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
Toggle navigation
獨立特派員 - 週三晚間十點
:::
最新報導
主題分類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
系列報導
關於我們
首頁
主題分類
主題分類
全部類別
最新排行
熱門排行
186
體育
撰稿:黃郁婷
剪輯:鄭仲宏
2025-07-30
臨淵入魚
每到夏天,你會不會特別嚮往去海邊呢?除了我們熟悉的浮潛和水肺潛水之外,近年還有一項深受歡迎的極限運動–自由潛水,甚至成為競技比賽項目。這是一種不揹氣瓶,只憑著一口氣,在水下比賽憋氣長短和潛水深度的活動。這項競技不只考驗選手的體能、還有他們的心理素質。
台灣現在也有許多好手在自由潛水領域努力耕耘,更在今年7月的AIDA世界自由潛水泳池錦標賽奪下3金、1銀、3銅的佳績。
導演王河洛記錄兩位自由潛水選手–黃華揚與張逸先的故事,一起去看看。
第913集
撰稿
黃郁婷
剪輯
鄭仲宏
571
土地環境
文字:萬真彣
攝影:黃政淵
2025-01-15
台灣遊艇普及化
台灣在國際上有遊艇王國的美譽,遊艇業的訂單量排名全球第四名,在亞洲是第一名。但您搭過遊艇嗎?台灣的遊艇有九成以上外銷,反映海島台灣雖然提倡海洋政策,但遊艇卻不普及。
這是因為早期有海禁,近十年政府雖然鬆綁管制、鼓勵民眾親近海洋,即使如此,很多民眾對遊艇的印象還是很昂貴。
其實現在民眾已經有較多元的選擇,有些遊艇幾十萬買得到,相關旅程也是千元有找。跟著鏡頭一起去看看台灣遊艇普及化如何起步、又遇到哪些困難?
第886集
文字:
萬真彣
/ 攝影:
黃政淵
450
土地環境
系列報導:台灣歷年法規倡議與修法進度追蹤
文字:張筱瑩
攝影:周明文
2023-03-22
不能再等的海洋
不知道您有沒有發現,現在在市場買到的魚越來越小,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與海洋生物博物館針對漁港常見六種魚類體長調查發現,這些常見的魚大部分都還沒性成熟就被捕撈上岸,也就是魚都還來不及長大,無法繁衍下一代,嚴重影響海洋資源。
依據聯合國估計,全球有90%魚類都面臨過度捕撈的危機,今年3月聯合國更通過公海條約,要在2030年前,將全球30%的海洋納入保護範圍。
反觀台灣,我們的海洋三法,從2019年通過海洋基本法,到現在早都已經過法定期限,卻還沒立法完成。今年2月2日,行政院會好不容易才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還有兩部草案尚未核定,更別說要送到立法院審議。
第793集
文字:
張筱瑩
/ 攝影:
周明文
Share
Tweet
:::
議題
政治經濟
司法人權
土地環境
國防軍事
民生
食品安全
醫療公衛
公共安全
能源問題
觀察
全球脈動
社福弱勢
青年世代
科學新知
人文
教育
藝術
體育
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