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213
-
2132015-06-29
-
213
-
213
-
2132013-11-28台灣 甘比亞斷交
邦交國數字代表什麼
實惠的援助又是什麼
一起跟著鏡頭 到馬拉威看看
我們的邦交國只剩22國了! 台灣跟甘比亞斷交、撤大使館、終止各項活動,但是對方欠我們數千萬美元的商業貸款恐怕也討不回來。其實說實話,過去我們為了維持邦交國數字好看,都是以援助為籌碼,包括給人家錢,累計外交部貸款友邦的,有1億5664萬美元還沒還,每年外交預算兩百多億,還要這麼花下去嗎?
獨立特派員今天帶您深入另一個非洲國家馬拉威,來看看自從2008年我們斷交後,台灣人在這邊做了些甚麼?我們把台灣的豆漿蔥油餅帶了進去,教他們改變營養方式自立工廠,還教寡婦養雞,協助身障者做環保燃料,這是為了甚麼?很多東西不是一紙協約或外交國書就能講定了,短視近利之外,國際援助還有很多方式。我們總認為台灣要參與國際社會很困難,但這幾年在斷交的馬拉威卻看到有人用很有限的資源給他們專業實惠的援助,得到真正的尊敬和友誼。
第323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2132013-01-18在台灣,移民移工時常和「問題」做連結;
在丹麥,移民是國家新的生力軍,
差別在哪裡?來看看丹麥的跨文化策略。
為了台商回流政府大幅開放外勞,未來不只工廠工地,連社區居家服務的外籍看護工都可能繼續增加。其實引進人力資源,若只把人當機器,忽略文化適應衝突,可能帶來可觀的社會成本。台灣的僱主通常申請了就希望外勞趕快進來,他們在母國可能只經過很短時間的速成訓練,來到台灣馬上上工,根本沒考慮到專業性和適應力,問題就這麼來的。
累積多年跨文化就業經驗的丹麥就有很周全的職訓課程,從語言課到類似實習的餐廳,甚至每種職業還有專屬教材,老師還會接洽僱主增加受雇機會,這種體貼和細膩真的讓人吃驚。
第279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2132013-01-10
-
213
-
213
-
212
-
2122017-09-19從2013年台北華光社區以侵占國有地被強制拆除,許多公民團體開始關注台灣非正規住居者的居住權問題,這幾年因為政府要加速處理大批國有地被占用問題,許多地方居民紛紛被政府提告,要求搬遷。
其實早期都市發展,很多城鄉移民來北部打拚,沒有地方住,都是先在公有地自己搭房子,這些非正規住居成了另類社會住宅。過去台北市為了興建公共工程,即使要拆這些違建戶,也會有拆遷補償或安置,不過近幾年中央各機關作法通常就是對住民提告。
位於板橋浮洲的大觀社區,地方居民在那住了快六十年,2008年,他們被退輔會提告,侵占國有地,要求拆遷。不過很多聲援團體認為,這些非正規住居者通常都有歷史和經濟條件不得不的因素,應該考量修改國有財產法及其相關規定,區分占用的類型,並且給予必要的安置和協助。
第51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李金龍 -
2122017-09-199月11日,被中國政府關押將近六個月的李明哲,終於在湖南岳陽中級人民法院露面。我們要帶您回顧,李明哲被失蹤179天來,從3月19日澳門入境,廣東失聯。3月29日國台辦證實李明哲正接受調查,4月10日李凈瑜台胞證遭註銷。到5月26日李明哲以涉嫌顛覆國家政權罪遭到逮捕,一直到9月10日李凈瑜一行人前往中國。而9月11日開庭當天的審判過程,中國政府在剪輯過後,快速放上網路播出,李明哲當庭認罪的過程,就出現在觀眾眼前。
有人批評這是一場樣板戲,李明哲是被迫認罪,照著稿子念。無論如何,這場審判有模有樣,看起來具備現代法庭的各種要素,但是,它真的能夠實現司法的公正性嗎?李明哲在台灣上網發表言論,為什麼中國政府可以起訴?除了跟您一起探討台海兩岸對於人身自由與基本人權保障的差異之外,我們也全程記錄,李凈瑜這次到湖南的整個過程。
第513集
文字:呂培苓 / 攝影:李惠仁 -
2122017-03-28今年是228七十週年,國內要求推動轉型正義的聲音不斷。多位學者、民間團體更提出多項具體建議,希望台灣的轉型正義能跨出重要的一步。
今天我們要把鏡頭轉向德國,來看看德國如何面對二戰結束之後,納粹留下來的罪行,以及東德共產黨垮台之後,必須處理威權遺緒問題,到底德國是如何推動兩次轉型正義的?
