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549
-
549
2018-08-20馬祖是唯一一個通過博弈公投的離島,雖然因為專法沒過,公投結果成空,但也可見馬祖人對地方發展的殷切期盼。以往馬祖受限交通和天候影響,觀光一直無法順利推展。這幾年因為一種夜光藻,也就是藍眼淚,當地民宿業者紛紛推出各種追淚行程,帶來觀光熱潮,也讓馬祖找到翻轉的契機,就連馬祖酒廠也靠藍眼淚瞬間打開知名度,這幾年不管在營收與獲利都大幅成長創新高。
藍眼淚魅力為地方帶來經濟利益,不過在地方翻轉同時,也有過度發展的情形。因為藍眼淚快速帶動觀光,使得很多馬祖傳統閩東建築的石頭屋迅速翻新,他們向政府申請補助,將房子拆除重建,裡面是鋼筋水泥,外面再貼石牆,這種鋼骨石皮的做法,使得原本的傳統聚落,一個個變成嶄新的面貌,但這些全新的古厝能代表馬祖文化的新價值嗎?
第559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羅盛達 -
549
2018-07-09台灣能不能從口蹄疫區除名,進入關鍵時刻,今年7月1日農委會已經宣布全國拔針,換句話說,從7月1日開始,全國的養豬戶,都不准再打口蹄疫苖。
口蹄疫可以說是台灣養豬產業重創及轉型的重大事件,民國86年,口蹄疫尚未爆發之前,台灣一年的在養頭數約1400萬頭,光外銷到日本就有600萬頭,比現在全國的在養規模還大。21年過去,現在全台只剩下539萬頭豬左右,過去的四成是外銷,現在台灣每年從國外進口的豬肉則佔了一成多。
為什麼說現在是關鍵時刻,因為不打口蹄疫苗後的半年,豬隻的抗體沒了就是真正的考驗開始。如果在未來的一年內,也就是到明年6月30日為止都沒有疫情傳出,台灣在後年就可以從口蹄疫區除名,豬肉也可望恢復外銷。過去21年,台灣曾經三次拔針失敗,這次我們準備好了嗎?
現在送到拍賣市場的豬隻都要有健康聲明書,為了預防境外風險,農委會也設了三道關卡。像是在兩岸都有養豬的豬農,從中國返台要間隔一個禮拜才能進入豬場。疫區的外籍移工如果在母國有接觸畜牧場,回台也要有七天緩衝。同時排除疫區觀光客到台灣馬上進入觀光牧場,至少要隔一週,因為口蹄疫會在偶蹄動物之間傳播。另外一旦有重大疫情發生,農委會除了儲備百萬劑的疫苗,也跟日本合作,必要時緊急調派疫苗給台灣,每一個環節真的是防疫如作戰。
第553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周明文 -
549
2018-01-31 -
549
-
548
2018-11-05談到咖啡,它不僅是飲品,更是「癮品」。咖啡現在是全球第二大貿易商品,比起石油,這種黑金行情更是走俏,全球市場規模高達430億美金。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至少喝掉五千億杯咖啡。在台灣,自八零年代引進連鎖咖啡店之後,發展至今,一年預估就有近七百億的咖啡市場,相當於每年喝掉28.5億杯咖啡,平均每人一年喝一百杯以上。但這些咖啡消費行為的背後,卻也用掉了近三千萬公斤的咖啡豆,這些煮完的咖啡渣,就這麼丟掉,隨著清運系統成了廚餘處理掉,實在太可惜。
不過現在咖啡渣的經濟價值被重新發現,提取出和自身產品可以結合的精華,創造出令國際驚豔的產品,還成了台灣之光。咖啡除了可以喝,黑乎乎的咖啡渣更是可以循環再利用的高經濟產品。咖啡渣如何翻轉變黃金?來看看這一門深奧的咖啡經濟學。
第570集
文字:鄭青青 / 攝影:謝孟甫 -
548
-
548
-
548
-
547
-
547
-
547
-
546
-
546
2020-07-08台灣今年六月經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宣布,終於正式從口蹄疫區除名了。整整24年的時間,台灣養豬產業對抗口蹄疫的過程相當艱辛。
從86年3月口蹄疫疫情爆發,5月施打疫苗開始,歷經98年全面停止施打疫苗,但後來仍發生七例口蹄疫病例,拔針失敗,102年5月是台灣最後一例口蹄疫發現的時間,到108年7月台澎馬停打疫苗一年,終於到今年正式除名,這也代表台灣豬肉可以恢復外銷。
24年來台灣養豬戶及養豬數都大幅減少,如今要重返國際市場跟全球豬肉品牌競爭,台灣還有哪些不足或占有哪些優勢?台灣的養豬策略與環境是否能趕上國際變市場的變化呢?不同世代對台灣豬肉打國際品牌策略,又有哪些不同看法呢?針對台灣豬肉外銷,農委會已經訂出四年計畫,這個目標容易嗎?還是低估了?台灣豬肉要建立品牌跟國際競爭,還有哪些制度與做法需要改弦更張、大刀闊斧解決呢?
