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
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回家路好難,交通資源分配的複雜課題
新永春啟示錄
-
-
-
-
-
司法人權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無照視光師
-
-
醫療公衛攝影:鄭仲宏
丹麥足療學校
腳對人有多重要,黃帝內經中就記載著足底穴道對應著人體的每一個器官,所以有古代名醫摸腳治病的說法。到了現代,有各式各樣的足部護理,包括泡腳、按摩等等。
足療的商機一年三百億,不過講來講去都還是停留在民俗醫療上,丹麥卻把它當成一種正規專業的醫療學問,從醫學基礎理論開始,近年還發展出科學檢測儀器,測腳的受壓力,好調整走路的姿勢,以及襪子鞋子等等。
想想看,一個人四 五十公斤甚至八 九十公斤,全身的重量都在雙腳,如果使不上力或者施力不當,像走路的姿勢不對或者穿的鞋不合腳,都會影響腳的健康,可能連帶造成身體其他部位受傷,這在台灣是被忽視的,丹麥就有這樣的學校,已經五十幾年歷史,學習一年八個月後就可以就業,而且收入不錯,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很多人末期得面臨節肢問題,足部醫療可以被納入長照保險,多好。
第394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
-
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
一路好走
今年實施健保20周年,20年來大家不斷讚揚台灣有健保,卻同時看著健保黑洞持續加深,束手無策。問題當然很多,包含生命末期醫療資源浪費等等。醫改會調查,死前住院的人有3成面臨呼吸器、洗腎等「一路救到掛」的末期醫療,其實八成六的民眾寧願選擇善終,減少折磨,只因為在急救現場,面對天人交戰家屬往往慌了,不知道何時放手,簽同意書放棄最後急救的不到5%,這難免排擠不少醫療資源,好難的人生抉擇。最後一堂課而且是人生必修課,到底怎麼學會?
成大醫院去年公布了一段真實影片,記錄一位癌末病人的家屬如何在最後關頭忍痛放下,讓親人有尊嚴的走,這成了醫護人員和所有民眾最好的教材。
插管是侵入性的,急救過程有的也是有傷害性的,沒經歷過的人真的難以想像。從102年一月修正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條文至今,簽署的人才18萬,不多。在快速老化的社會,長期照護和尊嚴善終是必要的配套,呼吸照護病房不應該被當成營利使用,醫政衛教單位也要鼓勵大家正向思考,人生最後一哩路怎麼走。
第38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 -
社福弱勢攝影:鄭仲宏
吃飯學問大
-
土地環境攝影:羅盛達
咆哮萊茵河
-
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將面臨什麼挑戰?
全球大震盪
梅雨終於來了,連續一個星期都會下雨,雖然讓人困擾,但是希望真能紓解中南部水庫缺水的旱象。天氣越來越難預測,旱澇交至的情形怕會越來越嚴重。
最近美國就因為極端氣候造成一連串大災難:先有龍捲風襲擊,至少造成22人死亡,逾百人受傷,接著是美東下暴雨,道路塌陷,十幾輛車子掉進大坑洞。你大約還記得,剛過去的這個冬天非常冷,台灣有超過一百人猝死,北美也急凍到零下四十度,四分之三的地區都破了120年來的低溫紀錄,班機停飛、道路封閉、學校停課,這是受到北極渦旋的影響。
嚴寒相對帶來酷暑,氣象局估計台灣今年夏天超過35度恐怕會有40天以上,包含人類,所有地球上的生物都面臨極大的生存挑戰。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警告大家,各國阻止暖化的速度太慢,要在未來15年加快行動才能避免世紀性的氣候災難。在新聞工作最前線,今年國內外氣象單位和新聞採訪研討會都規劃了氣候變遷的訓練課程,要記者和氣象人員因應隨時可能發生的大自然挑戰。獨立特派員就來告訴您在全球大震盪中,渺小的我們該怎麼辦?
第346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陳民紋 -
-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地方政府的財政難題攝影:周明文
高雄五都夢
-
-
-
-
2015-04-07政治經濟
跨國之怒
結束了四天清明節假期,大家又回到工作崗位。而提到工作問題,世界各國都有不少勞資爭議,前一陣子還有一個勞工團體從南韓飛來台灣,抗議永豐餘旗下的元太科技,購併他們原本工作的電子工廠,五年之後卻決定結束營運,廠裡的七百名工人雖然按照當地法令資遣,但一些服務了二三十年的中高齡勞工,突然離開了熟悉的工作崗位,完全不知該何去何從?
