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624
-
443
-
3592021-11-03近幾年,植物肉創造了一波波的新話題。這些看起來和一般肉品沒有兩樣的植物肉,其實都是由植物性蛋白、油脂及蔬菜所組成的。許多名人推廣,打著無基改、植物蛋白、與肉一樣營養又好吃的形象,加上環保、對動物友善等訴求,這種未來肉,成了時尚代名詞。
植物肉不只在素食圈造成話題,更讓許多葷食者有意嚐鮮,口感、味道與動物肉的擬真程度越來越相仿,現在的植物肉,能變化出豐富的中式、西式美食,增加人們日常飲食的選項。
尤其這兩年的疫情帶動了肉品漲價,人造植物肉在疫情下,變得搶市,更有本土肉品大廠加入戰局、研發植物肉產品,台灣的餐廳和超市也都能買到這些植物肉產品。
從糧食短缺的角度或疫情影響,植物肉對整體市場及消費者的誘因似乎不小,但這些多樣化的人造肉應用,與真肉的營養有什麼差異,又如何避免過多的添加物確保健康需求?吃素真的能和救地球劃上等號嗎?
第723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專題報導獎 佳作
鄭淑文、劉建邦、羅盛達、陳廷宇 -
4952021-11-03隨著糧食安全、環保與健康意識的抬頭,全素者也能吃的「植物肉」被譽為「未來食物」,成為近年來最夯的食品話題之一。
植物肉不是新概念,台灣在1980年代,專家學者就投入研究,1991年台大就有「組織化植物蛋白」的碩士論文發表。
台灣的純素食人口超過三百萬人,植物肉就是第一代的素肉,因為技術的演進、名人加持,帶動歐美流行,紅回台灣。
台灣的素肉廠擁有領先海外的生產技術,全台最大的素肉工廠在雲林縣的四湖鄉,成立25年、有24小時不停運作的素肉擠壓機產線,不過,近幾年八成營收都是來自外銷。
台灣的植物肉能夠站穩全球領先地位,產、官、學之間有緊密的合作。獨立特派員帶您直擊本土素肉廠的植物肉原料產線,以及台灣領先國際的傲人成果。
第723集
文字:鄭淑文 / 攝影:劉建邦
專題報導獎 佳作
鄭淑文、劉建邦、羅盛達、陳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