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賦予廢棄材料新生命,還能創造弱勢族群就業機會!
廖怡芬 鄭仲宏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桃園有一群人,以廢棄的木棧板、木製家具,和回收牛仔衣物做為原料,加工處理再製,搖身一變,成為全新的家具、木製品,或是服裝、包包。他們除了善用回收原料,工作人員也是雇用社會弱勢、失業、或是需要幫助的人,齊心幫助物品重生。 報廢品變身實用手機座 木工師傅如何賦予新生? 在桃園市木匠的家工作室裡,一邊是經驗豐富的木工師傅、一邊是年輕的設計師,兩代經驗互相激盪、傳承,呈現出既有創意又兼具實用性的作品。而讓他們陷入激烈討論的,是一個看起來小巧可愛又實用的機器人手機座,它可是利用廢棄的海運集裝箱,經過師傅巧手塑造而成的。 木工師傅李世淼表示,廢棄海運集裝箱送來的時候,上面會有很多用來釘報關文件的釘子。因此,工作人員第一個動作就是先把釘子拔掉,再進行後續處理。 接著進入刨光,讓木頭的表面變得潔淨如新。然後分別裁切成實際體積要用的大小,才能進入打磨。原本是要被廢棄的木頭材質,不一會兒工夫,有個機器人的頭型出現了。而組合後就像變魔術一樣,廢棄木料或舊木作家具,在即將進入焚化爐前,被賦予新的任務。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副總幹事許筱婷指出,木匠的家一直以「人休習、物修惜」為所有服務的核心宗旨。希望人可以休養而學習,物可以修復而珍惜,讓人與物都可以在木匠的家找到一次重生的機會。 協會大量雇用社會弱勢、失業、或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讓人和物都找到了新生命。 大熱天下,大家揮汗如雨,從貨車上搬下來的,是一件一件的希望。因為家裡有舊的木作家具想要淘汰,協會就會去回收,載回來細心整理。(圖/獨立特派員) 環保就從設計開始 再生衣物也能引領潮流 再生木作團隊,其實都是企管相關科系的背景,因著自己的興趣,也因著一起為地球盡一分心力的濃濃人情味,聚集到這裡。他們堅持不砍一棵樹,成就木作品,串起人與物的溫度,創造循環經濟。 木作設計師鍾麗芳坦言,會接觸到木匠的家,是因為自己身體出了一點狀況,沒有辦法像以前那麼大量接案。但是對於木工,仍抱持獨特的情懷,甚至秉持著「好的環保就是從設計開始」這樣的創作理念。 同樣讓物品重生的,還有這裡的衣作坊。再生衣作坊的年輕組長,原本連剪刀都不會拿,但因為對服飾有興趣,現在也加入了設計製作的行列。 再生衣作坊組長黃謙柔說明,再生衣物通常會有兩極的評價,像是以牛仔布、西裝褲材質拼接而成的夾克。有些人會覺得這件衣服破破爛爛,怎麼能穿;但有些人認為視覺效果很好,穿出去會很「潮」。 衣作坊裡還有另一項挑戰,因為一般成衣是先設計,但在這裡的步驟則是完全相反。(圖/獨立特派員) 拓及教育領域 「木匠的家」建立善循環 在地的大學教授,也希望把學校裡沒辦法教的,在一個真實的環境裡面去落實。不只修學分、參加創作比賽,還能讓學生有親身的感受,也彌補協會的人力不足。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陳歷渝解釋,當初跟教育部提案—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畫,就是以木匠的家做為基地,目標是要成立一座環保公益博物館。  而且,年輕人的創意無限,再生衣作坊的風格設計,甚至也參與過臺北時裝週。快時尚崛起,木匠的家每年可以收到一萬多包的二手衣,不到一個月已經堆積出「捐衣山」。因為觀察到成衣業是全球第二大汙染產業的事實,協會希望再生衣作不只每件都獨一無二,還能傳遞永續循環的新價值。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總幹事劉修榮 觀察,有很多民眾除了捐物也購物。另一方面,在網路平台也買得到協會的產品,而這就也形成了善的循環。 他也認為,正常的物品是生產了以後被使用,最後被丟到垃圾堆,進焚化爐,但是木匠的家把所有的物品變成一個循環。也透過這樣的工作,讓工作者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許他在木工坊,也許他在家具部,也許他在二手店裡面整理東西。 在這裡,人與物都得到重生。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默默為環境的永續,持續努力付出! 黃郁婷/編輯
專欄
同仁國小棒球隊,如何在逆境中擊出生命的全壘打?
