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410
2020-02-05台灣剛經歷總統及立委大選的洗禮,這次來台採訪、觀選的國際媒體不只空前,更有不少來自香港的媒體及香港人,都親臨現場見證台灣民主的可貴。
反送中改變了許多香港人的生命及生活, 我們要關心幾位在台港人的現況,他們是反送中運動期間,站在最前線的勇武派,來台灣已經好幾個月,希望暫時留在台灣繼續完成學業,一方面申請學校,一方面繼續為香港向國際發聲,並協助後續來台的香港人進行安置。也有人希望可以取得居留權,開始在台灣工作,等待回香港的那一天。
不管他們的現況如何,對香港示威者充滿虧欠,想回去香港的心情沒有斷過。這幾個月來,他們在台灣怎麼度過?怎麼跟香港做情感的連結?
第632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許中熹 -
410
2013-11-14世紀大彗星艾桑來了, 人人都可以是伽利略,用望遠鏡一探浩瀚宇宙。
這幾天有一個全球矚目的天文事件發生! 世紀大彗星艾桑以每小時高達七萬七千多公里的速度正飛往太陽,預估11月29日最靠近,之後就再也不回頭。它是去年才被俄國科學家發現,如果要觀測,最好是在16到24日之間,日出前5點到5點30分左右,在東方地平線附近可以看到它毛絨狀帶有長長尾巴的身影。對於星迷來說,除了到天文台觀賞,說不定還可以自己試著DIY:有一位天文物理學教授吳俊輝,就在從事科普教育,讓一般人更容易親近天文宇宙看起來好高深的知識,他小時候就為了證明月球上真的有嫦娥,親手做了兩台望遠鏡,多年來他覺得與其不停地講,不如教更多人動手做,十年來,經過他指導製作的望遠鏡超過兩千台,讓很多人完成了觀星的夢想。
看星星好像永遠是人的夢想,摘星更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講到宇宙天文真的距離我們好遙遠,如果能DIY動手做一台望遠鏡,似乎夢想稍稍接近一些。就在這個周末是艾桑彗星最好的觀測時機,它出現時不會移動,就像一般的星星,亮度跟滿月時的月亮差不多,愈接近太陽,尾巴就愈長,大家千萬不要錯過了。
第321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 -
410
2012-11-15新營醫院北門分院的一場大火,燒出了臺灣醫療史上最嚴重的火災意外,
而這個意外,也引起了社會大眾對於安養機構安全的顧慮和質疑。
臺南新營醫院北門分院火警,造成13名老人死亡,引起大家對安養機構安全的疑慮,衛生署和各地方衛生局亡羊補牢,這幾天加強醫院和養護機構的消防安檢。其實去年高雄博正醫院護理之家也曾發生火災,當時兩百多名行動不便的安養老人經醫護人員引導逃生,消防局也出動上百名人力搶救,還好全部平安沒事!
隨著失能人口增加,這種老弱可能碰到需要緊急避難的機會也會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安檢合格設施合法,也不能保證就一定沒事,緊急狀況下,用抬的拖的抱的,如果真的無法一個救一個,怎麼辦?一起跟著獨立特派員進入安檢演練現場來抓漏。
第270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410
-
410
-
410
-
409
-
409
2011-07-12 -
409
-
408
2017-03-27賽鴿一直是台灣特有的文化,然而賽鴿究竟是競賽還是賭博?各界看法分歧,也讓賽鴿披上神祕面紗。再加上擄鴿勒贖的事件不斷,讓賽鴿衍生不少爭議。不過今天我們要透過一位年輕導演陳俐婷,他貼身記錄養鴿二十多年的父親,如何把一隻一隻的鴿子當成家人般照顧,投注許多熱情和精力。他以身為養鴿人家女兒的視角,看父親和家人如何經歷賽鴿過程中的喜怒哀樂。
例如爸爸賽鴿成績很好的時候,獎金成為家中經濟的重要支柱,同時卻也陷入遭人眼紅、賽鴿被擄走勒贖,甚至父親人身安全都有危險的困境。而賽鴿成績不好的時候,父親則是心情低落,全家也跟著忐忑不安。這些個頭不大的賽鴿,從養成到參賽,再再牽動著養鴿人家複雜且糾結的情緒,一起來看看,他的帥鴿老爸。
第459集
文字:其他 / 攝影:其他 -
408
-
408
-
408
2013-04-18台灣民宿產值
四千家業者爭妍
民宿管家注入專業
是否會失去原風味?
