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小小昆蟲黑水虻,成為循環經濟的新寵兒【獨立特派員】
廖怡芬 賴振元 / 採訪報導 黃心亮 / 整理報導 有「地表最強清道夫」之稱的昆蟲–黑水虻,用廚餘來餵食黑水虻,等黑水虻長大後,再拿來餵雞,雞生的蛋或是雞肉,就可以成為人類的食物,形成一個永續的循環。花蓮縣新城國小還在學校設立了黑水虻基地和黑水虻社團,善用黑水虻,把廚餘轉化為營養的植物肥料和動物飼料。 廚餘不再是廢棄物剩菜剩飯去哪兒?大熱天一早,小學生們來到校外,展開了一場暑期營隊,準備好來看看,我們平常在餐桌上的剩飯剩菜,究竟去了哪兒?回收來的剩食,經過了分撿,再透過廚餘處理設備,最後能把剩食轉化為有機肥料,成為農地上的土壤改良劑。經過發酵處理,廚餘不再是廢棄物,花蓮縣新城國小的同學們,來到專門處理花蓮縣回收廚餘的鳳林鎮環保科技園區,親眼親耳感受之後,也越來越有環保概念,親身體驗也解答了小朋友們的好奇。花蓮縣環境保護局廢棄物管理科科長張華砡說:「為了方便都會直接把它混在垃圾裡面隨手丟,除了在課堂上面的講解之外,透過這樣子的導覽跟體驗,剛剛有請他們摸一下我們的肥料,希望小朋友可以把這個觀念帶回去給爸爸媽媽,減少廚餘的量,有廚餘的話也是要分開來。」環保方式處理廚餘 黑水虻是什麼?不過要處理廚餘,養殖黑水虻也會是有效方式之一,原來,黑水虻是一種蟲類,牠的一生,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 4 個階段,卵孵化所需要的時間大約是 4 到5天;孵化後進入約 14 天的幼蟲期,能吃掉大量的廚餘廢棄物,最後幼蟲會慢慢爬出培養基地尋找暗處,成為牠化蛹的場所;經過10到14天的蛹期,就會羽化蛻變為成蟲。 社團法人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公關資源處資源服務部主任張綺凌帶著小朋友們,看看黑水虻如何處理農業的廢棄物,也就是文旦的落果。她說:「黑水虻牠會做牠一個生物的基轉,把吃進去的東西轉化成高蛋白質的蟲,牠就可以成為雞或者是魚的一個營養的來源。」 張綺凌表示,黑水虻成為幼蟲之後,大概有兩個禮拜可以來處理這些廢棄物,也就是牠的青少年時期,所以牠可以吃很多,十公克的蟲卵,牠其實可以處理掉三百公斤的廢棄物。 1919黑水虻基地那麼好牧師說:「這邊沒有聞到很臭的味道,這是因為黑水虻  把所有的文旦泥轉換成很有效的菌,除了被雞吃以外,剩下繁殖在這個地方,一樣可以溶解雞的糞便,這就是為什麼黑水虻很環保的原因。」一生都在貢獻的黑水虻,不只蟲體可以成為動物飼料中蛋白質的來源,虻糞還可以應用在植物上,成為農業有機堆肥,改變土壤的酸鹼值。已經開始長花的小番茄,再過一個禮拜,就會結果,用的就是黑水虻的虻糞當作營養來灌溉。成蟲來到繁殖室,交配、產卵,其實是在暗處渡過蛹期後,才羽化為成蟲,利用成蟲趨光的生物特性,透過孔洞通道,導引到有陽光日照的繁殖室;食物銀行的黑水虻基地裡,利用食量驚人的黑水虻分解農業廢棄物,正準備送進焚化爐燒掉、製造碳排放的垃圾,不只不會造成環境汙染,資源還能循環再利用。黑水虻入校園 示範資源循環再利用新城國小的潘育森,曾經當過學校黑水虻社團的社長,還會研究黑水虻的知識,自己養起黑水虻。讓學習變有趣,孩子們目不轉睛,除了勾起興趣,同學們在家也有了不一樣的改變,除了養成珍惜不浪費的好習慣,就算有廚餘,也會不嫌麻煩的幫忙做分類。 吃剩的廚餘,往裡面一倒,就能循環再利用,而外聘專家除了來上課,也分享如何善用科技和不斷的實驗,讓黑水虻的運用達到最高效能,1噸的廚餘大約可供300公斤的黑水虻幼蟲成長,過程中只會產生12公斤左右的碳排放量。其實三年前,原本有三座滿滿的枯葉場,讓校方苦思該怎麼處理越來越多的枯葉,請來專家評估後,目前保留一座枯葉場,一座用來養雞,一座是黑水虻的繁殖基地,可以分解枯葉和營養午餐的廚餘,循環小幫手黑水虻,幫忙處理了頭痛問題。小小的黑水虻,號稱是「地表最強的清道夫」,小朋友們透過生活中的實踐,也感染身邊的同學和家人,讓資源有機會永續循環!
