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主題分類
全部類別
沙箱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食品安全
公共安全
醫療公衛
能源問題
社福弱勢
全球脈動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最新排行
熱門排行
107
政治經濟
2010-11-03
我的一票選五都
年年選舉,帥哥辣妹助選趴趴走, 但年輕人真的關心的是什麼?
台灣年年有選舉,每次選舉,不管是政黨還是候選人,都說年輕選票是重要的關鍵票,攸關候選人的當選與否。但事實上,現在的年輕人對政治其實相當冷漠,根據學者的研究,年輕人的投票率,比一般選民還低10% …
第171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
李金龍
143
政治經濟
系列報導:地方政府的財政難題
2010-11-03
富都窮縣
升格後的五都是富有的富都,或是負債纍纍的負都?
五都選舉倒數計時,當大家檢視候選人提出的一張張美麗選舉支票時,有沒有想過,這些各式各樣的建設經費,錢從哪裡來?五都升格第一個遇到的挑戰就將是中央和地方財政捉襟見肘的困境,五都升格後雖然來自中央的統籌補助款變多,但相對的承接的人事費和業務量也大幅增加 …
第171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116
醫療公衛
2010-10-28
跟凡那比同行
恆春的落山風,比颱風還可怕!
凡那比大風大雨,恆春山巡醫療,沒在怕!
恆春的山巡醫療,其實已經有53年的歷史了,早在恆基成立之前,傳教士就開始帶著醫護人員上山看病。「凡那比」颱風來襲的時候,醫生說,恆春的落山風比颱風更可怕,大家早就習慣了。大風大雨中,恆基的醫療人員依然準時出發,他們的工作,沒有颱風假。
第170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
李金龍
102
司法人權
攝影:周明文
2010-10-28
變奏的都更
都市更新,窮人翻身的天賜良機?
陳老先生,賺到八千萬!兒子女兒人人分一棟!
賣米的陳桑,找建商,遊說鄰居,一天一天、一戶一戶,終於八千萬落袋,兩個兒子、兩個女兒 ,大家都有份。
都更大贏家,需要什麼條件?都市更新,窮人被迫搬家的惡夢?
蔡先生,百年老厝不保,黯然搬離台北市!建商更新後,戶戶都是大坪數,蔡先生原有的持份,分配不到新單位,只能領錢走人,卻可能再也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了 …
第170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
周明文
114
土地環境
攝影:周明文
2010-10-28
警察宿舍更新戰
一坪換一坪,加送停車位?
台北市都市更新,怎麼玩?
台北市歷時最久的都市更新案,忠孝東路的警察宿舍更新。在這個都更案裡面,不願更新的住戶,被扣上「貪婪釘子戶」的臭名,同意的住戶也因為案子一拖再拖,過了十年,耐性瀕臨極限,打算對建商提告 …
第170集
文字:
卓冠齊
/ 攝影:
周明文
87
教育
攝影:鄭仲宏
2010-10-20
芬蘭古早味
在芬蘭的土庫市,有一個1950年代的農村博物館,館內從聽的、看的、聞的、吃的、玩的,樣樣俱全。
因為完整重現當年的農村生活和樣貌,甚至讓這個博物館成為老人照顧者的訓練場所,用來幫助年輕的護士和社工員,藉著館內的文物和活動,更能理解老人們在年輕時代的生活經驗,而帶著老人們來這兒旅遊,重回舊日時光,也觸發了老人們心裡頭滿滿的感動。
第169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24
土地環境
文字:婁雅君
攝影:羅盛達
2010-10-20
虎尾眷村的身世
一個對歷史有狂熱的公務員,高丹樺、一個愛畫漫畫的大學生,陳小雅,她們挖出了雲林虎尾建國眷村,從日治時期到現在的前世今生。
雲林縣虎尾鎮建國一村,有日本神風特攻隊的宿舍遺跡,有二二八槍戰的子彈孔,有國民黨部隊的電信地下碉堡 … 這個日治時期就開始的空軍眷村,陳小雅用自己擅長的漫畫,將建國一村的前世和今生記錄重現,陳小雅說,這本她投入感情和心血的漫畫,無價。
第169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羅盛達
102
全球脈動
2010-10-20
她們的民主假期
余方(廈門大學資工系學生):以前我想,台灣為什麼不回歸?
