繪畫天分。 受貴人幫助 枯木也能長出新芽  金根鴻前後經過知名口足畫家謝坤山的啟蒙、文化薪傳獎得主沈廷憲的指導,而旅英藝術家陳墨田,更是把他原本單純的畫畫,分裂成無窮的可能性。金根鴻說:「因為我看到一個光,就是我還可以畫畫。」聰明的他,一點一滴進步,為自己打開另一扇窗。 金根鴻最滿意的其中一幅畫《希望》,描繪了在漆黑岸邊的枯槁漂流木,竟長出了努力掙脫束縛的巨大手臂,而枯木上冒出頭的新芽,就象徵著希望,讓黑暗的天空露出曙光。(圖/獨立特派員) 金根鴻生命裡一連出現了許多貴人,就像枯木上冒出的新芽,讓他的心情漸漸豁然開朗。在台灣待用課程協會的協助下,不只請來許多名師,還找來日籍的攝影師岡本孝,教他日本傳統文化、當代文化,介紹日本藝術家作品,給了金根鴻許多靈感與刺激。 提到金根鴻,台灣待用課程協會共同創辦人陳欣婷說:「他大概是我身邊認識所有人裡面,最應該抱怨上天對他不公平,但是他充滿了生命力。」 現在的金根鴻,不只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花蓮文化局美術館開過畫展,畫作也受到台北長庚醫院的定期收藏,還聘請他為長庚的口足畫家,讓他更有自信地創作,還能幫助其他弱勢。上天雖然關了一道門,卻也為金根鴻開啟了另一扇窗,即使是被束縛的軀殼,也禁錮不了有夢的靈魂。 海端書屋 偏鄉孩子永遠的避風港 同樣來自偏鄉的生命力,還有位於台東偏遠部落的海端書屋。由在國小擔任主任的王李成雲打造的海端書屋,把家裡的雜貨店整理一部分出來,帶著孩子們一起煮飯做菜、課後學習,補足心中缺乏的家庭功能。 書屋靜靜守候部落的孩子,就像孩子們的第二個家,讓他們有個快樂學習的避風港。(圖/獨立特派員) 因為部落工作機會少,有近四分之一的弱勢家庭並沒有穩定的收入,或是父母得要到外地工作,疏於照顧加上營養的缺乏、心靈創傷帶來憂鬱的情緒風險,產生了身體上病痛。像是小學五年級的小潔,為了治療自體免疫攻擊腎臟的疾病,長期服用類固醇,導致雙眼白內障,視力不到0.2;剛滿18歲的小安,則是心臟病心律不整,需要靠藥物維護健康。 醫療資源不足、就醫路迢迢,老師也肩負起帶孩子看病的角色,但不只是身體上的病痛,超過6成的偏鄉孩子,生長在單親或祖父母隔代教養的家庭中。肯愛社會服務協會祕書長蘇禾說:「孩子的身體從原來的兒童創傷,發展到情緒的困境,之後所引發的行為障礙、發展障礙乃至於形成慢性病的速度就加快了。」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社服協會也必須要長期關注。 海端書屋教師王李成雲也說:「來書屋的話,小孩子不用回去面對喝醉的家長,或是比較不好的環境。」曾獲得教育大愛菁師獎的王李成雲,甚至讓孩子們寄住在書屋樓上,希望從教育做起,帶領學生翻轉人生。 老師把孩子們視同己出,慢慢地開花結果,滿滿的獎牌、獎盃,還有接受總統的表揚,孩子們的表現有目共睹。老師滿滿的愛,支撐出力量,一步又一步翻轉部落孩子們的宿命,渡過了一波又一波的難關後,希望越過黑暗,看到光亮。 (※廖怡芬 鄭凱文/採訪報導)
專欄
不再只是受助者,新巨輪協會如何絕處逢生?