專欄
賦予廢棄材料新生命,還能創造弱勢族群就業機會!
廖怡芬 鄭仲宏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桃園有一群人,以廢棄的木棧板、木製家具,和回收牛仔衣物做為原料,加工處理再製,搖身一變,成為全新的家具、木製品,或是服裝、包包。他們除了善用回收原料,工作人員也是雇用社會弱勢、失業、或是需要幫助的人,齊心幫助物品重生。 報廢品變身實用手機座 木工師傅如何賦予新生? 在桃園市木匠的家工作室裡,一邊是經驗豐富的木工師傅、一邊是年輕的設計師,兩代經驗互相激盪、傳承,呈現出既有創意又兼具實用性的作品。而讓他們陷入激烈討論的,是一個看起來小巧可愛又實用的機器人手機座,它可是利用廢棄的海運集裝箱,經過師傅巧手塑造而成的。 木工師傅李世淼表示,廢棄海運集裝箱送來的時候,上面會有很多用來釘報關文件的釘子。因此,工作人員第一個動作就是先把釘子拔掉,再進行後續處理。 接著進入刨光,讓木頭的表面變得潔淨如新。然後分別裁切成實際體積要用的大小,才能進入打磨。原本是要被廢棄的木頭材質,不一會兒工夫,有個機器人的頭型出現了。而組合後就像變魔術一樣,廢棄木料或舊木作家具,在即將進入焚化爐前,被賦予新的任務。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副總幹事許筱婷指出,木匠的家一直以「人休習、物修惜」為所有服務的核心宗旨。希望人可以休養而學習,物可以修復而珍惜,讓人與物都可以在木匠的家找到一次重生的機會。 協會大量雇用社會弱勢、失業、或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讓人和物都找到了新生命。 大熱天下,大家揮汗如雨,從貨車上搬下來的,是一件一件的希望。因為家裡有舊的木作家具想要淘汰,協會就會去回收,載回來細心整理。(圖/獨立特派員) 環保就從設計開始 再生衣物也能引領潮流 再生木作團隊,其實都是企管相關科系的背景,因著自己的興趣,也因著一起為地球盡一分心力的濃濃人情味,聚集到這裡。他們堅持不砍一棵樹,成就木作品,串起人與物的溫度,創造循環經濟。 木作設計師鍾麗芳坦言,會接觸到木匠的家,是因為自己身體出了一點狀況,沒有辦法像以前那麼大量接案。但是對於木工,仍抱持獨特的情懷,甚至秉持著「好的環保就是從設計開始」這樣的創作理念。 同樣讓物品重生的,還有這裡的衣作坊。再生衣作坊的年輕組長,原本連剪刀都不會拿,但因為對服飾有興趣,現在也加入了設計製作的行列。 再生衣作坊組長黃謙柔說明,再生衣物通常會有兩極的評價,像是以牛仔布、西裝褲材質拼接而成的夾克。有些人會覺得這件衣服破破爛爛,怎麼能穿;但有些人認為視覺效果很好,穿出去會很「潮」。 衣作坊裡還有另一項挑戰,因為一般成衣是先設計,但在這裡的步驟則是完全相反。(圖/獨立特派員) 拓及教育領域 「木匠的家」建立善循環 在地的大學教授,也希望把學校裡沒辦法教的,在一個真實的環境裡面去落實。不只修學分、參加創作比賽,還能讓學生有親身的感受,也彌補協會的人力不足。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陳歷渝解釋,當初跟教育部提案—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畫,就是以木匠的家做為基地,目標是要成立一座環保公益博物館。  而且,年輕人的創意無限,再生衣作坊的風格設計,甚至也參與過臺北時裝週。快時尚崛起,木匠的家每年可以收到一萬多包的二手衣,不到一個月已經堆積出「捐衣山」。因為觀察到成衣業是全球第二大汙染產業的事實,協會希望再生衣作不只每件都獨一無二,還能傳遞永續循環的新價值。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總幹事劉修榮 觀察,有很多民眾除了捐物也購物。另一方面,在網路平台也買得到協會的產品,而這就也形成了善的循環。 他也認為,正常的物品是生產了以後被使用,最後被丟到垃圾堆,進焚化爐,但是木匠的家把所有的物品變成一個循環。也透過這樣的工作,讓工作者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許他在木工坊,也許他在家具部,也許他在二手店裡面整理東西。 在這裡,人與物都得到重生。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默默為環境的永續,持續努力付出! 黃郁婷/編輯
專欄
台北市北投溫泉廢水流入河川,嚴重影響生態!