周麗明(廈門大學傳播系學生):(江陳會後)中國的新聞不會刊登這些反抗的人民。
王浣(廈門大學音樂系學生):大陸的選舉我們只知道結果。
蔡崇隆導演的記錄短片「她們的民主假期」,27分鐘。三位廈門大學學生,在2009年九月開始,到嘉義中正大學交流,遇到一位熱情接待的越南裔台灣新移民,她們共同經歷了:2009台灣縣市長選舉 & 四次江陳會的示威抗議。她們說 …。
第169集
文字:
其他
/ 攝影:
其他
73
土地環境
2010-10-14
後勁啟示錄
由一群後勁居民發起的反公害,在台灣環保運動史上,創下很多項第一的記錄:第一個用圍廠的方式,到中油西門,進行抗爭三年,第一個發起萬人遊行;第一個針對政府的重大公共政策舉行公民投票,還有第一個將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的抗爭模式引起台灣。
廿年前,就在中油五輕動工前夕,爬中油煉油總廠燃燒塔的反五輕人士劉永鈴,今年已經五十幾歲,他要帶我們回到到當年的抗爭歷史現場,了解後勁人為什麼五輕,他們為什麼能堅持廿幾年。
第168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
李金龍
144
土地環境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10-10-14
石化十字路
公共電視特別在這個時候推出石化週,由新聞部各個節目共同製作「面對石化,你需要的是說實話」系列報導, 為什麼呢?
因為台灣的石化業, 已經走到了面臨抉擇的十字路口。
對台灣來說,石化業的發展不但是經濟奇蹟的一部分,產業關聯性更是牽一髮動全身,遍及365行,許多行業。目前,台灣石化業每一年產值都在兆元以上,相關從業員人數也高達33萬人。台灣到底要不要繼續發展石化業?石化業在台灣還有沒有生存空間?石化業在台灣,功過難斷。
第168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99
公共安全
攝影:周明文
2010-10-07
路霸 誰來除霸
花盆、鐵鍊、汽車遮陽架、洗車、路邊攤…你也是路霸嗎?
凡是佔據公有道路,妨礙別人的使用,都叫做路霸。最常見的路霸,就是盆栽鐵鍊,佔一個停車位。雖然大家都理解,買或租一個停車位,要花很多錢,但是狹小的巷弄裡面,如果遇到火災事故,影響消防車或是救護車的進出,問題就大了。路霸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的竊佔罪,有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
第167集
文字:
吳丹卉
/ 攝影:
周明文
120
藝術
文字:婁雅君
攝影:羅盛達
2010-10-07
通用未來
口渴了,想要買瓶水來喝,卻怎麼也打不開嗎?
那麼,這樣的瓶蓋設計,不夠通用!
其實,通用設計就是提倡人人都能方便使用的設計,背後隱含了公平使用的信念。其實,只要改變一個小小的結構,或是使用習慣,通用設計,就能帶給我們生活大大的方便…
第167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羅盛達
88
教育
2010-10-07
巨人的肩膀
很多想創業的年輕人來說,可能都會思考是要向Jason和Kevin一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力使力創業,還是打造自有的品牌?
其實這兩者並不衝突,為甚麼呢?年輕人創業成功的秘訣到底在哪裡?
第167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67
藝術
2010-10-07
點子創意家
TED是什麼 ? TED一張門票三千元?
1984年開始,享譽全球的智識分享平台,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許多世界級名人,包括比爾蓋茲、柯林頓,U2主唱BONO等人都熱情參與分享創意。TED今年暑假在台北舉辦一場「創意三部曲活動:Unlearn重新學習 , Play玩 , Inspire啟發」。台北是TED在亞洲授權舉辦的第二個城市,而爭取到這場智識盛事的是剛滿三十歲的年輕人Jason和 Kevin。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
第167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118
土地環境
2010-09-29
來義要往哪裡去
去年八八,來義的山壁出現了祖靈哭泣的臉。傳言,還會有比八八更大的災難要來。
凡那比颱風有驚無險的度過了,但沒想到屏東縣山上的來義部落,大水沖走了52戶房舍、河床繼續擴張,整個來義東部落的房屋,有一半都被淹沒在土石流中。來義怎麼辦呢?