第654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546
-
546
-
546
2013-10-11美國西北天涯海角
多樣化的生態 迷人景緻
遇上了財政困難 該如何維護
人,過去很有優越感,認為是萬物之靈,但事實上卻經常被小小病毒打敗,也經常受大自然挑戰,今天解碼奧林匹克系列報導要帶您來到92公里長的海岸線,這裡海角天涯,有鯨魚海獅海豹,還有空中翱翔的鷹,世居在此的印地安人以動物維生,卻也同時感謝大自然的賜予,讓你對人生有不同的感受。美國同樣政府財政越來越困難,國家公園預算被大幅刪減,要維護廣大的天然景觀很不容易,人手嚴重不足,他們就大量訓練志工來維持旅遊品質。
在時代轉換中,全球的政府都面臨巨大挑戰,因為變化太快了,很多制度亟待修改,如果不看透問題的癥結釜底抽薪,很難拿出有效的解決方法來,觀光與保育的衝突如此,要國防卻要改成募兵制,怎麼兼顧,這個問題也是如此。
第316集
文字:陳廷宇 / 攝影:羅盛達 -
546
2012-10-11「一人失智,全家失能」,這句話對失智者及家屬而言,
刺痛,但卻真實。
如此漫長艱辛的道路,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最近指出,過去三大德政將拖垮政府,包括七零年代公教優利存款十八趴、廣設高中大學,以及健保長照制度,其中教育和健保長照制度正是獨立特派員持續關注的議題。隨著世界人口逐漸老化,失智者越來越多,流行病學研究,65 歲以上5% 有失智症,85 歲以上增加到20%。
其實,失智症如果能及早治療,可以延緩病情惡化。目前台灣已經有機構為失智長者設計專業課程與活動,讓他們多動腦、多運動,減緩退化速度。但可惜絕大部分失智長輩都在家,能接受專業照顧的少之又少,全台總共才四間團體家屋,和需求不成比例。
第265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 -
545
2023-07-12台灣的鮮乳從農場到餐桌,有24小時內就能立即飲用的新鮮優勢。不過台灣氣候潮濕高溫,其實並不適合發展酪農業。但在各方努力下,台灣成了同緯度地區養牛養得最好的國家。
不過不少民眾反應,台灣鮮乳世界貴,如果我們來看看其他地區如澳洲、歐美及其他亞洲國家的鮮奶價格,大約都落在每公升40-55元左右,而台灣每公升則需要90-100元。終端售價雖高,但養牛的農民卻說,生乳收購價不合理、沒有反應近年高漲的飼料成本,他們已經快要撐不下去。
在乳品廠與酪農戶之間,出現了什麼樣的矛盾?收購生乳的乳品廠與通路銷售的費用占了鮮乳售價的七成,合理嗎?再加上2013年台灣與紐西蘭簽訂《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2025年紐西蘭液態乳進口將遞減至零關稅,對酪農業者將造成很大衝擊。內憂外患接踵而來,乳業風暴來襲,台灣五百戶酪農該如何應對?消費者有便宜的進口奶可選擇時,該支持國產鮮乳嗎?
第809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羅盛達 -
545
2023-05-31台灣已經從口蹄疫區除名,也成功擋住非洲豬瘟,目前只剩下傳統豬瘟尚未根除。豬瘟存在於台灣超過半個世紀以上,最後一個案例是在民國94年。
農委會從110年開始推動三階段撲滅豬瘟計畫,包括擴大環境與疫情監測,與產業界進行風險溝通等。今年1月1日起肉豬與種豬分階段停打豬瘟疫苗,7月1日開始全國停打豬瘟疫苗,全國531萬頭豬隻全面拔針。如果沒有再發生案例,農委會預定從113年6月開始,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台灣成為豬瘟非疫區國家,台灣豬肉可望進軍國際市場。
但是拔針之後,才是風險的開始,農委會將擴大疫情監控範圍,一旦有案例發生,也已經備好補償方案。加上豬瘟疫苗是國產疫苗,不必仰賴進口,台灣撲滅豬瘟計畫能不能成功,這一次相當關鍵。
第803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許中熹 -
545
2020-08-05一生致力推動台灣民主化、本土化,確立台灣主體地位的前總統李登輝先生,人生謝幕,享耆壽98歲。
1923年李登輝出生在三芝鄉小農家庭,歷經日本殖民、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時期。之後從一位傑出的農經學者踏入政壇,一路從農復會、政務委員、台北市長、省主席做到副總統職務,三年八個月擔任副總統期間,讓他獲得了解國政的機會,有助於日後他兩任總統任內的施政與改革。十二年六次修憲,台灣走過寧靜的革命,告別威權。
被稱為民主先生的李登輝前總統,是台灣第一位民選總統,他推動的務實外交、促成兩次辜汪會談、提出兩國論、戒急用忍、南向政策都深深影響著台灣的發展。
他也是第一位接受國史館進行口述歷史訪談的卸任元首。獨立特派員的報導中,有關李前總統訪談部分,就是取自國史館的訪問紀錄。一起來見證李登輝前總統在變動年代中,所留下的足跡及影響。
第658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545
-
545
-
545
2017-03-27最近全球強震不斷,鄰近的日本熊本發生7.3強震,南美厄瓜多、緬甸和阿富汗都發生了七級以上的強震,地質學家指出,環太平洋地震帶已經進入了活躍期。日本幾天內連續兩次強震,造成嚴重災情。但專家們指出,日本為了防震發展出的精密地震預警系統,嚴格的建築法規,其實已經大大減緩地震的傷亡。而台灣呢?根據國家地震研究中心估算,台北只要發生了6.2級以上的地震,將有1850棟的房子會倒塌。
內政部統計,全台超過三十年以上的老屋,有370萬戶,它們的耐震係數都不足。為確保民眾住的安全,營建署決議對民國88年底前興建的住宅,給予健檢補助。未來政府要如何輔導耐震力不足的住宅進行補強或拆除重建,是520即將上任的新政府所要做好防震減災的重要課題。
第443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545
2013-02-22北纜將越過世上最好的青磺泉,
有條件通過的環評,對上居民的擔憂,爭議到底在哪裡?