婁雅君 袁宏書 / 採訪報導 黃郁婷 / 整理報導 泡湯風氣越來越盛行,溫泉廢水會排放到哪裡去呢?北投的南磺溪和磺港溪,正承載著這些溫泉廢水。這幾年學術團體在兩條溪進行研究,也發現河川酸化,改變了物種。環保團體在今年初向總統建言,要求中央到地方的主管機關,應該要改善酸性溫泉水破壞生態的現況。 酸性溫泉廢水排放量大 污染防治遇上困難? 全台灣的溫泉廢水依照溫泉法可以排放入溪,但是就屬台北市北投的廢水對環境衝擊最大。因為這裡的白磺泉屬於酸性溫泉,pH值大約在3到5左右,當中的硫酸鹽導致溪水酸化,連帶影響物種的生存。 台北市最美河川文化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蔡尚宏表示,酸性排放造成河川生態衝擊的話,理論上應該要把它接起來回收處理,或是供給量就不應該那麼大。以前大家沒有顧慮到排放的問題,所以供應量就隨著議員喊、隨著大家要,自來水事業處也拚業績,隨著需求不斷增加。 記者查詢南磺溪下游的八仙圳取水口,2018年的pH值在4.4到5.7之間。2019年之後,平均下降到3.5到4.8之間。與自來水處2019年開始供應行義路青磺泉的時間吻合。雖然水利署和環保局檢測,都顯示南磺溪pH值過酸,但是依照現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和溫泉法,卻對酸性溫泉廢水無可奈何。 自來水處1974年開始以接管方式,供應北投地區溫泉水。不過,隨著業者和住戶越來越多,自然的火山景觀,到處布滿了這樣的塑膠管。(圖/獨立特派員) 環團籲應正視法規漏洞 維護豐富生態系! 根據溫泉法第3條,氣體或地熱都屬於溫泉,環保團體對此提出兩大問題。第一,以人為方式混合而成的溫泉,不適用溫泉法。第二,北投的酸性溫泉屬於特例,法規沒有定義相關的排放問題,公部門不能忽視這個漏洞,應該有所作為。 台北市最美河川文化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蔡尚宏期盼,公部門盤點一下,磺溪從以前到現在,生態到底產生什麼問題。美川協會能夠做的就是提出–人工溫泉不適用溫泉法。 地熱谷屬於天然湧泉,青磺泉直接流入北投溪,導致溪中幾乎沒有生物,屬於自然現象。獨立特派員採訪團隊跟著台大研究團隊往磺港溪上游走,來到他們口中的祕境,這裡有著豐富的生態樣貌。 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研究生陳詣璿分享,這裡還是可以看到很多水棲的無脊椎生物,像是水蠆和石蠶,代表它真的算滿乾淨的水,才會有這種昆蟲。 磺港溪在硫磺谷之前,pH值還在6-7之間,經過泉源泡腳池之後一路下滑到5.6和3.7,和北投溪匯流之後,下游的pH值只剩下2.2。(圖/獨立特派員) 河川水質酸化嚴重 大眾泡腳池為隱憂? 另一方面,台北市政府開發了兩座免費的大眾泡腳池,深受附近民眾歡迎。泡腳池每天從早上八點開放到傍晚六點,一天的排放量大約為九十噸,一週開放六天。這些pH不到2的溫泉廢水持續地排放,直接影響溪水的酸鹼值。 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蕭友晉觀察,上游是屬於野溪的系統,所以水質幾乎測不太到營養鹽,狀況非常良好。但到中下游,開始有居民以及溫泉的問題出現之後,這些屬於台灣原生種的生物就慢慢減少。取代而代之的是紅蟲、吳郭魚,或者是比較高汙染的狀況。 環保團體在今年初向總統建言,應改善酸性溫泉水排放問題。水利署、環境部陸續召開會議討論,最後環境部建議,台北市政府應跨局處提出改善做法。尤其是人工調製的酸性溫泉,應該避免造成河川酸化。 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科長呂榮琦表示,應該可以排放到原本就比較酸的北投溪,現在會研議如何拉管,可以讓溫泉泡腳池的廢水排放到北投溪。 未來的溫泉廢水將連接污水下水道,但是其中的酸性物質,也將衝擊整個系統,台北市政府衛生下水道工程處建議業者,排放前應進行酸鹼中和處理。只是過高的成本,若沒有政策引導,排放問題依舊無法獲得改善。 天然的湧泉,是大自然必要的承受,但是人為的開發,讓溫泉廢水排放量,越來越多。酸化的河川,消失的物種,只有人類,獲得了溫泉。
專欄
減塑已成趨勢,無包裝商店的挑戰與未來!