他們指控公司其實還在賺錢,但母公司取得技術和市場之後、說關就關,不顧在地勞工的死活。這一群韓國工人跨海到勞動部跟永豐餘總部抗議,雖然得到台灣關廠工人連線的協助,但是並沒有引起一般社會大眾的關注,最後還是悵然回國。獨立特派員特地在3月31日,他們工作的最後一天,進行台北與韓國兩地的連線採訪。
一起來關心這段南韓關廠工人的故事。
第392集
文字:劉伯姬 / 攝影:李金龍 -
土地環境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不是人造雨
台灣面臨 67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各地水庫都創下了蓄水量新低紀錄。從今年一月以來,各地水庫已經實施了好幾次的人工增雨,民眾可能認為,下一場雨,就能緩解旱象。但其實人為加工的方式,對於雨量的幫助非常有限。
而且在降雨量已經減少的季節,要進行人工增雨,還得看老天爺給不給機會,如果氣候條件不足,是不可能憑空造雨的。因此早期所說的人造雨,說法並不精確。
獨立特派員走訪最缺水的石門水庫,實地拍攝了地面人工增雨的施作情況。和您一同瞭解,人工增雨的作業情形,它的成效其實和一般民眾的想像可能有段差距。也和您一同探討,這樣的抗旱手段,是不是也應該跟著極端氣候一起進行調整呢。
第39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
-
公共安全文字:李婕綾攝影:張智龍
樂園無礙遊
花費四億六千萬,從義大利採購所有遊具的台北新樂園開幕一個多月了,除了是一般小朋友的最愛,恐怕連大人也都想重溫童趣,但接連發生自由落體的叢林吼吼樹屋鋼索斷裂,魔法星際飛車的馬達故障,讓許多家長不放心,市議員建議要在寒假春節來臨前,趕快針對所有遊具進行總體檢。 過去,各國的遊樂場都發生過意外,最近幾個月就有英國的高空鞦韆遇到大風發生碰撞,美國和尼泊爾相繼有人坐摩天輪被甩出去或墜落地面,原本應該是一趟歡樂之旅,結果變成不幸,是大家都不想見到的。
其實兒童樂園不只給孩子歡笑,也應該讓輪椅族甚至拄著拐杖的老人家一起遊玩,台北新樂園提供身障者和阿公阿嬤免費入園,但能不能無礙遊?裏頭遊園列車銀河號以及摩天輪是一定要搭的,坐輪椅怎麼玩?跟著身障權益保障推動小組一起來體檢兒童新樂園。
第383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食品安全攝影:鄭仲宏
食安維安
豆干添加工業染劑二甲基黃,食藥署這下子又被追著跑,趕緊在食物檢驗項目加上二甲基黃這一項,各地衛生局的食品科永遠檢驗不完! 對岸中國大陸去年成立食藥警察,把黑心食品當刑案處理,打擊部隊包括醫學、化學、食品工程人員,化被動為主動。
我們一向看不起大陸的黑心食品,但比起執法決心,我們落後了! 歐盟有個說法,就是各國都可能有不肖商人,但差別在於一旦有人昧著良心鋌而走險,在進步的國家這些黑心商人多半會被發現,更得付上巨大的代價。
記得去年添加銅葉綠素的大統黑心油嗎?法院竟然以公司法人無犯罪能力等理由,認為無法沒收黑心油所得18.5億,上星期最高檢察署提起非常上訴。真的,如果沒有強力執法,台灣食安恐怕永無寧日。
第382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政治經濟攝影:鄭仲宏
台南停看聽
上星期來自大埔竹北桃園台南等各地的反徵收自救團體,到總統府前抗議,公布最新版的全國浮濫徵收地圖,比三年前他們抗爭,促成立法院修訂土地徵收條例時,又增加了十九處徵收案,總面積五千七百多公頃,裡面最大的當然屬桃園航空城,其他還包括台南鐵路東移,要被遷走的五公頃四百多戶居民。到底這些徵收有沒有必要,開發計畫要怎麼做?今天窩台灣系列報導就來探討台南鐵路地下化問題。
