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
公共安全系列報導:毒品成癮容易,戒治難攝影:周明文
緝毒高手
-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文字:張筱瑩攝影:周明文
魚兒築夢
台灣到處拼觀光,從山到海只要人可以到的地方,許多秘境、私房景點都被一一挖了出來,就像花蓮秀林鄉的銅門村,位在木瓜溪上游,有一處叫慕谷慕魚,有小天祥美名,近年成了非常熱門的風景區,因為是山地管制區,一天限定六百人進入,但狹窄的山路卻經常得會車,居民很怕環境禁不起這樣的踐踏,一再抗議。
原來24年前這裡曾發生台灣第一樁滅村事件,歐菲利颱風引發土石流,活埋了太魯閣族36名族人。24年後這裡發展觀光,也引來外地人分一杯羹,居民賺不到甚麼錢,覺得賠上了生活環境,因此今年六月在歐菲利受難紀念碑前,鳴槍、封路,宣示捍衛主權,堅持要遊客步行入山。獨立特派員帶您實地觀察。
為了阻止居住環境被過度觀光消費,部落一度決議封山護溪,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們也拒絕了縣府的協助與學者提出的規劃案,想自己主導,但是對發展方向卻又意見分歧,鄉公所和縣府都很難插手,使得慕谷慕魚的未來還是一片茫然。
第35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
教育系列報導:維護治安與偵辦刑案文字:婁雅君
鑑識拼圖
冤案常因查證有瑕疵,高水準的鑑識就變得很重要。
台灣目前鑑識科學發展如何?對刑案已經有些什麼幫助?
即使您不是警察,如果能多了解,或許也知道怎樣自保權益。
13年前,21歲的江國慶,被執行槍決,13年後,江國慶案,被認定是一樁世紀大冤案。整起案件被認為,軍方在偵辦上有重大瑕疵,除了涉嫌刑求逼供外,江國慶的自白,和現場的調查報告有許多矛盾之處。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疑點都應該要經過鑑識的過程,來還原整個犯案的經過。不過當時並沒有CSI影集,鑑識觀念也還不普及,中央警察大學的鑑識科系剛成立不久,畢業生人數也只有三屆。其實,鑑識不只是協助辦案尋找真兇,更重要的是,藉由各種跡證,還原現場與犯案過程。當科學辦案,越來越受到重視,讓所有的證據說話,類似江國慶的冤案,才能避免。
在CSI影集中,主角身兼現場調查、辦案、鑑識等多重身份,不過這樣的情況,只會在戲劇裡頭出現。現實世界裡頭,鑑識人員並沒有這麼風光,他們是一群在幕後,採證、檢驗證據,扮演協助偵辦的角色。但是隨著鑑識越來越受到重視,需要鑑識報告的案件也越來越多,鑑識人力是否足夠,這個領域的未來發展性如何,也開始受到了關注。
第186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紀岳君 -
-
-
-
-
醫療公衛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遺忘者的最終旅程
-
土地環境系列報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將面臨什麼挑戰?
全球大震盪
梅雨終於來了,連續一個星期都會下雨,雖然讓人困擾,但是希望真能紓解中南部水庫缺水的旱象。天氣越來越難預測,旱澇交至的情形怕會越來越嚴重。
最近美國就因為極端氣候造成一連串大災難:先有龍捲風襲擊,至少造成22人死亡,逾百人受傷,接著是美東下暴雨,道路塌陷,十幾輛車子掉進大坑洞。你大約還記得,剛過去的這個冬天非常冷,台灣有超過一百人猝死,北美也急凍到零下四十度,四分之三的地區都破了120年來的低溫紀錄,班機停飛、道路封閉、學校停課,這是受到北極渦旋的影響。
嚴寒相對帶來酷暑,氣象局估計台灣今年夏天超過35度恐怕會有40天以上,包含人類,所有地球上的生物都面臨極大的生存挑戰。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警告大家,各國阻止暖化的速度太慢,要在未來15年加快行動才能避免世紀性的氣候災難。在新聞工作最前線,今年國內外氣象單位和新聞採訪研討會都規劃了氣候變遷的訓練課程,要記者和氣象人員因應隨時可能發生的大自然挑戰。獨立特派員就來告訴您在全球大震盪中,渺小的我們該怎麼辦?
第346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陳民紋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318學運十週年,太陽花世代的政治攝影:羅盛達
黑潮過後
-
土地環境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攝影:鄭仲宏
悠活復活
連續幾天全台被寒流籠罩,又濕又冷,相較之下南部氣溫暖和一些,尤其恆春墾丁一年四季氣候宜人,去年墾丁觀光人次720萬,這麼多人把附近的旅館民宿都住滿了,年底,一場會議讓部分區域暫停營業四個月的悠活度假村,再度復活,這又是一樁就地合法案嗎?