李婕綾 張智龍 / 採訪報導黃心亮 / 整理報導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再度聚焦減塑議題,主題是「多一塑不如少一塑」。除了生產源頭,販售端也有無包裝商店正為減少塑膠包裝而努力。不過台灣從2015年第一間無包裝商店開設以來,目前經營家數約略只有30間。一起來看看,無包裝商店主要的經營概念以及面對哪些經營挑戰。 無包裝商店 讓資源重複再利用 八年前,鳳嬌與拉拉以減塑為理念,開設了無包裝商店,也是台灣早期經營無包裝商店的商家之一。店裡販賣的雞蛋,是直接從養雞場送達,從進貨到售出,整個過程沒有使用一次性的包裝材料,所有的容器都經過回收重複使用。 店裡販售的方塊狀蠟磚,是用回收的蠟筆製作的,每一塊都是化零為整而來。(圖/獨立特派員) 雖然是無包裝商店,但部分生鮮商品還是會有塑膠包裝。拉拉說:「我們選擇用二手的袋子,而不是每次使用一個新的袋子。」冰箱內的生鮮商品,有些放在保鮮盒內,可以依照需要的數量購買,少部分則為了不影響食材,用二手袋子包裝。 2024年6月,國衛院及台北醫大學發表最新研究,台灣民眾體內塑化劑濃度,是其他先進國家的2到7倍,而用錯食品容器是其中關鍵,凸顯不當的包裝反而是另一種風險。而要降低包裝風險,生產源頭的倡議也不能避免。鳳嬌說:「我們跟生產者有一個很緊密的關聯,會去討論產品特性適合放在什麼地方保存,因此生產者也會去思考說,好像不是只有『有包裝販售』這個選項。」 不同於市售包裝,製作完成的米粉,被放置在小店提供的箱子裡,以無包裝方式讓消費者按照所需數量,以自備容器購買。(圖/獨立特派員) 無包裝商店走入校園 食品保存如何把關? 台灣第一家開設在校園內的無包裝商店,希望將減塑的概念往學生族群延伸。開設不到一年的小店,是無包裝商店界的新成員,劉瀞云回顧經營過程,食品保存最費心思。 除了以公克計價的零食、清潔劑等,連洗衣膠囊也可以單顆販售,將販售數量化整為零,也吸引只想少量購買的客群。(圖/獨立特派員) 無包裝的食品,大部分都要透過密封容器盛裝,有些甚至要在存放在冰箱裡面。由於大部分商品都沒有外包裝,購買後的標示就很重要,尤其是食品,除了會提供日期標籤,商品架上的名牌也會附註製造及有效日期讓消費者知道。同時,部分商品也會提供相關使用建議。 在無包裝商店,除了商品揭露方式與一般商品不同,購買流程也很不一樣。無包裝商店經營者劉瀞云說:「假如你有帶容器的話,就可以使用你的容器,沒有的話就可以使用業者的二手容器,我們都是秤重的。」 自備容器、以商品數量計價,是無包裝商店的交易方式,也提供回收的二手容器讓消費者使用。(圖/獨立特派員) 民眾在意商品外觀與售價 無包裝新概念新挑戰 綠色店家資訊平台經營者許雅婷經營了一個環保平台,平台上收錄了台灣各種綠色店家的資訊,其中無包裝商店也是綠色店家種類之一。他說:「大家還是在意商品的外觀、包裝,習慣去購買已經包裝完整的商品,也對無包裝這個概念不太熟悉。」 將近十年時間,扣除歇業的店家,無包裝商店在台灣的成長家數一年只有三家,反映無包裝商店拓展不易。許雅婷觀察,除了自備容器習慣尚未建立,對價格期望的落空也是原因之一。 許雅婷說:「消費者對於無包裝商店所販售的商品,有一些既定的想法,認為都已經少了包裝,應該價格可以再更低廉。」但他也提到,因為目前無包裝商店的規模都偏小,所以進貨成本較高,另外台灣氣候潮溼悶熱,也讓食品類商品的保存更為不易,這樣的壞損率也會導致成本提高。 不僅如此,目前部分法規也限縮無包裝商店的商品種類。許雅婷表示,《化妝品衛生安全管理法》其實是把沐浴乳、洗髮精納為化妝品,所以不能像一般洗衣精、洗碗精可以做分裝銷售。另外像是《有機農業促進法》也規範了有機農產品的分裝銷售,需要有一定的規範。這些法規,限縮了無包裝商店可以銷售的產品。 根據統計,全球2023年每分鐘平均製造一百萬個塑膠袋,其中大部分只使用不到幾分鐘就被丟棄。今年的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多一塑不如少一塑」,凸顯減塑在環保及永續領域已經占有一席之地,而無包裝商店,或許就是你我減塑的新選擇。
專欄
全球興起草根維修運動,台灣民間有哪些具體作法?
