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1872012-07-11台灣水產安全出現漏洞,
從養殖、運輸和販賣過程,水產都可能被加入禁藥,
水底下的秘密,潛藏的危機,令人膽顫心驚。
上個星期,衛生署公布最新食品安全抽驗報告,市面上的午仔魚,高達五成被驗出有抗生素及殺菌劑。其實,衛生署每年都有例行的檢驗,水產經常被驗出含有禁藥,有的是用在牛豬身上或治療人呼吸道感染的藥物,有的像是孔雀綠,根本是工業染料,怎麼會出現在魚蝦身上?不過,這些報導都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媒體也沒有後續追蹤。獨立特派員決定進行調查報導,將陸續揭露真相。首先,從水產品的流程,我們就發現,不只養殖端容易下藥,在運輸和販售的過程,為了避免魚體受傷,搬運商和魚販都有可能加藥。台灣的水產安全出現很多漏洞。
第25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153
-
1702012-07-1112年國教討論聲音不斷,比序原則公平性也備受爭議,
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會成為12年國教的白老鼠,
教改是否幫助孩子提升競爭力,還是替教育帶來更多問題?
最近大家老在談論台灣競爭力下滑,今年經濟成長下修可能只有2.5%,人才是未來的隱憂!其中最讓家長和教育專家失掉信心的是12年國教!過去為了痛惜孩子惡補,背了沈重的大書包,一再教改,免試被當成目標,在這樣的目標下,12年國教採比序原則,比才藝、比幹部任期、比志工表現,引起很多專家學者反對的聲浪,家長更用實際的行動,趕緊送孩子進私校,表達對十二年國教的不信任。為什麼連一個工人之家寧可勒緊腰帶,也要拿出半個月的收入讓孩子唸私校?
第25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93
-
171
-
1142012-07-04大型通路商掌控農產價格的時代,
低價已成主流,改變以往消費型態。
而台灣小農要如何團結對抗大盤商,避免農產被賤價出售?
全球化自由化曾經被奉為經濟學上的聖經,大者恆大,就像大型物流通路商,在掌握大宗商品數量後,就能呼風喚雨,價格高低隨他喊,改變了以往的消費型態。因為薄利多銷,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低價成了市場主流,但是生產者要怎麼製造出成本更低廉的東西?農產品就是例子。
獨立特派員在大雨過後深入產地,親眼見到高麗菜農趕在太陽出來前漏夜搶收,就怕水傷的菜給再曬爛掉,也搶在最新鮮的第一時間送到消費市場,他們花了大量人力,一擔一擔的把菜給扛下山,這不都是成本嗎?台灣很多小農,現在都知道要直接面對消費者,或團結起來才能對抗大盤商,才有談判價錢的空間。雲林東勢合作社成功的將胡蘿蔔以高價高規格外銷日本,比起來,台灣日本消費市場觀念上有極大差異!一分錢一分貨,太便宜的、不敷成本的食物或食品,真的要想想,生產過程當中被忽略了一些甚麼?你吃得安心嗎?
第25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張智龍 -
1322012-07-04一群加起來超過千歲的老人家,成立棒球隊圓夢。
打球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讓他們更快樂更健康,越活越年輕!
台灣曾經有一支不老騎士的廣告篇紅到了國外,其實它是改編自弘道老人基金會的一部紀錄片,希望鼓勵越來越多的老人家圓夢,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一年他們又成立一支不老棒球隊,裡頭的阿公阿媽年紀加起來超過一千歲,還有很多娘子軍,跑不怎麼快,也揮棒揮不準,但是每個在球場上都有一套求生術,獨立特派員跟他們練習了半年多,看到好多漏網鏡頭,好骨錐。因為打球,改變了阿公阿媽的生活,也讓他們更開朗、快樂,身心都年輕起來,其實身心健康的老人就是年輕人最大的福氣!來看這支不老隊伍紅藍對抗賽!
第251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賴秉寰 -
1752012-06-27台灣前一陣子鬧出血汗醫院問題,嚴重暴露醫師護士荒,
但其實還有很多基層工作專業技術行業也都鬧人力荒,
社工就如此,是標準的錢少事多離家遠。
台灣前一陣子鬧出血汗醫院問題,嚴重暴露醫師護士荒,但其實還有很多基層工作專業技術行業也都鬧人力荒,社工就如此,是標準的錢少事多離家遠。每次發生高風險家庭新聞事件時,大家都把矛頭指向第一線的社工員,有沒有失職,但很少人了解,社工有多少資源,他們是在怎樣困難的條件下,上山下海,奔波在崎嶇的道路上。
獨立特派員到屏東,深入了解這個有原鄉、偏鄉、離島33個鄉鎮市的地方,有八、九成的第一線社工都是約聘的,而且需要自備交通工具。像今年入圍具有潛力社工新人獎的王靖雯,一個人管一個島:小珫球,揹了上百個個案,大事小事一手包,甚至得充當物資發放的宅急便,她也是半年一聘。本島山地鄉的社工,還有一個人負責五百個低收入戸個案。真的要給他們鼓鼓掌。
第25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羅盛達 -
169
-
156
-
216
-
1862012-06-26
-
188
-
1012012-06-14聲音療癒理性感性兼具,
不管是音樂或單音,聽得見的或聽不見的震動頻率,
透過聲音療癒師的協助或發出聲音自我療癒,
只要願意打開心去體驗,都可以展開一場身心靈的奇妙旅程。
現代人壓力大到會生病,百分之五六十以上的人曾有肩頸緊繃的毛病,這是因為壓力讓身體釋放過多的類固醇、腎上腺素,傷害大腦皮質與自律神經系統。自律神經掌管全身器官,所以在長期壓力下,容易提早老化,30%的上班族都處於長期壓力下的「亞健康」狀態。有一個心理治療師發現用簡單的長音吟唱,竟然讓車禍腦部受到重創,喪失記憶的病患得以奇蹟式的痊癒,於是開始聲音療癒工作。
一個失去愛女的大陸導演,傷心到忽然失語了,卻在唱出古老西藏梵音後,身心得以復原。獨立特派員帶您深入瞭解聲音療癒的奧妙之處。
第248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賴秉寰 -
1402012-06-14每個國家都有邊緣弱勢家庭,
這種家庭的小孩可能流落街頭成為更多社會問題來源。
在北歐國家芬蘭的教育政策就一個也不放棄,
以色列也有同樣的理念......