悠活渡假村佔地1.5公頃,距離珊瑚礁潮間帶不過30公尺,每年夏天410個房間一房難求,營業額五億,去年五月被人翻出舊帳,指出14年前未環評先營業引起爭議,被勒令部分停業。四個月後有條件通過環評,這條件是三年內污水零排放,這讓緊鄰珍貴海域資源的飯店業者今後更有理了。
目前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旅館民宿369家,未完成營業登記的超過八成,墾管處和政府究竟要怎麼處理? 怎樣對其他業者交代? 墾丁遊客即將上探一年八百萬,未來如果拿不出明確管理辦法,不但社會公平正義無存,寶貴的自然資源也將受到空前挑戰。
獨立特派員在大家吵鬧完之後,繼續追蹤報導。
第334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社福弱勢系列報導:精障者易受歧視,各方支援就業之路!
瘋子‧奇夢子
現代人生活真不容易,工作壓力生活壓力都好大,這一年上精神科求診的人數超過210萬,真正屬於精神疾病的有11萬,十年內增加了一倍!您對精障者的印象是什麼呢?很可怕?像不定時炸彈?覺得是一種見不得人的病?一輩子都不會好?這些都是因為不了解產生的負面印象,甚至可以說是歧視。
幾年前,台北市衛生局曾想為精障者正名,透過票選取了「奇夢子」這個名字,可是辦了兩年活動後就無疾而終。兩個月前,11月,精神醫學年會再度呼籲,要去污名化,建議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不管叫奇夢子還是思覺失調症,重要的是要改變社會對精障者的負面印象,因為他們在康復的過程中除了靠吃藥和醫生的幫助,更需要周遭朋友的包容和關懷。
第27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 -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人類將面臨什麼挑戰?攝影:羅盛達
征戰北極圈 冰與火之道
-
-
-
食品安全文字:婁雅君攝影:賴振元
等待哨兵雞
還記得嗎,年初全台發生大規模禽流感,總共撲殺了九百間養殖場共四百六十萬隻禽類,到現在市場上供貨只剩一成,二萬隻,因此每斤賣到八十塊,一隻動輒六七百元。禽流感的高峰期過了,大家好像沒事了,有誰關心產地的狀況?獨立特派員重返養殖場,裡頭空空的,錢包也空空,中央政府說可以復養了,地方卻說不行,沒有一套標準流程。
要恢復供貨,首先得有蛋,得有小雞小鵝吧,全台灣幾乎殺光光,有沒有想過,種鵝種雞哪裡來?原本大家都說禽流感是天外飛來的病毒,政府強制規定要蓋密閉式養殖場,花了更多成本卻一樣得到禽流感,疫情搞不清楚也控制不住,就連農委會所屬的畜產試驗所也接連爆發疫情,幾百隻準備供農民復養的哨兵雞全被撲殺,等不到哨兵雞,可憐的養雞養鵝業者怎麼辦?
第397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振元 -
-
-
政治經濟攝影:周明文
外勞仙丹
今天我們要帶您來關心台灣農村老化的問題,我國農民的平均年齡為62歲,還能辛苦勞動多少年,我們的農業就快後繼無人!而為了紓解人力荒,政府就像當年開放外籍勞工一樣,準備在今年六月引進農業外勞,但是這樣的做法能夠有多少幫助?