故障的電器產品常常面臨汰舊換新的命運,因為送修越來越麻煩,不是維修據點少,就是維修價格太高。這股趨勢,不但製造了大量的電子廢棄物,也剝奪消費者應有的維修權。現在,各地興起草根維修運動,人們組成自己動手維修的社群,拿回維修權,也支持永續環保。 發揮惜物精神 還能減碳護地球! 在台灣,家電行因為要營利,總會考慮到送修家電維修是否耗時,來決定接收與否;但南方修理聯盟不一樣,志工們不但盡力幫民眾修理,還會耐心向民眾宣導家電的常識。 南方修理聯盟志工李慈溫表示,會跟民眾講要怎麼保養,例如電風扇要加油、什麼地方要注意,可以減少家用電器的故障。 而送修的電器若確定修不好要報廢,志工也會把裡頭還能用的零件留下來當備用,延續物命。但這些維修技術良好、架式十足的志工們,其實大多不是專業的維修師傅,他們來自各行各業。 南方修理聯盟志工吳煥然坦言,因為都有自己的工作,不是專業在修這些,可以說是邊學邊做,儘量把人家不要修的東西修好,目的就是可以減碳。 幫地球減碳,正是這群不計辛勞默默付出的志工,共同的理想。 小家電診所召集人黃武就認為這樣的行動,可以幫助很多只是小故障的電器重新回到使用的階段,而不是被拆解、回收。在過去維修的經驗當中,大概有六、七成的東西,都可以透過簡單維修恢復生命。 南方修理聯盟的志工,來幫居民義務修理家電。(圖/獨立特派員) 當大量廢棄物消耗資源 汰舊換新還是唯一解? 在這個電器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越來越快的時代裡,東西壞了,很多人會乾脆汰舊換新,而不是選擇維修。 旗美社區大學校長張正揚表示,從地球的環境承載來講,當物品被放棄的時候,就會進入到後續的處理,包含倉儲、能源,而且還要研製新的。 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邱花妹認為,從產品的生產、製造、使用、廢棄、死亡,然後進到焚化爐跟掩埋場,這種線性的經濟是不對的,它耗費大量能資源,對地球帶來很大的負荷。 根據電子廢棄物論壇的報告,全球廢棄電子設備總量5740萬噸,超過地球上最重的建築物–萬里長城的3695萬噸。聯合國大學的報告中也預估,2030年電子廢棄物將達到7400多萬噸,增長速度是世界人口的3倍。原因之一,是資本主義下,廠商鼓勵消費的計畫性淘汰。 2009年,荷蘭記者Martine Postma創辦全球第一個修理咖啡館,他將具備修理能力與有修理需求的社區居民聚在一起,創造一個居民相聚、切磋技術的空間,挑戰資本主義失控的拋棄式文化。這樣的草根維修行動,逐漸拓展至全球各地。 陳光輝(右)積極培養師資,只希望能幫靠天吃飯的農民,解決生財工具的問題。(圖/獨立特派員) 農機維修教師陳光輝 退而不休傳承技術 而這股維修、惜物的風潮,也在屏東農村展開。和農業淵源很深的陳光輝,早在就讀屏東農專時,就開始接觸農機維修,之後在屏東科技大學教相關課程,他熱衷於用自己的專長來幫助別人。 農機維修教師陳光輝分享,以前父親常常跟他說,能夠幫助別人就儘量幫助別人,沒有錢幫助別人,就用能力幫助別人。因此,退休後陳光輝帶著妻子全台灣走透透,哪裡有需要,就停下來教農民來修東西。 有維修魂的陳光輝,現在收了幾位徒弟,徒弟們要傳承他的技術,將來到社區大學當老師,延續陳光輝當農機志工的意志。李宗達跟陳光輝學了8年,是他的第一位徒弟。 農機維修老師李宗達坦言,農民是在士農工商裡面最弱勢的一環,因為今天生產出來的東西如果賣不出去的話,明天可能價錢更差。在務農的過程中,常常會碰到農機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耽誤農事的進度。 草根維修運動在台灣興起,在志工們的行動下,發揮創客的精神,幫人們拿回消費者原本就該有的維修權,也減少在資本主義下,大量廢棄物對地球的傷害。 (※萬真彣 黃政淵/採訪報導) 黃郁婷/編輯
專欄
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碳抵換仍有爭議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經成為顯學。目前台電在台中電廠加緊試驗,將蓋起全台灣最大的碳捕捉場。成功大學的陳志勇教授則帶領團隊研發,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石化原料。不過碳捕捉和再利用的成本都很高,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這些新科技能否產生經濟效益的最大關鍵。 