台灣甚麼產業最夯,除了吃,當然是觀光,各地都在行銷美景!但是要能真正體會在地風情的,首選民宿。算起來,台灣民宿發展至今已經有20年,一路成長到四千多家,產值16億,商機相當可觀。
但是早年民宿是為了紓解太多遊客沒地方住的問題,鼓勵當地人提供自家的房間,一方面導覽當地風土民情,當個稱職的主人,做為一種副業,但是這十幾二十年下來,經營民宿的第一代都已經年紀大了,也做得累了,很多想退休,但是沒人來接棒,又捨不得讓自己半生的心血就這麼沒了,於是有人開始雇請專業的管理人才來經營,這就是民宿管家,就連現在學校的餐旅系都開設民宿管理這門課,可是這項新職種並沒有明訂在民宿管理辦法中,尤其他是不是讓民宿變得太專業化,失去了當初的原味?
第291集
文字:范毓雯 / 攝影:賴勳毅 -
408
-
408
-
408
-
407
2015-08-10
12U世界盃棒球賽才剛落幕,台灣小將們奪得亞軍,並將在15號代表亞太區遠征美國威廉波特,到時候小選手們場上的表現勢必又要牽動所有球迷的心,棒球可以說是台灣的國球,像陳金鋒、王建民這些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棒球好手,都讓我們看到台灣棒球的希望,不過想要出人頭地,球員背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又有多少人可以體會?
在南台灣的高雄金潭國小,就有一群讓人心疼的棒球小選手,他們多數來自失親或單親的家庭,在無依無靠的情況下,被一位擁有鋼鐵意志的鐵血教練帶到學校打棒球,這樣的組合,讓他們激發了比別人更強的鬥志,因為他們沒有其他的退路,只有在棒球場上才能找到他們的夢想與希望。
今天我們將帶您一起來關心這些棒球小選手,如何在經費拮据與教練嚴格的訓練下,一點一滴的累積自己生命的質量。同時,也藉此看到台灣基層棒球發展的辛苦,與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
第410集
文字:其他 / 攝影:陳民紋 -
407
-
407
-
406
2017-03-27 -
406
-
406
2012-09-20臺灣的房價水漲船高,M型化社會也越來越趨於明顯,
四千家業者爭妍,新北市府打算以BOT方案推出的青年社會住宅,卻被譏為「山寨版」,
走進台北市政府於70年代所打造的安康平宅,透過現況來思考台灣的社宅大夢。
臺灣高房價帶來民怨,政府打房政策效果有限,還不如好好落實只租不賣的公營社會住宅。台北市最老一批的安康平價住宅已經有四十年,是臺灣最大的低收入戶集中地,不但老舊,公共衛生差,治安也不好,形同貧民窟,現在台北市政府要把它改頭換面,蓋成郝市長口中:建物最新、樓層最高、戶數最多旗艦型的公營住宅,但才三千多戶,這能實現台灣的社宅大夢嗎?未來要怎樣照顧到更多青年以及中產階級與弱勢族群住的需求?跟著獨立特派員看看安康平宅的現況。
第262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賴秉寰 -
406
2011-08-11永久屋終於蓋好了!
但一開始居民, 對於永久屋的反應並不是那麼踴躍。
對於已經習慣在山上生活的原住民,
要去適應山下新的耕作模式, 其實是個考驗。
在高雄杉林溪的大愛村, 政府和企業開發了新農場,
原本設計給八十個人工作的農場,現在不但擠了120人, 更有一千多人正在排隊!