結論先講 嘉義縣中埔鄉同仁國小是一所迷你小學,全校只有115名學生。長期以來,棒球隊孩子幾乎以學校為家,而教練蔡璧州就像他們的爸爸,不僅要訓練球隊,還擔起照顧孩子生活起居的責任。然而龐大的經費是球隊每年都要面對的難題,教練和孩子們該怎麼在困境中,擊出生命的全壘打? 經費不足 教練兼舍監 奔走募款避免斷炊 同仁國小位於阿里山山腳下,這幾年來學校棒球隊成員以來自部落的原住民孩子居多,目前10名球隊孩子,就有8名是原住民。 教練蔡璧州說明,這些孩子的家庭狀況比較特別,有單親的,也有隔代教養的;有低收入戶,也有中低收入戶的。他們只要來球隊,所有費用都由球隊負擔,也會減輕家長的經濟壓力。 小學四年級的承邑有輕度學習障礙,功課雖然不佳,在打棒球方面卻展現天分。 蔡璧州觀察,可能是因為他早產的關係,要跟他溝通很久,有時候他不見得聽得懂,實際做動作給他看,一直重複、重複,他就能把動作記起來。 10年前蔡璧州建議學校成立宿舍,讓孩子免費居住,因球隊經費很有限,他也義務承擔舍監工作。對蔡璧州來說,最大的壓力來自於經費,目前球隊所有用的、吃的,都是他辛苦奔走募款。 蔡璧州坦言,平均一年要募120萬,因為光吃的費用就很可觀。包括器材、服裝,外出比賽住的費用、膳食費用。每年12月中旬過後,就是開始傷腦筋的時間。 (同仁國小棒球隊教練蔡璧州認為,每天跟這些孩子在一起,也滿好玩的,雖然年紀半百了,但覺得自己還滿年輕的。) 不畏艱難 展現企圖心 娃娃兵出頭天 許多人眼中的娃娃兵,卻經常創下令人驚喜的戰績,就在2023年嘉義縣軟式組棒球秋季聯賽,同仁國小球隊破天荒勇奪冠軍。 教練蔡璧州表示,打球這個領域,有自信的孩子就會展現很強的企圖心,不管一年級、二年級都一樣。 小學四年級的欣妤是球隊唯一的女生,除了不能住宿,所有訓練都跟男生一樣嚴格。 蔡璧州坦言,既然已經來到球隊,就一視同仁,這樣才會成長,不會因為是女生,教練就有差別待遇。 (每天傍晚孩子們練完球、吃過晚餐,就是寫功課時間。教練也是他們的課輔老師,看著蔡璧州熟練地教數學,讓人感到很意外。) 盼各界慷慨解囊 讓學童走一條不同的路 蔡璧州原本在嘉義開補習班,由於從小對棒球的熱愛,26年前就開始兼職當教練,12年他毅然結束補習班,全心投入薪水不高的教練工作。 蔡教練認為,教國小的棒球,從他們不會,一直到會,到能上場比賽,能看懂戰術,甚至能不小心贏球,那種小小莫名的成就感,就會覺得很快樂。 蔡璧州和球隊長期的努力逐漸獲得社會關注,常常有許多人前來關心孩子們,為他們加油打氣。 企業家高麗琴坦言,帶這些孩子的重點不只是打球,打球只是將他們集合成一個團隊。其實教練是在解決孩子的教育跟家庭背後的困擾,因為每一個孩子背後的家庭都很辛酸。 竹崎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何子凡觀察,這些小球員們是在多麼條件欠缺下成長。不管是硬體的條件,或者生活照顧的條件,其實都還沒有辦法完全靠公部門的經費來支持。要支撐這樣的球隊,還要在社會再找很多的資源,去募集更多民間的力量。 同仁國小林曜輝表示,球員的家庭狀況都是很弱勢的,需要有人來關心、幫助。他們在課業方面可能比較不好,但是在棒球方面讓自己有成就感,也算是另外一種未來職業發展的選項。 根據兒福聯盟調查發現,在台灣有超過三成的偏鄉兒童在放學後,家裡沒有大人可以照顧,甚至成為流浪街坊的遊童。蔡璧州和同仁國小希望以棒球隊,多多幫助、陪伴弱勢兒童健康快樂長大。即使每年都要面對經費難題,但他們始終相信,不變的愛就是讓孩子擊出生命全壘打的最佳動力。 (※賴麗君 彭家如/採訪報導)
專欄
不再只是受助者,新巨輪協會如何絕處逢生?