第166集
文字:
呂培苓
/ 攝影:
李金龍
181
藝術
系列報導:台灣設計嶄露頭角
文字:婁雅君
攝影:羅盛達
2010-09-29
設計怎麼玩
提起設計,你會想到哪些國家?
北歐的極簡風格?還是德國的精工設計?那麼台灣呢?
我們似乎找不到台灣設計的特色,甚至不覺得,設計在台灣是一個重要的領域。但台灣經常在國際設計大賽,揚眉吐氣。屢屢得獎。有人說,台灣其實並不缺乏設計人才,那我們缺的是甚麼呢?
第166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羅盛達
132
政治經濟
文字:李婕綾
攝影:張智龍
2010-09-29
擱淺陳稜路
是酒家?是醫院? 是擱淺?還是準備啟航?
在日治時代,富甲一方的商人王榮,懷抱著要蓋一棟全臺灣最富麗酒家的夢想,在彰化市區蓋出一棟相當前衛的建築,並且取名高賓閣酒家。不過高賓閣酒家只繁華了四年就凋零,在國民政府時期成為台鐵的鐵路醫院。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彰化鐵路醫院卻成為附近居民眼中礙眼的建築 …
第166集
文字:
李婕綾
/ 攝影:
張智龍
122
政治經濟
2010-09-29
誰的戒嚴令
長達38年的戒嚴令,竟然不合法?因為總統沒有公佈!
前立委謝聰敏和另外兩位政治犯洪武雄和胡學古,去年針對戒嚴令是否違憲聲請大法官解釋,雖然被駁回,但三人轉向監察院陳情,讓監察院首次針對戒嚴令提出調查報告 … 台北150萬 / 坪的帝寶大廈對面的商業大樓,政治犯被沒收的家產,能夠要得回來?
第166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
李金龍
144
社福弱勢
文字:婁雅君
攝影:羅盛達
2010-09-21
誰是遊民
很多人都認為遊民之所以會流落街頭,是因為個人懶惰不努力 或者自我放棄有避世的傾向,但其實有一些遊民的產生,和產業結構改變失業率高,脫不了關係。
遊民四處遊走餐風露宿的生活,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喜怒哀樂?是處處碰壁惹人嫌的窘迫,還是無邊無際的極大自由?這幾年發現,有一些遊民的產生,其實和產業結構改變,失業率高,脫不了關係 …
第165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羅盛達
106
教育
文字:婁雅君
攝影:張智龍
2010-09-21
拔河的成長日記
多人都認為拔河選手的身材一定要孔武有力,但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支身材嬌小的拔河隊伍。
桃園縣仁美國中的女生拔河隊。這支拔河隊在今年拿下了兩次全國競賽冠軍,在漫長而且辛苦的訓練過程當中,這群小女生,學到了什麼樣的人生功課?
第165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張智龍
108
土地環境
攝影:周明文
2010-09-21
路不平 誰來管
首先要檢討的一個大問題是,都市有沒有提供友善的方便的,讓大家都喜歡來走路的空間?
人行道鋪面的紅磚破損,屢見不鮮。騎樓高高低低,不但難走,還有商家把整個騎樓封鎖起來據為己有做起生意,讓行人只能走到馬路上,和汽機車爭道。主管機關警政單位礙於小市民生計,常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第165集
文字:
吳丹卉
/ 攝影:
周明文
102
藝術
2010-09-16
搶救古蹟CSI
在國家古蹟雲林北港朝天宮中,文建會文資總處派出了一群年輕團隊,要來保存朝天宮的廟宇門神彩繪,並建立一套台灣古蹟修復的標準流程。
第164集
文字:
陳廷宇
/ 攝影:
賴秉寰
123
土地環境
攝影:鄭仲宏
2010-09-16
大雁起飛
南投縣魚池鄉大雁村因為減少內鬨,積極合作,爭取政府建設基金,引進社區營造專家,發展出陶藝,民宿和有機農業,產業興盛的美好成果,令人驚奇與羨慕。
颱風和地震頻仍的台灣, 這十幾年來,許多社區飽受土石流和水災的威脅。 災後復元需要時間,更需要能力, 那些能夠成功重建的社區, 他們有著什麼樣的能耐和撇步?