八八風災後,高雄山區還是一再遭豪大雨侵襲,居民經常得拎著簡單的家當逃命,兩星期前的大雨讓路又斷了。
有人終於下山搬到了永久屋,在杉林鄉剛蓋好的大愛村旁,政府和企業為災民開發了新農場,長年在山上生活的原住民必須適應山下新的耕作方式。原本計畫給八十個人工作的農場,現在擠了120人,還有一千多人在排隊。未來的生活還是個漫長的考驗。
第20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405
2017-03-28一位三十幾歲的年輕醫師余尚儒,全家在去年秋天搬到台東縣泰源的無醫村,跟醫院一起合作推動居家醫療跟社區照顧合作的故事。醫病關係是醫療體系中重要卻常被人忽略的一環,大學畢業後有機會到原鄉部落服務,跟著家醫科總醫師巡迴醫療的余尚儒,在原鄉部落體會了簡單而真摯的醫病關係。後來又參與安寧療護,並在就讀公衛研究所時,提出了醫療長照複合體的概念,認為醫療與照顧密不可分。
2014年後他年年參訪日本的在宅醫療,並決定將自己這幾年的綜合體悟,落實在工作中。去年秋天余尚儒應台東聖母醫院的邀請,全家搬到屬於無醫村的「泰源村」,希望由這裡開始做起,建立本土化的「在宅醫療連繫據點」模式。並讓台灣各地根據不同的需求,長出不同的果實,讓社區照顧體系能跟在宅醫療連結與合作,對病患、社區老人做最人性化的服務。
第47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405
2013-03-28老農年金500億,
青年農夫無地不成農,
假農夫卻坐領年金,
農委會如何查辦?
台灣農業規模小但是大陸對我們很有興趣,買我們的水果、茶葉、虱目魚,現在還買稻米,去年台灣農產品出口成長17.7%。但是在蔬菜方面,買菜的時候注意一點就會發現,白蘿蔔、豌豆、四季豆、花菜很多都是大陸貨,尤其蕃茄十年來大陸進口多了20倍。台灣農業人口老化,農民平均60歲,很多無人接棒,難道就讓我們的農業沒落嗎?
最近幾年開始有年輕人返鄉,或者是有心人學做新農民,都有不錯的成績,除了做有機,有的還一邊養豬一邊沼氣發電,這些人既然決定務農一定有想法有創意,但是獨立特派員實地觀察發現,要當農民還沒那麼簡單呢,你沒地,或一年生產不夠多,都拿不到農保。農事這麼辛勞,對年輕人來說,就業意願已經很低,再加上不容易納保,誰要回來? 但有人就是因為有地,輕而易舉取得農保身份和相關福利,到底真假農民怎麼分?監院糾正農委會一年老農年金500億,占農委會預算七成,太浮濫了,農委會揪得出假農民嗎?
第288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 -
405
-
405
2011-05-18為了打擊炒房風氣,並縮短貧富差距,
奢侈稅也就是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立法通過。
為了打擊炒房風氣,並縮短貧富差距,奢侈稅也就是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立法通過,從法案送到立法院到三讀通過只花了28天的時間,可見政府想落實居住正義的決心,而從奢侈稅開始發酵後,國內房市的確大幅降溫,甚至有民眾看房直接從五折開始殺價,讓建商和仲介業者大喊吃不消。
房地產業者估計等奢侈稅六月一號上路後半年,房市價格才會慢慢回歸正常,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奢侈稅其實根本課徵不到口袋深、真正能坐擁豪宅的有錢人,再加上房產交易價格的相關配套措施不健全,很可能會有漏網之魚,奢侈稅短期打擊投資客,但長期來看是不是真的能發揮功效?恐怕還要評估,記者陳廷宇賴秉寰的報導
第196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賴秉寰 -
405
-
405
-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