新巨輪協會凝聚許多無家輪椅身障者,打造共生家園,除了原本就有的街賣,也加入行動餐車和無障礙廚房。協會還結合數位科技平台的傳播力量,讓身障者的工作方式更加彈性多元,也讓社會看見他們不斷尋求進化、生存,絕處逢生的勇氣。 跳脫一般街賣 身障者的行動餐車 本身就是輪椅身障者,新巨輪協會的創辦人陳安宗,是一手帶領協會成長的靈魂人物,不只牢牢凝聚了一群輪椅身障朋友們的心,就連上早市為行動餐車採買,他也自己來。 「很有心吶!坐輪椅還來買菜,很認真。」菜攤老闆娘陳淑華說道。陳安宗則希望能多跟老闆搏感情,讓他們知道,協會隨時在關心所使用的菜有沒有受傷、保存期限有沒有比別人來得長。 在後疫情時代,大環境更加挑戰,進貨物價成本上漲、民眾減少消費,更影響了弱勢團體自立生存的機會,除了原有的街賣、販售日用品,協會也不斷尋求新的經營模式,打造多元並存、非典型的友善就業場域。 早市採買完沒多久,提供美味午、晚餐的行動餐車就要準備出發。無障礙行動餐車每週都有預定行程,在大賣場前的廣場、校園、或是產業園區開賣,已經養成了一群常客,客人熱情捧場,師傅們更是忙得好有成就感。 行動餐車最高紀錄一天可以賣出196份,對比過去20多年的街賣經驗,餐車師傅李龍鈞心情五味雜陳,「街賣出去要問客人,就是要跟客人客氣一下。做這個也不用去問人家,只要你餐做好,人家自動來買,這樣就好。」 新巨輪協會創辦人陳安宗則說,街賣者如果有機會轉型,往餐飲這方面發展,用雙手料理出美味的餐點,遞送到消費者的面前,他認為,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不會再認為障礙者永遠就是一個受助者。 無障礙行動餐車頗受歡迎。(圖/獨立特派員) 從自卑到自信 在共生家園重生的身障者們 不停地多元進化,讓工作方式更加彈性友善。從原本的街賣,到加入行動餐車,最近更全新打造無障礙廚房,以類似雲端廚房的概念,製作各式各樣的便當,在線上、線下開賣,與時俱進,也降低營運成本。 走進寬敞的無障礙廚房,清洗蔬果的流理台、炒菜的瓦斯爐,一整排的高度都已經特別降低,餐廚器具都以身障者的輪椅高度視角為考量,或利用卡榫調整高度,方便身障者清洗、切菜、炒菜、包裝,完成一個個熱騰騰的美味便當。 無障礙廚房廚師鄧幼鵬是小兒麻痺患者,年過花甲,家人不在身邊,過去常常無業流浪。鄧幼鵬坦言,自己年輕時是學金工的,曾自己創業,也賣過樂透、賣過衣服、賣過蔥油餅……,幾乎什麼都做過,卻一事無成,來到這邊才把心安下來,專心學做菜。 鄧幼鵬現在就住在這邊,不僅生活起居無恙,還能和協會成員一起聊天、看電視,人生繞了大半圈,終於找到一個可以安心落腳的家。協會打造了共生家園,也讓不少輪椅族的身障者,有了一分歸屬感。 另一名廚師劉玟玲曾是舞台劇演員,過去常要編劇、寫台詞,粉墨登場,上遍台北大大小小的舞台,而現在,他的舞台就是這間無障礙廚房。劉玟玲說:「朋友知道我在做廚房也是說:『你太厲害了吧!這個這麼難的工作。』我的座右銘是,別人可以,我也可以。」 廚師在特別為身障者設計的無障礙廚房炒菜。(圖/獨立特派員) 因應資訊新時代 巨輪如何結合科技? 面對瞬息萬變的新時代,身障團體也透過網路上各種平台,努力向社會招手。原本在台北市中山地下街,只有5天的「公開!街賣集團的真面目」展覽,也以虛擬實境設計線上展,將展期延長。不受時間地點限制,讓民眾透過網路親臨現場,更了解身障團體。 