第164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219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台灣重大水災啟示錄
攝影:鄭仲宏
2010-09-16
新山村與神木村
颱風和地震頻仍的台灣, 這十幾年來,許多社區飽受土石流和水災的威脅。災後復元需要時間,更需要能力。那些能夠成功重建的社區, 他們有著什麼樣的能耐和撇步?
八八水災沖走了新山村許多房屋,水災過後大家考慮遷村,村民覺得政府的規劃方案不理想,但是他們並沒有把時間消耗在無謂的抗議爭吵,而是共同規劃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
14年前台灣民眾在這裡發現土石流驚人的威力, 多年來在遷村議題上沒有共識,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源清除土石, 卻清不出一條讓村民看得到未來的道路。
神木村的問題真的無解嗎? 我們也邀請觀眾朋友一起來想想,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第164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130
社福弱勢
攝影:鄭仲宏
2010-09-09
台東送餐服務
老人到宅照護,一定要花很多錢嗎?
給老人家送便當,還可以順便送什麼?
台東聖母醫院發起的老人送餐服務,不只是送便當給老人家吃,還有小朋友組成的提琴隊,跟著到家裡去演奏,讓老人家非常感動。這樣的服務並不需要花大錢,卻有藥物不能替代的慰藉和鼓勵 …
第163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74
教育
2010-09-09
為農民唱歌
誰能打敗台語天后江蕙,勇奪2010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獎?
嚴詠能的打狗亂歌團,到底在亂什麼?
這幾年來,打狗亂歌團的團長嚴詠能跟他的團員,不斷地下鄉和農民對話,為「莊腳仔ㄟ」的阿公、阿嬤寫歌,唱出他們的心聲與心情 …
第163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
李金龍
115
政治經濟
攝影:鄭仲宏
2010-09-09
愛沙尼亞的抉擇
強權環視,北歐小國愛沙尼亞,如何夾縫中生存?
獨立二十年,愛沙尼亞經濟水平,如何趕上台灣?
在北歐波羅地海邊的愛沙尼亞,人口只有一百三十萬,相當於台灣高雄市的人口數。小國的生存之道,愛沙尼亞聰明地減少內耗,與大國交好,提昇國民素質。
第163集
文字:
周傳久
/ 攝影:
鄭仲宏
261
全球脈動
系列報導:南韓社會議題
文字:婁雅君
攝影:羅盛達
2010-09-09
創新韓國
13年前,韓國總統金大中,為什麼喊出「文化立國」的口號?
13年後,韓國文創產業,做出什麼成績?
13年來,韓國文創產業從影視、藝術、服裝、遊戲到設計等等,成績斐然。更重要的昰這個政策帶動越來越多的韓國年輕人,投入文創行列 ...
第163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羅盛達
169
社福弱勢
系列報導:如何守護原住民傳統文化與領域
2010-09-02
狀告聯合國
巴宰族是哪一族?巴宰族是不是台灣的原住民?
父子兩代奔走數十年,為祖先的名字,告到聯合國......
今年五月,平埔族為正名問題,告上聯合國。這也是台灣退出聯合國之後,聯合國第一次受理台灣提出的控告案。為了正名寫信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潘紀揚,是巴宰族人,他本來是一位記者,從小時候開始,父親就耳提面命,不能忘記自己是巴宰族的身份,還帶著他四處拜訪長老,將巴宰語用錄音帶錄下來,編成教材 …
第162集
文字:
李瓊月
/ 攝影:
李金龍
235
社福弱勢
系列報導:他鄉亦故鄉,在台新移民的故事
文字:婁雅君
攝影:羅盛達
2010-09-02
早安越南阿嬌
她不溫柔,也不凶悍, 她只是一間扛起家計。顛覆外籍配偶軟弱無助,只能等待救援的刻板印象。
一般人的刻板印象是外籍配偶在台灣大多屬於弱勢的一群。如果先生生病了,或者失業了,沒有工作,全家就陷入愁雲慘霧中,一籌莫展。但是從越南來的陳觀嬌,她的先生,在雲林縣的莿桐以務農為生,收入並不充裕。陳觀嬌嫁來台灣不到一年,就開店當老闆,一肩扛起家計。
第162集
文字:
婁雅君
/ 攝影:
羅盛達
最前
69
70
71
72
73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
Share
Tweet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