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主題分類
全部類別
最新排行
熱門排行
16
食品安全
文字:連忻
攝影:袁宏書
2025-11-26
編碼溯源 「蛋」你懂嗎?
台灣人愛吃蛋,一年產出89億顆雞蛋,創下近10年新高。平均下來,每人1年吃掉381顆蛋。111年起,當時還是農委會的農業部推動雞蛋溯源噴印制度,在今年11月的芬普尼毒蛋事件中,發揮關鍵作用,相關單位迅速鎖定牧場,召回了15萬顆雞蛋。
而其實這段編碼,還藏著動保團體長年推動的心願。雞蛋殼上的最後一碼英文字母,原來代表了母雞的飼養方式。一顆蛋的編碼,藏著一張餐桌的選擇題。我們就從這串數字出發,走進母雞真正的生活樣貌。
第930集
764
食品安全
系列報導:尊重物種平等,動物福利知多少?
2021-06-16
友善雞蛋知多少
一顆雞蛋,除了在意它的新鮮度與營養價值,你想過這顆雞蛋從哪裡來、母雞又住在什麼樣的地方嗎?雞蛋藥物殘留的食安問題,跟動物福利息息相關。
在國際上,動物福利科學專業的建立,至少已有20年以上的歷史。
所謂的友善雞蛋,指的就是在動物福利的觀念下,採取平飼與放牧飼養型態的蛋雞產出的蛋,更因為飼料配方的不同,衍生出各種機能蛋。
重視動物的福利或是權益,其實可以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與環境品質,與環境永續息息相關。所以開始有人推廣:「善待雞,才有好蛋」的理念與做法。動物福利,要怎麼做呢?友善雞蛋,要怎麼辨別呢?
第703集
文字:
鄭淑文
/ 攝影:
劉建邦
Share
Tweet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