新巨輪協會凝聚許多無家輪椅身障者,打造共生家園,除了原本就有的街賣,也加入行動餐車和無障礙廚房。協會還結合數位科技平台的傳播力量,讓身障者的工作方式更加彈性多元,也讓社會看見他們不斷尋求進化、生存,絕處逢生的勇氣。 跳脫一般街賣 身障者的行動餐車 本身就是輪椅身障者,新巨輪協會的創辦人陳安宗,是一手帶領協會成長的靈魂人物,不只牢牢凝聚了一群輪椅身障朋友們的心,就連上早市為行動餐車採買,他也自己來。 「很有心吶!坐輪椅還來買菜,很認真。」菜攤老闆娘陳淑華說道。陳安宗則希望能多跟老闆搏感情,讓他們知道,協會隨時在關心所使用的菜有沒有受傷、保存期限有沒有比別人來得長。 在後疫情時代,大環境更加挑戰,進貨物價成本上漲、民眾減少消費,更影響了弱勢團體自立生存的機會,除了原有的街賣、販售日用品,協會也不斷尋求新的經營模式,打造多元並存、非典型的友善就業場域。 早市採買完沒多久,提供美味午、晚餐的行動餐車就要準備出發。無障礙行動餐車每週都有預定行程,在大賣場前的廣場、校園、或是產業園區開賣,已經養成了一群常客,客人熱情捧場,師傅們更是忙得好有成就感。 行動餐車最高紀錄一天可以賣出196份,對比過去20多年的街賣經驗,餐車師傅李龍鈞心情五味雜陳,「街賣出去要問客人,就是要跟客人客氣一下。做這個也不用去問人家,只要你餐做好,人家自動來買,這樣就好。」 新巨輪協會創辦人陳安宗則說,街賣者如果有機會轉型,往餐飲這方面發展,用雙手料理出美味的餐點,遞送到消費者的面前,他認為,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不會再認為障礙者永遠就是一個受助者。 無障礙行動餐車頗受歡迎。(圖/獨立特派員) 從自卑到自信 在共生家園重生的身障者們 不停地多元進化,讓工作方式更加彈性友善。從原本的街賣,到加入行動餐車,最近更全新打造無障礙廚房,以類似雲端廚房的概念,製作各式各樣的便當,在線上、線下開賣,與時俱進,也降低營運成本。 走進寬敞的無障礙廚房,清洗蔬果的流理台、炒菜的瓦斯爐,一整排的高度都已經特別降低,餐廚器具都以身障者的輪椅高度視角為考量,或利用卡榫調整高度,方便身障者清洗、切菜、炒菜、包裝,完成一個個熱騰騰的美味便當。 無障礙廚房廚師鄧幼鵬是小兒麻痺患者,年過花甲,家人不在身邊,過去常常無業流浪。鄧幼鵬坦言,自己年輕時是學金工的,曾自己創業,也賣過樂透、賣過衣服、賣過蔥油餅……,幾乎什麼都做過,卻一事無成,來到這邊才把心安下來,專心學做菜。 鄧幼鵬現在就住在這邊,不僅生活起居無恙,還能和協會成員一起聊天、看電視,人生繞了大半圈,終於找到一個可以安心落腳的家。協會打造了共生家園,也讓不少輪椅族的身障者,有了一分歸屬感。 另一名廚師劉玟玲曾是舞台劇演員,過去常要編劇、寫台詞,粉墨登場,上遍台北大大小小的舞台,而現在,他的舞台就是這間無障礙廚房。劉玟玲說:「朋友知道我在做廚房也是說:『你太厲害了吧!這個這麼難的工作。』我的座右銘是,別人可以,我也可以。」 廚師在特別為身障者設計的無障礙廚房炒菜。(圖/獨立特派員) 因應資訊新時代 巨輪如何結合科技? 面對瞬息萬變的新時代,身障團體也透過網路上各種平台,努力向社會招手。原本在台北市中山地下街,只有5天的「公開!街賣集團的真面目」展覽,也以虛擬實境設計線上展,將展期延長。不受時間地點限制,讓民眾透過網路親臨現場,更了解身障團體。 要讓資訊跨越時空、更加透明,不只有線上展,還善用社群媒體,讓行動餐車也有自己專屬的頻道或專頁,未來便當盒上還會有QR Code的設計,透過數位網路平台,接軌群眾。 新巨輪協會社工岑家忻解釋,他們認為便當盒不單純只是一個便當盒,也是溝通的載具,所以就跟公益團體三明治工合作,在便當盒上設計QR Code,拿手機一掃,就可以看到立體的AR畫面。在吃便當時,也可以認識一個公益團體。 雖然過去曾因一場無情大火,殘酷摧毀好不容易打造的溫馨家園,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生計。但藉由工作方式的多元蛻變,加上善用數位科技,身障弱勢團體從賣面紙到拿鍋鏟;眼神從自卑到自立,在黑暗的深淵重新找回人生希望。 (※廖怡芬 鄭凱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