台南是台灣排名第三的老府城,如果從明朝時候算起,有350年歷史,一個老城要現代化很不容易,再加上人口密集,使得八公里長,跨越九處平交道、四個地下道以及三座陸橋的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工程,談了二十年,一直無法施行。就拿高雄市來說,中央地方共同出資的高雄、左營和鳳山三處鐵路地下化工程,十五公里,總經費快一千億,眼看著106年底就要同步完工了,屆時切割高雄為南北的七處平交道,及十六處公路立體交叉,將全部消除、縫平,還可以帶動週邊商機,但是台南卻困在原地。
居民長年等火車通過平交道,其實早就不耐煩,卻無奈,誰不期待新的市容?但是反對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原本第一排店面得拱手讓人,幾十年的生活被打亂重新來過,怎麼辦?這是未來的台南市長得繼續頭疼的問題。
第374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再戰老農津貼
立法院這個會期又休會了,趕在休會前農委會提出老農津貼修正案,要將現階段只要年滿65歲,投保6個月的農保就能領取老農津貼的門檻提高到15年,這個案子還是沒有過關。
老農津貼從民國84年開始,每逢選舉一路加碼,從三千漲到七千,領取人數從36萬增為67萬,你覺得可能嗎?離譜的是,農委會去年預算1195億,其中福利及各項補貼就佔了775億,超過六成,嚴重排擠農業建設、技術研發,以及更重要的─輔導年輕農民鼓勵從農。
老農津貼在2007年朝野一致共識下,讓它跟國民年金銜接,本來可以一勞永逸解決加碼喊價的問題,但又在第二年來個政策大轉彎,造成2011年總統大選再加碼。
兩年前,我們到台灣各地訪問農民,了解他們對老農津貼的想法,也問了國民兩黨歷任的農委會主委副主委及政務委員,至今看來,問題還在原地踏步。請看我們的報導。
第330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後福島時代 核電 戰與和
美國核能發電商業運轉六十週年
毀滅性的武器轉變為和平用途
獨立特派員特地走訪美國
看看他們如何面對下一個六十年
今年是美國核能發電商業運轉六十週年,從二次世界大戰核能被當成毀滅性的武器轉變為和平用途,今年,有重大意義。但是碰上了日本311核災,核能科技也面臨許多新的挑戰,雖然包含台灣美國都考慮不再新建核電機組,但是怎麼應付未來電力需求? 最新態勢是: 將原本屆齡退休的老電廠延役,美國104部機組,半數以上都快到40年使用期限,已經申請延役到60年,但是安全嗎?
台灣核一二三廠也勢必面臨這樣的抉擇,沒有替代能源就得延長運轉,因此獨立特派員特地走訪美國,看看他們如何面對下一個六十年。 即使現階段美國正努力開發新能源頁岩氣,也有人主張用再生能源、風力發電,但這些需要政府的補貼無法市場化。台灣更小資源更少,我們要怎樣借力使力,順應自然?
第324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土地環境攝影:羅盛達
解碼奧林匹克 101條路
小小台灣 8座國家公園
明年起要陸續收費
以價制量提升品質?
還是為了增加一些管理維護經費?
小小台灣一共有8座國家公園,明年起要陸續收費,這是要以價制量提升品質? 還是為了增加一些管理維護經費? 但是建立一套兼顧生態和觀光的管理制度才是最重要的! 上個禮拜我們介紹美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及多元氣候被稱為諸神之地,可以讓遊客一次看盡四季不同的景致,不過在美麗背後有更多挑戰。
90%以上都是荒原的奧林匹克國家公園,要如何在保育和觀光之間取得平衡? 舉例來說,遊客只要在園區內過夜,都必須領取黑熊桶,將食物儲存在裡面 才不會遭到黑熊攻擊,也避免野生動物誤食人類食物。它面積三千六百多平方公里,有六百多條步道卻只有一條能行駛車輛的道路,就在避免污染和破壞。像這種種小地方都能設想週到,才能保有冰河時期的湖泊至今清澈見底。
第315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