每個國家都有邊緣弱勢家庭,這種家庭的小孩可能有發展潛力卻受限於環境,甚至可能流落街頭成為更多社會問題來源。在北歐國家芬蘭的教育政策就一個也不放棄,今天我們再來看以色列也有同樣的理念,他們鼓勵散居全球的猶太人回國,接納不同背景、有懸殊差異的人,從弱智兒童到貧窮弱勢的青少年,用各種方法彌補教育落差,也重視他們曾經受創的心靈,予以撫平,用大哥哥大姊姊來帶這些孩子。補救教育讓很多沒有希望的人重建自我,以色列珍惜他們稀少的資源,絕不放棄每一個人。
第24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140
-
1372012-06-14楊逵一生卻是半個世紀給了台中,
包括他的文學創作、社會運動,
如今新化對楊逵所留下來的有形、無形資產,
從地方政府、學校到民間,幾乎是傾全力保留,
那麼台中呢,楊逵的故居殯葬用地卻是被畫為葬用地......
前兩個星期,我們曾報導台灣草根文學家楊逵,在台中東海花園的故居被規劃成殯葬用地的問題,這個星期獨立特派員繼續帶您來到台南新化,楊逵出生地,看看究竟是怎樣的土壤,養成了這位對近代台灣有很深遠影響的文學家。1906年出生於台南新化的楊逵,十歲的時候目睹噍吧哖事件,日本軍隊從他家門口經過,參與起義的鄉親跟純樸農民卻被說成是土匪,於是楊逵下定決心要用文學把扭曲的歷史改回來,新化,成為楊逵文學路的一個重要起點。
台灣民歌三十年,民歌在萌芽時期,楊逵也跟民歌手擦出不少火花,很多耳熟能詳的歌詞都是引用他的文字。新化這個五萬人口的小鎮,從地方政府、學校到民間,無不傾全力把楊逵留下來的點點滴滴當成寶。
第24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羅盛達 -
1762012-06-08老房子比新房貴不合理,天下白吃午餐變成錢
炒高房價的預期都更解決了,一些老問題卻也帶來了新問題。
都更後被視為增值的效益,可能造成弱勢的原住戶不但無法共享,
反而成了必須離開的犧牲者。
上個星期營建署長葉世文在立法院表示,一定會趕在這個會期結束前把修正的都更條例送進大院審查,僵持不下被卡在半路上的文林苑都更案,現在就必須等修完法了才有可能動得了!房價最高的台北市,有四成是30年以上的老房子,全台灣共302萬戶,這些沒有電梯、欠缺消防設備、巷道狹窄,甚至存在海砂屋、輻射鋼筋屋的問題,對居住安全都是很大的隱憂,所以都更有其必要性。
對一些亟待改建的老舊社區,都更可能帶來一線希望,但都更後,現有的住戶卻未必能都留下來,都更像是一場現實的金錢遊戲。獨立特派員的觀察報導。
第247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張智龍 -
1712012-06-08
-
146
-
145
-
135
-
1532012-05-31全民皆兵制的以色列,讓部隊常態性的進駐社區照顧老人,
定期到社區做志工服務。
新一代軍人接觸到二戰時期被迫害的猶太人,
在這互動中也無形的傳承了二戰精神。
以色列是全國皆兵制,十八歲高中畢業先當兵才上大學。這個四面環敵的國家也是個老人國,於是他們想到,讓部隊常態性的進入社區照顧老人,軍民一家。
但軍人怎麼放下武器和老人載歌載舞呢?其實這是訓練的一部分。以色列有個軍官說:打敗敵人靠的不是坦克,而是坦克裡的人的素質。基層官兵每年定期到社區做志工服務,照顧的老人中就有二戰時期被迫害的猶太人,讓新一代的軍人在互動中,也無形的傳承了二戰精神。獨立特派員在以色列的觀察報導。
第246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982012-05-31楊逵,近代台灣草根文學、社會運動的先驅,
他的後代不斷爭取在他的故居-東海花園,
成立楊逵文化紀念園區,卻始終沒有結果。
文學家留下來的文化遺產,
是他自家的事情?還是公共財?
文化部520上路了,象徵台灣邁向文化大國的企圖心。一個進步的城市,文學家的地景往往被視為一塊瑰寶。楊逵,無疑是近代台灣草根文學、社會運動的先驅,一生為弱勢發聲,他很多作品編成教科書、譜成詞曲,影響深遠。楊逵大半人生都在台中度過,去世後,他的後代不斷爭取在他的故居—東海花園成立楊逵文化紀念園區,卻始終沒有結果,還被畫進「中科特區」裡的殯葬用地。一個文學家留下來的文物該怎麼保存和珍惜,到底是他自家的事?還是公共財?獨立特派員帶您到東海花園,一起想想這個問題。
第246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羅盛達 -
129
-
153
-
138
-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