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食品安全攝影:鄭仲宏
食安維安
豆干添加工業染劑二甲基黃,食藥署這下子又被追著跑,趕緊在食物檢驗項目加上二甲基黃這一項,各地衛生局的食品科永遠檢驗不完! 對岸中國大陸去年成立食藥警察,把黑心食品當刑案處理,打擊部隊包括醫學、化學、食品工程人員,化被動為主動。
我們一向看不起大陸的黑心食品,但比起執法決心,我們落後了! 歐盟有個說法,就是各國都可能有不肖商人,但差別在於一旦有人昧著良心鋌而走險,在進步的國家這些黑心商人多半會被發現,更得付上巨大的代價。
記得去年添加銅葉綠素的大統黑心油嗎?法院竟然以公司法人無犯罪能力等理由,認為無法沒收黑心油所得18.5億,上星期最高檢察署提起非常上訴。真的,如果沒有強力執法,台灣食安恐怕永無寧日。
第382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食品安全攝影:鄭仲宏
食安俗俗賣
國內爆發歷來最大規模禽流感疫情,從南部的高屏一直燒到了北部的桃園 ,雞鴨鵝三種禽類全部淪陷,這次感染的病毒有好幾種,除了H5N2還有H5N8、H5N3,加上大陸來的H7N9,和世界各地都傳出的H5N1,混雜的病毒讓疫情更不好處理了,勢必有一段時間雞鴨鵝肉和雞蛋都會缺貨,獨立特派員將有最新的報導。
講到食安,前一陣子發生豆干添加工業染料二甲基黃事件,這又是一樁意想不到的新犯罪手法,台灣還處在高風險狀態! 獨立特派員持續注意這個問題,就拿布丁來說,幾個月前就被爆出有真假布丁的問題,我們在採訪過程中就親眼見到,因為材料差異造成很大的價差,但只要消費者有撿便宜的心態,那麼廠商就有利可圖,我們的食安永遠處在高風險狀態。
第382集
文字:周傳久 / 攝影:鄭仲宏 -
食品安全文字:張筱瑩攝影:張智龍
食安急重症
您有聽說過一種北海道霜淇淋嗎?這可是最近台灣最夯的甜點。
其實、霜淇淋在台灣賣了幾十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搶手過,當人手一支、有多少人會去想它跟北海道有什麼關係?當然也不會細究它的成份了。從常理判斷、又香又濃的霜淇淋絕對不可能只用了牛奶和糖,人工添加的粘稠劑、乳化劑肯定少不了,還有一個當然的主角、就是香料。
人工香料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能宣稱天然、欺騙消費者,過去一年接連發生的胖達人、還有鼎王麻辣鍋事件、就是因為被揭發造假,賠上了誠信、也丟掉了生意。在經過這些風波之後、政府信誓旦旦要加強食品安全,獨立特派員也特別跟著衛生稽查單位、實地到各處看看、問題改善了多少?
衛生稽查人員經常一整天東奔西跑、實在很辛苦,新北市在一年之內、流失掉三分之一稽查人力、就是因為太累、做不下去。各界在三年前塑化劑風暴當時、呼籲設置的衛生警察、現在連個影子都沒看到。但或許、從源頭加強管理才是最根本的方法。接下來這一則報導、我們要介紹一種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從食品產製的各個步驟、可能存在的風險來管制。不過、台灣目前只有六分之一的產品類別、列入管制的範圍,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第345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張智龍 -
食品安全攝影:賴振元
卓越大賞 胖的整型術
台灣爆發一連串食安問題讓消費者如同驚弓之鳥,食安法修法就要求必須公布所有添加物,但這樣可行嗎?
可口可樂因為配方是全球機密,一度傳出考慮退出台灣市場。泰山、義美、統一等大廠也表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他們舉出以咖哩粉為例,混合二十幾種原物料,怎麼可能全部公開標示? 消費者雖然有知的權利,但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要求業者得把香料等複方全部公布,到底商業機密和食品安全要怎麼兩全? 獨立特派員去年在胖達人麵包事件當時做了一系列深度追蹤報導,探討好吃的真相,今天來回顧這則報導!
要東西好吃,就要添加原本食物之外的東西,才能保鮮又兼具色香味,這對於從事食品化工業的人來說,原本是必要的,而且是人類發明的一大驕傲,但為什麼從澱粉到香精都有問題呢?
現行法令允許總共18類、近九百種食品添加物可以被吃進肚子,它們多數來自化學合成,在一般人的認知中少碰為妙,但是獨立特派員調查發現,這些食品的配角現在不僅廣泛被用在食品中,甚至反客為主成了主角。
首先,帶您從逐漸成為國人主食的麵包來看,很多人一定吃過韓國麵包,表皮酥脆,咬起來又Q又軟,像麻糬,放兩三天也不會硬,你知道嗎? 它50%以上是食品添加物中的化製澱粉做的。跟著獨立特派員來看看食物究竟怎麼經過人工整型變美女。
第332集
文字:卓冠齊 / 攝影:賴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