獨立特派員最近走訪了好幾個農業縣市,觀察不同的農產項目,發現在農忙時節,缺工的情況的確非常嚴重。像是採冬茶,好的採收班就算高齡六七十歲,還是被搶著要,但現在他們開始擔心外勞進來會不會搶了他們的工作?也有茶農質疑,採收高山茶不是一年到頭,沒事做的時候誰來養這些外勞?看起來這項開放農業外勞的政策,受惠的是大農場和大企業,對大多數的小農來說,卻可能有害而無利。
第38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社福弱勢攝影:鄭仲宏
吃飯學問大
-
政治經濟攝影:羅盛達
大河命運交響曲
台南的港尾溝溪排水疏洪工程,花了十億蓋堤防,才啟用二十天就崩塌,外界批評這是好貴的豆腐渣工程,不管是否有偷工減料,但長久以來大家習以為常,用工程手段來擋土防洪,絕對不是聰明的作法,無法應付氣候變異下,一次比一次大的水患,而是要了解水,用管理方式順勢而為,獨立特派員從這週起推出大河命運交響曲系列報導,要帶您逐一觀察橫跨歐洲九國,養育五千萬人口的萊茵河,怎麼從一條臭水溝,或者有人說它是公廁,還原它原本美麗澄清的面貌。
全長1232 公里的萊茵河,發源於瑞士阿爾卑斯山,流經九個國家,最長的一段在德國,最後由荷蘭出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流域之一。 工業革命後,歐洲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年代,許多重工業矗立在萊茵河畔,重金屬及化學物直接排放到河裡,河水被嚴重污染,一夕之間魚蝦死光光,這才引起沿岸人民的群起抗議,九個國家共同成立跨國政府平台,訂定嚴格的法規和監測辦法,歷經三十年通力整治,萊茵河才慢慢回復它清澈的面貌。獨立特派員這次很難得的參與國際萊茵河保護委員會的跨國年會,見證九個利益不同的國家如何妥協合作,來守護這條影響五千萬人民的河流。
第363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司法人權系列報導:從歷年重大司法案件,看司法改革的關鍵進程文字:婁雅君
司法的距離
先來聽聽接下來這一段情節。有一個單親媽媽、在幫客人按摩時、以一顆安眠藥迷昏對方、洗劫了3萬元的財物。她後來被判了五年的徒刑,而這樣的刑期,您認為太重、還是太輕呢?身為法官、經常在情與法之間衡量、擺盪;有趣的是、世界各國都發現、在人民參與審判之後、判決會有比較寬鬆的情形。
當一群法律素人進入複雜的審判程序,面臨的各種狀況遠比他們事先想像地複雜,如果制度設計不夠嚴謹、就冒然讓民眾參與審判,恐怕將會是一場災難。模擬法庭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儘量呈現各種可能的問題和缺失、再回到制度面來做修正。接下來,我們就繼續進入模擬法庭、了解台灣的人民觀審制度、浮現出了哪些問題?
第351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陳民紋 -
土地環境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攝影:鄭仲宏
解放小琉球
北台灣的冬天又濕又冷,很多人都逃離台北到南部去曬太陽包含最近幾年非常熱門的小琉球!它是台灣離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嶼,有世界三大之最,最佳觀日點、最多珊瑚品種以及全島就是珊瑚礁,不過它的面積也最小只有6.8平方公里,但是每年有將近50萬人到小琉球去玩,遲早會把這塊唯一的珊瑚礁小島給踩平了。
因此當地人發起,從每年12月1日至隔年3月31日是小琉球潮間帶的休養期,希望給這裡的生態有個喘息的時間和空間。但是獨立特派員冬天去的時候發現,潮間帶還是有不少遊客,甚至是當地人帶去的,明明大家共同簽下了遵守休養期的公約,卻依然犯規,警察和巡守隊看是熟人也不好取締,這樣的保育有何功效?小琉球與墾丁國家公園海域都是珊瑚礁地質,有雀鯛科、隆頭魚這些相似的魚群,如今墾丁就因為遊客太多旅館太多被破壞了,很難回復,小琉球有前車之鑑是不是能由民間自發性的,和政府有策略性的防微杜漸呢?過去幾周獨立特派員連續報導了墾丁觀光與生態問題,今天就繼續帶大家來看看小琉球明天的憂慮!
第339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藝術系列報導:台灣設計嶄露頭角文字:婁雅君
設計 故宮
國寶與文創的邂逅,
掛一把翠玉白菜在身擋雨,
乾隆玩物成為茶桌座上賓,
看現代設計者如何將國寶變身。
如果說甚麼是台灣最夯的產業,觀光應該排第一!去年來臺旅客突破700萬人次,今年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加碼,準備推出四百項活動,可以說是每天都像過年,天天有活動!預計新的一年觀光產值上看八千億。其中最具代表性幾乎一定要到的觀光景點就是故宮,珍藏文物69萬件,你每次能看到的不過其中的一千七百件,包括最受歡迎的翠玉白菜、肉型石,如果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不重複的話,大約可以展出個100年。
國寶,其實就代表了歷史,要怎樣走出深宮大院得以讓民眾接近呢?故宮連著三年把國寶和文創結合,把乾隆皇帝把玩的瓶子變成泡茶的茶具,3C的喇叭,還有不銹鋼餐具,這些國寶你都可以帶回家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很棒吧!國寶變商品,故宮已經設計生產出了4300件,一年營業額六、七億。國寶結合設計,來看故宮是怎麼做這門生意的。
第279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攝影:羅盛達
徘徊美麗灣 浴火BOT
-
政治經濟系列報導:拚觀光與環境保育的拔河攝影:張智龍
日也BOT 月也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