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成顯學 背後的學問是什麼? 氣候變遷挑戰來臨,為達淨零排放,全球積極投入新科技開發,包括採行低碳生產、發展綠色能源以及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當減無可減,如何將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再利用,也成為各國推動淨零重要策略。台灣為實現淨零排放,政府制訂12項關鍵戰略,其中「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正由台電加緊試驗。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資深研究專員楊明偉說明,碳捕捉就是從煙道氣體的混合氣體裡面,把二氧化碳分離出來,然後把其他比較乾淨的成分,再排放到煙囪裡面。二氧化碳被吸附過了以後,它是吸在固態的吸附劑上面,人員要用真空或者降低壓力的方式把二氧化碳從塔底下拉出來,拉出來以後,還要經過加壓,然後存在鋼瓶裡面,拿去做後面的應用或者是研究。 碳捕捉的物理法吸附快,但捕獲量少,實際運用比較常見是化學法。它是利用鹼性溶劑,譬如醇胺,來吸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從電廠煙道,經脫硝、除塵及脫硫後,引入貨櫃的試驗設備。 楊明偉表示,減碳技術園區在2025年到2026年左右會完成,完成以後可以捕獲兩千噸,下一階段大概在2035年左右,可以捕獲一百萬噸。 台灣能源規劃7成靠再生能源,但還有20~27%的火力發電必須靠碳捕捉和封存,才可達成零碳電力的目標。(圖/獨立特派員) 淨零期程進逼 盤點台灣現有碳捕捉技術! 極力發展各項捕碳大隊,在南部電廠,台電採生物固碳法,從天然氣4號機抽取尾氣,利用二氧化碳養殖微藻。 台電綜合研究所化學研究專員吳俊賢解釋,每收集1公噸的微藻相當於固定1.83公噸的二氧化碳。以現場光合反應器的養殖場來說,每年大概可以固定1到2噸的二氧化碳。 微藻生長速度快,固碳效果是樹木的10倍。南部陽光充足,很適合藻類生長。台電選用螺旋藻,將營養素萃取提煉做成保養品,並利用剩餘藻渣作為生質燃料,用來發電。 二氧化碳的減量技術已是目前顯學,再加以利用還可創造商機。在成功大學由陳志勇教授主持,他們致力開發將二氧化碳透過純化與氫反應產生甲、乙、丙烷。甲烷可作為天然氣;而乙、丙烷脫氫可轉化成乙、丙烯,就是石化業的基本原料,其關鍵就在他們的觸媒。 成功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陳志勇認為,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用二氧化碳來發展石化產業,這是一條路。就是因為有這個觸媒,它的效率非常的好,只要在低溫就可以反應、氫化,所以附帶產出了將近20%的乙、丙烷。 在公民森林計畫專款支持下,經過疏伐,這片新生林地有了更多樣的生態。(圖/獨立特派員) 企業如何獲得碳權? 公民森林計畫累積碳庫儲量 要達成淨零排放,除了用人為方式,其實大自然碳匯才是對抗氣候變遷最佳利器。碳匯主要功能就是固碳,分成三種,森林是綠碳;土壤是黃碳;海洋是藍碳。今年台灣碳權交易所成立,對於碳匯,像是種樹如何轉換成碳權,也特別引起企業關注。 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研究員江博能坦言,在目前的方法學之下,要獲得碳權的機率是很低的,除非是私有地。即使是造林,可能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得碳權,這樣對企業來講,只為了碳而碳的話,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社會企業好事交易所與台大實驗林合作發起的公民森林計畫,透過企業認養與群募,他們希望一點一滴聚沙成塔,增加台灣碳庫的儲量。 好事交易所執行長羅偉銘表示,從第一座造林的一點多公頃,到目前來到了林場的規模,已經超過十倍的增長量。 森林碳匯除了固碳,更包含生物多樣性的的重要價值。淨零不只是減碳,在氣候變遷議題中,除了科技開發,更重要是低碳生活。只要每個人改變生活型態,淨零也非遙不可及。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
專欄
從廢棄塑膠到建材,再生塑料如何實踐循環經濟?