首先他們開放檔案,讓人民有知道真相的權利,同時配合司法追訴,及進行對加害體制、加害者的研究,避免歷史重蹈覆轍。而柏林可說是經歷兩段專制體制最典型的城市,柏林圍牆倒塌29年之後,德國社會是如何凝聚共識?
從理念到行動,從法律面到編列預算,把不能遺忘的歷史記憶之地,一個一個保留下來。這些紀念地、紀念園區或紀念碑,錯落在柏林市區中,從公車站、德國國鐵、百貨公司,甚至腳下的紀念石、絆腳石,不著痕跡的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讓人駐足柏林的同時,輕鬆卻深刻的重新省思這段歷史。
反觀台灣曾經歷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當時很多歷史現場,現在變成飯店、戲院、火車站,看不到當年曾受壓迫的人們所留下的印記。柏林是怎麼在新舊交替之間誠實面對歷史傷口?
第48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2122014-08-12
-
2122014-08-05這些從民國五六十年代,為了配合十大建設而陸續埋設的石化管線,雖然為高雄帶來繁榮卻始終是隱憂。十年前台灣才開始將地下的各種管線建立圖資系統,卻沒有一併追查並納入之前的老舊管線,看不見得地底原來是這麼混亂,人民也從無警覺自己的房子原來是蓋在不定時炸彈的上頭! 如果從歷史中早點學到教訓,或許今日的傷害可以減少。
十七年前,也是在前鎮,就發生過一起嚴重的氣爆災害,鎮興橋事件,當時中油配合橋樑拓寬,進行液化石油氣的管線遷移工程,施工時發現管線裡還有殘存的液化石油氣,大量氣體外洩,也是消防車才到就爆炸。
大火從早燒到晚,一連燒了12小時,最終造成11人輕重傷,14人死亡的悲劇,其中還包括兩名消防隊員,中油因此付出4.14億元巨額的賠償金,經歷事件的當事人,身心仍承受了慘痛的代價。而這些年來,鄰近中油儲存槽的前鎮,陸續發生大大小小的氣體外洩、油槽爆炸的意外,居民無奈,業者無心,政府無感,這樣的傷痛大家還能承受多少。
第35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李金龍 -
212
-
2122013-01-102013你的新年願望是什麼?
美國媒體的調查,最多人許下的新年願望,
就是要養成運動的習慣。
但對於身障者而言,運動卻沒有這麼容易。
102年一開始行政院組織再造,體委會青輔會併入教育部,最新統計我們規律的運動人口達到三成,部長蔣偉寧說未來要打造全民運動島!其實不只一般人包括身障者也應該有運動的機會,前陣子在高雄舉行國際輪椅籃球賽,就是給肢體障礙人士設計的籃球運動,球員分1到3個障礙等級,坐在特製的輪椅上比賽,他們一樣行動快速比賽精采,最早的隊伍已經成立20多年。
但值得注意的是,跟職籃職棒一樣,市場始終不完善也做不大,經營困難,從最多16支輪椅籃球隊到現在剩下6隊,而日本卻增加為86隊,他們拿下了冠軍,日本球隊為新一代經營模式做了很好示範。而這些身障球員更值得敬佩,球場如同人生,他們雖困坐輪椅卻一樣可以打出一場好球,開闢更大的空間。
第27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2122012-10-11你的生命中,是否有一個狗朋友,狗家人,狗伴侶?
但,你真正了解「牠」在想些什麼嗎?
還是只是用人的角度來思考?