要讓資訊跨越時空、更加透明,不只有線上展,還善用社群媒體,讓行動餐車也有自己專屬的頻道或專頁,未來便當盒上還會有QR Code的設計,透過數位網路平台,接軌群眾。 新巨輪協會社工岑家忻解釋,他們認為便當盒不單純只是一個便當盒,也是溝通的載具,所以就跟公益團體三明治工合作,在便當盒上設計QR Code,拿手機一掃,就可以看到立體的AR畫面。在吃便當時,也可以認識一個公益團體。 雖然過去曾因一場無情大火,殘酷摧毀好不容易打造的溫馨家園,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生計。但藉由工作方式的多元蛻變,加上善用數位科技,身障弱勢團體從賣面紙到拿鍋鏟;眼神從自卑到自立,在黑暗的深淵重新找回人生希望。 (※廖怡芬 鄭凱文/採訪報導)
政治經濟
主題
映真在人間
1937年出生於苖栗竹南小鎮,成長於鶯歌的陳映真,是台灣近代最具影響力的左翼思想家、作家。他不只是一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社會主義者,他的文學、小說,以及他所創辦的人間雜誌,至今還持續影響社會年輕人與知識分子。陳映真的反抗意識,從就讀成功中學時,參與了美國大使館抗議美軍暴力事件開始。1968年他因為「民主台灣同盟案」被捕,判刑十年,移送綠島監獄。 出獄後陳映真陸續出版了《第一件差事》《山路》等小說、散文。但是只有文學、小說還不能滿足於陳映真對社會的關懷,1985年,他結合台灣重要的寫作高手,最具影響力的報導攝影家以及一群年輕人,一起催生了《人間雜誌》。希望把台灣底層小人物的故事,透過好的文學、好的紀實攝影呈現出來。《人間雜誌》所觸及的公害、核電、農民、勞工、兒童、婦女、原住民、客家運動、二二八、白色恐怖、老兵、外省人返鄉、以及國際反獨裁運動、媒體改革等等。越是弱勢,越是邊緣的議題,人間挖得越深。 八○年代《人間雜誌》的出現,對在台灣媒體發展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八○年代台灣非主流媒體兩個重要代表,除了人間雜誌,還有隔年成立的「綠色小組」。《人間雜誌》跟綠色小組關心議題接近,並互相合作。包括從報導台灣第一個公害運動-台中縣大里反三晃農藥廠污染事件、新竹水源里反李長榮化工、鹿港反杜邦、後勁反五輕等議題。特別是在報導並發起《槍下留人》援救原住民青年湯英伸行動上,影響深遠,綠色小組當時就紀錄了陳映真的談話。過去人間報導過的議題,31年後再回頭審視,仍有他的進步性,而且很多問題至今尚未解決。1989年9月《人間雜誌》雖然因為財務困難而停刊,但是從人間鍛練後,離開的記者及攝影們,也在各個領域開枝散葉。2006年陳映真赴任北京人民大學客座教授,2016年11月22日病逝北京,享年79歲,人生謝幕。「有人雖生猶死,有人雖死猶生」陳映真的文字跟他的人道主義,以及人間雜誌的影響,就是最好證明。 在人間雜誌有兩股主要戰力 ,一部分是來們剛畢業的年輕人;一部分是已經相當有名的作家或攝影報導者。曾經在人間雜誌工作的記者或攝影,幾乎都有機會被陳映真叫進去辦公室長談,告訴他們:「不是人間的記者有多會寫,而是受壓迫底層的人民,他們的受苦們教育了我們。」並再三叮嚀記者們進入採訪現場時,要用最誠懇、謙卑的態度去面對受訪者,並找出隱藏在背後的社會結構問題。這份關懷弱勢,追求真相的精神,也是所有媒體工作者應該不斷提醒自己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