我們每天回收的塑膠都去了哪裡?台灣有廠商將回收塑膠製品,製作成仿木建材和各式商品,這些產品在使用完畢之後還能百分之百回收,再次回到生產線。不過這樣的產品在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力?民眾的消費習慣能否接受?以及在政策上是否給予支持?都是循環經濟能否奏效的關鍵。 貫徹循環經濟理念 回收塑料的轉生 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是透過各種新技術和觀念,為減少碳排放量,盡一分心力,而循環經濟扮演了重要角色。 將廢棄物再製成仿木建材,來自於再生塑料建材製造廠商董事長劉興朋,對氣候變遷的關注。劉興朋認為,要解決氣候環境的異變,回復森林的綠覆率是一個作法,再來就是垃圾不斷在增加,卻沒有很好的解方。「我直覺就想,如果可以把垃圾做成取代木頭的建材,那我同時可以解決兩個問題。」 生活中各式各樣可回收的塑膠製品,包含PET、PP、PS等不同材質,除了3號PVC之外,都可以作為再生塑料的原料。6號PS是作為建材的主要原料,分別為未發泡的養樂多罐,以及發泡的保麗龍。 再生塑料建材製造廠商應用開發工程師楊政韋解釋,保麗龍經過熱壓會變成球狀或柱狀,經過破碎處理便呈現粉狀或顆粒狀。在熱壓、破碎、攪拌均勻等步驟後,還要在材料出模型之後經過冷卻定型,才能符合規格。 業者劉興朋表示,剛開始的料不穩定,而且是不成型的。所以在製作過程中,前面10到15分鐘的料都會是邊角料,但這些邊角料都可以在經過破碎後重複使用。 不只是製程中產生的邊角料,連產品使用完畢之後,也可以完全回收。劉興朋期望,這個回收制度可以同時兼顧到一個城市內部的循環。 仿木材料在工廠壓縮機進行冷卻定型化。(圖/獨立特派員) 再生塑木價格高 如何在市場上競爭? 風景區處處可見的木棧道、木椅,需要維護保養,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在日曬雨淋的環境下,就看得出原木和再生塑木的差異。原本使用木地板的觀景台,現在全部換成了塑木,雖然價格比原木高,但是廠商仍然選擇了再生循環材料。 應用開發工程師楊政韋表示,廠商也知道這些廢棄的木料,在處理上也是一個問題。後續第二次再更新的時候,製造廠人員是將拆除的木料全部都送回廠去,所以對廠商來講也節省了一個成本。 和原木相比,再生塑木價格高,在市場上似乎沒有競爭優勢。根據業者劉興朋觀察,杉木、松木這樣較好的木材,成材一公斤約在40到60元之間。然而再生塑木的材料都要2、30元,加上製作的成本、管銷、利潤,價錢約80到90元。 但這裡指的是第一次的生產價格,如果產品再次回收進入製程,價格就會大幅降低。劉興朋也提到,若經過第二次的再製造,等於沒有原料的成本,所以做第二次時,跟木頭的棧板就有競爭力。 劉興朋表示,因為他們沒有實證材料可以用多久,所以就以角板材蓋出小木屋,至今已過了十年。再生塑料除了製作成建材之外,也開發出蜂箱、貓屋等更多元的商品。 以再生塑料製作而成的蜂箱。(圖/獨立特派員) 搬家如何減少廢棄物?裝潢、家具再利用 循環經濟實驗空間發起人王寧,在一次重新裝修前,擔心拆除裝潢將會產生大量的廢棄物,於是在網路上發起無痕搬家,沒想到第一個響應的關鍵人物,讓零廢棄的理念實踐得更為徹底。 王寧說:「士官長(編按:新生共享空間負責人許長島),他說可以,我來幫你拆。但是他提了一個更有趣的想法,我怎麼把木條拆成木條,木板拆成木板?我們放到各個不同網路上面去,可以讓大家來索取,結果沒想到有很多人參與。」 有別於破壞式拆除,一片木板、一根釘子慢慢拆,前後花了將近3個月才完成。屋子裡所有的物品,包含裝潢,都有人接手,延續物品的生命。 王寧一直在思考,如果要做一個基地,要用什麼方式去呈現整個循環經濟的概念?看到再生塑料建材,讓他十分心動。「特別是從廢棄物一直到升級成那麼好的建材,我一看到就覺得,哇!一見鍾情。」 淨零不在於未來,而在於當下,人們做了什麼選擇。 (※婁雅君 羅盛達/採訪報導) 黃郁婷/核稿編輯
專欄
從吃出發,綠色餐廳如何落實環境永續理念?