立法院這個會期將修訂動物保護法,動保團體呼籲增加流浪動物專章,提高捕犬門檻,唯有咬了人,有立即性危險的狗狗才能被捉走,其他被棄養流浪的要實施節育,原地放養,這是歐美動保新觀念。台灣流浪貓狗越來越多,平均一年撲殺七萬隻,很多人養寵物只因一時興起,沒有做好當主人的準備。
狗狗不聽話、亂叫、在家搞破壞,甚至出現攻擊行為,就以主人的姿態來教訓,以暴制暴,結果適得其反,助長狗的惡行,最後乾脆遺棄牠們。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狗學校協助主人矯正這些問題狗狗,並要求爸爸媽媽一起來上課,教你懂得愛犬的心,善用胡蘿蔔。
第265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 -
212
-
212
-
212
-
212
-
211
-
211
-
211
-
211
-
211
-
2112014-05-27核四廠動輒得咎成了眾矢之的,最近媒體報導它連續七年一共花了十三億投保核災險,相對於主體結構設備,34年來投資2838億更是一筆龐大的數字。台電上星期給立法院一份最新停建核四後的替代方案,表示如果改建火力電廠,一年供電112億度,是原先核四供電量的六成,完工後每度電價僅漲0.3角,比環保團體建議改成天然氣廠,電價上漲7%來得低,工程可行性也較高,只要在核四廠旁的空地再蓋兩座機組,不必拆反應爐,再增建運煤碼頭,總經費1100億,當然這會增加碳排放量883萬噸。
獨立特派員之前就曾訪問過一位在美國電力公司任職多年退休的台籍工程師,他舉出美國在三哩島事件後有四間核電廠成功改為燃煤跟天然氣發電的案例,應證了核四要改弦更張不是不可能,到底核四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很多反核人士經常把廢核的德國提高再生能源當模範,但台灣畢竟不是德國,日本在311後一度全面暫停核電運轉,因為電力不足,重啟反應爐,但最新消息是福井縣大飯核電廠民眾以安全措施不足向法院提訴,地院5月21日宣判,大飯核電廠三號與四號機組不准運轉,理由是:電力公司一再強調核電關係到電力供給的穩定性及減低發電成本,但許多人的生存權不該和電費相提並論。回頭看核四,是不是也該考慮貢寮人的安全與感受?
核電從來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身為台灣一份子都應該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沒有自有能源狀況下,大家選擇不用核電,到底未來能源政策是什麼?
第349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李金龍 -
2112013-08-15美國陸戰隊 豪傑中的豪傑
三個月的時間 脫胎換骨
精英中的精英 該如何招募?
一個18歲的高中畢業生,怎樣在三個月間脫胎換骨成為家人引以為傲的美國大兵?獨立特派員實地觀察到,新兵從入伍的第一天,下車的第一時間就接受震撼教育,班長用幾乎是嘶吼的方式下達命令,操課的時候,只見班長滿場跑,在每一個新兵旁邊大聲打氣、施壓,讓他們習慣紀律和服從。我們這次採訪的是陸戰隊基地,操練尤其嚴格。採訪記者余佳璋觀察,即使在休息時候,班長也毫不放鬆,在樹下跟士兵講以前部隊裡感人的故事,加強心理建設。
在三個月結訓典禮時,這群美國大兵即使才剛受階下士,也都被盛大的接受國歌和軍禮待遇,讓觀禮的家長都各個感動得不得了。等一下您從畫面中也可以感受到攝影記者的辛苦,我們的鏡頭也幾乎跟著全場跑。獨立特派員給您第一手紀實報導。
幾乎所有國家都需要有人願意擔負起保家衛國的責任,但需要怎樣的基本訓練才能成為合格的軍人?想想台灣,獨立特派員之前打造新國防軍的系列報導中,曾凸顯了這樣的問題:因為兵役縮短,新兵訓練只有一個月,相對於美軍三個月的紮實鍛鍊,台灣大兵怎堪大任?加上帶兵的士官長實戰經驗越來越少,大家不知為何而戰,洪仲丘事件更是雪上加霜,士氣空前低落,台灣國防能不設防嗎?
第308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2112013-03-21五成降到三成,
台灣糧食自給率絕對低!
農地、林地回不去,
政府如何再活化?
台灣除了缺少天然資源,我們的土地也有限,還因為開發,蓋起了大樓建起了工業區,30年來人口成長,而耕地卻逐年減少。不要看我們稻米自給率九成,但是小麥、玉米、黃豆、蔗糖每年要進口893萬公噸,以熱量計算,台灣的綜合糧食自給率從民國70年的53.8%,下降到今天只有32%,相較於日本41%、韓國45%,美國、加拿大、澳洲糧食自給率都超過100%,我們處於「絕對低的狀態」,難怪麵包牛奶雞肉雞蛋甚麼都漲,擋也擋不住!加上2002年台灣加入世貿組織,政府鼓勵休耕,包括農地、林地、魚塭消失了一成,很多變成豪華別墅。
這幾年,休耕地面積達20萬公頃,有人樂得領補助,有人還是繼續在買地賣地蓋別墅,地價直直漲,很多人從都市走入農村,或者是農二代想返鄉耕作,有心,卻找不到地。農委會終於發覺了,要把每年一百億的休耕補助拿來獎勵活化農地,提高糧食自給率到35%,獨立特派員到農村實地訪查,卻發現還是有很多問題。
第287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