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Google Search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主題分類
全部類別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食品安全
公共安全
醫療公衛
能源問題
社福弱勢
全球脈動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最新排行
熱門排行
社福弱勢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2-12-14
金門輔具情
偏鄉地區的身障者,或需要輔具的長輩,時常會因為維修輔具的問題,感到困擾。原因是輔具廠商往往因為利潤考量,不在需求量少的偏鄉設置店面或維修部門。
例如離島金門,當地有些年長的居民,早年因為踩到地雷造成肢體損害,需要輔具,但當地沒有輔具廠商的維修中心,他們往往為了修一個小零件,甚至只是一顆小螺絲,就得搭機到台灣本島。不僅耗費時間金錢,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來說,更添加許多困擾。該如何解決?
第780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土地環境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2-11-30
金門大橋通車:新挑戰
斥資近百億,耗時十二年施工,連結大小金門的金門大橋,通車一個月了!這座眾所注目的公共建設,金門人期待了三十年。
過去如果要到小金門只能搭船,航行時間需要二十分鐘,現在車程只需要五分鐘,交通時間大幅縮短,讓小金門島上的觀光更容易觸及。因此大橋通車後,政府預估建設效應是三分交通、七分觀光,這七分觀光,就是希望能擴大觀光資源,吸引更多外來的遊客,達到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目標。只是過去甚少被看見的小金門烈嶼,在迎來改變的同時,又有哪些挑戰?
第778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Share
Tweet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