現在有越來越多餐廳,開始以綠色餐廳為訴求。除了最基本要使用有機、友善食材,業者在肉類及海鮮的挑選,也要盡可能選擇注重動物福利以及符合永續海洋為原則的海產。這股用吃來減碳愛地球的風潮,讓台灣綠色餐廳逐漸受到重視,獲得更多推廣,也被消費者看見。 謹慎控制食材數量 「不浪費」列為核心價值 食材當季、友善及有機,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主廚張皓福認為廚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食材挑選,找到對的食物,再用天然調味的方式,引出食物原味,這是他擔任廚師一直以來奉行的原則。 綠色餐廳主廚張皓福說明,在處理食物的時候,會有一些自然農法的柳橙的皮,這個皮的香氣非常的舒服,也因為柳橙跟鴨肉的味道本來就適合,所以用柳橙皮放在煙燻裡面帶出一些果香,第二段的時候再加入稻草,所以就會有兩個層次的煙燻味。 在蛋品及肉類的選擇上,張皓福則是很在乎飼養過程,譬如他堅持只用天然放牧的純草飼牛肉,而不用圈養、以餵食玉米為主的穀飼牛;至於海鮮的部分他只挑從澎湖漁船手釣的野生海魚。客人點餐,沒有菜單,為了避免食材浪費,餐廳完全採預約制。 張皓福解釋為什麼要預約,因為如果有菜單,就代表餐廳的冰箱要很大,多少客人來,業者都要能接待,隨時可以應付這些客人。但他的理念是不要浪費食物,所以今天有幾個客人,就準備多少的食物。 不浪費、少添加、當季、在地、友善及有機,這些在歐美蔚為風潮的綠色餐飲理念,二十幾年前張皓福剛在台中創業開店,即是以這些為訴求。但由於綠色餐廳經營成本高,價格無法便宜,一直沒能吸引消費者。直到五年前,有人發起串聯,透過共同行銷,才讓消費者有更多機會認識、看見他們。 綠色餐飲指南創辦人黃俊誠表示,其實是從有機農夫市集開始,希望坊間的綠色餐廳可以跟市集的有機農夫買菜,但後來跟這些綠色餐廳接觸之後,發現這些綠色餐廳也很辛苦。所以之後到國外去找類似的組織,就是英國永續餐廳協會。把這樣的概念跟組織文化引進到台灣,所以後來台灣的綠色餐廳,從散落各地變成打組織戰,再演變成現在的綠色餐廳指南。 冬季的草莓配上烏魚子,水果的酸甜,帶出烏魚子的美味,綠色餐飲年度最佳主廚張皓福擅長運用當季食材。(圖/獨立特派員) 手釣海魚上桌 法式綠餐友善海洋環境 經營綠色餐廳,不僅要對所有食材來源瞭如指掌,對主廚林曉彤來說,做菜不只是下廚,還要下田。 綠色餐廳主廚林曉彤坦言,不僅會去拜訪農民的田地,如果有需要,比如說有一些要復耕,有一些要除草,或要搬運一些東西,他們都會去幫忙。 林曉彤和蘇芳儀兩個人都很喜歡做菜,並曾遠赴法國廚藝學校進修。回來之後,一起開店,希望用法式料理顛覆大家對健康飲食平淡無味的既有印象。 綠色餐廳主廚蘇芳儀希望能做出自己覺得好吃、健康的東西。用法式料理的手法跟講究食材的職人精神,跟客人分享。 主餐的選擇,除了部落山裡的豬,在海鮮上,他們只選擇台灣沿海養殖或是野生洄游的海魚。 綠色餐廳主廚林曉彤表示,綠色餐廳一般來說,都會希望採用比較友善跟永續海洋的方式,所以盡量都是用手釣的,不要去惡意捕撈,照著季節吃。 林曉彤和蘇芳儀獲得綠色餐飲–最佳在地食材運用獎的肯定,為了找尋這些食材,他們花很多時間、心力。(圖/獨立特派員) 醜蔬果製成各式點心 善用格外品的營養價值 為實踐環境生態永續的目標,綠色餐飲提出六大宣言,包含遵循永續生態及海洋原則,以及減少資源耗損與浪費等。目前全台有200多家餐廳加入,希望透過吃的選擇,改變人類現在被過度消耗的環境。 甜點店業者鄭雅珺分享,平常做的紅蘿蔔蛋糕所使用的紅蘿蔔也是格外品,基本上在超級市場很少看到那麼醜的蔬果。 秉持自然原味,他們以職人的堅持用心烹調,將每道菜變化出無限可能的美味。綠色餐飲讓客人吃得健康,在享用美食之際,也能體現永續。 (※張筱瑩 周明文/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