剛放完九天年假,馬上陽明山花季就開始了,每年都湧來百萬遊客,除了上山賞花,少不了一定沿路吃土雞,還有泡溫泉。陽明山是硫磺泉,但鄰近的北投則是青磺泉,條件更好!北投溫泉有一百多年歷史,還一度和那卡西形成很大的特色產業,但後來沒落了,當時還是李登輝做台北市長,就提出何不用纜車來連結北投和陽明山,把旅遊的餅做大。
2005年台北市政府以BOT的方式與民間公司簽約,後來爆發官商勾結弊案,當時內政部長和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長都被判刑。但是最近北投纜車有條件通過環評,再度引起附近居民的擔憂和抗議,有條件環評是甚麼意思?北投纜車一波數折它到底爭議在哪?一起來瞭解。
第283集
文字:婁雅君 / 攝影:賴秉寰 -
545
2012-08-15中國黃魚印度白鯧,臺灣水產品幾乎快淪陷了。
中國漁貨充斥,臺灣水產安全的漏網之魚。
到菜市場買魚,您是不是還在看魚的眼睛是不是明亮、魚鰓是否鮮紅?但這已經是過時的土法了,完全不合現在的漁撈養殖和市場運銷情況,專家就告訴你:只要加了藥,魚蝦看起來絕對新鮮,行家魚販都知道,這是不能說的公開的秘密。於是獨立特派員從北到南,從零售的傳統、生鮮市場,到批發市場甚至港口追查魚蝦的身世。你會不會奇怪為什麼海魚大部分來自新竹漁區?
魚販跟你說是現撈的,但是每條魚蝦都沒有產地證明,你也就相信了嗎?繼去年塑化劑事件後,台灣的雞、豬、牛陸續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可是實際上真正最有問題的是我們的水產品呢。跟著獨立特派員追查海鮮的來源!
第257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專題報導獎 優勝
張筱瑩、周明文 -
545
2012-07-1112年國教討論聲音不斷,比序原則公平性也備受爭議,
不少家長擔心孩子會成為12年國教的白老鼠,
教改是否幫助孩子提升競爭力,還是替教育帶來更多問題?
最近大家老在談論台灣競爭力下滑,今年經濟成長下修可能只有2.5%,人才是未來的隱憂!其中最讓家長和教育專家失掉信心的是12年國教!過去為了痛惜孩子惡補,背了沈重的大書包,一再教改,免試被當成目標,在這樣的目標下,12年國教採比序原則,比才藝、比幹部任期、比志工表現,引起很多專家學者反對的聲浪,家長更用實際的行動,趕緊送孩子進私校,表達對十二年國教的不信任。為什麼連一個工人之家寧可勒緊腰帶,也要拿出半個月的收入讓孩子唸私校?
第252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545
2009-12-03每到選舉,在候選人的政見中,總少不了建設承諾。根據公共工程委員會在前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台灣閒置的公共建設,列管案件超過150處,投資建造金額高達474億元,這還不包括一些隱藏在基層鄉鎮中使用率低到可憐的蚊子館。
獨立特派員選定被列入瀕臨破產鄉鎮,今年還因為官司事件被法院凍結公庫的雲林縣,從雲林縣的故事來看看台灣夢幻工程的荒謬程度。行政院推出 4年5000億元的擴大公共建設方案,第一年打算執行1491億元。為了預防有更多蚊子館出現,監察院已經通過提案,要在今年全面清查台灣所有閒置的公共建設。這份清單,能不能讓公部門在建設前有更多的警惕與思考?希望大家一起來關心。
第126集
文字:李婕綾 / 攝影:張智龍 -
544
-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