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分類
-
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你所不知道的物理治療
-
司法人權攝影:袁宏書
健保資料庫的下一步
您知道自己在健保資料庫的醫療等個資,過去二十年都提供給學術等單位研究,不需要經過當事人同意嗎?
八月中旬,憲法法庭針對人權團體申請健保資料庫釋憲案,做出合憲與部分違憲的宣判。除了健保資料仍然可以繼續使用之外,健保法及其他相關法律,不符合憲法第23條法律保留原則的要求,欠缺當事人請求停止利用的相關規定,也沒有可以制衡的獨立監督機制,對個人資訊隱私權的保障不足,三年內必須修正全民健康保險法或其他相關法律,或制定專法。
其實早在十年前,民間人權團體就已經觀察到台灣的個資保護相當不足,最常被利用的就是國人的健保資料。2012年台權會等民間團體共七人,以存證信函向健保署表示,拒絕將他們的健保險資料提供目的外研究,督促政府重視個人隱私權與資訊自主權,沒想到這一步一走就是十年。
第765集
文字:李瓊月 / 攝影:袁宏書 -
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我在偏鄉的日子
台灣的健保讓一般民眾都能享有良好的醫療資源,一直是台灣的驕傲,不過在偏遠地區,由於交通不便、人口少,醫療資源普遍不足,也讓偏鄉民眾繳了一樣的健保費,卻無法得到同等的醫療。
為了解決偏鄉醫療問題,政府從民國64年開辦醫學系公費生制度,已經培育了6千多位公費醫師到偏鄉或離島服務。不過大部分的公費醫師在服務期滿後,通常都選擇離開偏鄉,醫院面臨總是留不住醫師的困境。
因此衛福部決定,今年度招收的公費生,服務年數要從現在的六年改為十年。不過延長公費生的服務年數就能解決問題嗎?醫師的養成訓練長,六年醫學系畢業再加上專科訓練,等升上主治醫師,之後再下鄉十年,直到還完公費,最少也要38歲。新制對公費醫師的生涯發展會有哪些影響?
第681集
文字:張筱瑩 / 攝影:周明文 -
醫療公衛攝影:周明文
醫材上限風暴
-